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摄影

2022-07-01 01:50编辑刘小贱赵欣盐原真澄汤泽英治
摄影之友 2022年6期
关键词:解剖学骨骼标本

编辑:刘小贱 图:赵欣、盐原真澄、汤泽英治

特辑▶标本摄影—影像留存生命痕迹

▷ part/01 解剖学与美学融合发展

编辑:刘小贱 文:沐林 特约顾问:大连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 于胜波教授

记录方式的更新

西方医学的发展史本就是一个以科学对抗神学的过程,其中解剖学的发展亦是如此。解剖学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分别是古代体液学说、中世纪司法尸检的出现、印刷术的发展、现代解剖学的兴起以及解剖图例从钢笔木刻到钢基印版再到照片演化,这几个阶段见证了解剖学的发展。

解剖学由病理学衍生为独立学科有着更细致规范的记录形式,早期关于病理的描述多为草稿上的文字记录。在古代,还不能被称之为医学的医术总与神学宗教活动密切相关,病人在朝拜神庙后如若身体康复,便会在庙宇中留下描绘疾病部位的小型人体雕刻以示对神明恩赐铭记于心。正因如此,很多大理石、陶土模型得以保留记录肥胖、皮肤溃烂肿胀以及外伤的表现,这种形式也见证了远古时代人们对解剖学的认知。在医学纸草文中对于病理的描述还配以象形文字的描述,用象形符号来描绘病灶,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手稿形式之外的记录形式。

古代时期由埃及向周围国家传播的医学知识得到了广泛影响,随后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将医学发展成专业学科使之与巫术和哲学分离创立学派,正是由于这位“医学之父”让亚历山大大帝之后的托勒密建立了亚历山大博物馆,这个时期也正是医学繁荣的时候,解剖学也成了医学的基石,古典时期的人体解剖也在此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是一段空前繁荣的时期,艺术层面的绘画音乐戏剧的繁盛成了那一个时代的标签,与之共同飞跃发展的还有医学的不断进步,可以说文艺复兴时期整个社会都是飞速向前的。在那个时期,意大利的很多著名画家都对解剖学有着极大的贡献,例如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等。画家都曾大量解剖尸体进行医学与美学的研究,也会与当时的外科医生合作完成医学研究。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印刷术的技术帮助,让医学著作得到留存与广泛传播。在这时期出版的《人体的构造》便是近代人体解剖学创始人的安德雷亚斯·维萨里的著作。

描述病灶的陶土像

史密斯纸草文是约于公元前 1600—1700 年间完成的医学论文集,是人类史上第一部关于创伤的外科医学著作

按照象形文字的意思,是指“被包裹起来的折叠状身体组织”,这一组象形文字表达的是脑部的沟回像熔铜的波纹

米开朗基罗给世人的印象是知名画家,但他在身体绘画上的成就完全来自于他解剖尸体的经验

米开朗基罗笔画作品《创世纪》

因为印刷技术让整本著作得以批量复制,1543 年《人体的构造》印刷了 7 卷,随后得以再版。尽管维萨里不是第一个进行实际解剖的人,但是他的作品的价值仍是毫无疑义的——高度详细和精细的版画,即使是现在仍然被认为是经典的。精细的印刷使书中的身体解剖插画得以细致地描绘,极大程度地做到了对应文字还原解剖学理论。文艺复兴时期由很多医者与画师合作,这本著作的插画部分就邀请了提香的弟子让·范·卡尔卡创作插画。当然书中也有他亲手绘画,有关人体骨骼和神经的插图。这也是他被称为“解剖学之父”的原因之一。

维萨里在出版著作中有解剖时的工作画像

《人体的构造》书中描绘的身体的解构

随着文艺复兴的影响由意大利扩散到整个欧洲,医学解剖的变革也在改变着整个西方世界。诸多绘画从业者创作了大量关于医学解剖的绘画作品,其中著名的便是荷兰画家伦勃朗创作的《尼古拉斯·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作品描绘医生行会成员的集体肖像画,画的重心则是被解剖的尸体。受文艺复兴的影响,诸如此类的画作非常丰富。

摄影对现代解剖学的帮助

无论是草稿记录还是陶土雕像以及纸质手稿,在解剖学上都是为了更好地留存知识。随后的每一次科学技术的迭代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某学科的发展,摄影术诞生至今,对于解剖学而言已经不单单停留在拍摄本身。除摄影本身的记录功能支持科学摄影、档案摄影之外,对于标本或生物样本的拍摄也同样上升至艺术层面。众多摄影师对于动物切片、动物标本都有着各自的摄影艺术追求,通过当代更为先进的数码摄影技术与后期方式,为观看者营造出生物标本本身之外的美学创作。这也是影像在当下可以为科学做出的又一呈现方式,并且在记录之外实现摄影师或艺术家的更高追求。

?

