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的教育品质与教材属性研究

2022-06-30 14:58扶燕
艺术评鉴 2022年11期

扶燕

摘要:侗族大歌作为侗族人民的“活教材”,教育品质上具有“以歌传史”“以歌易俗”“以歌养心”的特征。教材属性上具有类型丰富、体量庞大,融思想性、知识性、音乐性于一体的特点。

关键词:侗族大歌  教育品质  教材属性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11-0001-05

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世代创造的“文化百科全书”,涵盖侗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侗族大歌一直发挥着“以歌传文的”教育作用,它引导侗族人民熟知民族历史,掌握民族习俗及规范,建立民族身份认同。侗族大歌有着丰富的种类和庞大的体量,是侗族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

一、侗族大歌的教育品质

(一)“以歌传史”——唱诵历史

1958年侗文创制前,侗族没有文字,因此可以说,侗族人民唱歌即是唱诵历史。

关于侗族的族源问题,学界没有定论。学者廖杨认为:“作为中国古代百越民族集团的后裔,侗族约在唐宋时期发展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实体。侗族是土生类型的民族,从古至今生活在中国南方,一般都经过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族群、族体的分化或组合,其形成方式常表现为原生形态。”对于侗族的族源问题,“民族历史学界、特别是侗族历史研究学界比较统一的看法是,侗族来源于百越的一支,或者说是古代越人的后裔。”

侗族形成何时?《侗族通史》一书列举了三个观点,“一是形成于秦汉时期;二是形成于隋唐时期;三是形成于唐宋时期。”学者廖君湘认为,侗族于宋代初步形成独立的民族。

现今侗族人民主要居住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侗族通史》对我国侗族人口的分布有记载:全国侗族人口有2879974人,主要聚居省份为:贵州省1431928人,占全国侗族人口49.72%;湖南省854960人,占全国侗族人口29.69%;广西壮族自治区305565人,占全国侗族人口10.61%……

侗族聚居地劃分为南北两个区域,“根据1956年侗语普查时掌握的材料,每个方言区各分为3个土语。按现在新掌握的材料,南部方言区还应该划出一个土语,也就是说,南部方言有4个土语。”

侗族歌谣即是侗族历史。如侗族古歌《章良章妹》生动阐释侗族先民对早期人类历史的认识:

《章良章妹》反映侗族先民对人类起源历史的认知,有着典型的神话思维。神话作为侗族先民认识世界的方式,在侗族先民的文化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章良章妹》这首古歌体现出侗族先民对人类从何而来这一问题的朴素思考。时至今日,侗族人民仍坚守歌唱这种古老的历史传承方式,传唱民族的历史。

(二)“以歌易俗”——优化民俗

侗族大歌流传于侗语南部方言区,该区域侗族民俗活动保存较为完整,在该区域民俗活动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1.侗族大歌流传区域

侗族大歌流传的中心区域为今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从江县的部分地区,边缘区域为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榕江河沿岸及贵州省榕江县的小部分地区。侗族大歌流传的区域占地面积1000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该区域地形地貌较为复杂,自然生态未受到严重破坏,适宜农业生产和居住。区域内地势普遍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这一地区山丘重叠、峰峦起伏、沟壑遍布,都柳江是一条可通小船的水运交通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宜居的自然环境,滋养着侗族人民崇尚和谐的心灵。

2.唱歌以丰富民俗

侗语南部方言区有着较为丰富的民俗活动,唱歌是这些民俗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侗年”“六月六”“吃新节”等侗族传统节日。以“吃新节”为例,侗寨里的各家各户在过节期间,通常会邀请邻近侗寨的亲友及歌队到本寨中做客,各寨歌队在“吃新节”期间进行对歌交流,常常通宵达旦。通过不知疲倦的对歌,各个歌队交流了歌技,沟通了情感,用歌声进一步巩固民族习俗,为侗族大歌的保存营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也使这种侗族文化基因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稳定的传承体系。正如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学家黄翔鹏所言:“各地民族生活中世代相传、至今不绝的音乐,其中与祭祀祖先、敬神、民族史诗相关的内容,具有不容侵犯的“神圣”性质,自有严格的传承规矩,一般都能保有千年而基本不变的面貌。”

