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诗文朗读语气的探究方法

2022-06-26 03:46吕铭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11期

吕铭

摘要:朗读是探究古诗文情感的常用方法,是课堂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是语文教学要达成的重要目标,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如何读出语气,读出感情?为解决这个难题,本文试着从古汉语的语气词、表语气的副词、文言固定句式三方面,以部编教材七至九册课本具体诗文句子为例,探究古诗文朗读语气的一般规律,为初中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文打下坚实地基础。

关键词:古诗文朗读;语气情感;语气词;语气副词;固定句式

【正文】

部编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素养,特别重视朗读教学,凡涉及文言文、古诗词教学的,朗读设计类的题目必定会在与之配套的《作业本》里出现,算是经典题型。如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作业本里就有“设计朗读脚本”题目,现摘录如下:

本文的对话描写语言简练,却表现了人物的身份及心理。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仿照示例,完成朗读脚本设计。

【示例】

我选择的人物:妻

朗读脚本设计: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设计说明:“甚”字重读,读出妻子对邹忌的赞美,“何能”前停顿,并且这两个字重读,读出妻子十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表现妻子对邹忌由衷的赞美之情。

(1)我选择的人物:

朗读脚本设计:

设计说明:

这个题目说不上是新鲜出炉,但放在试卷里,学生的得分率却不高。根据“示例”“设计说明”的提示,本次(句子)朗读涉及了重音、停顿、语气、感情四方面的设计。当然“示例”只是其中一种参考,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对语句朗读进行停连、节奏、语速、语调等方面的设计。对于字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语调的升降,语音的停顿延长,诗文的感情基调,学生能根据一般的朗读技法和已有的朗读经验,可以较快捷、恰当地处理。但精准把握朗读语气,不仅对学生,对教师也有一定地难度。比如此题“设计说明”中关于语气 “十分肯定、不容置疑” 分析依据没有提及;且言辞表达模糊,让人觉得做到“何能”前停顿且重读,就能读出妻子“十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了。

那么朗读语气该如何去把握?本文试着以部编教材七至九年级六册课本的古诗文的具体句子为例,对这个问题作些粗浅地探讨。

(一)关注语气助词

文言文中,语气词数量虽然不多,但使用频率却非常高,且通常用于句末。在初中阶段常见的有“也”“矣”“乎”“哉”“耶”“邪”“耳”“尔”“焉”“与”等。

“也”“矣”“耳”“尔”“焉”通常在陈述句中表示肯定语气,但这只是笼统地说法,具体表达什么语气什么情感,还需结合语境具体分析。例如:

①臣未尝闻也。(《唐睢不辱使命》)

②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③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句①是唐雎回应秦王问题的答话,阐述了“未曾闻”的事实,“也”表示肯定语气。句②“也”与“者”连用,构成判断句,表示判断语气。在判断句和解释句句尾表肯定语气,是“也”字最常见的用法。句③中兼有判断、赞叹两种语气,既有对安陵郡仅凭五十里地不亡这个既定现实进行判断,还有对唐雎胆识为人的赞美,可译为“啊”。

④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⑤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曹刿论战》)

⑦诚如是,汉室可兴矣(《出师表》)

“矣”多数情况下表肯定语气。句④⑤,“前人之述”详实、“王之蔽”已成为既定的事实,“矣”起加重语气作用;句⑥“鼓”的动作虽未开始,但条件成熟了,可以行动了,这也是既成的事实,因此在“可”表“允许、同意”基础上,“矣”强化了肯定语气。句⑦是对未来结果的预测,“矣”表示有把握达成的肯定语气。

⑧此教我先威众耳。(《陈涉世家》)

⑨止增笑耳。(《狼》)

⑩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不辱使命》)

“耳”在句⑧中表示肯定、慨叹的语气,意想不到的佩服之感流露其间,可译为“啊”;在句⑨中表示“仅此而已”,不会超过某一个范围,相当于“罢了”。句⑩中“尔”通“耳”,相当于“而已”,表示肯定语气,其间还是轻视意味。

k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

l启窗而视,雕栏相望焉。(《核舟记》)

m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焉”用在陈述句中只是叙述一种情况或行为,肯定的语气比较弱,有时相当于“了”,如句k,有时可不翻译,如lm。

“乎”“哉”“与”“欤”“邪”“耶”等语气词通常表疑问语气,多用于疑问句、反问句、感叹句。值得一提的是,感叹句常不用语气词,如果用,常用“哉”“夫”①。例如: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睢不辱使命》)

②其此之謂乎!(《虽有嘉肴》)

一般说来,“乎”以表示真正的疑问为主②,但语境变万化,语言灵活生动,而规律只是一般规律。所以,在句①中“乎”表示询问语气,但根据上下文语境,此处还有些“轻蔑”的语气,可以译为“吗”。在句②中表示感叹语气,与表推测的“其”合用,慨叹的语气更强烈,可以译为“啊”。

