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国特色习语的翻译研究

2022-07-02 14:16刘敏熊立本
科学与财富 2022年9期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翻译方法

刘敏 熊立本

摘  要:在全球化趋势下,文化交集、贸易往来等活动日益兴盛。人们的交往不再局限于浅层的对话交流,而是希望寻求更高层次的文化思维的探讨和交融。本国语言的特点与地方人民习俗惯性使文化进一步交流出现了障碍,因此,习语翻译技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富含中国特色的习语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研究中国习语的特点及英译技巧,为后续中国特色文化的傳译和输出研究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特色习语;翻译方法;

1、生态翻译学

21世纪初,在全球生态思潮的推动下,以翻译学、生态学和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基石,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了全新的系统生态翻译学理论。该理论立足于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特征的同构隐喻[1],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透彻思考与研究,移植和类比了自然生态所包涵的原理与术语,并“从生态翻译的视角出发,取生态之要义,喻翻译之整体,基翻译之实际”,形成了“翻译生态”、“翻译生态环境”、 “译者适应”、“求存择优”等一系列术语和概念[1],架构了“译境-译者-译本”的复合翻译生态系统,打破了唯西方翻译理论为主体的局面,为翻译的发展开创了全新的道路。

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所涉及的是“多维”的转化,在实操中主要集中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此“三维”的动态转化上[1]。结合语言学、文化学、交际学与翻译实践而总结得出的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转化法将翻译意图、表达习惯以及传递效果与不同语言的文字相联结,使译文契合翻译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

2、中国特色习语翻译特点

习语是语言之精华,是文化之载体,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歇后语、谚语等[2]。中国特色习语饱含了中华民族特色与风格,透露出中华人民智慧与经验,更包容转化了西方民俗文化。因此,翻译中国特色习语时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第一,随着时代变迁不断被赋予新意义,古时与今日的寓意与喻义可能不尽相同。容易造成翻译过程中,语言色彩风格的偏差。

第二,保持了诞生时代的语言特征,中国是拥有上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每个时代,人民的言语与交往方式俱有差异,从诗词曲、文言文、白话文等等语言体裁中流传下来的习语,不仅更富有中国特色和韵味,也是时代留下的精华和赠予勤劳人民的果实,加大了理解与翻译难度。

第三,引经据典,中国习语多有在前人故事中吸取的经验或认识,翻译时要回顾典故。

第四,习语不可轻易逐字意来理解通句句意,中国汉字多义和缩略词现象是翻译的一大难点,习语中的多义或引申义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给翻译造成难度。

文化的融合不止是形式与结构上的相似,更是色彩与思维上的契合。习语的翻译活动与特定的文化背景、源语言的思考方式、群体的交际意图等等都息息相关,生态翻译学的诞生为中国特色习语翻译起到了更深一步的指导作用。

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国特色习语的翻译研究

3.1 语言维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语言学指导下,根据不同目的语的生态环境对源语言的语言形式进行适应性选择。[3]

3.1.1直译法

直译即按照文本的字面内容进行“顺译”,在尽可能忠实于原文内容的同时,保持原文的形式和结构,能够传达原文意义,体现原文风格。[4]

例1. 远水救不了近火:Far water does not put out near fire.

该句意为从远方运来的水灭不了近处起的火,通常比喻费时费力的办法看似行得通,实则难以解决眼前迫切的危机或问题,是民间常用的俗语。采用直接翻译法,保持了原文结构,使得译文能更容易被读者接受和理解。在译文中保留了“远”和“近”的意思,直接输出“far”和“near”这组反义对比词,将重点的对比意味从中文转移到英文中,从生态翻译理论来看,注重对原文文本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属于语言维范畴。

例2. 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han two in the bush.

与其想要抓住那两只自由的鸟儿,不如把手中已经抓住的握紧,比喻做事情不可好高骛远,免得失去或做不成本可以得到达成的事物。比喻与其希望做成两件未知成败的事,不如追求一个稳妥的目标更保险。该句采用直译法,简单明了,易于被接受和应用。译文中采用“worth than”转换原文“不如”的比较意,从语言维角度,保留了原文语言形式与结构。

3.1.2省译法

省译,省去不会对原文意思造成影响的内容翻译或将译文内容合并后输出,以避免译文累赘,同时巧妙表达原文含义。

例1.瑞雪兆丰年:A snow year, a rich year.[5]

此民间谚语意为冬日大雪预示了下一年会是大丰收之年,是民间农耕人民的智慧体现。“兆”,名词转化为动词,表示“预示着”,译语中省略了动词“兆”一字的翻译,使得译句对仗工整,形式统一,抑扬顿挫,但没有丢失原文包含的含义,体现了语言维的适应性,传译出格律感。丰收于农耕人民而言就意味着富有富裕,译文用“rich”直接输出“丰”,将人民的美好愿望传达。在目的语中选择使用简单的“snow”和“rich”使得译文更加干练。

例2. 人生在世,唯死难逃:Every door may be shut, but death's door.

