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的“巨构”与装置艺术中的“巨物”
——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方法研究

2022-06-27 01:57叶洪图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
建筑与文化 2022年6期
关键词:创作方法艺术作品当代艺术

文/叶洪图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副教授

罗 莹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

乐雷亚敏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

1“巨构”与“巨物”沿革及衍化

1.1 建筑中的“巨构”沿革及衍化

“巨构”作为一种建筑学领域的思想概念,于20 世纪后由日本建筑师桢文彦明确阐述其定义。桢文彦在出版的理论专著《集合形态笔记》一书中,阐明了何为“巨构”——即“巨构”是指战后时代的一种建筑和城市的概念,作为一种城市形式的设想,认为一个城市可以包裹在一个巨大且单一的人造结构或相对较少互相连接的结构中,运用大规模的建造方式与大量复合和集约化的布置方式的所建造的建筑体。巨构的典型特点便为一个“大型架构”且具有相对被压迫感,极度关注在垂直和水平上皆进行扩展及演变,并考虑群众使用的便利性。在城市发展速度愈来愈快的时代,解决城市与建筑之间在发展速度上的抵牾,成为了城市建造者们的目标。巨构的特点正可将其实现,成为当下城市建设合理的解决方案,突破传统呈现新城市结构。

“巨构”的前提是以人的行为方式为根本,其形制与思想源于生活的自身结构且不再局限于建筑领域解决建筑与城市之间的脱节问题。在当代艺术中,逐渐被艺术家们引用其概念与思想作为艺术创作方法展开多样化的应用,可以被当做“创造”的形式与思想途径出现在艺术创作中,提出作为创作方法的新角度来服务当代艺术的作品呈现。在多元化语境中,“巨构”进行不断的衍化,作为一种手法便于当代艺术家探讨深层次的艺术本质,从而拉近艺术作品与大众之间的距离,让观众倍受感染并产生共鸣。

1.2 装置艺术中的“巨物”的沿革及衍化

装置艺术始于20 世纪60 年代,自杜尚的现成品艺术后不断进行演进,堪称当代艺术中占据主流位置的艺术形式,也有“环境艺术”之称。从传统艺术到现代艺术再到当代艺术中,装置艺术作为当代艺术中一支强有力的分支,是一种把规律化强加给无规律变化的艺术现象,否定了不同形式的创作方法,限定了对各门类艺术手段的自由使用,且妨碍了艺术家对思想观念的顺畅表达。所以,装置艺术始终呼吁并践行着提高审美经验与美感洞察力,从被忽视的边缘角色逐渐充当为以多元化的艺术语言形态来代表当代艺术的重要角色。由此,巨大沉默物体即巨物形式的装置艺术逐渐对传统艺术界定产生巨大挑战和反击。

在如今的当代艺术中,超乎生活经验的、巨型结构的装置艺术作品正以高密度的频率呈现。艺术家的巨型作品唤醒了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潜意识——对巨物寄托崇拜、权力、恐惧等复杂表达。日日更新的艺术中,越来越多的当代艺术家利用此创作方法表达不同的情感寄托及语义指向,而这些巨物装置作品成为当代艺术追求表现广领域、深层次的必然产物。在巨型艺术作品与观者无论是情感的互动还是行为再创造的交流的互动体验下,激发更多可能性并超越创作目的。

2 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方法研究

2.1 基于跨领域概念——“巨构”的当代性转化

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方法日益多元化,打破传统的艺术形式与表达手法,不断地进行多领域延伸。“巨构”作为建筑领域中的概念——试图通过增强内部组织的流畅性与结构功能的杂交性来凸显“巨构建筑”的城市性——将城市功能包裹在一个巨型的构成中。从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到矶崎新的“空中城市”,再从朗·赫伦的“行走城市”到库哈斯的“成为建筑的志愿囚徒”,均是同一时期巨构建筑的典型构想,但在实践中存在众多局限使其变成乌托邦式的未来世界。如今,当代艺术家把“巨构”作为创作方法,将昨日的乌托邦视为早产的真理,挖掘思想角度及表现特征引入艺术创作中,实现跨领域的合理化表达。

于振立,中国当代艺术家。在辉煌时期选择逃离喧嚣嘈杂的“名利场”,退隐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大黑山,重建艺术家内心的乌托邦,一味苦行地自我放逐27 年。在这27 年里,于振立建造了属于自己的“巨构”工作室(图1),与其说是“巨构”,不如说是“精神巨构”更为准确。

