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丰产优质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讨

2022-07-02 13:16李伟
种子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

李伟

摘    要:小麦是我国常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长江以南、以北地区均广泛种植。从播种到成熟,各种病虫害问题对小麦的高产丰产有着相当严重的影响。只有采取合理的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才能进一步提升小麦的产量与质量,增加我国农户的收益,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小麦种植技术;高产丰产;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10-0040-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5.12;S512.1       文献标志码:B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对小麦的需求越来越大,使得我国小麦种植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小麦需求,实现小麦高产丰产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小麦高产丰产优质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得到全面的提升。

1 小麦种植与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小麦品种增多

在种植小麦与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首要问题是小麦品种过多。随着我国農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农业科技得到了长足进步,各项技术明显改善,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新麦种出现在市场上。对于我国农户而言,大量新麦种的出现会使他们难以选择,或是听信了一些虚假宣传,购买了与本地种植条件不匹配的“高产”麦种;或是一味坚持老方法,未能选用合适的麦种进行种植等。小麦品种增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户的种植选择,但现代社会的宣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正确判断,使农户难以选择适宜的麦种[1]。

1.2 小麦种植技术落后

在我国,农村地区的种植户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虽然农业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但由于种植户文化水平较低,导致先进的农业技术难以在农村地区推广。除此之外,农户文化水平偏低、种植技术难以推广,导致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迟缓,进而使我国农村地区很难吸纳来自城市的高水平农业人才。另外,农户文化水平较低导致农户排斥应用先进的技术与生产方式,无法有效提升小麦的产量与质量。

1.3 病虫害对小麦质量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而这也使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小麦种植的过程中,病虫害问题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机械化的农业生产虽然可提升生产效率,但是导致小麦病虫害的传播速度加快,如果农户无法及时认识到小麦病虫害的危害性,就会导致小麦的产量与质量下降,直接影响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1.4 农药对小麦质量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与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需提升食品安全质量,增加食品营养物质含量。在此背景下,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成为了市场的新宠,是当今社会农业发展的契机。但在我国农村地区,有许多农户不了解绿色无公害种植技术,一旦发现小麦受到病虫害的影响,第一反应就是使用农药进行防治,有些农户为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会增加药物的使用量,这不仅会降低小麦的质量与产量,而且会在小麦上残留大量化学农药,甚至种出“毒小麦”,这样一来会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2 小麦高产丰产优质种植技术要点

2.1 科学合理地选择小麦品种

在小麦种植的过程中,要想实现小麦的高产丰产,就要选择合适的小麦品种。首先,在选种时不能一味地选择高产的品种,应结合当地降水量、光照条件、温度与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尽可能选择高产、对外界环境因素与病虫害有着强大抵抗力的小麦品种。不仅如此,种植人员应当通过提前试种进行对比,不要选择购买单一的品种,确定最适合当地农业情况的小麦品种,再进行推广种植,避免因种子不适宜而降低小麦产量。

2.2 选择适宜的小麦种植地区

在种植高产小麦的过程中,要想保证小麦的质量与产量,就要选择最适宜的小麦种植地区。一般来说,要想满足小麦生长、灌溉、排水与光照等方面的需求,应选择地势高且方便浇灌的地区。土壤肥力也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种植人员需要选择土壤肥沃的区域进行小麦种植。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可以尝试选择一些其他作物搭配小麦进行间种,这样一来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小麦病虫害,而且能有效控制土壤肥力,提升小麦的经济效益。例如,使用玉米与小麦进行间种,在玉米收获完成后粉碎玉米秸秆,并在种植小麦前撒在种植地的表面,通过翻土将玉米秸杆渣与土壤均匀混合,从而提升土壤肥力[2]。

2.3 合理整治小麦种植地

小麦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与养分,因此在小麦种植前需要合理整治土地,以此确保土壤环境能够满足小麦营养生长的需求。首先,种植人员需要按照上虚下实的原则对土壤进行深耕,整地深度要控制在30 cm以下,并且在翻耕后将土壤压实,以此保证土壤中的水分不会蒸发。种植人员需要在地块中施入一定量的底肥,以此提升土壤肥力,选择底肥可将有机肥与微生物菌剂混合,同时根据土壤情况施入一定量的微量元素,以此提升土壤肥力,保障小麦健康生长。

2.4 合理播种

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播种方法会直接影响小麦的收成,只有采取正确的播种方法,才能更好地实现小麦高产丰产。在播种阶段,种植人员应根据小麦种植地的土壤状态,结合所选小麦品种的种植方法进行播种,在播种过程中严格控制小麦播种的间隔与深度,深度不能超过4 cm,保证小麦在发芽后能够茁壮生长。此外,我国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不同,小麦播种时间也不相同,只有结合当地的天气情况与土壤状况,确定小麦播种的具体时间完成播种工作,才能使小麦在最理想的环境下生根发芽。

