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转运无缝隙管理改善专案与应用效果研究

2022-06-30 07:42郑路亚ZHENGLuya陈丽丽CHENLili
医院管理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专案病区手术室

□ 郑路亚 ZHENG Lu-ya 陈丽丽 CHEN Li-li

手术室是患者手术治疗和急救抢救的重要场所,随着手术量日益增多,手术室超负荷运转,对患者转运效率、转运专业水平及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1-2]。手术患者从病房到手术室,虽然时间很短,但患者管理不到位,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我院手术患者的转运工作由“医管家”负责,转运人员普遍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较差,怠慢拖拉,经常出现手术室已发出接患者通知,但很长时间患者到不了手术室,导致手术室团队长时间空闲,工作时间被压缩而出现忙乱、患者转运错误等不良事件。因此,需要改进手术患者转运流程,实现各个环节无缝隙衔接,保证患者安全[3]。医院为提高手术室转运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开展了手术患者转运无缝隙管理改善专案,以期改善手术患者转运工作。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4197例患者作为研究组,2021年2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219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患者年龄≥18岁;均为择期手术者。排除标准: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手术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手术科室分布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基本情况[x±s/n(%)]

2.方法。研究组实施手术患者转运无缝隙管理改善专案,对照组实施改善前的转运方法。手术患者转运无缝隙管理改善专案具体方法如下。

2.1 成立专案改善小组。由手术室牵头成立多科室协作专案改善小组,小组成员由手术室2人,病房3人,后勤团队3人,护理部副主任1人组成。由护理部副主任担任辅导员,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由手术室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督导专案进度及措施落实;其他人负责收集、汇总、分析资料,查找原因,制定专案措施并实施,评价效果等。实施本专案前,请资深专家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护理专案的概念、活动的实施步骤与方法、质量管理工具等,考核合格后方可参与本研究。

2.2 确定活动进度。多次召开项目推进工作会议,落实专案小组各成员职责,确定专案改善进度,并绘制甘特图。

2.3 现况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查检表,对2021年2月至2021年3月在手术室行择期手术的患者进行跟踪调查。手术全程实行信息化管理,由手术麻醉信息系统导出接送患者的相关资料,统计分析接送患者的时间分布情况。接患者时间是指患者从病区被接到手术室所用时间,包括出病区时间和途中时间。出病区时间是指从手术室发出“接患者到手术室”的通知至患者出病区,出病区时间以PDA[1](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扫描的时间为准;途中时间是指患者出病区至到达手术室,到达手术室时间以PDA扫描的时间为准。调查期间,专人跟踪患者被送到手术室的整个过程,记录每个时间点。绘制患者运送路线,测量运送路程及时间。

2.4 原因分析。基于前期的数据测量及跟踪,多次召集项目团队推进会,进行头脑风暴,分析原因,专人进行流程跟踪并绘制价值流图。手术患者不能及时到达手术室的根本原因包括:(1)运送路径不合理;(2)术前准备(患者、用药、物资、填单)不及时;(3)手术运送电梯等待时间长。

2.5 目标设定及解决策略。根据现状调查结果、本项目的可行性、改善后能带来的效益性、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手术科室相关人员的可教育性及常规的可调整性,将本次专案的改善目标设定为:手术患者20分钟内送达率≥50%,30分钟内送达率≥90%。召开项目推进会议,通过小组头脑风暴、文献查阅[4]、参考同行医院做法,制定改进措施(见表2),同时优化流程,形成了标准化转运流程(见图1),手术全程实施信息化无缝隙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图1 手术患者标准化转运流程图

表2 缩短手术患者转运时间解决策略

3.观察指标。(1)认真记录接手术患者的每个时间点,计算20分钟内送达率及30分钟内送达率。(2)记录每日手术台次。(3)记录手术转运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如术前准备不足、术中用药准备不足、患者物资丢失等。(4)术后随访患者对手术转运的满意度。

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改善前后接患者时间比较。实施改善专案后,研究组患者出病区时间和接患者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改善前后转运患者时间(min,x±s)

2.改善前后及时送达率的比较。实施改善专案后,研究组20分钟内送达率(50.26%)较对照组(38.04%)提高了12.22个百分点,研究组30分钟内送达率(90.48%)较对照组(75.54%)提高了14.94个百分点,实现改善目标,达到改善效果,见图2。

