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运用时机,遴选高效策略

2022-06-30 11:18吉顺琴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工具书教学策略

吉顺琴

【摘 要】在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很多教师都认为应该借助具体鲜活的语境,联系上下文展开理解,而常常对直接查阅工具书的做法嗤之以鼻。本文从学习心理机制、教材编排用意、教学时机以及教学策略等不同的角度论证:只要真正把握好用的时机、标准、尺度等,顺应学生的原始学情,契合其认知规律,形成顺势而为、有力助推的效能,就一定能够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品鉴能力。

【关键词】工具书 理解词语 教学策略

词语是语言最基本的单位,理解词语是形成高效阅读、提升思维能力、发展表达素养的重要基础,是语文教学理应关注的重要范畴。在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很多教师都认为应该借助具体鲜活的语境,联系上下文展开理解,而常常对直接查阅工具书的做法嗤之以鼻。很多教师不愿、不想借用工具书的解释是,其道理和使用图片一样:明确的信息、固定的范畴,让“理解”词语异化成“被灌”信息,激活思维下的“理解”,也就成为空谈。但在教学实践中,借助工具书的注释来理解词语,真的就是“雷池”,迈不得半步吗?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日积月累”板块,罗列了12个四字词语。这些词语展现了不同年龄、不同体形、不同气质的人的形态特点。大部分学生对这些词语不甚了解,有的学生甚至是首次接触。积累这些词语,究竟该不该借助工具书的解释?如果要,又该如何运用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这一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一、词语理解的心理机制

从语文教与学的角度经验看,理解词语,形象的说法,是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体,积极运转思维的过程。打个比方,白糖投放到热水中,为什么不见了?是因为被水溶化了。虽然不见了,但白糖依旧在,并且和水融为一体,难以分离,水的味道变甜了。理解生词,就是这个道理:生词是白糖,学生是热水。强调是“热”水,主要因为热水更易于溶解白糖。水加热,就如同学生的思维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所以,理解词语,不是要对词语原本所指一一解释,就像我们无须对“白糖”作精准的化学成分分析一样,而必须要调整学生的思维状态,利用原始化的学情去“包裹”词语,并与旧知形成融通、链接,悄然无息中融到自身的认知体系中。你看不到这些词语的存在,但这些词语就跟被溶解的白糖一样,真真切切地存在于学生的意识之中。由此,学生不断丰富的语言储备,逐步生长的语言能力,如同“变甜了的水”,散发出迷人的甜香。如果硬性灌输词语注释,无视学生主体地位和原始经验,就等于直接将白糖撒进没有水的空杯子里。白糖还是白糖,没有丝毫变化,只是转移了位置,甚至杯口倒悬,白糖还会全部掉出来。

由此来看,理解词语时,学生决不能做“没有水的空杯子”,而要以自己的积累、储备和经验,全面“包裹”、主动接纳、深度融化词语,将词语融到心里、化到意识深处,改变自身的积累结构,推动语言能力生长。

二、教材编排的独运匠心

用好学生的原始经验,为理解词语提供了一把开门的钥匙。对于大部分首次接触的词语,即便教师什么都不讲,学生也能猜测其大致的意思。

首先,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日积月累”板塊中的这12个词语为例,关于这些词语,学生首次接触,是其文字符号组合的字样,但其所指向的大意,学生早已有了相应的认知。如“眉清目秀”“亭亭玉立”“文质彬彬”等词,学生在生活中肯定见识过“眉清目秀”“亭亭玉立”“文质彬彬”之人。这些词语所展现的状态,已经镌刻在学生的意识之中。理解这些词语,简言之,就是“对标”,即对准内心储备中与词语指向契合的坐标。这一过程的核心,不是认同接受,不同于拓展补充,而是会意共情。学生的储备和经验,相对匮乏。对于有的词语,学生确实没有相应的匹配点与之融合,即找不到遥相辉映的坐标。处于这种状态,学生思维之杯就没有了“热水”,他们就只能空等着被“灌输”吗?统编版教材在编选和罗列这些词语时,可谓“煞费苦心”。再来看这12个词语,我们可以发现,编者的独运匠心尽显无遗。这些词语有着共同的所指对象,全部描写人物的外貌、体形和精神气质;分列开来的三行词语,分别以青年、壮年、老年的顺序呈现。

这不是编者为了展现编排精巧,故意设置的噱头,而是充分站在学生“理解”和“积累”词语的角度,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用整饬、结构化的呈现方式。所有的词语都指向一个方向,词语之间就形成了合力,便于学生利用词语之间的联系展开联系、类比,通过已知词语,带动未知词语的理解。