图1 于振立工作室(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艺术批评家栗宪庭曾一针见血地说“他为自己修了座坟墓”,与其说坟墓,不如说是艺术家精神与观念巨大的永恒沉默之物。对艺术家而言,这是最好的褒奖与赞美。工作室搭建在大黑山的半山坡处,绵延范围达数千平方米,建筑材料基本均以废物的重新利用来建造,试图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以将近三十年如一日的持续创作与劳作,用捡拾来的垃圾材料、破砖烂瓦、空酒瓶、废车轮、破电视、碎石头等统统镶嵌在墙上或地面,更有几座“塔”型的雕塑用大量酒瓶有规则地相互排列镶嵌而成(图2),整个的建筑约使用了十几万个。于振立尽可能地用他所能收集到的材料“描述”这个巨型的空间结构,靠自己的双手打造极具艺术性的建筑群体,并将自己的全部生命即生存本身用以介入,从而以艺术家个人工作室的建立为媒介连通了个体创造与社会公众的桥梁,用独特的“自囚”方式完成了自己乌托邦式的幻想。此番修行不但形成了空间中的巨构,更是将精神的巨构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如他今天所为,如愿找到了卡夫卡小说中所讲到的,人在死之前,找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于振立工作室为跨领域概念“巨构”的当代性合理转换进行了完美的表达,巨构在当代艺术中不再只局限于结构形态和功能体系的展现,更需拥有一种作为庞大的精神载体上下贯通的意识形态——承载时间的体量和生命的厚度。

图2 于振立工作室外的塔型雕塑(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跨媒介巨构是巨构当代性转化的形式之一,是由当代艺术家牟森所开创的一种媒介创作品类。跨媒介巨构,在一定的情景设置中,以各种装置媒介或与表演形式相结合讲演一种叙事性的存在。跨媒介:Intermedia,指媒介物、万事万物在媒介之间。跨媒介巨构可以穿插在不同学科之间,依然能够形成交融的链接感,在结构特点上继承了“巨构”的大形式与大体量,并混合多种媒介。企图在策展与演出中找到平衡点,相互影响、相互呈现。在2016 上海双年展中,《存在巨链——行星三部曲》作为牟森的跨媒介巨构参展作品(图2、图3),名字来源于诺夫乔伊的同名著作,将“存在”作为一种连续不断的巨大链环的观点,以三部曲的结构呈现:无限视角、时间尽头和黑暗深处。所有观者都自动充当为作品中演员的角色,与场景融为一体。在这个展览中共集合了四十八件作品,并在媒介的选择中,囊括声光电等多种类别,使这件跨媒介巨构作品在艺术语言中发挥出更具技术性的表达与当代性转化。

图3 《存在巨链——行星三部曲》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4 《存在巨链——行星三部曲》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2.2 装置艺术中“巨物”形式的合理应用助于彰显艺术作品的意义

装置艺术作为当代艺术中的重要角色,在界定范围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借助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以单一个体或复数群体形式,融入当代艺术语境且独具意蕴。“巨物”作为当代艺术家在装置艺术中愈来愈频繁使用的创作方法,有利于凸显作品的特征并对作品与观者的互动影响更强烈。但是,在高密度的当代艺术“巨物”作品中,此方法的运用变成为了艺术而艺术的“便捷渠道”,止步于形式化表达,显然这种渠道是非良性的,误读了方法的根本目的。所以,装置艺术中“巨物”形式的合理应用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前提,且对彰显艺术作品的意义更为有效。

2021 年11 月6 日,“徐冰:艺术卡门线”在红砖美术馆顺利展出。这场独特的展览围绕的重点是徐冰的“巨物”装置艺术作品——“徐冰天书号”(图5)艺术火箭展开。虽然基本元素来源于35年前的旧作,基于文字字形的解构创作,现采用与科技结合的艺术手段将符号化的文字创作置于全新的载体与环境中,并且以全新的视觉感受所呈现时,便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及思想空间。徐冰认为,文字作为文化之根本,对文字的解构与创造便是对本质思维产生强烈的冲击。而“徐冰天书号”将这些无所指的文字发射至太空,是对艺术创作打开更多的思想空间并与科技进行结合的铺垫。其作品也通过“巨物”形式的表达增进了观者的当下性、互动性、在场性,做出合理化表达。

