基于家国情怀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

2022-06-26 01:00叶火星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14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

叶火星

摘要:培养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家国情怀,是这个民族发展的基本和核心。鉴于当前我国中学历史教育与评估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历史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尤其是在初中这一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要加强民族文化素质的教育。作为一位历史教师,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民族情感素质,是一个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探究课题。

关键词:家国情怀素养;初中历史;历史教学策略

前言:

历史学科是以其自身的历史事实为其教学依据,其特征是综合与真实。在中学生的情绪教育方面,历史课程在其教学中的作用也很特殊。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从更宏观、更客观的角度去理解和了解自己的国家文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从而拓展自己的视野,将国家精神融入到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之中,促使学生积极、自愿地投身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之中。

一、在教学中抓住历史事件,提升人文素质

历史,是能够对人类社会各项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记载与阐释的学科。由此可见,历史最重要的两个要素,一个是人,一个是事件。每一段历史都是紧紧围绕这两个要素展开的。学习历史,无非也是在感悟过去的人和事中获取各种能力和素养以服务今朝的过程。因此,要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抓好历史事件,激发学生思考感悟就显得格外重要。

例如,在《五四运动》一课的教学设计中,老师带领学生通过历史图片、史料、音视频等方式认识五四运动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史实、学习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让学生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以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落实家国情怀素养。教师通过对五四精神内涵的归纳,借用视频引领同学们纵观从五四运动至今的一百年中,中国青年为民族振兴、国家发展做出的不懈努力,以正能量激励学生;再展示今天多变的国际局势以及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联系时事,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将家国情怀落实到个人理想与人生规划中,使中国梦真正成为个人人生观中的永恒追求。

二、在教学中讲好历史故事,丰富文化内涵

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并不是在课堂中喊口号式的不断地灌输,而是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以达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效果。讲述历史故事是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更契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营造历史情境,再现历史场景,可以使历史课变得生动有趣,栩栩如生。而且,历史故事本身也包含极为充沛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启迪思想,运用好这些故事,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

三、紧扣典型历史人物,以典型为先导

历史故事必然离不开历史人物,有人才有故事,有人才有历史。历史是人文学科,所以,我们的历史课也应该是有温度、有人文味的历史课堂。不少人都喜欢看美国大片,看多了之后你会发现,这些大片制作上确实是大手笔、画面上也确实很宏大,但常常会以一个小人物的命运去表现一个国家甚至世界的安危存亡。这样既拉近了与观众间的距离,也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感触。其实,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尝试这种艺术表现技巧,用小人物的人生轨迹,去感知大时代的宏观变迁。

例如在八年级《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中,就可以以一个人物为线索,在感受人物的一生的同时,了解了大陆与台湾的交往,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四、利用好本土资源,近距离感受历史

所谓乡土资源,是指人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文物古迹、历史变迁、社会发展、名俗风情、名人轶事等。主要涉及人文历史、社会发展和自然地理资源等。历史教學提到的乡土资源以人文历史资源为主,重点包括当地发生的历史事件、历史文化遗存和遗址、历史人物等。初中的历史课堂中运用乡土资源,能够将抽象的历史知识生动具体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亲近感,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缩短学生与历史知识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家国情怀素养。

例如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的教学中,将遵义丰富的地方史料和资源在导入部分合理运用,拉近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产生情绪共鸣与震撼,为自己身为遵义人而感到自豪,从而提升了课堂效果。

五、组织历史主题活动,激发责任担当

历史主题活动富于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适应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喜欢在活动中展示自我以获得参与感、成就感和被认可感。历史主题活动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能很快从思想上进入“角色”,主动寻找和发现知识并乐在其中,这样的教学活动更高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一般是课堂一一课外——课堂的过程,即首先在课内进行方法指导,然后深入家庭、社会中实践考察,搜集相关史料,最后回到课堂交流。

例如在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在课内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如何进行调查,如何搜集资料,如何整理资料,如何形成成果等等。然后安排活动任务:利用两次周末时间采访家人、亲戚朋友、相关部门或单位,搜集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重大变化的物件或资料,并撰写活动报告。要求在以下两类话题中进行选择:“社会类(社会保障、医疗改善、教育发展、环境变迁、体育设施等);家庭类(家庭收入、饮食变化、住房改善、服饰演进、交通方式等)。”最后组织学生回到课堂上交流成果。

结语:

目前,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不仅对于历史教育本身,对于社会的发展亦尤为重要。期望有更多的教育同仁能够针对此课题进行深入探究,使初中历史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更具有可操作性,发挥更其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耿霞. 浅论家国情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8(2):1.

[2]吴亚煊. 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D]. 湖南师范大学, 2020.

[3]沈红. 基于家国情怀培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J]. 读与写:上旬, 2022(5):3.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应对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的奇思妙想
论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整合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