2.5 采取科学的施肥方法

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科学的施肥方法能及时补充小麦生长所需养分,使小麦能够更好地生长。首先,种植人员需要通过调查了解种植地区土壤的养分情况,合理配制氮肥、磷肥与钾肥;其次,种植人员需要根据单位面积内小麦植株的种植量,确定单位面积的施肥量,避免过多施肥引发杂草生长。除此之外,种植人员可以在土壤肥力充沛的前提下施加一定的微量元素肥料,均匀喷洒在土壤表面。

2.6 选择合理的灌溉方式

小麦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因此需要种植人员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灵活调整灌溉方式,以科学的方法为小麦供给所需水分,使小麦更好地生长。首先,在选择灌溉方式上,应避免使用传统的漫灌法,这不仅会影响小麦根系的呼吸,而且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应选择节水且灌溉效率较高的喷灌法或滴灌法;其次,种植人员应充分了解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并且在合理的时间提供水分。比如,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拔节期到抽穗期是对水分需求最大的时期,其耗水量占小麦整个生长周期的40%,此时种植人员应根据小麦植株叶片的颜色与土壤墒情进行灌溉,通过补充足够的水分实现保花增粒,使得小麦高产丰产[3]。

2.7 对收获期小麦的管理

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对收获期小麦的管理是保证小麦高产丰产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此阶段,种植人员需要加强对小麦的观察,分析小麦在此阶段的需水情况。如果小麦在收获期茎秆弹性好且颜色变黄,说明此阶段的小麦籽粒含有较多的水分,需要种植人员科学去杂;如果小麦在收获期缺水,就要及时灌溉,以此确保小麦正常生长。只有采取科学的方式对收获期的小麦进行管理,才能更好地保障小麦的质量与产量。

3 小麦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3.1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小麦赤霉病属于真菌病害的一种,小麦扬花期与灌浆期易在阴雨或多雾天气下发生该病害。感染了赤霉病的小麦苗株会发生严重的苗枯、茎基腐、秆腐与穗腐情况。穗腐对小麦的影响最为严重,会在麦穗上产生粉红色的霉状物质,进而导致籽粒细小,呈紫红色或白色,严重影响小麦的质量与产量。为了防治小麦赤霉病,种植人员需要从播种开始预防,对种子使用50%多菌灵粉剂100~200 g湿拌100 kg种子,减少种子带菌率,在小麦扬花期至抽穗期遇到阴雨天、多雾天或田间湿度大时,施用多菌灵或咪鲜胺乳油兑水喷雾防治。

3.2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

小麦白粉病在春季气温回升且湿度偏高时容易产生,主要会严重为害小麦的叶片、茎秆与叶鞘等,其会在小麦叶片上出现小白点,进而逐渐发展为白色霉斑,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与质量。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需要选用具备抗病性的品种,并且在整地时进行深翻消毒,以此减少白粉病的菌源。苗株沾染白粉病后,可以使用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兑水喷雾防治[4]。

3.3 小麦锈病的防治

小麦锈病可通过空气传播,主要为害小麦苗株叶片与茎秆,从而使得叶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导致麦粒瘦小,进而使得小麦产量与质量严重下降。对于小麦锈病的辨识,俗语说“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成个大红斑”,其意思是发生条锈病的孢子堆与小麦叶片平行排列;叶锈病发生在叶片上,使叶片上方杂乱无章地布满孢子堆。秆锈病发生在茎秆处,孢子堆聚集形成大红斑。为了防止小麦锈病,在播种时需要使用三唑酮湿性粉剂140~200 g与100 kg麦种混合拌勻,并焖种5 h左右。在小麦拔节后发现锈病可以使用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混入叶面肥中,并兑水喷雾防治,从而使得叶片顺利进行光合作用[5]。

