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整合,启智润心

2022-06-28 20:48龙惠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74期
关键词:藏戏腊八粥风俗

龙惠苹

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有助于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国家课程为主干、学科育人为基础,区域融乐课堂是“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进阶3.0版本,其核心包含三融六乐元素,同时最新版语文义务课程标准指出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因此,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施建议落实课程改革。

一、教材分析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本单元紧扣“中华习俗”这个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和一篇略读课文《藏戏》。“习作” 和“语文园地”的部分内容也与民风民俗有关,通过讲述家乡风俗、交流寓意美好的习俗、诵读古诗名篇,既能使学生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又能激发学生探究不同民风民俗文化的兴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詳写主要部分”,习作要素是“习作时抓住重点,写出特点”,与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要求相比较,本单元不仅要会把主要部分写详细一些,还要学习如何详写主要部分,把特点突出。习作以“家乡的风俗”为主题,让学生能够联系生活经验与实际,以熟悉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向同学、教师介绍家乡的风俗,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家乡风俗活动的认同感,还能提高表达、写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

对于传统的节日,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能畅所欲言。然而对于学生生活所在地区以外的民俗节日是怎样的,学生知之甚少,同时对于如何分配内容的主次写出特点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单元整体教学还是新的尝试,学生有适应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对课题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思考、交流,体会作者根据主题对材料进行取舍,进而去分配内容的主次,加强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训练,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与此同时,继续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与拓展,为积累更丰富的语言打下坚实基础,进而树立大语文观。

三、教学目标

1.能通过结构分类等识字方法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古诗。了解老北京春节、藏戏等风俗习惯,感受地方特色和节日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表达特点。

四、教学过程

模块一:识字写字(1课时)

(一)读准本单元生字词,读通句子。

(二)按结构分类划分生字,区分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等字形的书写特点。

(三)小组合作,分享识字方法。

1.通过字理识字、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认识生字。

2.笔顺容易出错、笔画较多、字形相近的生字进行范写和书写。

(四)通过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图片等方法解决难懂词语的意思。

(五)通过游戏方式检测所学生字词。

模块二:  阅读理解(3课时)

第一课时:回顾习俗

(一)新知引入,激发兴趣

1.读例子,了解“吃年糕”习俗的寓意。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说一说还知道哪些寓意吉祥的习俗。

3.补充一些寓意吉祥的习俗,让学生读一读。

(二)温故知新,了解习俗

闯关一:《北京的春节》里有什么习俗呢?

闯关二:你知道腊八粥的食材所蕴含的寓意吗?

枣——谐音“早”,有早生贵子的寓意。而且,红枣外皮鲜红,还象征着喜庆、红火。

栗子——谐音“利子”,即有利子孙,寄寓了家中长辈对晚辈的祝福。糖——味美甘甜,寓意是甜甜蜜蜜、幸福美满。

花生——又名长寿果,象征着健康长寿。花生的果仁很多,因此也有子孙满堂、人丁兴旺的寓意。

闯关三:《古诗三首》有哪些习俗?

唐朝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里的习俗是望月。

唐朝诗人韩翃的《寒食》:诗中所讲的寒食节又叫“禁烟节”“冷节”,是古代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而《迢迢牵牛星》: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代代相传。

闯关四:藏戏的面具有哪些?有什么象征意义?

(三)拓展阅读,总结提升

还有哪些习俗令你印象深刻?收集哪些古诗是描写了节日的?

(四)作业巩固,课后延伸

1.搜集相关资料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谈谈你所知道的习俗,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习俗。

2.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写作方法

1.交流平台引入,以《北京的春节》为例把握其详略及表达效果。引导学生交流,内容主次是如何安排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略。

2.《腊八粥》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八儿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作者通过“盼粥、分粥、猜粥和看粥”这四个场景,详细描写八儿等粥的过程,把八儿的馋样儿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

3.《藏戏》详细地写了藏戏的面具,简略地写了藏戏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的特色。

4.拓展阅读沈从文《忆湘西过年》、丰子恺《过年》、冰心《腊八粥》、王蒙《窃以为腊八粥是粥中之王》。

5.能仿照《腊八粥》第1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爱的食物,写出其特点及对它的喜爱之情。

第三课时:作业评价分享

基于课标要求与学情的分析,增加了跨学科的作业设计,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深化教学改革、体现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载体,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模块三:积累领悟(1课时)

(一)从语文园地词语段运用一引入

1.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2.引导学生比较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体会相同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

3.创设新的语境,巩固练习。让学生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中填入与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

(二)赏析优美句子

1.感受《北京的春节》语言富有京味儿,充满地域特色。

2.体会排比、拟人、比喻、叠词等描写表喜爱。

模块四:表达交流(2课时)

(一)回顾习俗

1.自由朗读写作题目,并在讨论中梳理出写作要求。

2.通过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回顾四篇课文的不同习俗。

(二)指导选材

1.表格出示《北京的春节》里丰富的传统习俗。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习俗的丰富。

2.让学生选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传统节日,并回忆这个节日有什么特别的风俗。

3.出示不同少数民俗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家乡有什么特殊的民俗。

4.出示不同地方婚礼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习俗的丰富。

(三)指导写法

1.回顾《北京的春节》,了解老舍按时间顺序,从不同方面介绍北京春节习俗的方法。

2.出示范文《家乡的风俗》,分析文章结构,让学生知道可从不同方面介绍风俗。

3.让学生用表格梳理家乡独特风俗。

4.通过分析范文,指导怎么写经历家乡风俗的事。思考如何根据表达需要,安排习作内容的详略、突出重点的。

5.用思维导图写写作提纲,梳理哪些内容详写,哪些略写。

(四)完成写作

1.根据表格和思维导图开始写作。

2.完成写作后再交流修改。

[本文系广州市番禺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文本解读与教学实施行动研究”(编号:SQZX027)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艳,王崧舟.“文本细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想及实践研究[D].扬州大学,2017.

[2]刘坤.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20.

责任编辑  陈红兵

猜你喜欢
藏戏腊八粥风俗
古老藏戏新生机
一起喝腊八粥
雪民间藏戏艺术团:传颂雪域文化的魅力
不同国家母亲节风俗
腊八节
旦增益西的藏戏梦
过年啦
跟踪导练(四)4
日“高学历风俗娘”增多
腊八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