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研究

2022-07-02 13:43方达
科学与财富 2022年9期
关键词:风险防控体育运动高校

摘  要:高校体育运动意外事故频繁发生,运动风险防控成为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对高校体育中运动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风险防控策略,以期提高高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能力,促进浙江高校体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

高校体育运动是学生增强体质,锻炼技能,养成锻炼习惯从而增进学生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养成良好人生观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体育活动具有不可控的风险性,运动风险多变且随机难以预测,导致高校体育伤害事故频繁发生,如2014年9月15日在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学院进行1000米体质测试中,一名大二学生在跑步过程中突然昏迷,最后虽经过抢救但仍不幸去世。这类事故的发生不仅对学生家庭是重大的情感伤害事件,对学校来讲也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尽可能的控制或减少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对于高校来说事关重大。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等网络数据库检索了运动风险相关的文献,为风险识别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1.2专家访谈法

为得到权威性的对策,通过电话、email 或当面拜访的形式,就损伤致因及应用对策对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访谈。

1.3实地调研法

对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浙江树人大学等部分高校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大学生对运动风险认知和运动安全意识的实际状况,以及各高校对大学生运动风险应对采取的措施、方式和手段。

1.4经验总结法

对体育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进行识别进行总结。

2.高校体育运动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2.1个体体质差异因素

人的体质状况是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生活方式影响的,不同的体质决定了不同的身体素质。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运动能力、适应能力的不同,顯然对运动风险事故的发生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在武术或艺术体操等项目中,学生柔韧性和协调性比较差,受伤的概率相应的也会增加。在篮球、足球等对抗性强的竞技项目中,如果学生的身高、体重差距比较大,往往体型弱的学生容易受伤。因此,学生个体身体素质的差异性也是导致运动风险发生的重要因素。

2.2运动知识差异因素

大学生对体育项目的运动知识了解程度能有效的降低运动风险发生的几率。这里的运动知识了解程度只要是指学生对体育运动规律的了解,对运动负荷极限性的掌握程度,对运动项目的特点和多样性的了解程度。如果大学生对所从事的体育运动项目特点和风险缺乏了解,势必造成运动和训练的盲目性,从而使运动风险变得不可控。所以,运动知识的了解差异程度和运动风险的发生息息相关。

2.3运动经验差异因素

从事某项体育运动时,大学生经常会以自己不成熟的经验来判断该项运动的风险性,但大学生毕竟不是专业运动员,他们的判断经验往往会导致运动风险事故的发生。比如大学生在长跑过程中,忽视了自身的能力水平,盲目坚持,以为出现的不良身体反应状况是正常的,咬咬牙就能过去,结果导致了风险的发生。这种盲目根据经验判断发生的事故很多,比如明星高以翔在参加娱乐活动时跑步猝死,这件悲剧的发生跟明星本人和现场工作人员的经验主义密切相关。所以合理评估运动经验的风险程度,不过分依赖经验,才能使运动风险概率降低。

2.4运动态度差异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冲动、敢于冒险的年龄阶段,不同的运动态度会选择不同的运动。从心理学上分析,运动态度和人的自信心有内在联系,自信心强的人会选择风险比较高的运动项目,而自信心弱的学生会相对选择较安全的运动项目。可见,大学生选择运动项目感性的成分相对多一点,这就导致了他们对运动项目本身风险性考虑的局限性,为运动风险埋下了潜在的伏笔。如2020年5月女大学生刘安翼装飞行坠亡事件。

2.5场地器械风险因素

很多学者已经认证了运动风险与体育器材和场馆设施质量优劣有正相关性。体育场地设备安装不规范,设备常年失修,容易造成学生受伤。体育器材使用不合理,比如跨栏教学中,栏架摆放不规划,造成学生练习时骨折受伤。显然,高校体育场地设计、器械设备、场馆安全质量是运动风险发生的客观因素之一。但是从大学生对场地设施条件的主观判断上,对运动风险又是具有可控性的。