本句谚语翻译采取省略语义重复词(组)的方式,避免了译文中“be shut”短语的重复出现,使得句子愈发简明,读起来不会聱牙诎曲且文意表达完整。同时用“but”替代“only”来表达“唯”,比起“Every door may be shut, but death's door won't be shut.”的翻译逻辑更完整,译句更简化。译语同“人生在世,唯死难逃”所表达的“人终有一死”之意一致且色彩相符合,实现语言维等效。

3.2 文化维

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异同的适应性转换,关注源语言包含的文化内涵,避免译者只从译语文化角度出发曲解原文意思,导致无法准确传达与阐述源语言文化内涵。[6]

3.2.1套用法

两种语言在内容、形式与性质色彩上相符合或基本一致时相互借用,可以更好地联结不同语言,能够避免阅读时产生的主观因素改变,符合读者群体认可的文化内涵,更能够体现出语言文字的民族特征与地方风情,易于被理解接受,是俚语、习语翻译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例1. 化干戈为玉帛:bury the hatchet

“bury the hatchet”为“把战斧埋起来”,是美国17世纪当地习俗,当交战双方愿意将战斧埋藏在地下,就意味着双方停战,从此和平相处。从文化维看,此英文短语与中文成语“化干戈为玉帛”意思相对应,内涵相近,在翻译时可以直接借用。“干”“戈”“玉”与“帛”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物品,除“玉”以外,其他三字已不常用,逐字直译输出的译文恐会引起阅读障碍,而直截了当地借用已经存在的译语习语,更生动地表明了深层含义,属于文化维的译语转换与适应,考虑到了译语生态环境而展现出的优质翻译。译语以“hatchet”借代“战争”,与源语言“干戈”的借代意相同,贴合源语言的文化内涵,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例2. 英雄无用武之地:a big fish in a small pool

“小池塘里的大鱼”,这一美国习惯用语与中国成语“英雄无用武之地”相对应,意指有真才实学之人没有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无法实现更远大的抱负。采用习语借用的方式,更好地传递文字深层含义,而“a big fish in a small pool”中“big”与“small”一组反义词增添出对比感,十分生动地描绘出困在小池塘里的鱼儿无法舒展身姿,应该去到更广阔的天地的画面。同时译语采用“反说正译”,更符合目的语的用语习惯。关注了文化维所强调的“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避免了从译语文化理解的歪曲。

例3. 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to put butter on the bacon

“to put butter on the bacon”直译理解为“培根上抹黄油”,深层意思为企图优化已然完美的事物,干了多余且毫无必要的事,画蛇添足。与这句朗朗上口的歇后语与之对应,同为讽刺的贬义色彩,可相互套用。“butter”和“bacon”是目的语使用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贴合译语的生态环境。在翻译中,找到更加地道的译文表达无疑是如虎添翼,同时规避了中式英语,使得文意融合更顺利,满足文化维需求,实现译文与原文更高层次的对照。

3.2.2意译法

指根据原文所内涵的含义进行翻译,在译语文化体系比之原语文化体系相对独立,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也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使用意译的方式能够使得译文简洁明快、歧义少且容易理解。

例1.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7]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成语故事讲述了边境一老人原先的马走丢了,人们都安慰他,他不以为祸,而不久后丢失的马匹带回胡人许多良驹,比喻虽看似是经历了坏事,实则也带来了一些好的转机。此类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语本身就省略了一些字词或者自身引申义,这短短八字仅仅是翻译成白话文都略显冗长,如果采用逐字逐词的直译法,译文将更加杂乱无章而难以理解,采用文化维指导下的意译方式无疑是更合适且更易于理解和传播的,同时用“loss”和“gain”将具体事物模糊化处理,干净利落且不乏意境。

例2.山雨欲来风满楼:A turbulent situation foretells a big event.

此诗句意指重大变故将要来临前的暗流涌动,如今也作为俗语被广泛使用。具有古诗词色彩的语句早在著诗成作之时为贴合诗词韵脚和格式进行了不断斟酌与推敲,后人深究其含义无异于妄见冰山之全貌,须得结合诗人词人背景境遇细细品味,这不仅加大了翻译难度,也拉长了翻译进度。采用意译的方式则效率高且含义赅。“turbulent”混乱的、动荡的,将源语言中“山雨”暗含的恶劣情势展现得淋漓尽致,“foretell”这一谓语将源语言的语言重新组织,使得译语符合目的语的表达方式和言语结构。为难以理解文字背后深意的目的语读者提供了简单易懂的思维方式,符合“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与转换”。

例3. 贪多嚼不烂:He that doth most at once doth least.

