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化类节目热播的现象分析

2022-06-28 08:51马欢
数码影像时代 2022年1期
关键词:类节目卫视河南

马欢

编者按:随着央视的《朗读者》《故事里的中国》《上新了 故宫》《典籍里的中国》这些节目的热度在网络上持续增长,近年来文化类节目在中国不断爆红,甚至一度成为年轻人心里新一代的顶流节目。对叙事、选材、画面效果等都力求新意,作品展现视觉技术的同时,也给年轻一代的观众普及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知识,其背后具有极大的价值意义,让更多的人再一次领略到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魅力。这篇文章通过复盘河南卫视文化类晚会节目“奇妙游”系列,从“直面电视发展存在的问题”“电视节目该如何创新、传播”“文化类节目为何会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这三个方面研究了文化类节目爆红背后的原因,以及对今后节目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中国节目想要“走出去”到底该如何去做。

文化类节目很少能够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但是这一次河南卫视做到了,节目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它担负着深度挖掘传统文化背后深刻内涵的使命,将传统节日与文化元素结合,背负着传播文化使命的背后同时又蕴含着家国情怀,而家国情怀是当下年轻人最为崇尚的一点。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的爆火就源于对文化类内容用互联网特色化的、年轻化的创新方式进行了拍摄、传播。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节目多次利用第三方平台,例如微博、抖音热搜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营销,依靠各大网络媒体,打造“粉丝效应”,使节目在播出阶段具有较高的节目的讨论热度,使得中华文化、河南文化、黄河文化,在一次又一次的曲折磨难,一场又一场的悲欢离合中丰厚传承、发扬光大,让全国人民看到了一个古老又常新的河南,改变了大家对河南这片土地的固有印象。

“走出去”第一步要直面电视节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最初的电视节目大多以模仿和沿袭为主

在电视节目的叙事和模式上,我们知道以往国内的电视节目,最初都是以模仿和沿袭为主的。早年间,那些在中国大陆火爆多年的经典节目,朝朝暮暮陪伴着我们的娱乐性节目都是如此的。例如湖南卫视的老牌综艺《快乐大本营》最初的时期就是模仿和沿袭香港多年前的节目《综艺60分》《玫瑰之约》《相约星期六》这三档节目而来的。在快本这档节目中,它们的影子总是若隐若现、无处不在。而中央卫视于1998年推出的益智互动类节目《幸运52》也与英国的名牌节目《智者为王》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虽然这些节目在最初引进中国时,节目编导们都会立足于中国的本土国情,对它们进行适当的中国本土化改造,最初这些节目也都被国内的观众普遍接受、普遍认可。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在新的阶段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好成绩,经济社会也已经步入了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道路,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而新时期的受众较以往而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现在成为了电视商业消费中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是电视人、电影人在制作节目、影片时不得不关注,也必须要关注的问题。相对于以往的受众,他们已经不满足只是被动接受、参与到节目的状态了,他们此时此刻想要做的是节目价值最终的实现者与节目作品的完成者。

电视节目发展过程中陷入“娱乐至上”的媚俗道路

随着媒体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多数节目都走上了娱乐至上的道路,如今综艺作为市场需求最多的节目类型之一,那些奉行着拿来主义的编导们似乎从模仿和抄袭中获得了太多的甜头,所以媚俗和庸俗的作品在此时此刻都蜂拥而来。编导们也不像以往早期的电视人那样务实、埋头苦干只为做出电视艺术作品,也不再去钻研、去创作、去制作艺术精湛的精品节目了,因为此时此刻他们不需要冥思苦想也照样可以通过抄袭或模仿得到创意,通过照搬这些有热度的原创作品,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甚至可以通过炒作就能得到比原创作品还要高的热度。因而轻松就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资源和更加丰厚的商业收益。

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抄袭现象自然而然就泛滥成灾,电视创作者在金钱的蒙蔽下此时此刻都只是冷漠的空心人,对他们而言注重的只是作品背后的经济效益,因此他们自然而然也就不注重创新。这种重导轻编的风气,必然会导致大批量的同质化和泛娱乐化的作品出现,这些作品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出现后工业时代批量生产的艺术,只是编导拼贴复制下的产物,基本无内涵、无艺术质量可言。这些节目都只是以娱乐大众和满足大众欲望为主,背后毫无文化价值、文化内涵,起不到任何宣传教化的作用,也违背了电视人最初制作节目的初衷。