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④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睢不辱使命》)

⑤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哉”一般用于赞叹、反诘③,句③表达反问、感叹的语气,两者相较,感叹语气更甚,译为“呢”“啊”均可;句④中与“岂”并用,在“也”的反衬下,加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句⑤中用法极其明确简单,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如用于表疑问,常与其他疑问词连用。

⑥……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睢不辱使命》)

⑦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五柳先生传》)

⑧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贫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欤”字,若句中有别的疑问词,则是真正的问句;若句中无别的疑问词,则是半信半疑的问句④。“与”与“欤”经常通用。 句⑥“与”表示责备、疑问的语气,责备的语气强于疑问,反而有了种咄咄逼人的味道,相当于“吗”。句⑦是选择问,“欤”表示疑问语气,也隐隐流露出一丝感叹的意味,两处都可以译为“呢”;句⑧中,与“为”连用,疑问语气相应弱些,更有反问的味道,可译为“吗”。

⑨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⑩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耶”字于疑问之中,还带些测度或者惊讶的成分,而多半用于是非问或者抉择问句之后⑤。句⑨中与“何时”连用,表示疑问语气,译为“呢”。“然则”一词承上启下,此处作者自问自答,更像设问。“邪”在句⑩中通“耶”,表示反问、惊讶语气,译为“吗”。

为了加强语气,有时候句末语气词会两连用三连用。例如:

①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記》)

②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敬业与乐业》引孔子语)

①②两句都是“矣”“哉”连用,是感叹语气兼陈述语气,语气重点在“哉”上,可译为“呀”、“啊”。

③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北冥有鱼》)

“则”“已”“矣”三者合用,表达强烈的反诘语气。例句中 “则已”等于“而已”,表示限止;“矣”表感叹,连起来可译为“罢了”或“而已啊”。

语气词连用的情形其实很常见,但初中生学刚接触文言文,教材选录的文章以短小浅显的居多,因此初中阶段语气词连用的句子并不多。两个语气词连用,语气重点一定在后一个;三个语气词连用,各词会保留各自表达的语气,但放在后面的一般要比前面的语气重一些。

(二)关注表语气的副词

文言文中有一些副词能够表达语气,例如:

“求之下流,固颠”(《河中石兽》)。“固”,修饰“颠(意思为疯癫)”,解释谓“本来”, 陈述疯癫的事实,加强肯定语气。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周亚夫军细柳》)。“固”,译为“一定”,与后面的“也”字照应,加强肯定语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会”,为“必然,一定”的意思,表现出作者必定登上泰山的壮志,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曾不能损魁父之”(《愚公移山》)。“曾”,在句中作副词用,用在否定副词“不”前,有加强否定语气的作用。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一何”,在句中作为副词(组),修饰“怒”“苦”,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多么地(何等地)……”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愿”表委婉的祈使语气,作者希望陛下能亲近、相信贤者,朗读时要体现出诸葛亮期盼的心理。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修饰动词“知”,“实在,的确”的意思,表肯定语气。“甚矣,汝之不惠”。“甚”,程度副词,与语气词“矣”连用,且前置,表强烈的感叹语气。

“其”用作副词时,常常放在句首或句中,和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使用,表示反问诘问的语气,可译为 “难道”。 如“其真无马邪?”

“其”字还可以表示疑问、测度、婉商、期望等语气,视具体情况可译为“恐怕”、“大概”、“或许”、“怎么”、“还是”、“可要”、“一定要”等。如:

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结合上文的语境,智叟嘲讽愚公不自量力,连“毁山之一毛”的力气都没有,更何况是处置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土石?①句中“其”用在“如……何”的前面,有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是前一种情形(“毁山之一毛”的力气)的递进与强化,可译为“又”。

②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句②紧承“其真无马邪?”这个反问句。按常理反问句无需回答,作者退一万步,猜测确有无常识的人存在,他用“其”表示委婉的猜测语气,可译成“大概”、“或许”。

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唐睢不辱使命》)

句③是秦王对安陵君的威胁,表面是商量,实则是劝说威逼,“其”字加强了命令语气,可译为“还是”。

(三)关注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结构相对稳定,不同语境基本意思变化不大,表达的语气也较稳定。初中阶段的固定句式不多,下文进行整理并略作分析。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不亦……乎”,词组“不亦”用于反问句,表示委婉语气,“亦”语气助词,表示语气的加强;“乎”用于句末表反问语气。两者在语气表达上前呼后应,温和而不强烈,却有说服力。它们搭配形成固定结构,表示委婉反问的语气,译为“不也……吗”、“不是……吗?”、“岂不是……吗?”