文艺复兴极大地推动了解剖学与美学的发展,其中列奥纳多·达·芬奇的作品更应该重点说明,他的作品的美学价值更值得被学习与肯定。达·芬奇在师从安德烈·德尔·委罗基奥时开始认识人体解剖学,委罗基奥坚持要求所有门徒学习解剖学。当达·芬奇成为成功的艺术家时,得到在佛罗伦斯圣玛丽亚纽瓦医院解剖人体的许可。之后他在米兰马焦雷医院以及罗马圣灵医院作业。1510 至 1511 年,则与托尔医生共同工作。在 30 年内达芬奇共解剖了 30 具不同性别、年龄的人体。当与托尔医生共同工作时,达·芬奇准备出版解剖学作品并制绘了超过 200 幅画作。然而,他的书直到 1680 年才以《绘画论》为名出版。除了人体外,达·芬奇也解剖牛、禽鸟、猴、熊、蛙,以其作为解剖结构比较。著名的人体画作自然是《维特鲁威人》,对于人体解剖细节的手稿也独具达·芬奇对人体线条的美学理解。

达·芬奇画了许多人体骨骼的图形,同时他也是第一个具体描绘脊骨双S型态的人。达芬奇还能卓越地表现人类颅骨的形态以及脑部不同的交叉截面图,如横断面、纵切面、正切面。

▷ part/02 生命的状态

编辑:刘小贱 图:赵欣

Zhao Xin赵欣

2000 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2007 年毕业于英国波顿大学国际新闻媒体专业,从事摄影教育 20年,从事医学摄影 19 年。

在标本摄影领域,摄影师赵欣探索了 19 年,她用冷静的图像思考生命,通过镜头描述动物与当代社会文明的和谐与冲突,通过影像记录并传达动物的科普知识,用文字将自己对动物的了解记录下来。她的影像是摄影艺术般的记录又是具有科普效力的视觉档案。用黑白摄影透视生命,传达生命的不朽。她的镜头记录天空、陆地、海洋中动物的最后形态,用影像再一次凝固、诠释生命、的最终瞬间。

狗肾(生物塑化切片)

猪头(生物塑化切片)

部分作品选自摄影集《生命的状态》

我本科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专业,大学毕业之后就到大连医科大学影像艺术学院工作。我在艺术学院的工作和医学其实没有任何关系,是摄影专业本科教育工作者。我是通过很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医学标本,有一次在学院的走廊上看到我们专业的其他老师拍摄上肢血管,它有点像红色的珊瑚,如不加介绍说明,不会有人想到这和人体有关。于是我跑到学院领导面前问:“这是我们学校老师做的吗?”当时的院长说:“你想拍我可以帮你联系。”就这样开始了我和我们学校解剖老师近 20 年的合作。

怎么说呢?通过这近 20 年的拍摄,已经没有喜欢或者不喜欢的标本类型。无论是肉眼可以识别的,不用借助显微镜或者是其他的设备就能够看到的宏观类,还是在显微镜下的微观类,都是我拍摄的题材。

因为拍摄的标本越来越大,设备也越来越多,每次拍摄前根据标本的不同,选择的相机也不同。如果在影棚中拍摄,我需要提前一个多小时在影棚中准备。首先需要制作者将标本按照拍摄角度摆放好,然后我再按照动物的特点选择并摆放闪光灯。拍摄大型动物一般会使用 8—16 盏闪光灯。调整灯光的位置和输出功率是最耗费时间的,有时候一天只能拍摄一个动物标本,完成 2—3 张照片的拍摄。

这些虽然都是被塑化过的,但肌肉的线条纹理依然清晰可见,拍摄会更有层次感;骨骼质密光滑,疏松粗粝,以及进化出极其精练的形态,这些都会吸引我,启发我。

黑白影像对于我们来说有特殊的含义,这些逝去的动物好像是从幕布当中走出来的表演者,而我们是观众。我们在用影像去记录或者是展现这些生命的过程当中,就像看到了我们自己,只是谢幕了之后,没有了自我。这些生命曾经都是活灵活现的,而现今成为枯死的最后姿态,它们既真实又虚假。

摄影承载的是记录研究步骤、结果的任务,它扮演着工具性和辅助性的角色。在辅助科学研究层面上拍摄时,影像要以不背离医学展示为前提,然后适当进行美化,但力求真实,并减小公众对标本的距离感。这类影像在辅助医学研究的同时,也可以作为科普资料。