民俗活动是侗族大歌得以发展的文化土壤,侗族大歌是民俗活动得以丰富的重要内容,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多彩的侗族文化。

3.唱歌以优化民俗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子肯定了美好的音乐在转变社会风气,改变民风习俗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民俗活动中唱大歌是在传递一种团结、和谐的侗族传统生活观,引导人们构建和谐的乡村社会,对于优化民俗起着春风化雨的教育作用。具体来说,侗族大歌作为一种集体参与的民间合唱,强调声音的自然谐和之美,要求歌手服从歌队的统一组织,注重歌手之间的配合与协作,歌手既要认真完成自己所在声部的歌唱,又要聆听和声效果,可以说,演唱侗族大歌就是每一个侗族人民融入族群民俗文化的实践活动。

(三)“以歌养心”——涵养心灵

侗族民间俗语“饭养身,歌养心”道出侗族大歌在侗族人民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

1.侗族大歌具有的精神意涵

侗族大歌使每一个侗族人民的精神生活获得了归属感。侗族大歌是以歌队(歌班)为单位进行组织的歌唱活动,民间歌队(歌班)成员是同一侗寨中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歌手,歌手之间具有相似的生活背景和文化经历,更容易形成相似的精神共鸣,在歌唱中获得精神生活的归属感。对每一个侗族人民而言,侗族大歌提供族群文化学习范本。侗族大歌用侗语演唱,凸显侗语这种文化符号的流畅性、普适性、规约性。具体来说,作为个体的每一个侗族人民使用语言的自由理性不可能摆脱族群长期形成的规范和约束,每一个侗族人民使用侗语不是绝对自由的,其理性思维需按照族群的价值系统进行表述,每一个侗族人民必须受到族群文化传统的限制。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说,侗族大歌为每一个侗族人民提供了一个学习族群文化精神的范本,而每一个侗族人民对族群文化精神的学习,又促进了以侗语为基础的族群文化精神得以长期存续和发展。28AC8506-C5F1-49F1-A161-261C25C6BBF7

2.侗族大歌反映的精神追求

侗族人民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理念。恰如贵州省从江县远近闻名的侗族歌师梁维安认为:“侗族人民以天地为祖,以自然为师,而人只是天地间的过客。”这句朴实的话语,反映出侗族人民重视人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存的精神追求。今天,人类社会面临种种生态危机,侗族人民崇尚的精神理念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恣意破坏生态,导致生态失衡已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让我们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促进我们深入思考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共生,不应是为了人类短期发展而对自然无止尽的掠夺。

二、侗族大歌的教材属性

(一)丰富的类型与庞大的体量

在逾千年历史发展中,侗族大歌已形成丰富的类型和庞大的体量。

1.侗族大歌类型丰富

关于侗族大歌的分类,前辈学者已做大量研究,笔者沿用张中笑先生的总结,将这些分类研究整理为三分法、四分法、六分法。第一种三分法的代表学者是薛良。他将嘎老(大歌)分为嘎老、嘎索、嘎龚三类;第二种四分法的代表学者是萧家驹。他将嘎老(大歌)分为嘎老、嘎所、嘎窘、嘎节卜四类;第三种六分法的代表学者是张中笑、王化民、张勇。张中笑、王化民将“多声歌”分为嘎老、嘎所、嘎锦老、嘎腊温、耶、嘎莎困六类。张勇将侗族民间合唱歌曲分为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礼俗大歌、儿童大歌、戏曲大歌六类。可见,大歌的类型极为丰富。

2.侗族大歌体量庞大

侗族民间歌师较多,歌师掌握的大歌体量难以统计。如,据黎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心2016年统计,黎平县2016年侗族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11位,国家级传承人1位,省级传承人4位、州级传承人6位。11名歌师掌握的大歌,以每人60首计算,总计就是660首,其中还不包括歌师不断创编的大歌,可见歌师掌握的侗族大歌数量庞大。

(二)融思想性、知识性、音乐性于一体

侗族大歌具有教育引导、知识建构及音乐传承三个教材特征。

1.侗族大歌的教育引导性

霍尔巴赫提及:“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带着一些强弱不等的感情……我们愿意把人造成怎样,就可以把他造成怎样。”教育,在每个人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教育,为每个人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侗族大歌中的儿童大歌,思想积极,自然活泼,对于少年儿童的性情涵养、文化学习、情感培养有着积极的引导性。侗族大歌的学习是集体性的文化活动,青少年在学习侗族大歌时,这种引导性显得更为明显。

