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环境下党史学习教育在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探索

2022-06-30 14:55温心馨宋代雨龙波宇袁睿麟
传播与版权 2022年7期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融媒体课程思政

温心馨 宋代雨 龙波宇 袁睿麟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本生动鲜活的教科书,是一幅波澜壮阔、历久弥坚的历史画卷。新闻传播专业是高等学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坚强阵地。深入学习党史、研究运用党史,让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从伟大奋进的党史历程和成就中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把个人理想和党的最高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命运与党的最终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党的实践经验和历史创造启迪智慧、塑造品格,用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新格局,以崭新面貌迎接融媒体的发展浪潮,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奋斗新征程。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融媒体;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

一、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思政育人互融共进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1]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就党史学习教育作出部署安排。

纵观党的发展历史,“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來的一百年。”[1]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宝贵教育资源。课程思政作为高校专业课立德树人的关键,应把党史与现实生动地结合起来,把党史与专业课历史联动起来。作为鲜活的思政教材,百年党史就是一部深厚的思政史,课程思政的内容取材于党史,党史在历史中积累,思政史在历史中发展。新时代的党史学习教育要始终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在一起,始终与课程思政互融共进。思政课堂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课程思政贯穿党史学习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思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坚定家国情怀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青年大学生必须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的养分,补足精神之钙。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其价值取向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在年龄、身心、价值取向等方面都会发生很大变化,高校教育者要及时帮助青年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身心、稳定的人格,系好他们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加强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尤为重要。青年大学生应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根本,自觉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国情与专业课的知识融会贯通,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党史学习教育来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增强感悟思想的伟力,在浩瀚党史中把握历史规律、奋勇前行,矢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二、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专业教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旨在培养适应于媒体融合趋势的新型新闻人才—融媒体记者,即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要培养能写会拍、能剪会说,能熟悉市场、受众,掌握各类媒介技术的融媒体记者。在信息数量泛滥化、信息密度透明化、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化的背景下,新闻报道以融媒体报道形式为主,新闻传播市场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需要的不仅限于单纯的文字记者或摄影记者。而如何培养一名政治正确、学养深厚的新闻传播人才是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其培养的人才要具有高度政治敏锐性、作风纪律性强、知识面广、业务能力扎实等特点。因此,在党史学习教育的背景下,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要把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若所培养的人才对党史没有清晰正确的认识,其就谈不上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立场,更谈不上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

(一)以党史为指导,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力量

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只有深刻把握百年党史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脉络,理解党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时间、地点和榜样人物,领会中国共产党的党史要义和重要精神,将党史蕴含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智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客观地把握新闻事实,牢固树立“大历史观”,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个人理想和个人发展,把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密码”和“制胜法宝”转化为手中强有力的“笔杆子”,充分发挥党和人民喉舌的作用,把党史蕴含的思政大道用到思想里,写进文字里,贯彻到新闻宣传里。

只有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才能深刻理解党的百年奋斗史,才能在融媒体环境下正确应对和准确把握政治时事,才能时刻提高政治站位,杜绝新闻舆论中不利于党和国家形象建设与健康发展、人民团结的不良信息,牢固树立和加强“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勇于直面融媒体带来的舆论挑战,正确阐释党的历史及其红色文化,让党史经典及其背后的智慧和精神力量更加充分、鲜明地浸润心灵、深入人心,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从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当前,面对国内外海量信息和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新闻传播专业人才作为准新闻工作者更应立足于党和国家的视角,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掌握新闻舆论主动权,在新时代坚持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讲好中国故事。

(二)以新闻传播史为引领,从新闻传播史中汲取营养

新闻传播专业人才要学习新闻传播史,这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新闻传播史为引领,学习历史人物的高尚品德,以正确价值导向铸魂,统一思想。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其通过尖锐的言语激励、正确的思想引导来廓清蒙昧、启发民智。陈独秀在《新青年》上陆续发表了《敬告青年》《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同时,李大钊刊发《青春》和胡适发表《文学改良争议》等文。他们鞭辟入里,直击社会痛点,关注时局动态,反映新闻事实,传达民众心声,引导新闻舆论。280B69BA-0ECD-42F9-945A-C04E85844B36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走上街头,深入工人群体开展演讲、传播真理,鼓舞工人运动,推动工人阶级斗争,在不断探索中寻求真理。这也正与当下新闻工作者深入田野、基层深度采访,用照片、视频、录音、文字为群众说真话、办实事一样。新闻工作者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永不止步。

邵飘萍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被誉为“新闻全才”“乱世飘萍”“一代报人”和“铁肩辣手,快笔如刀”等。1926年,其因发文揭露张作霖军阀统治的种种黑暗而被杀害。邵飘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战士,其以《京报》开展舆论斗争,引领正确价值导向,推动五四运动蓬勃发展。他与当时的黑暗统治殊死斗争,声讨不公的时局,不畏强权、从容就义,用热血浇筑和践行了新闻自由和新闻理想。

此外,还有“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的邹韬奋,其精神鼓舞了一代代新闻传播专业人才。以上新闻人都是党史中不可或缺的革命人物。在新时代,新闻传播专业人才要坚定新闻理想,坚守职业操守,以新闻革命人为榜样,从革命先辈中汲取前行力量,弘扬优良新闻传统,勇担历史使命,接续奋斗征程。

