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实施

2022-06-27 12:26孟宪法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8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计算机

孟宪法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为社会带来了巨大便利,但对于传统广播电视工程来说,更多的是巨大灾难。尤其是在现阶段传统的广播电视技术并未占据较多的市场资源,所以也很难应对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世界上的广播巨头也纷纷开始投入到互联网的信息资源中,这也使得全世界的广播媒体从业者的信心受挫,并进一步恶化了广播电视媒体的生存环境。介于此,本文分析了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存在优势,并尝试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广播电视工程中,从而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发展目的。

【关键词】计算机;广播电视;新时代融合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8.021

虽然说现阶段的主要趋势是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广播电视工程中,但大部分广播电视工程的基础资源占比相对较少,所以很难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充分利用。而同时,虽然说社会可以为广播电视媒体提供一定的社会资源,但无法为广播媒体带来实质上的竞争优势。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广播电视媒体应该弥补自身的弱点,并尝试将自身的优势面扩大,以便于自身能够拥有利用计算机媒體技术发展的能力,而不是任由时代所宰割。

1.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大致分类

从实质上来看,多媒体的出现只是改变了传统信息的载体,从而进一步解放了信息的空间、时间限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也可能将各种信息载体进行融合,从而出现文字、图像、声音、交互、输出等复合型的信息载体,从而使人类的信息能够更加的高度集中化。不过现阶段多媒体信息的融合程度相对较低,所以信息的初期特征也较为明显,这十分利于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分类。

1.1 信息多样化技术

传统信息载体由于受到了科技的限制,其声音、图像、文本之间的相互转化也较为困难。虽然说从科学层次上来讲,这三种信息呈现方式之间有较大差别,但随着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这三种数据呈现方式也可以按照现代科技进行相互转化。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三种数据呈现方式的转化损耗率也会大大减少。而在艺术层次上来讲,艺术之间的门类共通性极强,而信息多样化技术也能够极大的帮助各门类之间进行互通,从而使艺术能够有更高的价值。从另一方面来讲,信息多样化也意味着同一种数据载体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达出来,比如简单新闻可以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甚至是交互模型进行展现,这也是现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固有优势。

1.2 信息的互动技术

传统广播电视虽然有互动技术,在这种互动多依赖于其他形式,比如通过电话、信息、邮件等形式来满足广播电视的信息互动需求。但在多媒体计算技术中,由于信息数据的形态、介质不固定,所以编辑人员可以重新对信息内容进行编辑,从而使得互联网能够有更多的信息互动能力。而在信息互动方式和效率上,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各项数据都远远优于传统广播电视。比如在互动信息的采纳上,互联网信息还可以满足即时修改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在一些高需求的互动活动中,比如问卷调查、投票等活动的筹备上,计算机互动技术的加入能够使活动更加高效。

1.3 信息的整合技术

在信息的整合性上,很难有信息介质能够超过现代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首先,计算机可以通过超链接的方式将文字与网站进行联系,而网站本身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展示内容,比如视频声音、交互图像等等。另外,超链接还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加纵向的信息获取途径,并为受众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另一方面,计算机信息的整合技术不仅代表着其无限拓展的可延伸性,还包括了无限扩充的可拓展性。从性质上来看,可延伸性类似于一种链性结构,而无限扩充的可拓展性则代表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信息展示上的无限潜力。可以这样理解,传统的广播电视会受到时间、版面等各种物理条件的限制,但现代的多媒体计算技术并不会遇到此方面的困难。

1.4 信息的搜集技术

传统广播电视虽然具有一定的搜索能力,但搜索时间、搜索内容以及搜索成本都相对较高,所以也很难符合现代的信息搜集需求。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信息折叠能力能够通过形成目录来帮助现代人满足数据搜索的需求,同时还能够配合数据定向推送能力来提高目标信息的价值。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传统信息的保存会受到时间空间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比如报纸会面临信息丢失的问题,而视频电视则会面临着兼容以及清晰度的限制。而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中,信息仅仅是一种数据,其数据的展现方式并不依赖某种载体。同时,而鱼钩式的数据搜索方式也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信息的价值,这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加分项目。

1.5 信息的权限管理技术

传统的广播电视更加倾向是一种信息传播载体,所以信息的权限管理相对较为困难。而对于现代社会来讲,由于社会政治多元化,所以信息的权限管理需求会更多。与传统的广播电视载体相比,多媒体计算技术除了是信息载体以外,其本身能够利用自身的信息检测能力配合数据监控能力实现信息的权限管理。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能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应用至传统广播电视的信息处理中,则可以省略大部分的信息审核流程,从而使传统的广播电视能够具有更多的即时性。而从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损耗上看,审核需求的降低也会大大提升社会资源的配置合理度。

