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丝绸颂
——为首届桑蚕丝绸文化艺术展而作

2022-06-27 15:26董涵英
农民文摘 2022年6期
关键词:桑蚕丝绸

董涵英

大河汤汤,大国泱泱,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文明之珠,应属农桑。农为国本,五谷食粮,农桑并称,意在何方?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远古人类,无有衣裳。自知耻后,始穿兽装。遮羞尚可,御寒勉强。夏天好过,冬日冰凉。何时有衣,年代不详。幸亏考古,佐证堂堂。山西夏县,西阴古庄,半只蚕茧,微露曦光。五千年前,蚕已生长。其后浙江,钱山之漾,出土绢片,褐色泛黄。当时丝织,初显模样。最是惊艳,河姆渡口,缫纺器物,成套曝光。乃七千年,其辉煌煌。据文薄弱,实物周详:鎏金铜蚕,吐丝头昂;石雕蚕蛹,大小成行;马王堆墓,素纱禅衣,薄若虚空,重不足两。诸多物证,可资推想:桑蚕丝绸,始于夏商。先有野蚕,栖于柘桑。一俟驯化,豢为家养。养蚕取丝,然后织纺,经过缝制,终成衣裳。彼时农耕,已然发祥,南有稻菽,北有粟粱。引水灌溉,畜力帮忙。男耕女织,衣食无恙。农桑称谓,蔚为景象。

回眸凝望,满目沧桑。桑蚕文化,煜煜闪光。黄帝宫外,茂桑成行,不结椹果,原因不详;嫘祖授艺,教习织纺,奉为先蚕,世代景仰。诗有三百,结成歌集,涉及桑蚕,六中有一。十亩之间,桑者闲闲;十亩之外,桑者泄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贸丝匪来,来即我谋。会稽山阴,兰亭曾忆,乌丝栏绢,右军神迹。大明宫中,贵妃舞技,春风拂槛,霓裳羽衣。桑蚕丝绸,天生奢靡,王公贵胄,享有专利,百姓布衣,难有一袭。宋有诗咏,其情凄凄:

昨夜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蚕桑何辜?罗绮无意,岂违人心,自炫富丽?

中华锦绣,不独芬芳,汉代起始,通往外邦。张骞西行,艰辛倍尝,踏开丝路,贸易交往。中国丝绸,声名远扬。贵如黄金,依然疯抢。西域不知,国人何谓,称赛尔斯,直截了当,丝绸谐音,充满褒奖。驼铃叮当,沙路繁忙,大漠孤烟,长河落阳。源源不断,尽走行商。海上丝路,更早发祥,萌于秦汉,盛于宋唐。南洋东海,各有走向。茶瓷相伴,乘风破浪。

斗转星移,岁月流淌,文明脚步,铿锵震响。现代丝绸,容颜鲜亮。品类繁多,追求时尚。制作精美,注重质量。可薄可厚,亦暖亦凉。绫罗绸缎,锦绒绉纺,十四品类,覆盖面广。四大刺绣,苏粤蜀湘,巧夺天工,各展所长。绣春花引来蝶恋,描牡丹惹得蜂狂;画神龙云波涌起,写彩凤跃然翥上。中国丝绸,依然很棒!

恰逢盛世,国祚隆昌。桑蚕丝绸,蓄势远航。科技引领,展开翅膀,结构调整,大有文章。加强竞争,巩固市场。国际合作,补短取长。最新研究,成果昭彰,桑基因组,密码已详。桑是宝树,很有用场:蚕食桑叶,无须多讲;桑作饲料,节约用粮;桑芽鲜食,味道好香;椹果酿酒,特别营养;桑茶新品,沁人心房。桑树易活,生命力强,随处而安,旱涝无妨。房前屋后,道路两旁,荒坡野岭,废弃工矿。遍植桑树,益处多样。保护生态,功德无量。

丝绸集群,勇于担当。明确目标,统一思想;技术攻关,信息共享;典型示范,举力同襄;产业推进,文化传扬;多种研讨,已成智囊。出谋划策,日具影响;勤奋工作,成绩卓彰。

放眼远望,道路漫长。中华复兴,伟大梦想,催人奋发,令人向往。吾辈有为,定当自强,不辱使命,不负众望。桑树古老,历史悠长;蚕是天虫,寓意吉祥;丝绸文化,国之宝藏。焕发青春,再写荣光。一带一路,日益宽广,百年变局,再启辉煌。

彼次展会,是为首创,人文荟萃,精品琳琅。展示才艺,启迪思想。我本才疏,忝为捧场,撰颂一阙,贻笑大方。书法拙嫩,难登大堂。望予赐教,与君共飨。

董涵英,农业农村部退休干部。在职时任驻农业部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局长,中央囯家机关书画协会会员。作品曾获农业农村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书画展一等奖。

全文详见

猜你喜欢
桑蚕丝绸
明代湖州“丝绸之府”的形成缘由
《桑蚕文化对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
关于科学桑蚕养殖技术带来的思考
浅析桑蚕生产产业的生态保护
袁善楚
丝绸般的黑发,盘旋少女顶上
丝绸情调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
丝绸去哪儿了
桑叶,一般都像米做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