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视角下的城中村公共空间更新活化研究
——以厦门集美大社为例

2022-06-27 01:56徐佩瑶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6期
关键词:集美使用者居民

文/徐佩瑶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姚敏峰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 博 士

沈 岚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讲 师

福建农林大学 博士研究生

引言

对于城中村的处治,一直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难以绕开的紧迫问题之一。起初我国对城中村的处治模式多为将其拆除后以全新的城市功能取而代之,然而这种违背“以人为本”建设初衷的建设方式不仅导致了拆迁和建设成本畸高,且忽视了城中村原住民原本自然的生活需求,失去了原乡的历史遗存和乡情氛围。随着我国城市发展从增量发展阶段转向存量发展,国家开始大力倡导高质量城市建设,城市设计学者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探索和研究有机更新的理论和模式,更多地关注微观层面上的人的需求,从使用者出发,保护更新区域原有的自然肌理和生活形态,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及公共交往空间,从而改善居住者的生活环境。

从日常生活的视角来看,城中村公共空间的更新活化,不应该是自上而下地推倒重建,而应该是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微更新”,通过对日常生活产生的空间需求的关照与理解,自下而上地完成城中村公共空间的有机更新[1]。

1 日常生活与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的概念来源于对“公共领域”的相关研究,其作为一个特定名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 年代社会学和政治哲学领域的著作中,后来被城市学者由社会政治范畴引入到城市建成环境范畴。在公共空间的研究中,城市设计学者逐渐关注发生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和社会交往行为,认为公共空间最根本的意义在于其能容纳更多样化的城市生活[2]。而早在20 世纪初,西方哲学界就开始了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和研究。胡塞尔在晚期思想中将现象归结为“生活世界”,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交往实践的背景[1],再到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将日常生活作为生产方式的基础,哲学家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微观的生活世界[3]。20 世纪中叶,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哲学思潮也影响到了城市规划和建筑学领域,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指出是使用者的真实生活使空间充满无限的活力[4],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公共空间·公共生活》等著作中阐述了城市公共空间与日常生活的互动关系的重要意义[5]。

公共空间的价值在于促进社会中有差异的个体或团体之间的了解、交流和融合[2],公共空间是使用者日常生活发生的场所和满足行为心理需求的载体,使用者的生活行为推动着公共空间的形成和变化。通过对空间使用者日常生活的观察和记录,分析使用者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可以在空间中了解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营造空间,从而塑造可以服务于使用者生活的有活力的多元化公共空间。

2 集美大社现状分析

2.1 区域概况

2.1.1 历史沿革

集美大社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的最南端,“大社”为约定俗称的名称。由于集美村较大,且在闽南语中“村”称为“社”,便以集美大社称呼集美村。元末明初,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祖上陈氏族亲迁居大社,世代靠海为生。21 世纪初,随着厦门整治本岛西海域,大社人告别了传统生活状态,然而当时由于渔民无法快速适应岸上的工作,大社便随着渔民上岸的步伐逐渐地衰落。

2.1.2 人群分析

大社的本地陈氏宗族人口比例较大,调查的受访者中,多数人认为邻里关系十分和睦,但当地有部分租住户与原住民的关系较为不密切。通过寻访发现,当地居民主要收入来源有:固定职业工作、就地小本经营、出租、三轮车、低保等。

2.1.3 交通分析

集美大社片区被尚南路、浔江路和鳌园路三条城市道路包围,而内部由于房屋分布较为密集,路网结构并不清晰。片区内部的大社路为最主要的生活干道,人气较高,其发散出的多条支路的路宽和人气则随之递减。对大社周围及内部主要道路分别进行了人、车流的统计后可知:各级道路人流量普遍大于车流量,且人流量波动明显,整体交通量在午间(11 ∶00—15 ∶00)达到低谷,而在早晨和傍晚达到峰值(图1)。

图1 人车流量分析

2.2 区域优势

2.2.1 建筑资源(1)典型闽南风格建筑

集美大社内部散布着多栋具有闽南特色的祖宅古厝和欧式风格的住宅,均有其历史渊源与价值,其屋顶、装饰等虽然有所损毁,但基本保留了历史原貌。

(2)嘉庚风格校园建筑

集美大社周边的几十栋校园建筑,多为陈嘉庚先生投资兴建,其闽南风味的燕尾脊、“嘉庚瓦”坡屋面、红色墙砖、精雕细琢的石材墙面、富有韵律的廊拱等带有浓重的嘉庚建筑风格。