2. 现阶段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难点

2.1 信息传播介质单一

传统的报纸只能展现图像文字等基础信息,这十分不利于声画以及高融合性的信息传播。而电视的出现虽然说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声画的传播需求,但从实质上来看,电视只能被动的接收信号,从而播放预定的信息内容,所以也很难满足现代社会对信息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电视画面传播也具有一定的门槛,这进一步影响了电视媒体的传播能力。而在信息多元化转换上,信息受众其本身根本没有信息转换能力,而编辑人员虽然说有一定的转换能力,但由于载体限制,基本上也很难达到传统互联网信息转换的高度。

2.2 广播电视的信息互动性过差

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电视的作用不仅局限于信息的广而告之,还需要将受众的反馈进行集中,以便于自身在互联网的洪流中调整姿态。但对于广播电视来讲,其信息互动性过差,甚至影响及根基。首先,不管是电视还是广播,其信息制作周期相对较长,这十分不利于信息的反馈收集。其次在反馈成本表现上,传统的广播电视信息活动都要通过邮箱、信息、电话等方式实现,所以整体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也相对较高,这与现代较快的社会节奏相悖。最后,在反馈效果的展现上,现在互联网行为载体人员能够进行自助的信息反馈,从而使信息受众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到自身反馈信息的受理情况,而并非是传统行为反馈中的“无底洞”模式。而另一方面,信息互动性是相互的,信息编辑人员也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检索、筛查技术实现对特定方向的反馈调整,而这是传统广播电视很难拥有的能力。

2.3 信息整合技术过差

由于传统广播的信息载体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所以信息的展现能力十分有限,比如报纸在信息的整合中需要考虑版面因素,以便于将信息的重点排版在有效的版面中。虽然说电视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依旧要考虑时间的长短问题。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信息延伸性的对比上,广播电视媒体很难实现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纵向链式发展。而在信息的展现能力上,广播电视单位时间内的信息展现能力很差,基本上没有与互联网计算机媒体技术相比的能力。因为在信息展现上,互联网媒体的信息展示可以将单位时间内的信息展现能力无限放大,从而使得10秒的信息内容能够涵盖传统电视10分钟的内容。另外从信息接受上,受众本身也可以无限放大自身单位时间内的信息接收能力,而传统的广播电视受众只能被动接受载体的线性表现流程。

2.4 不具备信息检索能力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电视新闻媒体具有一定的信息监测能力,但信息监测能力只存在于某些特殊群体当中,所以大部分的信息输入中都很难将广播电视信息进行高效利用。而在计算机媒体出现后,以网站为主的高效信息搜集模式逐渐边缘了传统的广播电视,这也使得传统广播电视的受众开始出现大量流失。而另一方面,对于信息审核人员来讲,不具备信息检测能力也使得传统新闻广播的审核能力大大下降,这严重影响了信息的时效性。

2.5 信息接受环境较差

在传统广播电视的信号接收中,大部分地区都需要通过线缆、音波进行信息收集。但在传输过程中,信息信号会出现较大失真,这也将影响到受众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在一些特殊天气中,比如大雾、雷电等都会影响的广播电视的信号传输,甚至部分地区会丧失信号接收能力,这将严重影响该地区的民众信息接收情况。

3.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方案

3.1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实现广播电视的多样化

3.1.1 内容多样化

传统广播电视在内容制定时十分依赖新闻编辑的素质,也就是新闻编辑的从业经历与从业经验。而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加入后,在新闻从业经历方面上,新兴新闻编辑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进行数据收集,从而弥补自身新闻经历上的不足,以便于大大缩短广播电视编辑的培养周期。而在经验积累上,互联网的经验积累效率要远远高于传统的积累,所以新人编辑可以通过进行模拟训练的方式来短时间内增进自己的内容编辑能力,从而保证自身的内容多样化能力。当然,互联网信息的海量数据库也能够为编辑提供足够的资料支持。

3.1.2 形式多样化

首先,从新闻编辑角度来讲,信息形式多樣化的编辑可以依靠不同的信息载体形式来进行广播电视的内容编辑。传统的信息编辑素材来源范围较广,比如在新闻的报道中,就需要训练编辑人员提前来到现场,从而对现场的各种情况进行描述表达。由于新闻采集环境较为复杂,所以编辑人员也很难抓到新闻重点。而在形式多样化中,编辑人员可以对信息主体进行强化采访,从而挖掘信息中的潜在内涵。当然,对于较为单一的信息主体,编辑也可以通过丰富信息背景来使得其能够更加立体。其次,在信息展现上,计算机媒体技术也使得传统新闻广播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表现形式,比如报纸也可以通过二维码等形式来展现各种形式的信息,从而弥补其本身的信息、图像输出弱势。

