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新媒体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2022-06-26 17:12侯丽军 辛巍巍 张辉 董水生
民族文汇 2022年34期
关键词:管理策略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侯丽军 辛巍巍 张辉 董水生

摘 要:随着新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得以普及,媒体的传播方式、途径更新变快,并呈多样化,新媒体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已从“精英媒体”走向“大众媒体、自媒体”融合时代,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对学校教育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高职院校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变得更高,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变革及传播方式的新变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整合,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优势与新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鲜活起来,増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职院校要适应新媒体时代要求,结合学校情况及在校学生实际,主动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征、新要求,有针对性地探索新媒体时代符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策略

引言

网络的不断发展促使大数据在教育领域得到了相应的渗透与应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该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趋势,转变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充分借助于大数据应用技术,创新教育的途径,促使思政教育向着网络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真正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与优化。怎样能夠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创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是所有思政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新特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线上线下并行

高职院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育、党团课、校园社团文化活动等形式面对面开展的,同时辅以书本、会议、文件、宣传栏等实物视觉宣传载体,对学生的教育具有延续性和持久性。随着新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慕课、微课、抖音、自媒体等视频课程进入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线上线下并行模式,但面对面线下载体为主阵地的教育形式不能丢,可以把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线下一种必要的补充与辅助。近年来,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快速发展与普及中,各项功能不断得到完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步向移动化、网络化、碎片化迈进,将抖音、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教育资料载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适应了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活力和时效性,另一方面适应了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生活的新特征、新常态。为此,更多高职院校开始积极探索线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没有停下脚步,学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班会、校园社团文化活动等移至线上,在线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也使得线上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呈现多元化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般通过课堂、班团会议、校园文化活动等传统形式进行,形式较为单一,吸引力不是很强。在网络技术引入教育教学的最初阶段,尽管增加了视频、音频等,但也仅仅是简单辅助课堂教学,使用占比并不高,课堂依然是以语言和文字为主,多种媒体之间综合性融入使用程度偏低,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如今,新媒体得到了高速发展,这大大拓宽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出现了在线直播、微课、抖音短视频、自媒体、微电影、线上互动等生动鲜活的方式,同时VR等技术也有力地促进了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与对接,学生可以通过VR技术云逛博物馆、云参观等,能从中进行体验、感悟。新媒体网络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与对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及形式得到了质的飞跃,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效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时空碎片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在集中的时间和特定空间进行的,是一种面对面的教育形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时效性和延续性不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立足于固定时间和空间的基础上,依托新媒体互联网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进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形成了碎片化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在时间上得到了持续,在空间上得到了延伸,让随时随地学习成为了现实。比如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通过微博、微课、美篇等推送给学生,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观看和学习,这在空间和时间上延伸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范围,有力地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制于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短板。

二、高职院校融媒体思政育人工作的发展现状

(一)媒介发展失衡,优势互补效果欠佳

伴随互联网的全面普及,新媒体以制作便捷、传播迅速、覆盖面广等特点,成为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宣传教育的重点突破口。各高职院校正以新媒体平台为发力点,积极创建了一系列思政教育产品,却在建设过程中显现出平台发展失衡的现象。首先,部分高职院校一味追求教育手段的多样化,将宣传手段的提升全部聚焦到新媒体平台增量建设,网络思政作品层见叠出、屡见不鲜,但平台的建设没有根据高职学生自身特点进行个性规划,平台数量的激增未能促成质量的提升,各端口传播优势未能真正发挥,彼此之间没有实现优势互补。其次,受新媒体强劲发展的影响,高职院校原有的传统媒体发展速度严重滞缓,没能抓住时机与新媒体共同提优创新,原本拥有的权威性与公信力等传播优势逐步丧失,各类传统主流媒介正在失去育人影响力,甚至逐渐淡出学生视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横向上实现了数量的相加,在深度上未能实现优势的相融。

(二)教育内容单调,平台建设缺乏原创

现阶段,媒体发展已进入“内容为王”的传播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提升核心仍在于内容的好坏。尤其是原创、独创内容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唯有创造有价值且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才能真正提升传播效果与育人能力。高职院校教育者要清楚思政育人水准的提升,不能只追求教育手段的多样化,内容的建设才是重中之重。就目前而言,大多数高职校园媒体思政内容的生产能力明显不足,创作思维也受到局限,传播的内容单调乏味缺少活力。这集中表现在所呈现的内容大多只是照本宣科,将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简单移位至媒体平台进行说教式教育,未能有效利用媒体传播优势弥补课堂教学劣势,媒体平台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附属品,自身教育能力难以真正发挥。各别平台的发展缺乏完备的规划,在动力不足的情况下照猫画虎,将各类媒体中与思政教育有关的内容进行叠加式传播,致使各平台风格同质化现象严重,大量雷同的内容机械式传播,学生关注积极性不高、参与热情不够,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引领缺乏实质成效。