3.4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

小麦全蚀病为害小麦植株最为严重,是一种通过土壤传播的病害,也是最难治理的小麦病害之一。此种病菌主要为害小麦根部与茎基,早期很难被发现,在抽穗灌浆期会造成小麦大面积干枯死亡,严重时会导致小麦减产超过50%以上甚至绝产。小麦全蚀病最典型的症状是导致小麦根须发黑,在拔节期小麦的茎基部1~2节与叶鞘会产生明显的灰黑色菌丝层,在灌浆后期会导致小麦干枯死亡。为了防治小麦全蚀病,种植人员需要加强对麦种的优选与检疫,尤其是不能在曾经发生过全蚀病的地区调集麦种;对于发生全蚀病的地区,种植人员需要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深翻,并且适当推迟播种时间,以此避开适温期,减少病菌侵染,同时单位面积内要施用50%多菌灵粉剂2 kg拌细土喷洒在田间。此外,工作人员需要使用咯菌腈悬浮剂、戊唑醇种衣剂、苯甲·吡虫林悬浮种衣剂等与麦种混合拌匀,以此在播种期实现对全蚀病的防治[6]。

4 小麦主要虫害防治方法

4.1 麦蚜虫的防治

麦蚜虫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虫害类型。蚜虫种类较多,不同的蚜虫对不同时期的小麦有着严重的危害性。例如,小麦返青期以无翅蚜为主;小麦苗期的蚜虫以二叉蚜为主;初夏期到麦收期以缢管蚜为主。为了防治麦蚜虫,种植人员在选择麦种时,需选用对蚜虫有抗性的品种,同时在田间投放瓢虫、食蚜蝇、蟹蛛、蚜茧蜂等蚜虫天敌,或是投放一些昆虫病原真菌进行生物防治。在小麦扬花末期,可使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与乐果乳剂喷洒防治。

4.2 黏虫的防治

黏虫是对小麦为害较大的虫害之一,尤其是幼虫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会啃食小麦叶片,如果防治不及时,会导致小麦绝收,因此,要着重防治黏虫。在防治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可使用物理防治与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对于黏虫虫卵,由于黏虫成虫会在谷禾类作物的叶片上产卵,所以可以在麦田中插入稻草把或谷草把,每5 d更换1次,需要将换下的草把集中烧毁;对黏虫幼虫,可使用90%晶体状敌百虫1 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 500倍液等在幼虫进入3龄前喷洒防治;对于黏虫成虫,可使用黑光灯进行诱杀,或是使用糖、醋、白酒、水(比例6∶3∶1∶10),加入90%敌百虫调匀制成糖醋盆,设置在田间,有效灭杀黏虫。

4.3 蛴螬的防治

蛴螬为害的植物较多。作为一种长期生活在地下的虫类,蛴螬存活的时间较长。蛴螬会啃食小麦苗株的地下根茎或种子,因此会影响小麦的出苗率。在防治蛴螬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可使用含硫和磷的药剂进行拌种,并且在播种前深耕土壤,将虫害翻到地下深处;还可使用50%辛硫磷乳油兑水对土壤进行喷洒,以此防治蛴螬向上移动,避免该虫害影响小麦生长。另外,在防治蛴螬的过程中,可选择一些谷粒混合药剂拌匀,与小麦种子一同播入地下,从而对地下蛴螬进行诱杀[7]。

5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5.1 物联网监控技术

要想实现小麦高产丰产,就要实时监控病虫害对小麦的危害程度,实时关注小麦的生长状况。随着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大规模应用,物联网技术在小麦种植方面发挥着巨大优势,采用物联网技术可有效加强对小麦病虫害的监控,一旦发现病虫害可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制定小麦病虫害防治制度,强化小麦田间管理,从而减少病虫害。

5.2 化学防治技术

一是根据土壤实际情况在土壤中添加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化学药剂,提高土壤抗病虫害能力。二是采用包衣拌种技术,优化小麦种子,促进小麦出苗率。如果种子没有包衣,在拌种过程中,可采用比例为0.1%~0.15%的集中拌种方式,也可将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添加到拌种物料中,促使麦苗健康生长。三是对于病虫害较多的种植区域,可选用35%甲基硫酸磷乳油进行科学拌种,从而有效防治病虫害,促进小麦正常生长。

6 结束语

小麦作为我国的基础粮食作物之一,对于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我国居民的食品安全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加强对小麦高产丰产优质种植与病虫害防治相关技术的研究,提升小麦的产量与质量,才能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1]丁晓丽.小麦高产种植技术探讨[J].种子科技,2019,37(16):58,61.

[2]毛亚.小麦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究[J].现代农业研究,2019(12):44-45.

[3]李俊兴.绿色小麦高产种植技术研究[J].农家参谋,2020(14):82.

[4]张晓林.小麦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家参谋,2021(7):41-42.

[5]李超.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推广[J].黑龙江粮食,2021(11):115-116.

[6]杨喜红.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22(1):42.

[7]王继辉.小麦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探究[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2,34(1):94-96.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
核桃种植的病虫害防治办法
赤苍藤人工栽培技术初探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