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桥》的两个关键缺陷

2022-06-30 18:21高世军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关键时刻老支书木桥

高世军

《桥》是人教版教材保留在统编教材中的篇目,称得上经典之作。笔者在学习相关解读之后,生出了一些疑惑,原因是《桥》作为一篇小说,如果拿“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标准来衡量,《桥》描写的环境并不具有典型性,而且与典型人物塑造紧密联系的关键情节也存在严重的缺陷。

一、“桥前排队”不靠谱

《桥》的环境描写很多,暴雨的“像泼、像倒”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突出也是最关键的环境描写是“北面窄窄的木桥”前聚集的人群——因村庄遭遇洪水而逃难避险的群众,这属于社会环境描写。现实生活中能够出现这种情形的条件是这些逃难避险的群众必须同一时间到达这窄窄的木桥前。我们可以看看他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黎明时分的雨突然大了,接着引发了山洪,惊醒了原在睡梦里的人们。这种惊醒肯定不是炸雷或者敲锣喊叫的后果,而是人们的惊呼盖过了暴雨的声音,渐次驚醒了村庄里的人们。毕竟村庄有一百多号人,少不了有几十户人家。这些人中的孩子,一般都睡得很沉,不是大人拉拽是醒不了的。所以,一百多号人,所在的位置不同,醒来的时间不一致,逃生的距离和时间就应该有差距,更何况他们中还有许多人之前“你拥我挤地往南跑”再折回来了。这些都指向了一点,村庄里的一百多号人是不可能同一时间出现在“北面窄窄的木桥”前的。作者之所以要造出这样的“典型环境”——极其严峻的危险局面,目的只有一个——让典型人物出场时有作为。再退一步说,这一百多号人既然不会在同一时间到达“北面窄窄的木桥”前,而是陆续奔到桥边逃难避险的,难道他们还不知道情况紧急赶紧过桥逃生,非要等着老支书来喊话“排队”再过去吗?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桥》中最关键的环境描写让人觉得村庄的一百多号人,除了老支书,其余的人到了关键的环境里一下子都变成了木偶一般,只等着老支书来“提线”才能过桥。作者在这样的环境描写中试图追求逼真的效果,结果适得其反。造成这种环境描写失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笔者揣测:作者在头脑中事先有了老支书崇高形象的影子,然后再找合适的材料加以表现,可以说是主题先行的结果。

二、“揪出小伙子”藏猫腻

《桥》的高潮是老支书“从队伍中揪出一个小伙子,而且在故事结束才交代这个小伙子是老支书的儿子。从故事的表面看,这个情节最能突出老支书在关键时刻不徇私情、铁面无私,把人物形象也放在了精神的制高点上。但是,细细咀嚼,笔者觉得这一关键情节背后同样隐藏着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小伙子作为一名党员,在关键时刻,不听从组织要求和安排,竟然混在队伍里试图早些过桥,如果是其他人尚能说得过去,毕竟人在求生的关键时刻容易暴露人性的弱点。但是,小伙子竟然是老支书的儿子,就不能不让人怀疑:老支书平时是怎么要求儿子的,儿子入党的时候老支书是怎么考察的,难道老支书只在关键时刻才教育和考验儿子吗?通常而言,这样一位率先垂范、大公无私的老支书,在家里对身边的人在大局问题、关键问题上,要求肯定也是十分严格的,尤其是对党员儿子,更应该以党性的高标准来严格要求才对。但是,儿子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实在是掉链子的行为,这只能说明:要么老支书平时对儿子的要求不严,要么老支书在儿子入党时失察。不管是哪一点,儿子的行为暴露的都是老支书的严重过失,不但不能给老支书的形象增添光彩,反而让老支书从党性严格的高度跌下来,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

总之,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是小说这种文体的有效表达方法,我们分析《桥》在塑造典型人物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目的在于运用好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写出生动感人的好文章。

猜你喜欢
关键时刻老支书木桥
长出来的大木桥
乡村老支书
竹筷木桥
咱村的老支书
老支书
关键时刻,人大代表送来救命药
木桥上觅夏凉
一鼓作气,不胜不休!——写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刻
一鼓作气,不胜不休!——写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刻
老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