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力峰:紧跟世界脚步的科研人

2022-07-01 13:59阿枫
新青年 2022年3期
关键词:苏州大学界面纳米

阿枫

2021年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迟力峰榜上有名。她所研究的界面组装、反应和表征领域,对于大部分外行人来说,是闻所未闻的事情,而正是凭借对这一前沿学科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迟力峰收获了院士的殊荣。她说:“对我而言,获评院士意味着我的学术研究得到了认可。未来,我将继续秉持初心,在基础科学研究道路上探索实践。”

迟力峰研究的领域,通俗地讲,跟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表界面是指不同物质形态间的接触面,既是一种微观、也是一种宏观的概念。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基础也非常重要,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表界面,上至飞机轮船,下至手机电脑不粘锅,到处都有表界面问题。”在基础研究越来越受国家重视的今天,迟力峰觉得自己的研究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1957年出生的迟力峰是吉林省长春市人,她从小对物理、化学、文学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吉林大学读研究生时,她开始从事分子和表界面方向的研究。1989年,她在德国美因兹大学攻读博士后并从事纳米研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对迟力峰来说,成为一名科学家是她多年来前进和努力的方向,在科学探索中,基础研究成了她毕生追求的事业。

2012年,55岁的迟力峰从德国回到中国,进入苏州大学工作。“当时父母都八十多岁了,需要我的陪伴和照顾,再加上感受到了苏州大学的科研创新氛围和苏州这座人文历史底蕴厚重之城的独特魅力,我毅然决定留在苏州。”迟力峰说。

在迟力峰看来,苏州是一座宜居之城,在这里既能从江南水乡中感受到绵延不绝的千年文脉,又能从一项项智慧创新中感受到国际化、现代化的气息。迟力峰生活和工作较多的地方是苏州工业园区,她觉得这里国际范儿十足,与欧洲没有太大差别。工作之余,迟力峰很喜欢沿着金鸡湖健步走。她还是个摄影爱好者,喜欢拿着单反相机、手机拍拍沿途的美景。

在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有一间挂着“迟力峰”牌子的实验室。作为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的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迟力峰经常穿着白色实验服指导学生做实验,与他们亲切交流。

迟力峰(左二)十分关心青年人才的培养

“充满激情,一丝不苟,记忆力超群。”谈及对迟力峰的印象,苏州大学2019级博士生郝争明脱口而出。郝争明说,他最早和迟老师相识是在2017年春天,多年来,迟老师不仅在科研方面给予大家很大的帮助,在生活方面也常常为学生们带去鼓励和关心。

面对科研,迟力峰始终保持着内心的热情,她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素养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郝争明说:“迟老师为人低调,总是深入科研一线,和同学们一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于实验的需要,学生们经常要到凌晨一两点才能完成一天的工作。而不管他们什么时候把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发给迟力峰,都能立即收到迟力峰的点评,即使是深夜她也会和学生们认真探讨实验内容。

尽管自身科研任务繁重,但是面对学生们不同方向的课题时,迟力峰总是能精确地指出每一个实验数据的问题所在。在迟力峰务实钻研、精益求精科研精神的感染和激励下,学生们也都秉持着一丝不苟的精神,在自己学习的领域不断钻研。

兴趣是做科研最原始的动力

“身为女性科学家,我经常会被问到该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事实上,我认为没有必要刻意去平衡,抱守初心才是最重要的。”有时候走在路上,迟力峰也会思考实验室里遇到的问题,但这并不影响她抓拍美景、记录生活的步伐。也许因为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只有保持好奇心,才能不斷地探索美、发现美,从而更好地享受生活之美。

“传帮带是每一位科研人的职责,无论我的工作有多繁忙,只要学生有疑问,我都会耐心地解答。”迟力峰说,虽然自己从事科研工作,但也兼具师者职责,老师就是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多年来,她培养出博士生三十多名,学生中有多人获得国家各类人才计划的支持。

