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竞赛的化工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2022-06-29 03:01侯秋飞范红红肖作安
云南化工 2022年6期
关键词:化工竞赛学科

侯秋飞,范红红,占 丹,张 怡,肖作安

(湖北文理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和重要支撑。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指出,把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丰富课程,创新教法,强化师资,改进帮扶,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在双创背景下,高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1-3]。

湖北文理学院是湖北省属普通本科高校,确立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成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统筹管理全校的创新创业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9年,我校首次进入《2014—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本科,TOP300)》,位列第211名,而在2016—2020年的榜单中,位次前进至174。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益突显[4-7]。本文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以基于学科竞赛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为重点,介绍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依据《化工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新工科[8]、工程教育认证[9]的相关理念及要求,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我校的办学定位,确立了“立足襄阳地方经济发展,面向湖北,辐射全国,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知识和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化工、环保、医药、能源、材料、轻工等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运行与技术管理、工程设计、产品和过程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

2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针对本科生参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环节的内生动力不足,对专业的认同度不高,对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等问题,构建了“三师协同”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三师”是指思想、学业和企业导师,职能包括思想辅导、学业引导和实践创新指导,分别由社会经验丰富的高职称教师和辅导员、教学科研成果突出的中青年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相关成果荣获湖北省第八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3 健全实践创新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引入《创业基础》《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化工前沿》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设立《科技创新与实践》《专业素质拓展》等课外实践与创新活动课程,把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科竞赛获奖、发表论文及专利等取得的成果换算为课程成绩,纳入学分管理,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4 改革教学模式

化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技术学科,针对化工实习中学生动手操作锻炼不足等问题,利用化工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构建虚拟实习环境,利用各类实习实训基地构建实景实习环境,将虚拟仿真实习与真实实习相结合,将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集中实习与毕业实习的分散实习相结合,将毕业实习与学生就业和毕业设计相结合,不断丰富实习教学的内涵和形式,构建了虚实结合、多元一体的化工实习教学模式[10],充分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 强化创新创业实践

5.1 建立并完善实践平台

建立了涵盖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等在内的实践教学平台,满足专业的实践教学需求。学校建有大学生创业基地,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先后荣获湖北省教育厅首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省人社厅首批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科技厅首批众创空间等称号。

5.2 建立并完善科技创新平台

基于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团队、教师个人科研工作室等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鼓励学生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加入各科研团队,从事教师科研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课题等研究工作,至毕业时90%以上的学生都经历过较系统的科技创新训练。

5.3 健全学科竞赛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统筹全校的学科竞赛工作,对学科竞赛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建立校级项目库。其中,纳入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学科竞赛项目均归为A类项目,纳入A类项目库,由学校全额资助。另外,设立B类项目库,每年由各二级学院进行申报,纳入B类项目库的学科竞赛项目,学校部分资助。其它未纳入校级项目库的学科竞赛项目,由二级学院自行资助。校级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实际情况每年更新一次。

基于校级项目库,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立了专业学科竞赛项目库(如表1 所示),形成了基于“项目制”的化工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11]。针对化工专业类学科竞赛项目,每个项目组建专门的指导教师团队,指定专人进行负责,积极向学校及二级学院申请经费资助,选拔学生组建竞赛团队,并注重学生梯队建设。针对化工相关的学科竞赛,以科研团队为基础,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国家、省、校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或其它科研课题为基础,依托学生的科研成果参与学科竞赛。

表1 化工专业学科竞赛项目库

5.4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创新活动

多举措激励学生参与实践创新活动,如设置专门的创新创业学分课程《科技创新与实践》和《专业素质拓展》,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课程成绩及学分;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奖学金,用于奖励学生创新创业取得的成果;建立毕业论文(设计)替代制度,学生发表论文、学科竞赛获奖等可以替代毕业论文(设计)。

支持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的实践创新活动。对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提供经费资助及其它必要支持;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创新训练等工作计入教师的人才培养工作量;指导学生发表论文、学科竞赛获奖等成果纳入职称评审指标体系。

基于学科竞赛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及有效运行,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近三年,化工专业学生申请并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1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11项。连续多年获得A类学科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的全国一等奖、二等奖。2021年,由中国化工学会和中国大学生Chem-E-Car竞赛委员会选送,化工专业学生组成的湖北文理学院代表队,参与由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AIChE)举办的2021年度Chem-E-Car全球总决赛(2021 Annual AIChE Chem-E-Car Competition),获得“Performance Competition(性能比赛)第四名”和“Best Video(最佳视频奖)”的优异成绩。

6 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

学校配备有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此外,为了加强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学校实施“科技特派员”“科技副总”等制度,选派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或机构挂职锻炼,熟悉化工生产实际过程,了解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利用专业知识,带领并指导学生进行相关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聘请企业高管、工程技术人员来校授课,通过行业新动态、新工艺、新技术等的学习,有助于扩大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7 结语

化工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实践创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丰富完善实践创新教学平台,以学科竞赛为重要抓手,构建了化工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化工竞赛学科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学科新书导览】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创新思维竞赛(3)
“超学科”来啦
创新思维竞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