摄影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涵盖了以医学科学为本质的所有层面。它是以医学为主体,以摄影为手段的表现形式。所有影像都是为医学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影像资料。

我工作在医学类院校,体会到生命诞生、结束,或者见证、亲历疾病和治愈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被感染,这全都是生命的不同状态。在近 20 年的拍摄中,也经常沉浸于这样的思考:一切生命在演化的过程当中都是短暂的,好像在黑暗当中灿烂地绽放,一晃而过。这些生命既真实又虚幻,既遥远又近在咫尺,你熟悉却又觉得特别陌生。那些看似真实存在的生命体,却缺少灵魂。我想通过这种方式去反思当下高速发展的社会文明:希望我们将来再看到它们的时候,不会只是看到标本。希望它们可以和我们一起共存。

在拍摄过程当中才发现的细节有很多,比如有一次拍摄小肠,在打光的过程中才发现其内部有蛔虫。在拍摄中也会有错觉,忘记自己拍摄的内容,只关注内部繁杂的细节,那些细枝末节让我惊讶,让我感叹生命的神奇与伟大。再比如我拍摄抹香鲸时,当真正接近它的时候,才感受到它的庞大:我只有它的“手指”般大小。

困难分为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心理上的,毕竟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感官体验太强烈。记得在第一次拍摄时,看见对象的第一眼,胃里就开始翻江倒海了,那时心里还是比较胆怯的。再比如接触福尔马林时,没有开始拍摄就已经泪流满面了,连呼吸都会变得困难。第二个方面是与家人的意见分歧,毕竟这样的拍摄占据了我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家人认为这不是我工作的职责。第三个方面是拍摄过程中的技术思考和拍摄的思路,这样的困难一直存在。

乐趣也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方面是不断挑战,这样的挑战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现在与解剖老师的合作内容越来越深化,从医学摄影到全国医学生手绘图谱大赛,我们期待可以为医学人文做更多的探索。我们团队在一起调侃:医学和艺术是一体的,都是一种治愈,只是治愈的方向不同。第二个方面就是自己拍摄的图片可以成为科普资料,使更多的民众获得更多医学和动物学的相关知识,成为儿童、青少年的科普读物,这样的影像也拉近了民众和标本的距离。第三个方面是在医学与艺术融合中的探索。

如果按照严格理论区分,它们是有界限的。服务医学研究的摄影不同于其他的艺术摄影,这种影像的展现以教学、科研为目的,它不能有过度的夸张,要尽可能真实展现。但两者之间有些时候可以转化,例如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医学摄影,也可以转换成艺术呈现。比如拍了 100 个需要治疗牙齿人的口腔,当把这 100 个人的牙齿按照一种逻辑关系进行编辑展示,它可能也会变成讲述的观念。

▷ part/ 03 影像陪伴水果生命全程

编辑:刘小贱 图:盐原真澄

Masumi Shiohara盐原真澄

果农、摄影师

获得 2022 年东京国际摄影奖、2022 年索尼世界摄影奖公开赛等众多国际比赛奖项

樱桃

三叶木通

「本页图」水果鉴定作品

水果肖像:梨

水果肖像:佛手

水果时尚

葡萄花环

这是两个方面的契机,首先我是一位水果种植者,我想通过向消费者展示水果的成长过程来帮助消费者了解食物的生长过程。另一方面是关于植物艺术摄影,起初的契机一位植物艺术家需要我提供带有树枝的水果。这也启发了我想像植物艺术一样拍摄水果,于是我在白色背景上拍照和打印。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中国的三多图以及中国人关于水果的传说和好的寓意,也正是这个学习的过程我才知道佛手桃、桃子和石榴都是吉祥的水果,于是我决定给水果们拍照,把它们当做一件艺术品。最后,我把它们印在真正的羊皮纸上。我的一些作品在2018年的时候也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几个城市中进行了户外展览,从这之后我也在认真思考更多的摄影表达,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到现在可以看到我很多作品都使用了黑色背景拍摄。

不,我没有接受过摄影教育,关于摄影我是自学的。大学时候学习的是物理,成为果农前的工作是微细加工技术开发,在自己从事农业、养殖之后慢慢学习摄影。

的确,这需要很长时间。我单独拍摄植物在每个季节的成长。在耕作结束之后的晚上进行拍摄,我在晚上的时候去到田里,把树枝砍下来,带到室内拍照。田野很黑,所以我挂了一根绳子来标记树枝。从夏天到秋天,我几乎每天都在拍摄。因为在这一时期集中种植与出产不同品种的水果,只有在冬天的时候才有极少的时间将这些拍摄素材进行后期合成整理。