三、整合解释的教学策略

凭借原始经验和词语呈现的组合方式形成的理解,与借助工具书注释所形成的理解,有什么区别呢?在原始理解的基础上,借助工具书是否可以推动学生对词语理解更上新台阶呢?答案是肯定的。激活原始经验来理解词语,更多的是一种共情,即学生心中所储备的,正是词语所指。理解之后,可谓一拍即合,甚至相见恨晚。但这一切终究停留在感性认知的表层,学生是可意会,却无法言传的。因此,在理解的关键阶段,教师相机出示词语解释,至少可以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

【作用一】印证经验和思维。以“亭亭玉立”为例,什么是亭亭玉立?学生自然无法用最精准、最凝练的语言加以概括,但学生理解这个词语的方法有多种。有的学生借助原始经验,使用组合串联法:像亭子一样,高高地挺立在那里——虽然没有涉及“玉”字,但“玉”字所裹挟的那种美感,已经蕴含在学生的语言和描述的语气之中;有的学生联系生活储备,使用直观替代法:我有一个学舞蹈的姐姐,个子很高,站在那里很挺拔,看上去既阳光又精神——这是对“亭亭玉立”的形态描绘;有的学生直接辅助动作,使用形体再现法:挺直了胸脯,昂了昂头,摆出一副自信的神态——这是对“亭亭玉立”最直观的还原。

教学至此,“亭亭玉立”的大意,甚至是气韵,已经在学生意识中生根了。但理性来看,学生经历了这个词语的学习,究竟获得了怎样的生长呢?似乎除了增加一个词语的积累量,别无他物了。此时,教师顺势而下,出示工具书中的解释:形容女子身材修长匀称或花木挺拔美观。

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方式既没有影响其利用原始经验,主动、积极理解词语的思维运转,又帮助学生形成了精准的范畴、内容界定,更为学生提供了解释词语时精准、简练语言的示范载体。当学生朗读解释时,原本高度凝练的四字词语,变成了更容易理解和内化的一句话,无形之中,为学生搭建了向词语迈进的阶梯,形成“了然于胸,会意在心”之效。

【作用二】拓展认知局限。学生的生活经历是不同的,阅读范畴也是各异的,这就注定了每个学生原生态的经验也是有着较大的差异的,这也意味着,对于相同的想象和文本,学生会从不同的维度和视角来解读。但不管视角如何变化,学生的认知终究只能停留在属于自己的认知范畴内。这几乎就可以认定,学生对词语理解的范畴,终究是有限的。而查阅工具书的解释,可以帮助学生突破自己原有的认知局限,从更全面的维度和视角实现对词语的通透把握。

如“短小精悍”一词,“精悍”并不属于常用词语。学生在生活交往中很少用到,对其相对陌生。但与前面的“短小”联系,加上“精”字的加持,很多学生的理解定位:身材矮小,但精神十足。学生还从生活中举出了自己曾经遇到的“短小精悍”的人。教学至此,直接结束,似有戛然而止、意犹未尽之感。教师如果加上“画龙点睛”之笔,则能将学生的理解推上全新的层级。教师出示工具书中的解释: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短而有力。这对于学生原生态基础上的提升,有着鲜明的效果:(1)将原本看似差不多的“精神”,更正为“精明强干”,更贴合词语“悍”字,使理解的精确度提升了;(2)拓展补充了词语的适用范畴,将学生的理解范畴,从原本的身材,扩展到了文章、戏剧等领域。这 “画龙点睛”之笔,不仅点在了学生理解词语的障碍处、困惑处、疑难处,在规范、精简解释性语言的基础上,更新了学生的认知,拓展了学生的理解范畴。鉴于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尝试运用词语的两种不同意思,结合生活经验,开展说话练习。如形容身材:“这是我们班长,别看他不起眼,可他短小精悍,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如形容文章:“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引人入胜,让人若有所思,真是一篇好文章。”

纵观这一案例的教学,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理解,到借助注释印证、拓展,然后再回归生活运用。整个过程中,工具书的解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效能。合理地运用工具书的解释,不仅不会影响和禁锢学生思维,还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如此來看,理解词语的确应该积极倡导融入语境、联系上下文,而工具书绝不是“定时炸弹”,不是不可以用,关键要看什么时候用、如何用。教师只要真正把握好使用的时机、标准、尺度等,顺应学生的原始学情,契合其认知规律,形成顺势而为、有力助推的效能,就一定能够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品鉴能力。

猜你喜欢
工具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诗词工具书二种
诗词工具书二种
好风凭借力伴我泛书海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工具书的指导
世界无人系统最新版专业工具书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