图2 改善前后送达及时率

3.改善前后每日手术台次的比较。研究组每日手术台次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改善前后日手术台次(次,x±s)

4.改善前后手术转运不良事件的比较。研究组每日手术转运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改善前后手术患者转运不良事件[n(%)]

5.改善前后患者对手术转运满意度的比较。研究组患者对手术转运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改善前后患者对转运服务满意度[n(%)]

讨论

转运是手术患者的必经流程,虽然时间短,但容易出现问题,影响诊疗,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安全高效地转运尤为重要。管理改善专案的核心在于通过团队的力量,多部门协作采取可行的措施,解决特定的问题[5-6]。患者手术涉及手术室、病区、药学部门、后勤保障部门,需要多部门合力协作,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所以,针对“手术患者转运时间长,手术团队长时间等待手术患者到达,造成了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这一问题,手术室联合病区、医管家、静脉配置中心实施了手术患者转运无缝隙管理改善专案,以改善现状,提高转运效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3]。

有研究发现,对手术转运进行规范化管理后,接患者时间明显缩短[7]。因此,本项目组针对手术转运流程开展了专案改善,安排专人跟踪患者转运整个流程,绘制价值流图分析手术患者转运不及时的根本原因。最终确定影响我院手术患者转运的根本原因为:(1)运送路径不合理;(2)病区术前准备不充分;(3)电梯等待时间长。本研究通过项目推进会加强各部门沟通交流,使多个部门更好地协作,针对上述原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改善措施,落实各个部门的责任和任务,形成标准化的转运流程。改善措施包括:通过测量患者到手术室各个路线的路程和时长,最终确定了最短最优路线为转运患者路线;设有专门驾驶人员,根据情况设置合适的停靠模式,提高了电梯的运力;对转运人员进行转运专项培训,提高了转运效率,同时保证了转运安全;加强宣教,使患者家属熟知患者手术流程,更好地配合手术;手术科室规范管理,提前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所用物品及患者物品统一规范化管理,药品由静配中心统一配送,节省物品药品准备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本研究显示,实施改善专案后,研究组患者出病区时间及接患者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0分钟内送达率(50.26%)较改善前(38.04%)提高了12.22个百分点,改善后30分钟内送达率(90.48%)较改善前(75.54%)提高了14.94个百分点;研究组每日手术台次明显多于对照组。这表明本专案明显缩短了手术患者转运时间,每日手术台次增多,实现了改善目标,达到了改善效果,这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似[4,8]。本专案实现改善目标,是因为多部门能更好地沟通协作,优化转运流程,转运全程实施信息化无缝隙管理,从而使其工作效率提高,患者转运效率也提升,也有助于患者安全转运[9-10]。

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每日手术转运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手术转运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本专案的安全性高,患者对改善后的转运方案满意度也高,这与其他类似研究结果相似[1,4,8,11]。这是因为本专案通过建设优秀的合作团队,通力协作共同为手术患者保驾护航。如手术室制作手术宣教使患者及其家属熟知手术流程,提高其配合度;手术室配备了储物柜,使用储物条码规范管理患者物品;病区根据手术时间合理安排术前准备,同时将手术患者术中所需物品统一存放在手术物品专用区,减少准备物品时间或遗漏手术所需物品,避免延误手术;静配中心根据患者手术时间,及时将患者术中用药安全、准时送达手术室;医管家对转运人员定期进行转运专项训练,提高转运效率,保证转运安全,更好地完成转运任务。国内研究显示,对手术进行规范化管理后,能降低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这与本研究结果类似[11-12]。转运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均以患者为中心,为其提供最优最佳护理,患者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带药充足,患者物品保管完好,患者受益匪浅,因此,其满意度随之增加。

总之,手术患者转运无缝隙管理改善专案形成了标准化转运流程,有效地提高了手术患者转运效率,缩短了转运时间,实现了改善目标,达到了改善效果。在今后实践过程中,可根据临床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地优化转运流程,提高患者转运效率和质量,充分利用卫生人力资源,并可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其他需要改善的临床问题或困难中。

猜你喜欢
专案病区手术室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保洁员坚守隔离病区一个多月
我的好奇心
台军13项“自研武器”预算遭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