我使用的是像素高的摄影器材,对我而言器材非常重要。之前我已经确定了使用黑色背景进行拍摄,所以光源的布置不会有太多的改变,因此每一次都使用固定的摄影器材进行拍摄创作。器材方面我选择的是富士的 GFX 100,镜头则选择的是GF120mmF4 R LM OIS WR Macro,有时候根据拍摄需要也会配合微距延长管MCEX-45G WR来实现我所需要的效果。

我作为农民的经历让我了解了所有水果品种的各种特点,所以我可以收集并拍摄显示特定品种特征的个体。这些特征都是在特定水果中极具代表性的,可以通过细节特点明确地看出水果成熟的阶段。

不同的水果品种有许多不同的颜色、形状、气味和味道。即使是同一个品种,在不同阶段的状态都是不相同的,这就很像人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这就需要我用彩色摄影去拍摄记录下它们不同颜色形状的状态,就像时尚摄影那样去拍摄。另一方面,我知道单色作品用于更时尚的场景。大量在单色拍摄的图像中,颜色信息很少。从白色到渐变绘制的水果,通过黑色的背景,便可展现出雕塑般的美感。

在提交植物专利申请时,我们会保留记录以识别每个品种并将它们与其他类似品种进行比较。这些记录的集合称为特征表格,整体来说需要拍摄记录下的有几十个项目,在这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果实的三观和花、横截面、花的分解图和树的状态。

这是一个困难的问题。但如果让我选择,我还是会选择我培育的新品种水果,因为我用种子创造了它们。而且我知道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它们生长的背后有很多被淘汰的品种,所以能生存下来的品种值得花费更多的心血来拍摄。

水果吊坠

▷ part/04 极简光影下的极致骨骼之美

编辑:刘小贱 图:汤泽英治

Eiji Yuzawa汤泽英治

2006 年开始拍摄动物骨骼标本,2008 年出版摄影集《BONES:动物骨骼与机能美》奠定了他的艺术摄影风格

小熊猫 左前肢肢端骨骼

鸸鹋 骨骼

抹香鲸 骨骼

2006年8月,夏日炎炎,我发现在某个动物园的一角默默展示着奇妙的白色块状物,那是动物的头骨。我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去,情不自禁地按下了快门。那白色的骨块散发着难以言喻的魅力,好像在取景器中呼唤着我。回到家里,我冲印了10张黑白照片,眼前浮现出从未有过的世界,宛如潜藏在黑暗宇宙中的行星突然闪亮登场,在看到它美丽身姿的瞬间,让人感到永恒。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都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动物,它们身体的中轴线上都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因此被归类为脊椎动物。在身体内部有着由骨头组成、作为独立器官的骨骼是脊椎动物的特征。骨骼是脊椎动物身体的基础,它能保护那些用于维持生命的主要内脏器官免受外部的冲击。同时,骨骼是肌肉附着的平台,作为支撑身体运动的器官,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角羊 头骨

骨头的形态和骨骼的构成如实地反映了动物的特征,我们能从中读取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能够解读的重要信息之一,便是不同动物族群在进化过程中的亲缘关系。同一动物族群的骨骼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共通性,特别是四足动物,它们骨骼的各个部分具有同源性。骨头的形态和骨骼的构成表明脊椎动物属于同一支系的动物族群。试着观察某种动物就会发现,它们遗传了这一动物支系所共有的特性,这些特性成为我们划分脊椎动物的依据。此外,我们还可以从骨骼推测动物的生活方式,以及动物拥有适应栖息环境及生态环境的本领。

摄影集《BONES:动物的骨骼之美》发行之后,社会反馈非常正向,这些摄影作品也成了艺术与生物学两种不同视角的话题,引起了画刊、时尚、建筑、产品设计师和创作者的兴趣。当然,为了科学性,随后又在博物馆、动物园、水族馆以及个人收藏中挑选了精品进行重新拍摄。

为了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脊椎动物进化成各种各样的形态,令人叹为观止。为了在大自然中生存下去,它们骨骼的形态进化得极其精练,即使撇开这些形态所释放的生物学信息不讲,其骨骼的外形也足以引人入胜。因此我们可以说:动物骨骼是动物们生存能力的浓缩表现,是大自然物竞天择的杰作,具有至高的机能美。

猜你喜欢
解剖学骨骼标本
留在现场的血型标本
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的结合探析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刍议解剖学与临床全方位结合的教学实践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3D打印骨骼指日可待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骨骼是如何生长的
神奇的骨骼
“解剖学”中文译名的由来与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