(三)融合机制缺位,育人合力尚未形成

校园融媒体高效发展需要在建设初期就明确发展方向与建设目标,高职院校受自身条件、学生素养等方面的限制,融媒体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媒体融合的推动力急需加强。大部分高职院校融合机制尚未建成、融合思路尚不统一,各级、各部所管理的媒体平台多数处于各自为阵、多头管理的环境中,相互之间功能重叠、定位模糊,自身的建设水平也体现出良莠不齐的现象。不少平台的建设者媒体融合意识不充分,仍然沿用“小作坊”的工作模式、用传统性的理念运营宣传教育阵地,导致不同载体貌合神离、合而不融,育人力量实力不均、各自为战,既不能形成各级搭配的育人合力,又缺乏行之有效的统一口径与强有力的话语权。教育力量在形式上实现了“有”,在实质效果上仍然“无”。

三、充分发挥新媒体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一)思政教育融入高校网络环境建设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信息开放的时代,也带来了更多的言论自由,大学生的个性自由得到激发。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大学生成为网络媒体使用的重要群体,网络媒体为大学生学习、交流、娱乐、消费和创业等提供了便捷平台,深受学生群体的喜爱。但与此同时,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学生对网络中充斥的多元文化和低品質信息辨别力较弱,价值观极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高校应将开放包容、运转高效、监督疏导作为进行校园网络环境建设的指导方针,充分发挥和挖掘网络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建立健全校园网络建设,通过建立校园资讯平台、微信公众号平台等,提高校园网络的吸引力,努力让校园文化借助网络通道融入大学生的课堂学习、日常生活之中。同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也需了解并主动与各类网络媒体寻求良性合作,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平台(如学习通、知到课堂等)上好价值观这一课。一般新颖的教学模式都会成功吸引学生,学生在与教师共享新媒体带来的乐趣时,也会将这些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互动性强的课堂会给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学质量由此得到提高。

(二)依托大数据,建立健全审查与监管机制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存在着量大、纷繁复杂、时效性强等问题,需要在内容审查与监管等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高职院校要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趋势,依托大数据,积极探索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审查、监管与研判等,把好入口关和出口关,建立健全审查与监管机制,且要监管责任落实到人。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实现高时效、针对性、精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与监督,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及时管控和处理不良网络舆情,同时要鼓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自主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动内容,将优秀的案例整理归档,建立案例库,并能根据需要进行实时化、常态化更新,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能与新媒体同步,又能做好严格有序的审查与监管,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正确。

(三)以创新机制为核心完善融媒体思政育人体系

融媒体发展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一种理念创新。高职院校融媒体思政育人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与强有力的监管机制下,才能真正实现从形式上的“合”到本质上的“融”。首先,要在宏观层面围绕新做法、新要求制定完整的融合方案,引导各级平台聚众合力,在组织构架上应设置类似中央厨房式的校园融媒体中心,从整体上为校级媒体、院级媒体及其他媒体的互融协作提供便利,推动校园媒体资源共享、发展共融。其次,要强化对各类平台的监督监管,适时评估各平台的内容生产与育人效果,对功能重叠、发展滞缓的平台予以废除整合,加快平台的转型提质。鼓励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思政作品生产,依据新媒体平台“碎片化”浏览习惯,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思政短视频教育形式。建立创意各有所依,功用各有所长的融合分工机制,实现融媒体各平台立体建设,矩阵发展。

(四)提升传播内容品质,营造理性客观的思政学习氛围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需要整合思政教育领域的优质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全面丰富、实时权威的思政教育内容,使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传播范围更广,不断提高影响力。当前,受“流量”的影响,少数短视频等以某种吸睛的方式扩散不良信息,大学生易受某些歪曲见解、错误言论的误导,对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及正确“三观”的树立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思政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理性客观地看待互联网平台,取其精华,去其信息糟粕。积极运用新媒体手段开展思政教学工作,从权威平台上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政教育素材,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时政要闻以及含有思政元素的资讯,积极引导学生多听、多看、多思考,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综合素养。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课程的重难点,思政教师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发起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互动讨论中,营造理性客观的思政学习氛围。高职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当下的主流媒体报道中汲取正能量,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结束语

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困难逐步加深,既要面对形式上的新变化,又要在内容上符合学生所需。全新的媒体融合发展思维,为高职院校思政育人工作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的媒体教育路径。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积极整合校园媒体力量,建设校园融媒体育人长效机制,在新时期牢牢把握主流思想阵地,助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月.融媒体视域下高校德育路径创新研究[J].大众文艺,2020(13):167-168.

[2]罗森.融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12):21-22+27.

[3]张勇.论高职院校校园融媒体的建设路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1):41-42

课题来源:2022年度廊坊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充分发挥新媒体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研究》,课题编号:LFSZKT—2022089

猜你喜欢
管理策略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浅论肝胆胰外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与管理策略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