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

2022-06-30 05:58郑云光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15期
关键词:臂丛用量神经

郑云光

262200 山东省诸城中医医院麻醉科,山东潍坊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目前麻醉科常见的神经阻滞麻醉技术,主要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患者[1]。在以往临床的麻醉技术中,通常采取体表解剖学进行穿刺麻醉,但由于每个患者身体差异等原因容易出现反复穿刺麻醉现象,给患者增加了一定的手术痛苦,同时也给患者的神经阻滞麻醉带来隐患[2]。彩超引导下可帮助患者的臂丛神经干准确定位,使麻醉药物更加精准地对患者所需麻醉部位起作用,降低了神经损伤的风险,从而提高麻醉效果[3]。对此,本研究针对上肢手术患者采取彩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治疗,旨在分析其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山东省诸城中医医院麻醉科接收治疗的上肢手术患者78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定位的对照组以及采用彩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观察组。观察组患者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23~67岁,平均(42.3±2.1)岁;病程3 d~2个月,平均(26.69±0.23)d;左侧患肢21 例,右侧患肢18 例。对照组患者39 例,男21 例,女18 例;年龄25~69 岁,平均(42.5±2.2)岁;病程3 d~2 个月,平均(26.73±0.21)d;左侧患肢23 例,右侧患肢16 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知情研究内容并自愿加入;②均经临床检查确诊需要采取手术治疗者;③意识清晰能够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①对麻醉药物存在过敏症状者;②存在治疗相关禁忌证者;③严重肝肾功能、代谢障碍者。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体表解剖学定位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技术,麻醉方式: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后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等进行检测,彩超仪选择采用EUB-500 型进行定位麻醉,高频探头选择6MHz,对患者的臂丛神经横切面以及纵切面图像进行观察,在彩超观察下对患者进行神经阻滞麻醉技术,用丙泊酚(西安立邦制药有限公司,H19990282,2 mL∶0.2 g)2.5 mg/k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H2000315,1 mL∶50 μg)1 μg/kg、苯磺顺阿曲库铵(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H20006869,10 mg)1 mg/kg,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0.5~1.5 mg/(kg·h)、阿曲库胺0.5 μg/(kg·h)、0.2~0.4 μg/(kg·h),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H20030197,1 mg)0.5~1.5 mg/(kg·h)。

观察指标:①记录分析患者麻醉中的麻醉完成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剂用量。②神经麻醉效果:a.显效:患者麻醉后阻滞完全,患者麻醉部位并无疼痛,并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b.有效:患者麻醉后阻滞不全,患者麻醉部位痛觉减退,并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c.无效:患者麻醉后阻滞缺乏,患者麻醉部位表示难以忍受剧痛,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③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比较:并发症包括麻醉中血管破裂、呼吸困难。采取视觉模拟评分对患者麻醉后的镇痛效果进行评分,分值0~30分,分值越低说明患者麻醉效果越好,疼痛越轻。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完成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剂用量比较:观察组患者麻醉完成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麻醉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完成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用量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麻醉完成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用量比较(±s)

组别n麻醉完成时间(min)麻醉起效时间(min)麻醉用量(mg)观察组395.9±0.63.5±0.3210.3±12.7对照组398.5±0.54.1±0.5246.7±12.5 t 20.7896.42612.756 P 0.0010.0010.001

两组患者神经麻醉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神经麻醉效果比较[n(%)]

两组患者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VAS 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VAS评分比较

讨论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技术主要针对患者的手、前臂及锁骨等部位进行手术麻醉,主要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患者臂丛神经干的周围,达到对臂丛神经阻滞的目的[4]。传统神经阻滞中,临床麻醉医师往往依靠个人经验对患者进行麻醉技术,但由于医师经验的不同、患者个体解剖的差异导致在麻醉中容易出现阻滞不全、阻滞无效等情况,不仅增加了麻醉药物使用剂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对患者身体组织造成的损伤[5-6]。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彩超技术不仅可用于检查诊断患者疾病类型,也可用于辅助手术治疗。将彩超技术应用在患者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可清晰显示患者臂丛神经部位,同时,在彩超引导下,可对神经阻滞麻醉时的进针以及麻醉情况进行观察,使医师能够更加准确地控制麻醉药物用量以及进针部位。不仅如此,彩超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技术使麻醉过程更加直观和可靠,从而帮助提高神经阻滞成功率,并降低对患者神经的损伤,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常规神经阻滞技术更具有安全性[7]。在临床神经阻滞中,单个穿刺点并不能很好地对患者的神经进行阻滞,因此需要进行多个穿刺麻醉,彩超观察下可明显看到患者麻醉药物浸润部位,能够为下一穿刺点的进针点提供方位,相较于传统麻醉技术更能提高患者臂丛神经的麻醉效果。

本研究数据表明,彩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明显缩短患者麻醉完成时间以及麻醉起效时间,同时也可减少麻醉用量,减少由于麻醉药物使用过多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伤。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可见相较于常规体表解剖臂丛阻滞麻醉技术,彩超引导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麻醉效果,更有利于促进手术进程。观察组患者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由于彩超引导下医师能够更加精准地对患者进行麻醉,提高了麻醉部位的精准性,从而提高了麻醉效果,减轻了患者术中疼痛程度。

安静等[8]的研究中,对患者采取彩超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相较于采取盲探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彩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技术将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术中镇痛效果,同时也可帮助缩短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延长神经阻滞时间,相较于传统的定位方式,更有利于患者手术开展。

综上所述,在上肢手术患者中,针对患者采用彩超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更有利于提高麻醉效果,缩短麻醉完成以及麻醉起效时间,患者能够感受到的疼痛程度更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麻醉使用量更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臂丛用量神经
2021年日本钛加工材在各个领域用量统计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大豆种植意向增加16.4%化肥用量或将减少
可调节式肩外展支架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Side force controlon slender body by self-excited oscillation flag
“神经”病友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
臂丛神经丛内神经移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