三、融媒体环境下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教学思路

在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不应局限于成为文字记者或摄影记者。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新闻行业的转型升级,新闻报道技术和方式也更新换代,新闻工作者需要快速地从传统新闻记者向融媒体记者转变,除了“笔杆子”,VR、动画、游戏、数据化等报道工具也应运用于优秀的新闻作品,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好的新闻作品是新闻行业进步的教材,是时代发展的镜子,是凝聚人心的黏合剂。融媒体新闻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融媒体制作能代表党和人民、彰显时代精神面貌的优秀作品,用“笔杆子”写朴实的纪实文章、用镜头记录新闻事件的真实面貌、用数据化刻画历史长河,做伟大时代的记录者。同时,融媒体新闻工作者要切实把学习党史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践行“学史力行”。

(一)系好新闻传播专业人才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2]在开展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中,高校教师应按照成为融媒体新闻工作者的素养要求对学生开展全方位培训,让青年大学生既拿起笔杆,又走出教室,参与党史学习教育实践。例如,以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为抓手,教师要让学生自行选题,并开设“精神谱系我来讲”等专栏,从讲稿写作、视频拍摄、节目策划到导演、制片人、监制、后期都由学生独立执行,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专业知识相融合。教师也要充分发挥新闻传播专业与党史学习教育相契合的优势,除了建设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还可以结合国家公祭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改革开放发展伟大成就的主题党日活动和“七一”、“五四”及校庆日等重要活动和时间节点,让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自行发挥,利用融媒体,通过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记述革命故事,缅怀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从而达到使学生既运用了专业知识与技能扩大对党史经典的宣传,又提高了思想站位,積累了丰富经验,潜移默化地对党史、革命精神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发挥更新颖的党史选题的教学作用,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厚植家国情怀,使其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提到的“眼中有人民,心中有国家”。

(二)大力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党史学习教育素养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必须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这就要求专业教师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践行者,拥有崇高的新闻志向,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能够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拥有正确的政治立场。

面对瞬息万变的新闻传播场域,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只有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加强正确的思辨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自身党史学习教育素养,始终做到“守纪律、讲规矩、做表率”,自觉与新闻行业的不正之风做斗争,敢于为社会热点事件发声,并通过言传帮带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从而使学生在面对大是大非的新闻事实时可以进行正确判断,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新闻传播的职业操守。

(三)充分利用融媒体形式创新红色新闻作品

当今,优秀的新闻作品不再局限于一篇好的文字新闻或一张好的新闻图片,应是一份好的融媒体新闻作品,是文字、图片、纪实视频、评论、数据化新闻的组合。在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呈碎片化趋势,受众的阅读习惯也呈碎片化,相同内容的新闻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时间,通过不同的媒介传播到受众层面,受众或通过微博了解部分新闻事实,或通过短视频观看部分新闻事实的情况。多渠道、多媒介接收到的新闻形成完整的新闻叙述。而传统红色新闻作品所呈现给受众的观感往往是刻板的。因此,当今的准新闻工作者应能够创新红色新闻作品的创作形式。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数据新闻将百年党史以制作时间轴的形式串联起来,将党的每个奋斗阶段作为分支进行二次创作,作品穿插现场采访、深度报道、革命英雄故事、纪实视频等新闻材料,通过逼真的图像和软件技术来模拟经典战斗场面,采用声光电的展现方式让受众对革命先烈英勇的奋斗过程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进而引起情感共鸣。

结合00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剧本杀(角色扮演游戏),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行创造,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新闻作品的创作过程。例如,教师鼓励学生在相关历史背景下,以历史人物为原型,把红色故事改编为红色剧本杀,让学生充分发挥良好的文字功底,夯实深厚的党史学习教育基础,创作优秀的红色文学剧本,使剧本内容真实、可靠,更贴近历史,具有传播意义。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并执行自己所创作的剧本杀,模拟回到暗潮汹涌的斗争年代,各自扮演不同身份的人物角色,完成角色专属的任务,体验和学习当时革命先辈为追求理想而破除艰难险阻的奋斗历程和精神,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党爱国之心。

无论是数据化新闻,还是红色剧本杀的创新,青年大学生在这些不同的形式中接受精神思想的洗礼。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融合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党史学习教育载体,引领党史学习教育新潮流,利用融媒体创新新闻传播形式,使学生通过创作动静相宜、图影结合的优秀作品,亲身演绎激人奋进的党史故事,体悟革命精神,激发深入学习党史的热情,最终党史学习教育与新闻传播专业教学课程思政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更加入脑入心。

四、结语

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要主动学习党史,结合专业知识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创作优秀的红色文化作品;要用党史及其革命精神武装头脑,勇担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用思想和言语传递党和人民的声音,引导社会舆论,凝聚公众意识,汇集发展动力。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只有具备坚定的政治方向,才能够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服务。作为准新闻工作者,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还要以史为鉴、汲取经验,以昂扬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新格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1-03-31)[2022-03-0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5732799395567210&wfr=spider&for=pc.

[2]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9-10.280B69BA-0ECD-42F9-945A-C04E85844B36

猜你喜欢
党史学习教育融媒体课程思政
创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青年学生中落地生根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刻把握兵团屯垦戍边历史
以史为鉴,切实提升青年一代思政工作质量
学习习近平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的几点思考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