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执着考研的背后原因

2022-06-30 00:43马志国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极端化证实考研

马志国

晓慧与父母经常发生争吵,主要原因是在工作、个人情感以及未来考研规划几个方面,自己的想法与父母无法达成一致。

这次,一家人来做咨询,主要是因为近期晓慧工作上的问题。原来,晓慧因受到领导批评和不习惯夜班的工作作息而打算辞去工作,选择考研。父母因无法理解晓慧的想法,所以并不支持她的想法。而后,父母由工作问题联系到晓慧的个人问题,由此与其发生了激烈争吵。其间,父亲还曾有过逼迫性的极端行为,但是晓慧仍坚持要考研。

究竟是什么重要原因让晓慧如此坚决地想要考研?

为了方便,我先和晓慧父母做了交流。

父母介绍说,孩子已经26岁了,至今没对象,作为父母他们很着急。父母认为晓慧很挑剔,要求高,还很排斥身边人介绍对象。另外,晓慧邋邋遢遢,不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也不讲究个人卫生。而且,多次与她沟通都没有改观,总是固执己见,因为工作一点不顺心就放弃工作,选择考研。

听完父母的叙述,我也想了解晓慧究竟是怎样一个女孩?为什么她要坚持考研?

随后,我和晓慧进行了单独交流。我观察到,晓慧相貌普通,素面朝天,并非邋遢。

晓慧开口的第一句话:“他们总是看我一无是处,总是给我打击,给我很大的心理压力。工作不顺心,我选择休假调整状态。但在他们眼里,我这样做太我行我素,由此引申到了我的个人问题上。在他们看来,我已经26岁了,工作与情感问题都不顺这让他们很没有面子,同时我还坚持要考研,他们认为我太固执。在他们眼里,我一无是处,邋遢,不讲卫生。这些对他们可能无关痛痒的话,对我来说是巨大的打击,他们无法体会和理解我的感受。”

“平时你的衣着就是今天的样子吗?”

“是的,我平时就是这样。我习惯素面朝天的随性。”

咨询会话继续往下推进:“父母说有人介绍对象,你不去见面,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不合适。”

“是谁说‘不’的呢?对方,还是自己?”

“都有。我也因此受到过打击,所以我要面对现实,我要证实自己……”

“你的意思是说,‘我要证实自己’,不靠外表靠内在,找自己心仪的对象?”

“是的,我还要证实自己,我不是一无是处,不是固执,我有工作能力,我也会变得优秀……”

“所以,你就故意素面朝天,故意不注重形象管理?”

女孩感到我听懂了她:“是的!”

“所以坚持要考研,提升自己的学历和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女孩有些激动:“是的。”

沉静了片刻我说:“在你想来,考研成功了,就可以证实自己了,就可以拥有你想要的一切了,是这样吗?”

晓慧点点头又疑惑地看着我:“我这样想有什么不对吗?”

综上可见,晓慧问题的关键是心智的不成熟,是人格的幼稚性,缺乏对现实的认知和判断。晓慧,人如其名,从智力因素说,确实有足够的聪明智慧。但是,从非智力因素说,缺少应有的社会生活的智慧。因此,让潜意识里的执拗心态左右了自己的现实生活。

晓慧之所以这样,与家庭有很大的关系。晓慧家庭条件很好,且她是家里的长女,从小受到特别的照顾,缺少在生活中磨炼的机会。因此,她的工作不顺心就要选择辞职,这也让她缺少自我锻炼和获得成长的机会。面对晓慧种种不成熟的表现,父母又把不满情绪变成了对她的打击。于是,前面家庭的保护,让晓慧失去了应有的心智成熟的机会,后面家庭的打击,让晓慧把生命的能量用来对抗打击进行自我保护,也没有真正获得心智成长的机会。缺乏社会经验,让她逐渐形成了封闭的性格特征,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又让晓慧获得的信息极其有限。这些,让晓慧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判断,缺少了成熟度,加重了幼稚性。

由此看来,给晓慧提供应有的信息,开阔晓慧的视野,拓宽晓慧的思路,帮助其学习以成熟心态面对现实生活,是心理咨询的首要任务。

为此,我们做了较多的交流。其间,跟她交流了一个案例。

一位女孩也是因为恋爱失败,而发奋读书来证实自己。于是,大学毕业后,先考取了硕士研究生,硕士毕业后又考取了博士研究生。应该说,女孩在这条路上获得了成功,提高了自己,证实了自己。但是,女孩30多岁博士毕业后,恋爱问题不但没有她想象的那样简单,高知女性同样也会面临着一些困境。

通过学习提高自己,从而改变自己的现状,让自己能够追求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并不是就一劳永逸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不同的生活状态下,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碍,并不是一次学历的提升就能解决一切。想要提高自己没有问题,但是以为改变了自己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这个想法还有些不成熟。

晓慧一直静静地听着,听完我的这些话,才从沉思之中回过神来:“您的意思是说,我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并不能解决问题?”

