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

2022-06-29 22:03李晨煜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蝉蜕黑与白歌者

李晨煜

三年黑暗,换一月光明。一夜的蜕变,只为一朝的展翅。

当灰色层叠的喧嚣渐远,便有深青浅黛的山气携蝉声而来。先是绵长的宁静被鸟鸣所止,接着此起彼伏的声部活跃在每寸草木间。山中的蝉鸣是不闹的,炙热的阳光被层层筛成草绿的浅辉,山石与溪涧揉进幽凉,秋蝉短促清脆,夏蝉高亢明朗,成为不可忽视的山景背景音。

捉蝉的活动,自是不分年龄的。山中谷地如蝉之天堂,空山新雨后的湿润为蝉翅涂上一层厚重的晶莹。瞅准一只,屏息伏身,迅捷地向两翅与蝉胸部相连处死死拿捏,便可得一只在手中生气叫嚷的“音乐家”。纸笼中囚禁着七八只不安爬动的“战俘”,一旁堆着蝉蜕积成的小山,自是满心欢喜。

是夜,会天暴雨。来路风雨淅沥,忽觉不妙,且行间渐由碎玉至散珠,再到檐漏如绳,雨脚密胜麻,无处可去。呆守窗前,山狂雨躁,黑如焦墨,闪电雷霆惊掠山侧。天光乍明,白虹忽现,肃杀照亮山间树下的枝杈,旋即至黑,雷涛如山崩爆裂的交响。雨水席卷,在山岩小径间奔腾,浊浪暗旋。由惊愕至惊恐,终被山雨感染而生出一种想冲入暴雨一同咆哮的冲动。

黑白碰撞间,我分明看见窗前枝头一只蝉。山雨来得太突然,它在阳光下钻出,此时却只能身裹泥泞,勉强攀在细枝残叶后,在山雨的怒吼中轻轻颤抖。背上已裂开一条缝,想后退已是山穷水尽。

三年的苦等,要在更冰冷的漆黑中破灭了。

是吗?

它艰难地调转着角度,尽力将自己固定在干枯的叶下。身旁豆大的雨珠仍在不顾一切地冲击,一颗弹丸足已将它击入泥淖。但生命的乐章从不能被插曲打断,尽管会有一丝杂乱。裂纹在扩大,在伸展,崭新的柔软的背部一点点显露出来,随体液的加速奔涌在微微起伏。它从干燥的外壳中蜕出时已筋疲力竭,何况此时这沉重的潮湿如枷锁般将其紧紧捆绑。挣扎,停止,挣扎,停止,再挣扎……

在黑与白的碰撞间,一切清晰得晃眼,同时也模糊在混沌中,如被利刃生硬雕琢后在白纸上赫然留下的墨迹,勾画间奔涌着倔强的力量。此时的它像一张被定格的黑白照片,涌动着原始的恣意和不竭的生机;像一尊背对夕阳的塑像,寂寂中浸润着肃穆的庄重和崇高的信仰。

在黑与白的碰撞间,歌者在用生命高吟生命的绝唱。

次日,天大亮,山明树朗,万物清爽。

窗前,是一只空了的蝉蜕。

最后,我摧毁了纸笼,只带走了蝉蜕为纪念品。我降服于这些为歌颂生命而存在的歌者,震撼于这些见证了一切的蝉蜕。歌者们留下的,不止是一副旧了的皮囊——那是蜕变的力量。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分校‖指导教师:惠军明

吉吉工作室

文人的眼中,蟬栖高枝,是“至德之虫”。它的一生厚积而薄发,极尽生命之绚烂。

作者极擅长使用长短句,使文章节奏分明。开头多用长句,细腻悠远,铺垫出层层叠叠的深青浅黛,仿佛电影开头的长镜头、不疾不徐的画外音;而描写暴雨中蝉蜕壳的场景则多用短句,如“山狂雨躁”“黑如焦墨”,渲染出一种紧迫气氛。电光火石间,生与死系于一发,从干燥的外壳中蜕出已经是极为艰难了,再加上豆大的雨珠仍在不顾一切地冲击,此刻,蝉的蜕壳显得如此悲壮和扣人心弦,那是在生与死的碰撞中,歌者用生命高吟出的生命的绝唱!

而蜕壳结束后,作者看似轻描淡写,却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余音袅袅。蝉在最艰难的时刻,历经艰难的蜕变,迎着早晨的第一缕阳光,腾空而起,用最经典的音符,代言了整个夏天。它一个月的放歌不是张扬,而是对掘土三年后得以沐浴在阳光下一展歌喉的刹那欢愉与对生命最热情的礼赞!

【适用文题】生命的姿态;生活像一首歌;用力生活;蜕变……(小恍)

猜你喜欢
蝉蜕黑与白歌者
黑与白
蝉蜕
听故事的人
滴心湖:致蝉蜕
歌者
蝉蜕糯米酒治荨麻疹
裸露
歌者之梦
你好啊,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