3.2 利用多媒体计算技术提高信息交互能力

传统广播电视的交互能力十分有限,所以即便是运用到多媒体互联网技术,其基本上也很难达到较强的进步。因此,编制人员可以尝试跳出传统的广播电视概念,比如将互联网媒体计算机技术作为报纸广播的主要载体。从实际上来看,报纸并非为传统的实体报纸,其概念上更加接近于通过平面设计来对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因此在新时代的报纸设计中,可以尝试将媒体数据作为报纸载体。在此种模式下,报纸的版面要求和时效性也能够有巨大提升。而对于电视来讲,电视的信息承载主体为视频,而视频与多媒体计算技术的距离更近,所以能够与互联网快速融合。在以多媒体采集技术作为主要载体后,报纸广播的交互能力也会有迅速提升。比如直接就可以通过数据反馈来实现互动,而融合后的电子报纸也能够实现定向的反馈收集。

3.3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提高数据的整合性

上文说到,当利用计算机技术作为广播电视媒体的主要载体后,电子报纸的信息延展性和拓展性也能够得到巨大扩展。首先,电子报纸能够直接继承互联网媒体的超链接性质,从而得到计算机的链式数据延伸功能。而在拓展性上,电子载体下的报纸能够无限延伸。如果有需要,甚至能够将信息密度提升到最高。尤其是在一些概念图性质的数据整合中,电子报纸的信息密度展示能力能够体现到最大。而对于电视来讲,多媒体技术的加入可以使电视实现暂停、快进等基础功能,这也使得受众能够对信息的播放节奏进行控制。当然,编辑也可以直接将电子报纸的数据进行组合,从而使其成为连续的视频格式。

3.4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提升广播电视的数据搜集能力

在未来的广播电视开展中,广播电视会成为信息编辑的终端,所以其数据搜集能力会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来实现。首先在信息的搜索上,编辑人员可以与互联网媒体进行合作,从而使自身的数据库能够与互联网数据库相结合。而随着技术发展,互联网自身的检索能力也能够对声音、图像、文字进行自动识别,从而对广播新闻中的数据进行筛选。当然,广播电视也能够发挥出互联网的定向推送能力,从而使受众对信息的利用率增加。

除此之外,在信息内容的权限管理上,文化审核部门可以直接通过信息检索来确定信息中的敏感词,并通过信息分发方式来对信息权限进行管理。这种信息权限审核方式能够大大降低传统信息审核部门的工作负担,并进一步优化现代社会中的信息配置情况。可以说广播电视的初衷就是为了降低民众的“不知”情况,但权限管理的复杂性也使得广播电视很难回归初衷。不过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加持下,信息的定向推送就能够很好的回归广播电视的建设初心。

3.5 提高信息的传播稳定度和真实性

不得不说,计算机媒体的出现大大提升了传统广播电视传播的稳定度,从而使信息技术能够有一个更加稳定的信息接收环境。可以看得出,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会更加稳定,信息的失真概率也大幅度降低。而即便是存在信息失真情况,现在互联网技术也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来对信息进行恢复。甚至在部分领域,互联网媒体甚至出现了针对性技术来保证互联网数据的真实性和唯一性,比如在艺术价值较高的信息传播中,互联网甚至诞生出了NFT技术来对信息进行保护。另外,此技术的出现直接改变了传统信息的传播方式,并使大众对信息的价值进行了再次思考。实际上在遥远的未来,广播电视的价值也可能需要NFT技术来对其进行认证。

4. 结束语

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广播电视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而行业本身也面临着大量的人才流失问题。但实际上,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既是匕首也是良药,现阶段其展示的优点十分适合用来弥补传统广播电视的短处,从而使广播电视能够迈向一个新的台阶。不过,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确实不适合现代的快速节奏,这也要求社会大众能够给广播电视一个更加宽松的生存环境,从而使其能够对自身的资源进行调整,以便于其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来实现自身的完美转型。

参考文献:

[1]孙丽.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通讯世界,2020,27(02):150-151.

[2]王维杰.探析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20(02):206.

[3]查霞.廣播电视工程中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20(03):245-246.

[4]李艳芳,于海涛,杨罡.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2):70-71.

[5]乔文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3):54-55.

[6]尹魁.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4):64-65.

[7]陈莉莉.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0(04):175.

[8]辛立新.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6):97-98.

[9]蒋会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20(10):247-248.

[10]韦秀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运用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20(08):211-212.

[11]纪效蜀.广播电视工程中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运用研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13):7-8.

[12]冯毓翔,杨振.广播电视工程中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23):68-69.

[13]李文莉.论广播电视工程中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20(12):166-167.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计算机
《计算机与网络》期刊征订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