儿童大歌《蚂蚁歌》教育侗族少年儿童向蚂蚁学习,从小要团结友爱。团结友爱是侗族人民推崇的文化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蚂蚁歌》中的“众心齐,巍巍泰山也能移。”将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美德融于歌声之中,生动有趣,寓教于乐。

2.侗族大歌的本土知识构建性

侗族人认为“万物有灵”,和谐为美。儿童大歌《侗家爱水又爱山》, 引导青少年要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夸美纽斯曾这样论述和谐对于人的重要影响:人爱和谐,渴求和谐,这是很明显的……假如不是因为一切和谐的事物全都合乎自然,能为自然增加生气,而一切缺乏节制的事物则与自然相反,对自然有害,此外还有什么原因呢?

儿童大歌《侗家爱水又爱山》将“万物有灵”,和谐为美的本土观念蕴含于音乐中,使侗族儿童幼小的心灵获得本土知识的启迪,于潜移默化中对侗族儿童进行本土知识的构建。侗族将“万物有灵”的观念渗透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3.侗族大歌的音乐传承性

侗族大歌作为侗族音乐的典型代表,充分展现侗族文化 “和谐、自然、诗意”的显著特征,使之具有自然优美,歌唱性强的音乐特点。如,儿童大歌《捉螃蟹》,音乐语言灵动、简洁,使儿童宜于学唱,在歌唱中逐渐熟悉侗族音乐常用的五声羽调式,进而对侗族音乐的基本特征有着初步的认识。《捉螃蟹》的音乐横向旋律进行中,窄音列“羽  宫  商”、窄音列“商 角 徵”、近音列“宫  商  角”的连接频繁出现,使得音乐横向旋律发展呈现自然流畅,平稳而不失动力的特征。横向的旋律音之间以二度音程、三度音程为主,以纯四度、纯五度音程为辅,旋律音之间的音程跨度整体较小,体现侗族大歌“和谐”的音乐审美觀。《捉螃蟹》的音域在一个八度之内,充分发挥童声演唱的嗓音优势,整首大歌展现侗族音乐自然和谐的特点。

可以说,音乐风格鲜明的大歌,逐步内化为侗族少年儿童的母语音乐文化印记,成为侗族少年儿童未来文化生活的财富。因为“一切事物的本性都是娇弱的时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它们一到陈旧的时候就不会这样了……他们必须在它们很小的时候选来作这种种用途;否则他们便会劳而无功。”

(三)与学校教学相似的原生传承方式

侗族大歌的民间传承依靠歌队这种稳定的教学组织得以长期延续,作为一种有秩序的教学方式,其与学校教学有着以下相似之处:

1.受教育者面广

我国现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国家提高全民文化素养的大政方针,要求不同地区的适龄儿童必须入学接受9年义务教育。侗族大歌流传的侗寨,儿童不分男女,不分家庭状况,只要年满5、6岁就跟着歌师进入歌队学习唱歌。侗寨里的孩子学习侗族大歌是全体参与,这与九年制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必须全面覆盖具有相似性。“在人身上,惟一能够持久的东西是从少年时期吸收得来的……最谨慎的办法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去把人形成到合乎智慧的标准”而让侗族儿童全面接受侗族大歌的教育,则是侗族人民智慧的选择。

2.教育场所稳定

学校以教室为固定教学场所实施教育活动,使学校教学保持着统一与稳定。侗族大歌以侗寨为教学场所对青少年进行传歌,确保传歌活动的正常化和长期化。正如夸美纽斯所言:“当一个种树的人在森林和灌木间经过,发现一株宜于移植的幼树时,他并不把它种在原来发现的地方,他会把它掘起来,种在一座果园里,和千百株别的幼树一同加以照料……所以像为果树修果园一样,也应当为青年人修建学校”。学校教师以教室为固定场所对同龄学生实施教学,歌师以侗寨为固定场所对歌队队员进行传歌,二者有着稳定的教育场所,都以合适的教学方式对程度相似学习者进行教导。教育者与受教育同在稳定的教学环境,教学活动能够得以顺利实施。28AC8506-C5F1-49F1-A161-261C25C6BBF7