后工业时代“传受关系”的演变也导致了同质化作品的大批复制

此时此刻的传受关系中,传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的。它们经过了由以往以传者为中心到现在的以受众为中心的演变,而这也是现代社会广播电视艺术传播的核心,也是广播电视节目取胜的法宝。所以这些同质化、泛娱乐化的作品,在观众看来,就是电视制作者对观众不负责的体现,所以当代观众自然而然对它们提不起兴趣,同类的节目他们已经看得够多了。例如:爸爸带娃节目的大量出现,2013年芒果台爆火的《爸爸去哪儿》、2015年浙江卫视爆火的节目《爸爸回来了》,这些节目都大同小异,从节目摄制、节目规则和节目展现的内容来看,这些节目可以说基本无差别,甚至可以说一模一样,都是明星爸爸以新手身份带娃的模式,带着萌娃状况百出的同一类型节目。这些节目的模仿性太强,而且都是程式化地表达,内容过于单一。

慢综艺三部曲《向往的生活》《青春旅社》《中餐厅》在表现形式上也都如出一辙,整个节目都是以明星为主、利用明星效应去展现别样的生活,在节目播出时期,这些节目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热度,得到了受众的肯定,那是因为在当下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强大的社会壓力使受众向往这心中的最后一片净土,电视创造者也给他们制造了一个可游可居的精神家园去宣泄、去净化心灵。所以在早期的时候,观众给予了这些节目极高的期待与评价,但是随着这些节目延续往季的模式,节目的类似就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对于观众来说这些节目毫无新意可言,也同样毫无刺激感,它们都具有强烈的复制性,它们让受众看不到更多有价值、有内涵的东西,所以受众自然不会再为它们买单。在考察受众主动性的不同含义和概念时,柏奥克曾提出了有关受众的主动性的五种理解,作为受众,他们对节目的抵制影响是非常强大的,在此强调的是作为受众,他们是有力量限制不需要的影响和知识的,他们才是整个节目背后的操纵手。

通过上面所说,不难发现目前我国电视节目存在很多问题,而我觉得文化类节目热播的原因正是直面了电视节目目前存在的问题,也只有直面这些节目背后存在的浮华之风,才能制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文艺节目。

文化类节目的出圈来自于不同以往的电视节目创新之路

创新才是电视节目发展的“重中之重”

这些文化类节目它们走出了不同以往的创新之路,它们不再是一味地取悦观众,不再一味以娱乐受众为主,去复制模仿那些庸俗、媚俗的节目,而是走上了创新之路。不难看到这些文化类节目火爆的原因,首先都是它们的选材有新意,选材也开始接地气,也不同以往,它们不再只是身处一个宣教者的地位,而是立足于中华传统的文化去讲述中国故事,去讲述中国人熟悉的、耳熟目详的身边故事。通过传者与受众的双向互动,一起树立起本民族的文化自信。让那些在千篇一律的节目里泡得疲惫和疲倦的人们顿时眼前一亮,当看到、听到这些别具一格的老祖宗文化时,观众此时就像是海上漂泊无依的小船一样,似乎终于找到了回家的灯塔一样。

这次河南电视台倾力打造的大型文化类晚会节目“奇妙游”系列,无论是节目的话题热度,还是全网的阅读量,它都实现了强势的破圈,屡屡登上微博热搜、抖音头条,亮眼的数据背后还有观众的日日催更。从元宵到清明、从端午到七夕、从中秋到重阳,河南卫视的每一个“奇妙游”晚会都得到了观众的强烈关注,并且它们也给观众带来了很多的惊喜,堪称年度现象级传播案例。被唱衰的传统广电似乎一夜之间顿悟,在全媒体融合传播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

节目出圈的原因在于重视输出优质内容,重视制作精品画面

这当然不是文化类节目的第一次出圈,从记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到真人秀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朗读者》,再到文化类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等。这些文化类节目始终是现在电视视频内容中璀璨的一颗明珠。文化类节目一波又一波地流行也并非是重复过去。每一档节目也不是复制而来的,都是把创新当作重中之重,他们在以娱乐大众为核心的同时,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这些节目的内容也是非常的丰富多彩的,它们不是后现代主义的快餐文化、他们都是经过细心地雕琢的,在节目当中它们融入了多种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国古老传说,并且以宣传传统文化为自己的节目主题,而且在制作水准上也完全不亚于现在的一些电影的制作。先进的科学技术带来了拍摄手法提升,使电视节目的画面也有了电影般诗意的表达,给了我们视觉上的新鲜感,编剧导演的用心、节目文案的精良制作,为其流行打下了深厚的根基。