此成語出自典故故事,比喻无论在工作还是学习上,一味追求数量而无法保证质量或吸收不了,结果只会与愿望背道而驰。“烂”一字,中文含义多,在这里意指程度浅、得到的成果少。而译语采用“least”这一最高级译出“少”一词,结合“most”夸张化,加强了劝诫意味。同时,译文在原无主句基础上加上主语,更契合目的语的语法结构。在中文中多见多义词,用直译法难以解决,应当贴合语境来翻译意思。对于多义词的翻译,采用意译则不会带来歧义,满足文化维下内涵的传递,适应了译语生态环境。

3.3 交际维

交际维的选择性适应转换指在关注上述二维的,把翻译的侧重点放在传达交际意图上,达成信息的情感态度传送和接收的功能。[8]

3.3.1增译法

在翻译时,根据文本含义和语法句法需要增补一些文字表面没有但意思中有而词语,使得译文输出更通顺,思想表达更完整。

例1.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One’s big troubles turn into little ones and their little ones into nothing at all.[9]

此俗语多用在劝说、求情语境中,将原本严重的事情逐步转化,最后解决或息声宁人。原语包涵递减逻辑,遵循一定的顺序,在翻译时不可忽略。其次,“小”在此不指形体的区别,而是被赋予了“不严重的”的修饰意义,是汉语常见的多义现象。中文中“事”可以指代很多东西,例如事情、麻烦等等,该译句中采用“troubles”将“事”具体化,对于目的语读者更易理解,实现语言功能,因此根据交际维目的,使用增译的方法,将原文所省略的内容补充上,使译本更完整更清楚。

例2. 人善有人欺,马善有人骑: Good men are apt to get cheated, as good horses are apt to get ridden.[9]

此俗语意思是人老实忠厚,就容易被别人欺侮和利用,就像马温顺忠实,人可以轻易降伏,驯化它为坐骑一样。译句增译表介词“as”,在逻辑上丰富原文暗含的类比对等关系。同时采用被动表达,使得文本内容完整且教育劝导色彩更强,符合交际维,达到双语交际意图。

例3. 正人先正己:He is not fit to command others that cannot command himself.

该俗语指以身作则,自己对自己的要求都没达到的话,怎么能去要求别人呢。译文使用“正说反译”结合增译“he”人称代词和“正”字引申意的方式来翻译,将“正”之一字形象化、立体化,表达出交际中的劝诫功能,同时译者在翻译时对原意进行增添,对文化内涵进行转换,以达到交流目的,达到交际维层次。

3.3.1还原译法

习语本身来自于外国,在中国传播范围广,逐渐被赋予中国特色,在翻译时可以还原到源语言。

例1. the garden of Eden:伊甸园

根据《圣经·旧约·创世纪》记载,“the garden of Eden”是亚当和夏娃的原居住地,是地上的乐园。自引入中国来,多指“天堂”、“乐园”,已是现代常用俗语之一。伊甸园是根据“Eden”的音而译,还原并贴近源语言,将原文含义与色彩赋予给一个新生词,满足交际维,达到表达和交际中所重视的相互理解的意图。

例2.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10]

出自《罗马古典》典故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一词,下至五岁稚子,上至耄耋老者都在用。结合直译,传递出殊途同归,用不同的办法最终可以达成相同的目的的文化内涵,达到交流交际的功能,实现交际维效果。

4.结论

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原理,指导翻译策略研究,为特色习语、民间常用语的翻译、传译、外宣助力,推动文化传播,思想交流进程。译者在翻译时,应充分思索三维意图,考虑目的语的生态系统,从而翻译出更易被接受和理解的译本。翻译拉近人与人思维与交际的距离,生态翻译学则更研究出人类在思维上靠近的规律,为优化翻译、翻译适应译语环境提供崭新角度。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商务印书馆.2013

[2]黄云龙.英汉动物习语内涵差异的原因分析[J].科技资讯.2012

[3]杨广,吉鑫悦.生态视角下的政府报告英译解读[J].海外英语(上).2017

[4]管晓蕾.基于生态翻译学的网络流行语的翻译Translation of Net Buzz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r [J].未来与发展.2015

[5]席曉青.汉语谚语的英译探析[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6]陈志坚.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流行语“三维”转换[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7]孙晓彤.汉语谚语英译策略研究[J].汉字文化.2018

[8]邓向福.对联翻译的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解读[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9]尹邦彦.中国谚语与格言英译辞典[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

[10]熊晓华.汉语谚语的英语翻译研究[D].暨南大学.2010

课题项目:1.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科技创新训练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202113280012)

2.2021年浙江理工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计划重点项目资助

猜你喜欢
生态翻译学翻译方法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结合语境翻译文言文方法举隅
浅谈汉语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品长存现象分析
中国特色词汇及其外宣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