莜麦新品种五燕1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2-06-29 07:57韩启亮王星醒张浩楠景玉川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4期
关键词:试验站品系新品种

韩启亮,王星醒,张浩楠,景玉川,王 毅

(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山西 忻州 034000)

莜麦,即裸燕麦,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植物,是一种草食兼用型作物[1-2]。莜麦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是天然的绿色食品,长期食用能够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防胆结石,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它对于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3-5]。莜麦根系发达,具有耐寒、耐瘠、耐碱、抗旱等特性,适宜在自然条件恶劣的高寒、半干旱山区、高海拔等冷凉区域种植[6]。这也导致莜麦产量出现区域差异较大、质量层次不齐的现象,因此培育抗性强、适应性广的莜麦新品种是促进我国莜麦产区农业稳步高效发展的关键因素[7-8]。

山西省是我国莜麦主产区之一,以忻州、朔州2个区域种植面积为最大,主要分布在神池、宁武、五寨、岢岚、左云、右玉、平鲁、山阴等县。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五寨试验站多年来立足本地实际,从事莜麦新品种选育工作,“五燕18号”就是针对山西省秋莜麦产区培育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莜麦新品种。

1 品种来源

五燕18 号是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五寨试验站莜麦课题组科研人员于2007 年以“静乐莜麦”作母本、“永74-4”作父本,采用人工有性杂交,通过连续7 年的选择、培育和品系稳定性测产鉴定,于2016年选育出圃的莜麦新品种[9]。

1.1 亲本来源

母本“静乐莜麦”为优良农家种原始材料,父本“永74-4”为皮燕麦原始材料,均为五寨试验站长期保存的莜麦种质资源。

1.2 选育过程

莜麦新品种五燕18 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五寨农业试验站于2007 年以“静乐莜麦”为母本,“永74-4”为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2008 年种植F1 鉴定选出杂交种;2009 年—2013 年,连续5 年单株定向选择,系谱编号:0708-6-2-1;2014年进行品系稳定性测产鉴定,对其农艺性状、抗逆性、产量进行鉴定;2015 年—2016 年进行品系比较试验,同期进行了布点试验示范;2017年—2018年参加山西省莜麦新品种区域性生产试验;2019 年9 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田间考察,形成0708-621 莜麦新品种田间考察意见;2020 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为五燕18号,编号为晋认燕202003。

2 品种特征特性

该品种生育期95 d;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有效分蘖0.8个;株高109.9 cm;茎杆节数4.8 个;有芒,芒型挺直,芒色白色;主穗长16.3 cm,主穗轮层数5层;穗型周散,小穗串铃形;小穗数32.5 个,主穗粒数55 粒,主穗粒质量1.4 g;籽粒纺锤形,粒色黄色,千粒质量26.1 g。植株高大,叶片茂盛,茎干坚韧,根系发达;抗旱、抗寒、抗病,适应性较广。2019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粗蛋白质(干基)含量16.49%,粗脂肪(干基)含量6.00%,粗淀粉(干基)含量55.60%。

3 产量表现

3.1 品系鉴定试验结果

2014 年在五寨试验站试验田参加品系鉴定试验,以“晋燕8 号”为对照。试验结果:五燕18 号,植株性状一致,平均产量2 267.5 kg/hm2,较对照1 934.6 kg/hm2增产17.2%。

3.2 品种比较试验

2015 年—2016 年以“晋燕8 号”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三次重复、小区面积10 m2进行品系综合性状比较试验。

产量结果:“五燕18 号”平均产量2 291.15 kg/hm2,对照“晋燕8 号”平均产量1 991 kg/hm2,较对照平均增产300.15 kg/hm2,平均增幅15.05%,见表1。

表1 五燕18号品种比较试验产量对比Tab.1 The yield comparison of Wuyan No.18 variety comparison test

3.3 布点试验示范

2015 年—2016 年在神池县达木河村、岢岚县黑峪村、五寨县丰子头村进行布点试验示范,以“晋燕8号”为对照。

试验结果:五燕18 号两年平均产量2 174.1 kg/hm2,较对照“晋燕8 号”(1 979.4 kg/hm2),增产9.8%。其中,2015 年平均产量2 046 kg/hm2,较对照增产9.2%;2016 年平均产量2 301.8 kg/hm2,较对照增产10.4%,见表2。

表2 五燕18号布点试验产量对比Tab.2 The comparison of output of Wuyan No.18 spot test

3.4 区域性生产试验

2017年—2018年参加山西省区试性生产试验,试验点岢岚县、宁武县、右玉县、怀仁县等4 个点,五燕18 号两年平均产量2 210.5 kg/hm2,比对照“晋燕8号”平均增产8.8%,两年8个试验点全部增产,增产点率100%,其中2017 年平均产量2 065.5 kg/hm2,较对照增产10%;2018 年平均产量2 355.4 kg/hm2,较对照增产7.7%,见表3。

表3 五燕18号区域性生产试验产量对比Tab.3 The output comparison of Wuyan No.18 regional production test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选地

前茬作物以马铃薯、豆类作物为最佳,应合理轮作倒茬,通过轮作倒茬调节土壤养分,减少病害发生[10]。

4.2 整地施肥

莜麦主要以旱作区种植为主,因此需适期深耕,即时耙耱,避免早耕导致跑墒,通过深耕改善土壤中水、肥、气、热等状况,促进了莜麦根系的发育,增强了抗旱能力(引用了中国燕麦)。施足底肥是莜麦丰产的关键,以人畜粪便、秸秆垃圾、过磷酸钙化肥混合沤制的有机肥为最佳,一般施800~1 000 kg/0.067 hm2为宜,或以45~75 kg/hm2的磷酸二铵为种肥[11-12]。

4.3 播期和播量

秋莜麦区以5 月中下旬视墒情确定播期。适宜播种量120~135 kg/hm2,根据种子发芽率调整,保证田间出苗率85%以上,留苗390×104~420×104株/hm2。

4.4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在莜麦的三叶一心期进行第一次中耕锄草,注意中耕时要浅锄、碎锄,达到消灭小草,破除板结,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在莜麦封垄前进行第二次中耕锄草,除草的同时有利于减少土壤水分蒸发[13-14]。

4.5 适时收获

当莜麦穗由绿变黄、上中部籽粒变硬,表现出品种籽粒正常尺寸及色泽时需及时收获,防止自然灾害造成减产。收获后应及时脱粒、晾晒,达到储藏要求后立即入库储藏[15]。

5 适宜种植区域

莜麦新品种“五燕18号”适宜在山西秋莜麦产区种植。

猜你喜欢
试验站品系新品种
南充综合试验站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
樱桃番茄新品种——“改良冬韵”
圆茄新品种——“京茄黑宝”种植栽培技术
青菜新品种介绍
郴州地区优质烟蚜茧蜂品系的筛选
大海乡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建立试验站探索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新路径
2022年大宗淡水鱼稳产保供形势分析
桂蚕N2新、旧品系饲养成绩对比试验
电机技术在光伏逆变器试验站中的应用
甬优系列不同组合在江苏省淮北地区试种表现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