②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③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同上)

“如何”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有三个义项:①怎样,②怎么办,奈何,③怎么,为什么。这个词语无论用在哪种语境,都可理解对人、事、物不清楚该怎样处理应对,表达出疑问语气。“如何”在古文中运用经常以“如……何”句式出现。在这个结构中,“如”作动词用,是“处置、对付”的意思;“何”作补语用,是“怎么、怎样”的意思;两者之间插入的内容是动词“如”的宾语。句②可以译为“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句③的“其”用在这固定结构前起到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疑问的语气减弱了,肯定的语气加强了。类似的结构还有“若……何”“奈……何”。比如“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兮”,语气词,多用于诗赋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若”,第二人称代词,整句译为“虞姬呀虞姬(我)该拿你怎么办呢?”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得无……乎”,副词与语气词相连,表示猜测、反问的语气。到底哪种语气占上风,就得结合语境具体分析,译为“恐怕……吧”、“能不……吗”。句③中“览物之情”是主语,“异”是谓语,“览物之情”恐怕不一样吧?

⑤何陋之有?(《陋室铭》)

“何……之有”,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固定句式,表示反问语气。其中“之”是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陋”是它的宾语;“何”修饰“陋”,作定语用,可译为“有什么……呢”。

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与徐公孰美?(同上)

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

“……孰与……”是“……与……孰……”的变式,疑问代词“孰”作谓语,“与”引入比较对象,对相关的两个人或两件事,提出比較性的询问,表示比较与抉择,译为“……与……相比,谁……”。整个结构表疑问语气,回答也必须在两者选其一。“孰若”和“孰与”在有些语境中意思是一样的,不同于上述表比较与抉择的意思,可译为“哪里赶得上”“哪里比得上”,常用于两个分句的后一个分句中,是用无疑而问的形式肯定后者,表达说话人舍前取后的鲜明态度⑥,表达十分肯定的语气。“孰若孤”这个句子借“孰若”这一结构表明说话人孙权学得自己才是事务最繁忙的那个人,岂是吕蒙可以相相比的。

⑦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此之谓失其本心。(同上)

其此之谓乎!(《礼记》)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之谓”一般表示以前面的具体事物来解释或印证后面的抽象概念或比较概括的事物⑦,假如前面的词语比较复杂或为了突出 、强调,就用代词“此”(或“是”“斯”)来复指⑧。“此之谓……”,这个结构表达的是个人论断,言语间明显带有叙述者的主观色彩,且较强烈,可译为“就是……”“叫做……”。“此所谓……”,同样可以表示总结性的判断语气,不同的是它引用众人或别人的话来下论断,语气相对缓和些,译为“这就是通常所说……啊”。

“其此之谓乎!”很特别,在“此之谓”的结构上再加上表语气的副词“其”和语气助词“乎”,表总结的同时又增添了些许揣测、感叹的语气,这份揣测与感叹增强个人的主观色彩,拉近了与读者的心理距离,翻译时可加上“大概……吧”。

⑧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宁……乎”,可以翻译为“难道……吗”。“乎”作为语气词用在句末,表表反问语气,与前面的副词“宁”(译为“岂、难道”)连用,加强反问语气。

⑨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

白雪飘飘何所似?(《咏雪》)

“……何所……”,此结构及其变式在古诗文中很常见,但意思复杂。初中教材涉及的几个例子,可以把“何所”意思理解为“何”,且做“所”后面动词的前置宾语,译为“什么”;“所”则是一个强调语意、舒缓语气的句中语气助气⑨,因此,这个固定结构,表疑问语气。上述几句可理解为“思什么 ”“忆什么 ”“营什么”“像什么”。

回顾开篇提到的句子——“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它是复句,前一个分句中“甚”字是程度副词,修饰“美”,起到强调肯定语气的作用;后一个分句运用的“何能……也”结构,把“徐公及君”用反问的形式表达出来——徐公怎么能够比得上您呢?即“示例”中提及的“十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把妻子的偏爱之心完全凸显出来了。

参考文献:

[1]杨伯峻.文言语法.中华书局,2016.6,第1版,181

[2]杨伯峻.文言语法.中华书局,2016.6,第1版,197

[3]杨伯峻.文言语法.中华书局,2016.6,第1版,197

[4]杨伯峻.文言语法.中华书局,2016.6,第1版,198

[5]杨伯峻.文言语法.中华书局,2016.6,第1版,197-198

[6]刘胜有.浅谈“孰与”.东北师大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二期,114

[7]夏青.古汉语“之谓”、“所谓”结构新探.济南大学学报,1992年第四期,49

[8]夏青.古汉语“之谓”、“所谓”结构新探.济南大学学报,1992年第四期,49

[9]陈经卫、方有国.古汉语“何所”浅析.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2卷第3期2009年6月,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