作为文化“霸总”的河南卫视,所展现的画面除了带给我们极美的视觉盛宴外、每一帧画面也都充满着民族文化的自信。它将传统文化、古典音乐、民族服饰、文化礼仪等全部融入节目当中,以舞为诗讲述发生在中国大地的古老华夏故事,以歌为诵,吟诵中华民族的千年繁华,同时整个节目又以剧情进行铺垫,将观众带入到特定朝代的氛围中,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尤其是具有河南这个千年古都本地符号的传统文化元素,最终都是通过舞蹈的形式进行具象化、故事化的呈现,让古老的故事和传说拥有了恰当的、具体的表达和展现,彰显出大国的文化自信。

河南卫视的传统节日晚会几乎次次“出圈”,回回成为“爆款”。在各家卫视的晚会拼“烧钱”、拼“明星”、拼“流量”的时候,河南卫视却用“传统文化”弯道超车,证明了越是传统的就越是流行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不得不佩服,河南在文化传承上的创新与突破,坚守与初心。其实,河南卫视凭“传统文化”出圈,绝不仅仅是电视制作者们的一次偶然的策划奏效,而是源于地域本身就拥有丰厚文化底蕴的特色,以及当地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保护和传承。

年轻人究竟为什么喜欢“奇妙游”系列的节目

从节目本身来看,在这档节目中我看到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维度,这三个维度用词语来进行概括分别是:知识、价值、体验。这三个维度塑造和叠加,是节目让受众欲罢不能的关键点和核心点,它们满足了当下年轻人的所有好奇心。同时整个节目是以“网剧+网综”的形式架构,以传统文化为内核支撑整场节目,播出后也惊艳了万千观众,接下来我将对这三个维度进行细细的解读。

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维度是知识

知识它指向节目的本身文化内核的厚重感,河南卫视文化兴台正是立足于中国的本土文化,讲中国的传统故事,特别是具有河南韵味的历史故事,所呈现出的节目,都是中华五千年华夏文明中璀璨的一颗明珠。例如《端午奇妙游》每个节目都是非常出圈的,都得到了观众的强烈追捧,无论是水下的《祈》还是《兰陵王入阵曲》《丽人行》,每个节目制作精良、全线质量在线的同时,也完美契合端午的主题。

尤其是在节目《祈》中舞蹈虽然只有一两分钟的展示时间,但是它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美轮美奂的水下洛神舞,舞者在水下的表演仿佛向我们真实重现了千年前大文豪曹植笔下的“翩若惊鸿、宛若游龙”。它们不再只是笔下的文字,而是精美的图像,声画纷呈、视听兼备,五彩洛神演绎着水下飞天,一静一动中,不仅人美,就连美人身上的绸带都仿佛有了呼吸。“奇妙游”系列节目精益求精,呈现出了太多具有极致美感的画面。在我看来洛神水赋的每一帧画面都是一张完美的壁纸。对于年轻人而言,极致的美感和奇观化的视效足够吸引他们驻足欣赏和喜欢。同时这个故事也是他们所熟悉的课文知识,舞蹈为知识提供了一次集体亮相的舞台,以另类的方式在文化领域起到了为受众科普知识的作用。

第二个具有代表性的维度是体验

这种独特的体验给了电视节目文化表达的新鲜感。河南卫视从《唐宫夜宴》到“奇妙游”系列,整个节目的晚会采用的是不同于以往的全新形式,首次尝试了“网剧+网综”的形式,围绕着身世不同的唐小妹展开剧情。从唐朝的社会视角出发,贴近现代社会青年思想状况,以唐小妹自己的奇妙经历为主线,向我们讲述了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不同习俗,例如端午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赏月,重阳登高望远等,通过节目向观众表达了爱国为民、阖家欢乐的节日文化内涵,向世界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中秋奇妙游》当中的优秀节目《墨舞中秋帖》挥毫泼墨间身如蛟龙般游动,是力量与美的结合,让观众看到了中國书法的生动气韵、墨彩流溢,给观众带来了绝美的体验。同样豫剧作为河南的一张戏剧文化名片,在《中秋奇妙游》中我们也看到了它的影子,节目《戏韵》直接请来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参与,有幕后道具的、有台前表演的,还有同样与戏剧相关的器乐节目《豫见》,用了唢呐、古筝等乐器,乐曲改编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豫剧《花木兰》。正是因为古今文明智慧的交融,让昨日的故事在今日的华夏大地更加的熠熠生辉、独具光彩,让今日的年轻人看到了独树一帜的中国文化。一场场酣畅淋漓的文化大秀,一场场跨越千年的非遗文化舞蹈,让观众为之痴迷,因此近年来国潮之风也被中国青年网民不断推崇。河南卫视在弘扬传统文化时,同时搭配古代的舞台造型,这种别出心裁的展现方式,也给青年观众带来了一次震撼。

