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语言在数字媒体艺术发展中的应用探究

2022-06-28 08:51张珂嘉
数码影像时代 2022年1期
关键词:梦境现实艺术家

张珂嘉

数字媒体是融合的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的起源

20世纪以来,流行文化快速发展,电视机、电脑、手机、相机等电子产品开始进入每家每户,人们的生活受到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改变,艺术家们也受到了这些变化的影响,开始寻求更多的创作方式。经历了早期的未来主义、达达主义和观念主义的思想洗礼和转变后,数字媒体艺术由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出现的偶然艺术,激浪派艺术推动,并伴随科技的进步而诞生。从白南准开始,电视被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媒介方式出现,古代文化中的佛像与现代科技的电视机的冲突与对视,为人们拉开了一种新的对话方式。科技在艺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艺术拥有了新的呈现手法。当我们凝视电视机中的佛像,这种新奇的,碰撞的感觉会带给我们新的启发,艺术的形式不再停留在二维绘画和雕塑,它借助科技的发展为自己创造新的模式。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需要艺术化的思想,而不是从科学技术的逻辑思维出发,它借助科技的手段或者从科技中获得创意的灵感为自己的艺术服务。并且现代主义的艺术不再是艺术家向观众的单方面传达,而是将观众看作是作品的一部分,观众的参与、分析、行为都是组成作品的要素。

数字媒体艺术受当下语境的影响

如今的数字媒体艺术已经发展到运用多学科技术,跨学科融合的地步。数字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说:数字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数字媒体艺术的五个阶段: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首先要连结,将目光放在广泛的学科之中,多关注社会问题,新科技,民生等。创作的内容不局限艺术,要从多方面获取灵感,才能做出适应社会,感动观众的作品。数字媒体本身是一个融合的学科,我们要借助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将全球的智慧和信息汇聚起来,形成一股巨大的能量推动未来艺术与科技的发展。其次我们要完全融入其中,在互联网带来全球智慧融合的时代,我们的信息都在这张巨大的网上流转,人们的共同参与是新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与网络和其他人产生互动的过程,使得艺术品不再停留在过去那种单向传达的形式,成为了一种与观众交互,观众的反应也是艺术品的一部分,在艺术品诞生的最后,出现了全新的思考、关系、形式、理念,藝术不再是艺术家所专有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在艺术品中既是创作者也是艺术的一部分。

阿斯科特曾说道:“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网络为星球式交际和创意提供了实现的可能。而其他交际手段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让你离开了躯体,将思想直接融入永恒的海洋。这些从众多分散地点汇聚到一起的想法,被放置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之中,通过个性迥异的个体连在一起,因而意义和内涵变得更加丰富。网络催生了各种想象的交织融合,即‘联想’,具有最丰富的内涵。”

超现实主义的起源及发展

超现实主义的起源:达达主义

超现实主义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化运动,直接地源于达达主义,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1914年,受时代背景的影响,许多青年艺术家内心的解放思想觉醒,1915年,批判现实的“达达主义”诞生了。这是有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通过废除传统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作品表现了青年艺术家对于压抑的社会环境的反抗,它反对传统美学,以一种新的理念和视觉语言来打破人们对于艺术的思考。杜尚说:“艺术应该是服务于思想的,而不仅仅是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服务于视觉。”达达主义的视觉风格因其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的特殊性,展现了一种反对禁锢,打破常规美学的方式,表现出艺术家内心渴望自由,解放,反对压制的状态。

如图1所示,是画家汉娜·霍克的代表作品《用达达餐刀切除德国最后的魏玛啤酒肚文化纪元》,这种拼贴分裂的形式,反映出社会的多样化,解放妇女的理念,表现出人们对于社会环境复杂的反思,带来各种思想的解放。1924年,超现实主义在法国诞生,其理论背景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帕格森的直觉主义。强这种调直觉和潜意识的艺术风格,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或简称为超现实。

超现实主义的诞生

安德烈·布勒东于1924年在巴黎发表第一篇“超现实主义宣言”以后。在宣言中他给超现实主义下了定义:“超现实主义,名词。纯粹的精神自动主义。它是思想的笔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赖于任何美学或道德的偏见”,“超现实主义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消解,创造出一种绝对的现实——也就是超现实”。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力求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社会相连接,以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梦境与现实相融合,通过作品表达内心的挣扎和渴望。

对于这场超现实主义运动了解得最多的是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和艺术品。艺术家们将作品用拼贴,分裂等方式将作品与照片结合,将日常生活的景象以一种怪异的手法再创造出来,以及一些许多无自我意识的表达方式。超现实主义作品有着不合乎逻辑,看似凌乱,无秩序的特点。1920年以后超现实主义运动蔓延至各个领域,最终影响全球多个国家及语言的视觉艺术,文学,电影和音乐,乃至政治思想及政策实施,哲学及社会学理论。

超现实主义开启新视野

艺术家认为人类超速的发展为世界带来了无法想象的危害,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开始探索人们的内心世界。在那时,法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与奥地利精神病理家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为超现实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超现实主义关心梦境与现实,关注我们人类的潜意识,他们对现实的世界感到恐慌和不安,他们强调离开现实,返回原始,否认理性的作用,如图2所示,在艺术家达利的代表作品《记忆的永恒》中得以显现。广阔、荒凉的海滩,和毫无联系的,流动的,软趴趴的时钟,爬满蚂蚁的红色时钟出现在一幅画面中。这幅画也受到弗洛伊德“潜意识”学的影响,将虚拟的情感,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不再是对现实世界的复制,摹写,而是注重表达自己的精神、心理。

