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现状与对策分析

2022-07-02 13:43袁娜
科学与财富 2022年9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高校现状

摘  要:随着信息的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信息传播和接收的集散地,高校也越来越重视网络舆情的管理,本文对黄山学院大學生网络舆情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分析了黄山学院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提出了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和建议,促进高校网络舆情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对策

一、引言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在高校网络空间(甚至扩散到社会网络空间)产生的,具有传播性、公众性、一定的倾向性以及一定的影响力的言论或者意见的综合。大学生由于心理还不够成熟,对待事件的看法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也更容易受到网络舆情的影响,所以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正确引导和关注很有必要。

二、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分析-以黄山学院为例

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黄山学院学生网络使用情况以及参与网络舆情的情况等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2656份,其中男生1082人,女生1574人。根据调研的结果,黄山学院网络舆情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上网时间较长、关注面广、发表言论的平台多样化。

关于每天上网时间,36.07%的学生选择3-5小时,62.75%的学生选择3小时以上7小时以下,15.17%的学生选择7小时以上。学生经常关注的热点事件主要集中在社会热点、娱乐新闻、时事政治、校园新闻四个方面,分别占比78.84%、62.91%、59.11%和50.26%。关于学生上网发表评论的途径,QQ空间比例最高占68.75%,其次是微信朋友圈占62.8%,其次是抖音和新浪微博。

2、大学生不能够完全辨别网络谣言,发表言论时也不能做到完全理性客观分析。

对于能否辨别网络谣言,71.91%的同学认为基本能够做到,13.44%的同学认为不太容易做到,只有13.97%的同学认为很容易做到。这说明大学生对于网络上的信息持有将信将疑的态度,还不能够完全辨别网络谣言。对于你是否经常对某一事件在网上发表言论,65.29%的同学回答是偶尔,31.89%的同学回答是从不,2.82%的同学回答是经常。这说明在网络上发表言论的大学生群体还是很大的。对于大学生在网上发表言论时的态度,82.3%的学生认为在网络上对事件发表言论时,态度是理性客观分析的,14.23%的学生是为了正义感发表言论,从众心理占1.62%,发泄情绪和压力占1.02%,单纯跟风蹭热度的占0.83%,这说明大学生在网上发表言论时容易感情用事,不能做到完全理性客观分析。

3、大学生容易受他人的言论的影响,也受过不实的网络舆情引导,存在认为网上发声就能够解决诉求的现象。

大学生容易受他人的言论的影响,对于网上他人的言论和看法对你有多大的影响, 3.5%的同学表示相当受影响, 67.32%的同学表示受部分影响,29.18%的同学表示不受影响,坚持自我。关于你是否受过不实的网络舆情引导,40.51%的同学表示受过影响。对于通过网上发表言论(发帖)能否解决诉求问题,只有37.01%的同学明确表示不能解决问题,17.21%的同学表示能解决问题,45.78%的同学表示不太确定,这类群体也是潜在的发帖群体。

4、大学生对校内突发事件关注度较高,关注时间长,有部分同学会参与突发事件的传播。

对于你对校内突发事件的关注度能够持续多长时间,调查结果显示:46.2%的同学关注度在24小时内,32.49%的同学关注度在2到3天。这说明大学生对于校内突发事件的关注度高,关注时间长。当校内有突发事件发生时,65.44%的同学表示尽可能减少传播,10.54%的同学表示会通过网络平台告诉更多的人。

5、大学生认为网络舆情需要引导,学生更相信学校官方平台发布的信息。

对于高校网络舆情,你认为需要引导吗?同学基本上都认为需要引导,57.49%的同学认为需要一定的引导,41.34%的同学认为非常需要引导,这说明大学生对于网络舆情需要引导的的需求度很高。当学校有网络舆情发生时,57.64%的同学选择相信学校官方平台发布的消息,18.03%的同学选择相信身边同学传递的消息,17.66%的同学选择相信辅导员传递的信息,这说明当有网络舆情发生时,学生更相信学校官方平台发布的信息,认为官方平台的消息更加权威可信。

6、大学生对于网络舆情引导的主体和方式需求多样化。

关于大学生对于网络舆情引导主体的看法,81.21%的同学认为是学校官方,60.17%的同学认为是辅导员,38.74%的同学认为是社会力量,35.81%的同学认为是班干部,32.38%的同学认为认为是专职教师。学校的各方力量以及社会力量都会成为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学生希望的网络舆情引导方式,69.47%的同学认为是讲座或者报告会,67.09%的同学认为是主题班会,55.31%的同学认为是自我引导、自我学习,47.25%的同学认为是思政课堂,42.36%的同学认为是知识竞答或者竞赛。大学生对于网络舆情引导主体和方式都希望能够多样化。

三、高校网络舆情对策研究

1、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多,心智还不是很成熟,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要利用好课堂主阵地的作用,提高教师的引领度,树立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校园宣传标语、宣传栏等加强学生的认知,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不要轻信网络上的信息,不跟风、不信谣、不传谣。

2、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发挥网络主阵地的正能量作用

大学生上网时间较长,网络成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见识,也会给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负面影响和错误引导。因此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给学生推荐一些优质的学习平台,教会学生用好网络,发挥网络的主阵地作用,让网络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3、规范学校官方平台的运作,对舆情作出及时响应和正确引导

当有舆情发生时,学生会关注学校官方平台的发声,官方平台包括:校园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学校建立的官方账号,学校可以通过这些网络平台,对舆情作出及时地回应和正确的引导,避免舆情的进一步发酵。

4、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建设网络舆情引导主体和方式的多样化机制

对于有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网络舆情,要及时给予引导,建设引导主体和方式多样化机制,扩大引导的覆盖面和有效性。建立领导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班干部、党员、寝室长、学生家长等多重引导主体机制。要利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既有线上的主题班会、问卷调查、官方平台等及时进行引导和反馈,利用好QQ群、微信群、钉钉群等班级群,及时进行教育,又有线下的主题教育、宿舍走访、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引导方式。

5、建立学生意见收集和反馈机制,避免和及时化解舆情

定期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对于和学生息息相关的新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的颁布、新设施的投建等可以多听听学生的想法和建议,这样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对于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要给予反馈,必要时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及时避免和化解舆情。

6、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强化网络评论员的作用

要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测,利用各种方法和渠道及时获取学生在网络上发布的动态,对于贴吧、论坛、微博、抖音等使用群体较大的社交平台要加强监测,对于学生的诉求及时给予关注。要强化网络评论员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动态,及时给予回复和引导。这样可以及时了解网络舆情动态,化解潜在的舆情。

7、完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健全突发事件應急处理机制,降低突发事件的影响力和传播度

完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对于突发的安全事件,要立刻启动处理程序,快速响应,学生对于突发事件24小时内的关注度较高,要根据程序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善后工作,对于舆情导向,及时给予引导,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的影响力和传播度。

参考文献

[1]杨俊娇.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5.

[2]张剑,王佳茵.高校网络舆情现状与管理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15(01):89-90.

[3] 梅旭成.我国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17(08):26-27.

作者简介:袁娜(1987.3-),女,汉族,安徽蚌埠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21年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资助: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黄山学院为例(fdyyb202102)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高校现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