(3)集美“金包银”地铺

“金包银”即两侧路沿为红砖、中间为石板的地铺,是集美特有的形态。目前这种铺设方式已不多见,这些石板道路见证了大社的历史。

2.2.2 文化资源

(1)艺术文化

南音,在闽南地区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被誉为闽南音乐的活化石。集美南乐社由陈嘉庚先生于1954 年创建,是目前厦门仅存的五家南乐社之一。

(2)饮食文化

集美大社属于老城区,此地居民有很多有着祖传的好手艺,在自家门口摆摊儿,做着地道的美食,来访之人络绎不绝。

2.2.3 教育资源

周边教育机构较多,幼儿园、小学、中学均分布于大社外围,紧邻中国最有特色的“大学城”集美学村。

2.3 区域问题

2.3.1 道路杂乱无序

在大社的形成过程中,由于缺乏明确的规划,建筑与道路之间的关系趋于杂乱无序,许多道路因建筑的相互错位而形成,使得区域内交通十分不便。因而,大社虽被景点包围,但由于内部道路狭窄且易迷路,多数游客选择绕行而不是穿过大社。

2.3.2 建筑状况不佳

大社内的部分历史建筑年久失修,建筑结构稳定性遭到一定破坏。居住建筑多为居民自发建成,缺乏系统规划与高度控制,新建建筑与原有建筑之间空间关系紧张,造成严重的采光、通风问题。

2.3.3 开放空间不足

大社片区内建筑密度较大,开放空间及绿地空间不足,大社内居民的活动范围较为局促,多以大社路两端为主要活动场所。

2.3.4 旅游吸引力低

集美区的旅游景点多分布于集美大社南侧,相关旅游配套设施则位于其西南侧的商业区,内部仅有少量家庭旅馆,对游客吸引力较低。

2.3.5 公共设施缺乏

大社片区内以居住建筑为主,现有具备公共服务功能建筑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更难兼顾来访者的需求,因此亟待改善。

3 集美大社更新设计

3.1 更新定位

集美大社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导致其使用人群呈现多样化特色,面对大社居民、外来暂住居民、游客、学生等来访者的不同需求,本设计旨在从使用者的角度来寻求改造更新的策略,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为来访者提供便利,同时保护历史生活形态,重塑老城的活力。

从实践经验看,最好的保持历史街区生活形态和建筑生命的方式是尽可能延续原有功能,同时增设弹性发展的空间,使其走出自己的特色生存之道,在发展中自发适应、交融和演化。为此,本设计致力于将大社传统的文化元素与现代的城市元素相结合,依托片区内的独特优势,在保存原有传统风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其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让大社在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与访问者的互动中向人们讲述并延续自己的历史。

3.2 交通组织

3.2.1 道路空间优化

更新前,大社内道路狭窄曲折,平行道路之间联系较弱,交通节点混乱。更新时首先将祠后路拓宽拓直,形成社区主干道,在祠后路和次干道的交界处设置交通节点广场,依托主干道开辟出更丰富的室外活动空间(图2)。更新后,大社内的道路联系增强,道路空间顺畅明确,街道临街面整齐有序,游客和居民流线交流却不交叉,在带动大社旅游发展的同时,也保护了本地市民的安宁生活。

图2 道路空间优化

3.2.2 引入公交站点

大社东部的浔江路属于城市干道,且紧邻陈嘉庚纪念堂出口,人流量较大。因此在片区东侧新设立公交站点,不仅可以方便东侧居民日常出行,带动大社内部居民的生活节奏,同时为游客进入和了解大社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3.3 空间活化

3.3.1 功能空间活化

通过现场勘察对大社片区原有建筑的建筑年代和建筑质量进行评估,拆除严重损坏的建筑,替换部分建筑功能,植入公共服务设施和活动空间,同时扩宽原有建筑间距,改善通风采光条件。

营造大社功能空间的多样化特色,提升使用效率,沿社区主干道设置市民教室、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所、超市、南音社、菜市场等服务居民生活的功能空间,以及民俗文化街等服务于游客的功能空间。设计不仅满足了使用者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还满足了每个使用者的精神需求如社交归属、认知审美等[6],例如南音社等活动场所的设置,既让居民在参与活动中增强了社区归属感,又促进了集美大社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3.2 活动空间活化