3.教学组织严谨

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导,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组织。侗族大歌的日常歌唱活动以歌师为指导,以歌队为单位进行训练。学校教学活动与侗族大歌的日常歌唱活動相同之处在于:教育者有意识的组织引导,将学习者按照学习的程度进行编制;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学校教学活动与侗族大歌的日常歌唱活动略有差异的是: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具有严格的要求,接受学校的教学监督;歌师的传歌活动完全自主,不受外界的影响。

4.教学阶段分明

学校的学习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浅入深安排教学内容。因而,学生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各有不同。侗寨的儿童从儿童歌队开始学习侗族大歌,经过少年歌队、青年歌队、壮年歌队的学习实践,既能逐渐掌握侗族大歌的演唱技巧,又能进一步在演唱实践和生活中体悟侗族大歌蕴含的文化。这种分阶段的由浅入深的学习与学校教育里各阶段的学习相似。

5.教育目标明确

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中国公民。侗寨歌队培养歌手的目标,是使其成为掌握侗族文化的侗族歌手,成为一个具有民族文化认同的中国公民。需要指出的是,歌队的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只是相似,并不相同。歌队的教育目标主要着眼于为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具有地方性知识与文化的人才;而学校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教育目标,主要着眼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因此,二者在教学内容构成、教学考核及评价方式、教学方法、教育者的期望、学员构成上均有差异。

(四)以即兴创作和多声演唱为核心培养能力的传习目标

1.侗族大歌乃依心而唱

侗族人演唱侗族大歌是依心而唱、情至音出,每次演唱都是即兴创作。侗族大歌的合唱部分运用支声手法,即演唱的旋律由主旋律及其变化部分构成。低声部为集体演唱的主旋律,高声部为歌首在主旋律基础上即兴性的演唱。王耀华认为:“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作为传统音乐主体的民间音乐,文人音乐,经常是庶民百姓和文人士大夫直抒胸臆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他们往往有感而发,引吭高歌,即席吟唱……即兴发挥,兴到情随,依字行腔,以腔传情。”即是认为士庶一体,情之所至、声之所至,艺术常常超越了民族与阶层的差别。

2.侗族大歌的即兴性与多声性

何为即兴创作?《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词典》里内特尔对即兴创作的定义为:“在音乐表演的过程中,创作一首音乐作品,或者最终形成一首音乐作品……每一次即兴创作都不同程度地依赖于一系列约定俗称或者固有的规则。”即兴创作能力的获得需要歌手的个人努力,还需在歌队长期训练。根据郭小利的研究成果:“中国传统音乐的即兴创作具有随意性、非乐谱性、音乐表演行为与音乐成品呈现的同时性等三个特征……音乐表演的行为过程就是音乐成品的呈现过程,是不再重复的‘这一次,也就是‘只有这一次。”

于侗族人民而言,唱大歌只需随心而唱,因为生活是新的,侗族大歌也是“时唱时新”的,即兴性成为侗族大歌演唱的重要特征。侗族大歌作为侗族的民间合唱,展现着人声演唱的和谐之美。民间歌队演唱大歌一般分高、低两个声部,低声部为集体齐唱,高声部为歌首独唱,演唱时二者时分时合,将侗族大歌多声性的音乐美呈现得淋漓尽致。侗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面对族群内部成员演唱大歌,常为两个声部的合唱。面向“他者”演唱大歌,两个声部、三个声部的合唱均可见。不论是两个声部的合唱,还是三个声部的合唱,演唱时并不因为声部多而显得混乱,演唱呈现的是“多而有序”的和谐美。

参考文献:

[1]侗族通史编委会.侗族通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20

[2]贵州少数民族古歌系列编委会编,张民,普虹,卜谦编译.侗族古歌[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2:16-17.

[3]黎平县文体广电局编.侗族大歌[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6.

[4]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黄翔鹏文存[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90.

[5]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7]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M].福州: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523-524.

[8]郭小利.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28AC8506-C5F1-49F1-A161-261C25C6BBF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