如图2所示,是艺术家达利的代表作品《记忆的永恒》虚无主义在超现实主义中,认为世界是虚无的,只有在艺术家的作品和思想中才能体会到真实的状态,不再依靠眼见为实,而是依靠自己的内心世界所反映的社会存在。这种思想对于数字媒体的创作尤为重要,许多数字媒体艺术最重要的就是感受性的传递,艺术家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与现实相似但又超越现实的状态用现代技术表现出来,技术不是最重要的,不论多么先进,多么绚丽,多么复杂的技术都只是为了艺术家的思想观念服务。

超现实主义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应用

数字艺术中的超现实表达

数字艺术的虚拟性与超现实主义不谋而合,在数字艺术的世界里,一切都是虚构的,虚拟的图像、文字、声音、动效都是在展现艺术家的内心世界。用一种虚拟的呈现形式将艺术展现在真实世界中,将内心的幻想与现实存在相融合。数字艺术可以将一切想法用虚拟的方式表现出来,他可以是对现实的再现,可以是对现实的改写,也可以是对现实的颠覆。在创作和体验的过程中,艺术家的想法是虚拟的,呈现的形式是虚拟的,只有观众的参与和行为是现实存在的。这将我们的世界与虚拟相结合,我们在亦真亦幻的过程中体会艺术。超现实主义最擅长表现一种错觉的、奇异的场景,人们在艺术中摆脱现实的束缚,反而能看到真实的世界也未可知,这种体现主观感受的艺术形式,体现了潜意识和梦境。它们都是对内心世界的关注,用一种超越现实存在的方式向人们展示出来。

如今,许多数字媒体艺术家打破现实世界的理性压制,来展现人们真实的内心世界。

如图3所示,是新西兰艺术家Jess Jonson的数字媒体作品,她的作品受到超现实主义流派深深地影响,在她的作品中出现了纷繁复杂的世界观,在一个特殊的空间中把各种事物,人类,动物交织,叠加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类似于我们的梦境那般奇妙的,没有逻辑的景象。她将静态的绘画转换到动态的虚拟现实中,使观众置身于沉浸的梦幻世界中。艺术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增强现实技术”等可穿戴设备将虚拟中的场景与现实结合,现实世界不仅是我们看到的样子,也包括我们的意识,行为,信念,身份等。数字媒体艺术将这种虚拟的社会化的产物用科技加以表现,是我们置身一个超越现实的空间之中。

2020年巴塞罗那艺术节中俄罗斯艺术家的《离境之日》打造了一个沉浸式视听装置,该作品将自然、城市、景观和艺术融合在一起,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将一幅幅梦境般的自然场景搬到城市中,探索自然在现代大都市中的存在意义,无数发着光的“草”铺满了展厅上方,不断变换的声音、灯光伴随着摇摆的“草”描绘了风吹过草原的景象。城市中的人们也能咫尺之下感受现代化自然的魅力。创作团队通过超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呈现出人,自然和城市之间微妙的平衡关系,将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展现得富有生气。

数字媒体艺术将这种意识与现实完美的结合,打破了梦境与现实的界限,将超现实主义对潜意识,内心世界的畅想完美地展现出来,再往后的学习和创作中也给我们提供了艺术设计理论的支撑,使得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数字媒体对于艺术的表现该怎样吸纳先前的知识,并创作出新的未来。

元宇宙为超现实主义提供画卷

2021年作为元宇宙的元年,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雪崩》里构建的虚拟世界,成为未来人类生存的新方式,作者描绘了一个超现实主义的数字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构建自己想要的一切,数字分身代替现实的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生活。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它基于XR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复刻。元宇宙是吸纳了信息革命(5G / 6G)、互聯网革命(web3.0)、人工智能革命,以及 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特别是游戏引擎在内的虚拟现实技术革命的成果。这些技术上的支撑为元宇宙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支撑,头号玩家的导演斯皮尔伯格也曾说过:“正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才得以将我的想象变为现实”。正如头号玩家所展现出来的那样,通过设置许多矛盾,冲突,奇异景象,时空穿梭,高纬度城市等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景象将虚拟世界与梦境化的表现手法联系起来。电影中所描绘的高科技,低生活的状态将各种奇妙的想象融汇到虚拟世界中,将我们对未来元宇宙生活的蓝图通过虚拟技术,将梦境的怪诞,奇妙,无逻辑,跳跃性的幻境,用最直接,最有冲击力的画面语言呈现,将虚拟与现实完美的结合。超现实主义以其无穷的创造力和推动力,在为元宇宙发展提供意识引导的同时,也为数字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斯皮尔伯格的“造梦术”为数字艺术探索新世界提供了新的语境,具有无限的生机和色彩。

结语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新兴专业,在无数种艺术流派中,应努力寻找各种艺术表达形式为其创作增添表现力。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人们与世界交流沟通的方式,也改变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利用超现实主义怪诞的手法与虚拟技术无限拓展的能力相结合使得数字媒体艺术充满力量。

猜你喜欢
梦境现实艺术家
梦境改造师
梦境改造师
梦境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
苦难中的梦境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