在大社内挖掘可以利用的公共场所,整合碎片化的闲置空间,营造供居民生活休闲的公共活动空间。集美大社中有三处较为开敞的公共场所,分别为祠堂前广场、榕树公园和临湖庭院(图3)。祠堂前广场周边有祠堂、戏台、南乐社和菜市场等,是大社中最主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和联系过渡空间;榕树公园在百年榕树下,设有石凳等休憩设施;临湖庭院有临近大社片区内唯一的水域。将这三处公共场所打造成公共活动空间节点,优化环境,增设休憩设施,吸引更多人群驻留和使用公共活动空间。当日常生活发生在公共活动空间之中,老城的生命也就孕育其中,老城的历史和文化则写在了每个大社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图3 活动空间

由于大社居民和游客等来访者之间活动空间的分异和融合会形成不同的空间开放度,因此在现有可利用空间类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行为主体,塑造与其行为特点对应的空间形式,分别打造开放度较低、较高和一般的三种空间类型:(1)开放度较低的空间主要服务于当地居民,利用现有的空地或不再居住的房屋,建立社区服务、超市等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建筑设施,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2)开放度一般的空间同时服务于居民和游客,由于过分集中的对外空间将会破坏历史街区原有的生活节奏,因此采取嵌入式空间改造,利用琐碎空间,开设文化茶座、主题旅馆等;(3)开放度较高的空间主要选取片区内人气最旺的区域,连接周边景点要线,进行便于游客穿越的空间改动,形成同时服务于居民和游客的主客共享空间。

3.3.3 街道空间活化

闽南地区沿街建筑往往设置有大量檐下空间,檐下空间是街道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大社内地形高低错落,设计区域内部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为檐下空间的塑造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更新设计利用地势上的高差起伏,在本来相对独立的建筑之间建立合适的联系,使得整个街道在二维平面和三维空间上看都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联系紧密。同时在重要的空间节点上增强引导性,使其既能起到交通集散及标志性景观的功能,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活动及服务空间,形成以线连点,以点带线,点线成面的街道空间体系。

3.3.4 景观空间活化

大社片区内的景观绿化常与公共空间相结合,形成生活化、自然化的空间场所;另一方面,场地内存在部分闲置公共空间分布零散、无人问津的现象,需要合理设计景观节点并与公共功能相结合,塑造美观、实用的公共景观空间。

更新区域与陈嘉庚纪念堂隔街相对,通过延续纪念堂景点的景观绿化格局,形成空间和视线上的贯通及渗透;增加设计区域内的水系密度,沿水系形成景观通廊,打造内部的景观活力带(图4)。

图4 景观空间活化

3.4 文化延续

集美大社作为集美曾经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历史的遗存真实地反映着城市发展的脉络,是集美人集体记忆的场所。在闹市中,大社依旧保持着半个世纪甚至更久以前悠扬的节奏,保留着集美文化的“根”。对一个城市的任何更新改造都将不可挽回地改变它的历史,但同时这种改造也将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因此要让大社在发展中求得保护,以大社珍贵的历史遗产为背景,保留和弘扬传统民俗文化,传承历史文脉,延续居民的传统生活形态,保护老街与院落的特色,发挥大社的历史价值(图5)。让大社讲述自己的过去,也让大社里的人们能追随历史的痕迹而留下更多个人的印记。

图5 更新后鸟瞰

结语

老城并不只是建筑标本,归根结底,人是其中最大的财富。前辈们在这个土地上创造着,我们也将如此,修缮的不仅仅是房屋,而是其间人的生活。人是公共空间的创造者和使用者,而公共空间中人的行为模式影响了空间发展的走向,同时也为其赋予了社会价值。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城中村的更新活化研究,尝试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关注空间使用者的行为心理模式,提出基于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活化策略,从而实现对整个片区“自下而上”的系统化、弹性化的更新改造,希望能为城中村的微更新研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实践素材。

图片来源:

图3:作者自摄

其余所有图片均为作者自绘

猜你喜欢
集美使用者居民
设计让您在喜爱的虚拟世界中自由奔跑
石器时代的居民
每月新词
不朽的丰碑之集美解放纪念碑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抓拍神器
集美之美 美如其名
论剑集美 2014COC总决赛报道
高台居民
梦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