第三个具有代表性维度是价值

价值在此刻指向了电视节目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在奇妙游中,每一个节目都经过了编导的细心雕琢,旨在还原节目背后文化内核的厚重感。在这次节目中我们看不到流量明星的面孔,看不到那些复制、雷同的泛娱乐化作品,有的只是把华夏文明、河南的文化气息和河南的美景分享给观众。

《重阳奇妙游》作为河南卫视中国传统节日奇妙游的收官之作。有很多亮点节目,例如《有凤来仪》《逍遥》《定军山》。这样的亮点节目的背后充满文化内涵和编导的独特构思。

诗剑舞《逍遥》另有一番文化韵味。从节目内容来看,《逍遥》提取重阳节登高野游、饮酒等元素,将诗酒流韵与剑侠潇洒相结合,风格活泼欢畅,体现了唐宋诗人特有的诗剑酒的情趣、浪漫豪迈的情怀。节目组也专门去云台山瀑布下拍摄《逍遥》,就是希望通过节目,将具有文化意义的河南美景传递给观众,同时带动河南各城市的旅游发展。将更多的河南美景、美食传播出去,改变大家对河南的固有印象。其中《逍遙》这个节目中也有洛阳元素,李白的剑舞,就是在洛阳应天门所拍摄的。通过节目不仅可以让这个千年古都的美让大家观看到,同时节目制作背后也具有深意,它反映了李白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他不光是一位“浪漫派”诗人,同时也是积极入世的一位诗人。他的人生态度、作品风格传承其实就是道家的传统美学精神,自由洒落、潇洒豪迈。

我们都知道中国第一部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定军山》,“奇妙游”的戏曲节目《定军山》则采用剧情化演绎的形式,聚焦一个传奇的艺术家族——京剧谭门,通过悠扬婉转的唱腔等,讲述背后的传承故事,同时致敬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这使得当代喜欢电影的年轻人和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共情,这是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一直在探讨的话题,改变一些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让更多的年轻观众喜欢起来。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作品饱含着家国情怀,传统文化与现代完美融合,连接起了过去与未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艺术完美结合,让古老的中国文化与当代互联网网民可以同频共振。作为文化节目承担着挖掘传统文化深刻的使命,把传统文化内涵与文化元素结合起来,与当代年轻人所崇尚的家国情怀结合起来,将最受年轻人喜欢的“三体”思维、穿越情节、飞天梦想等贯穿其中。这也是这系列节目深受广大年轻人喜爱的原因。

从节目内容来看,通过回到唐朝这个时空穿越的话题,来呈现文化表达更多的新鲜感,利用不同的技术、不同形式的时空穿越,给观众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在内容层次方面,通过别出心裁的创意编排,呼应了精神传承和文化连续的节目宗旨。在有限的时间里,将一个关于文化展现和传承的故事讲到了极致,所以这样的穿越时空也更能被观众认可。《2021年河南春晚》《元宵奇妙夜》,到《清明时节奇妙游》《端午奇妙游》,再到《中秋奇妙游》《重阳奇妙游》,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都成功出圈,说明用心做节目,用心挖掘传统文化,不管是几线的卫视,只要是好的内容都能得到观众的青睐!

总结

表层的美局限于画面所展现的丰富色彩,而深层次的美体现的则是整个制作团队背后的匠心,河南卫视“奇妙游”的走红,自然离不开对传统节目、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有制作人员背后的精心投入,为拍摄水下洛神,摄影组和演员同在水中浸泡26小时,一起合力打造的。观众看似被舞蹈感动,其实更多是被节目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感动。河南台送给我们一个又一个节日惊喜,每一次都让人耳目一新,颠覆外省人对河南的认知。这样成体系的系列节目,即有利于巩固传统节日地位和复兴传统文化,又有利于河南文化走出去。希望在中国未来节目发展中,能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节目自身制作上,可以利用高新技术提高节目整体质量,编导们也要提升自身本领去多做创意,同时做精品节目也是身为电视人必须要去做的,它也是在做节目时需要关注的永恒话题。精品节目是文化积累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视文化大厦当中最重要的构成者。希望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这样的精品节目可以更多一些,在多元化发展的后现代社会中,电视节目能少一些庸俗、媚俗之风。

猜你喜欢
类节目卫视河南
部分卫视下半年待播剧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
如何主持好广播谈话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