2.6自然环境风险因素

大学生体育运动自然环境风险因素主要指气候条件风险,由于酷热、严寒、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对学生运动带来的不便和对体育场地的破坏从而造成运动风险的发生。大学生体育活动主要是在室外进行的,夏季酷热容易造成学生中暑、晕倒等现象。冬季过于寒冷,学生如果没有经过充分热身,容易出现机体供血不足,缺氧现象。因此,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能否对周围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风险因子做出判断,是有效避免运动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否则后果难料。如2021年5月发生的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参赛选手21人遇难事件,就是典型的自然环境导致的风险事故。

3.浙江省高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策略

3.1风险规避,降低运动风险概率

体育运动风险规避指的是在风险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下,改变体育活动与场地,主动放弃一些体育活动以达到减轻或消除风险,从而避免风险造成的损失,保护学生不受伤害。在高校体育活动中,很多风险是可以规避的,比如恶劣天气和场地器械不利于开展体育运动,容易对学生造成运动伤害的情况下,一定要停止体育活动。同时对一些有特殊疾病和特殊情况的学生,一定要禁止其参加体育活动,但需要安排相应的课程针对这些特殊学生,不能一刀切,完全禁止其参加任何体育课程。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高校体育运动风险。但是同时也要注意风险规避只适用于运动风险高且伤害严重的项目,不能为了怕承担责任而剥夺学生参与运动的权利。

3.2风险转移,保障高校和学生权益

风险转移是指高校为避免风险产生的损失,在风险发生前,通过签订合同或协议的方式,将风险转移至第三方,从而达到减少损失的手段。一般而言,高校采用保险方式和非保险方式来进行风险转移。保险方式是高校在学生进校时统一购买保险,把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非保险方式是指除购买保险外的其他风险转移方式,比如要求有特殊疾病的学生申请体育免修,避免参加体育活动,减少运动风险的发生。对于有身体疾病但又有强烈意愿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要告知学生家长,签订知情同意书(免责协议),以此来积极控制风险。此外学校也可以设立风险储备金,用于处理轻微的伤害、紧急救护和预支医药费用等以应对风险的发生。

3.3風险防控,强化安全防范意识

风险控制是高校降低体育运动风险最重要的防范措施,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学校方面,要保障体育场地器材的安全性,定期维护保养,做好体育安全告知义务。做好学生入学体检工作,建立大学生健康档案,加强安全知识普及,强化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定期开展教师安全急救培训,提高教师应急处理能力。教师方面,要提高课堂安全意识,有序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特别是要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活动中要随时关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一旦有存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要及时停止,保障人身安全。学生方面,要加强自身防范意识,自觉学习有关安全自救的技能和知识,认真学习课堂中教师讲授的运动技能和自救方法。

3.4风险预防,建立防范机制体系

体育运动风险防范机制体系就是对体育运动进行风险识别、评估、预防和处理的一个完整防范体系。首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确定运动风险源和特征,然后开展运动风险认知,再进行运动风险识别和评估得出风险概率,最后再确定是否进行风险规避和风险转移,如果不行再进行运动风险应对,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降低运动伤害给学生带来的伤害。

参考文献:

[1]张晓白,艾小龙,郝英.高校体育运动风险认知与识别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5):155-157.

[2]郝英.普通高校体育运动风险管控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6(11):155-157.

[3]苏玉凤.大学生体育运动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 12) : 14-15.

[4]胡来东.高校体育运动风险防范机制与策略[J].哈尔滨体育学院报.2015(4) : 43-45.

[5]赵炜锌,汪焱.福建省高校体育运动风险管控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16(10):48-50.

[6]方达.大学生课内外体育运动风险识别与防控研究[J].卷宗.2020(4):292-294.

基金项目:浙江省2021年度高校国内访问学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浙江省高校体育运动风险识别与防控机制研究 》(FX2021092 )。

作者简介:方达( 1982-) ,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风险防控体育运动高校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