课堂上的迟力峰

迟力峰说,做科研最关键的是要有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坚持下去。“科研没有8小时制度,我们一直在努力”,说起学生们的辛勤实验,她有些自豪与期待。常态化、有条不紊地治学与研究让她和团队创新不断、成果不断,一直走在所处领域的前沿。

学院的张海明教授与迟力峰相识十年,是迟力峰团队的一员。他介绍说:“团队从无到有,再到慢慢壮大,迟教授始终是主心骨。她不知疲倦地参与到每个环节中,让团队成员和学生们倍受感动,也更加坚定了跟着她做科研的决心。”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研究生刘中华说:“迟老师是个严谨、和蔼的老师。因为她的严谨,确保了我们的科研数据具有可靠性和真实性。她又非常和蔼,我们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无论什么时候向她讨教,她都会倾囊相授,给我们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迟力峰在做演讲

苏州大学副教授黄丽珍说起迟力峰,有些动情:“迟老师对科研真的是非常有兴趣,精力总是很旺盛,别看她年过花甲了,仍然坚守在科研一线,再忙也会出现在实验室里。另外她在培养学生方面非常用心,她自己的研究任务就很重了,但也会定期跟学生交流,真的很不容易。”

“好奇心是做科研最原始的动力。”迟力峰说。尽管从事分子和表界面方向的研究超过三十年,但是她始终保持着好奇心,她认为这是科研发展最强有力的、最持久的动力。正是由于好奇心的驱动,科学家们才能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截至目前,迟力峰在包括《Science》《Nature》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四百五十余篇,为9本专著撰写了部分章节,主编Wiley纳米丛书专著1部,主编《中国科学》表面分子与超分子专刊1册,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

回首走过的科研岁月,迟力峰坦言,无论自己在国外,还是回到中国、来到苏州大学,她始终对科学抱有一颗热爱之心。对自然的敬畏、对研究的执着,让迟力峰在求真求实的道路上收獲了更多历练和成长。

“我在德国工作期间,与我国表面超分子化学和纳米科学领域的同行们有很多交流与合作,参与组织了双方基金委首个重大联合研究项目。”迟力峰说。在界面组装、反应和表征领域,她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学术特色,并因此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

迟力峰在青年教师沙龙上演讲

2017年7月,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第46届学术大会暨第49届代表大会在巴西举行,迟力峰在会上荣获了2017年度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这是表彰全球在化学或化工领域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女性科学家的奖项,每两年仅颁发给12人。它不仅要求获奖者在科研上有较高的成就,同时也要求获奖者能够积极参与领域内的公共事务,促进学术间的交流。

说起荣誉,迟力峰很谦虚,她说:“能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认可是我科研工作中的一件幸福事儿,更多的是一种鞭策。”

在迟力峰看来,做科研是一件让她感到快乐的事情。“实验室就是我们科研人员的‘战场’,我很享受在实验室里的感觉,看分子在表面上发生的各种‘神奇’行为,令我着迷。”迟力峰说。

迟力峰(中)在工作中

从事基础研究三十多年,迟力峰对自己的领域有着别样的感受和看法:“基础研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与其他科学研究不一样,基础研究常常并不能用克服一个又一个难关来形容,它更需要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要对自己的研究拥有持之以恒的兴趣,始终保持对自己关注点的热忱和斗志,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保持不竭的研究动力。”

近几年,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投身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迟力峰希望青年学子们一定要保持好奇心和创造力,扎根一线、勤于实践,少一些功利、多一些追求,踏踏实实做好科研工作,助力我国科技事业的腾飞。

猜你喜欢
苏州大学界面纳米
国家艺术基金“基础美术教育百年文献展”首站在苏州大学开幕
苏州大学藏《吴中叶氏族谱》考述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Shifting of the Agent of Disciplinary Power in J. M.Coetzee’s Foe
基于FANUC PICTURE的虚拟轴坐标显示界面开发方法研究
人机交互界面发展趋势研究
纳米SiO2的制备与表征
手机界面中图形符号的发展趋向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满意度调查——基于苏州大学的实证研究
超细YF3与GdF3纳米晶的合成及其上转换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