我说:“不是不能解决问题,而是无法去解决所有的问题,它可能会带给你更好的工作机会,讓你在个人问题上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但是作为大学毕业的女孩,做事应该要考虑有多大的现实性。比如,以你的现实情况看,考研成功又有多大的现实性?你自己能不能坚持?”

看晓慧笑了,我接着说:“即便考研成功了,也未必就能解决你目前面临的问题,何况你目前还被有些许极端化的思路带跑偏了,这样你对生活的目标就会偏高、偏严、偏难,就会离现实的幸福越来越远。顺着这样的路走下去,怎样证实自己呢?怎样找到自己的幸福呢?你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几天后,晓慧如约单独再次来访。

我们先就恋爱问题作了详尽的交流。随着交流的逐步深入,慢慢地,晓慧对恋爱和考研有了比较成熟而现实的认识,认识到恋爱和提高自己不要限定太多的条件,才能给自己拥抱爱情留有更多的机会。

随着交流的进程,我们逐步达成了几点共识:第一步,首先要肯定,人的内在素质,确实是决定人的价值的核心因素;第二步,外表着装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初步交往的第一印象中更为重要,这就是所谓的首因效应;第三步,在注重提升内在素质的同时,也要讲究外表装束,也就是内外兼修;第四步,一个人的外在形象,还会反过来影响内在素质,如一个外表邋邋遢遢的人,很难有积极进取的心态;第五步,一个人内在的心态,又反过来影响外在形象,如人到了一定年龄要对自己的外貌负责;第六步,一定要深刻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明确的人生规划和目标,不是一时的负气行为,对自己的行为、人生要负责。

整个交流过程中,晓慧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最后,晓慧说:“过去,偏要素面朝天,我偏不讲究外貌,确实有点执拗的心态,有点极端化了,这其实并不是我真心想要的状态。今后,我会学着成熟、理性地去思考问题。”

最后,我说:“好,这样想很好。那考研的事儿呢?”

晓慧说:“我会面对现实,好好思考的。”

至此,我们也能比较容易理解他们之间的亲子冲突了。

晓慧幼稚性的人格特征,导致父母焦虑。于是,对晓慧的评价,就容易消极和极端化。除了带有情绪化的成分外,也不乏想用打击性的语言来刺激晓慧改变。但是,父母这样做,操之过急,方法过硬。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不解决问题,而且长期的负面刺激,反而会让晓慧的心态崩溃,走向另一个极端,以极端化回应父母的极端化,于是就有了一系列逆反的极端的言行表现。这,除了逆反导致的情绪化成分外,也是一种心灵的自我保护,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自救活动。

晓慧的这些表现,虽然不够成熟,缺乏理性。但是,站在孩子角度想,父母也是应该首先给予充分理解的。有了理解,才能有所帮助。为了给晓慧应有的心理帮助,父母首先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为此,我专门与晓慧父母进行了较多交流。最后达成如下共识:一是改变态度,坚决不再激烈冲突;二是理解孩子,用理智爱孩子;三是接受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我建议回去后,经常从这几个角度来看待晓慧,以化解紧张的亲子关系,并逐渐促进晓慧的人格成熟。

大约2周后,心理咨询专线传来好消息,晓慧家里没有再发生“战争”,親子关系逐渐回归常态,晓慧也变得阳光、开朗,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我知道,人格的成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亲子关系正常化,必将有助于晓慧的人格逐步走向成熟。

(作者系应用心理学研究员)

(编辑 高秋菊)

猜你喜欢
极端化证实考研
我的考研故事
高校给考研学生免费加鸡腿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历史不可验证说的语义结构与内在逻辑
浅议风城油田“去极端化”工作分析与对策
巧用极端化求解取值范围问题举隅
美防务领导人“证实”中国崛起
考研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