图5 《天书号》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在经济文化占主体的今天,众多购物中心都望通过载体的呈现凸显全部项目,并促使消费者形成快速记忆。而载体通常是选用装置作品为代表,体现商业空间下艺术装置的更多功能性。于是“巨物”作为艺术家创作的方法,巨型装置就演变成了最好用的一种手段。较具代表性的成都IFS,在商场的外立面上以巨型装置——一只代表成都城市名片的熊猫形象以爬墙的姿态,赢得交口称誉。艺术家Lawrence Argent 为其取名为:“I Am Here”(图6)。设计初衷为望通过此作品的展示引发人们在城市飞速繁荣的背景下,关注自身存在的内外变化,并提醒人们对待地球上的生灵都应像关爱熊猫一样去用心保护。这件“巨物”装置不但吸引了流量、提升了商业效益,更凸显了艺术家更直观、有效合理应用创作方法的影响意义。

图6 《I Am Here》(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当代艺术家达明安·赫斯特在筹备近十年的《难以置信的残骸珍宝》中,其中一件约19 米的巨型装置雕像《拿着碗的恶魔》(图7)尤为突出,其原型来自18 世纪艺术家、诗人William Blake 的手稿。在这场巨大规模和历经超长时间跨度的展览中,这件作品以巨大的体量和十足的勇气划分开传统美学的权威分类与结构,堪称赫斯特艺术生涯中绝无仅有的突破。

图7 《拿着碗的恶魔》(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3作为当代艺术家创作方法——建筑中的“巨构”与装置艺术中的“巨物”的区别

当代艺术家运用“巨构”与“巨物”作为创作方法,在艺术作品的表达中存在界限模糊、充满交集的现象。由于在概念的解释上均具有结构复杂且意识形态巨大的共通性,所以在初步了解的背景下并不好直接划分,但深入探究“巨构”与“巨物”这两种创作方法的艺术形式与思想内涵后,两者之间具有鲜明的区别展现。

3.1“巨构”与“巨物”的形式区别

在“巨构”与“巨物”的表现形式上,当代艺术中的“巨构”偏向于利用巨型的空间结构集合多类媒介抑或是巨大体量的复数元素在限定场域内进行充分表达;而“巨物”偏向于以单一的巨型个体装置,将材料进行独具艺术性施展的同时,给予观者较具冲击及反差的视觉感受,打破固化的交流形式。

3.2“巨构”与“巨物”的思想区别

在“巨构”与“巨物”的思想中,当代艺术中的“巨构”思想指向性在于以人性的自由、社会的担当、科技的发展、爱为创造,对理想化的想象给予乌托邦式幻想的满足,并且注重解决心理诉求与“新世界”的探索;而“巨物”思想则着重于探索以新的视觉呈现方式来获取人们的视线与思考,以单一的巨型装置收获大群体在多角度的精神启迪。

结语

综上,在模糊学科边际的当下,学术研究还是勿纠结于学术概念借用的同一性。“巨构”与“巨物”异同,正是探究装置艺术家创作方法的解锁密码。借用“巨构”所做的创作以建筑学巨型构造承载其当下之观念,“巨物”亦是如此。外化之物皆为观念载体。

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与概念延伸,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也随时代变迁而变化。传统艺术对人们的视觉感受的刺激逐渐降低,时常给人呆板、乏味的感觉,失去了现代人应有的知觉敏感度。人们更希望看到超出原有认知、更具突破性的作品。由此,建筑中“巨构”与装置艺术中“巨物”的表达范畴在当代艺术家的吸纳与转述下,更具开放性和多元化,满足了艺术家与观者的需求。使用“巨构”与“巨物”作为创作方法均是当代艺术家主观的有意为之,而非被动的模仿或者偶然的出现,甚至可以把其作为艺术家自身或艺术作品独特语言的存在。不同艺术家通过对两种方法注入不同的含义,使得创作在意义上变得丰富、活泼起来,并且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以此来揭示人类自身或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及美好期待,赋予作品特殊意义。

当代艺术家艺术作品纷繁芜杂,但值得肯定的是,无论观念如何转变,何种艺术创作思想的产生都依赖于精准的创作方法得以实现,所以外在的表现形式充当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当今艺术创作方法多样化,艺术家将“巨构”与“巨物”作为跨学科领域概念引入、杂糅甚至再创造,皆为创作方法提供可能,区分度模糊也成为一种必要。将两个概念只看共同点便定义为同义,并非一种十分理性的界定和认识。无须纠结同一性,关注差异性和多元性,结合当代人的观念,进行当代性转化是为正确的认知方法。对“巨构”与“巨物”进行深入理解不但有助于艺术作品的合理化与创新性地表达,更对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开拓了全新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创作方法艺术作品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现代国画人物趣味性创作方法研究
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编导的创作方法分析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