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背景下公众对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接受意愿调研

2022-07-02 18:16王艺澄王梦楠高歌雷洁
科学与财富 2022年9期
关键词:回收利用节能减排

王艺澄 王梦楠 高歌 雷洁

摘  要: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行,许多产业开始着眼于再生产品的开发和利用。“十三五”以来,我国大力推广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期望建成“绿色建筑”,打造“无废城市”。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既可以解决日渐增长的建筑垃圾,也可以节约砂、石等天然资源。但是目前我国政府对建废回用产品多采取强制推广政策,相关领域中的研究也忽视了对大众意愿的考量。基于以上现实问题,本文从公众对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的认知现状出发,分析人们对建废回用产品的接受意愿,研究引导政策对大众的影响效果。

关键词:节能减排; 建筑废弃物 ;回收利用 ;公众意愿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节能减排广义上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排放,而狭义上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排放[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建筑行业正处在方兴未艾、日新月异的阶段。2010-2019年间,我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以平均每年2061.03平方公里的速度飞快增长。到2019年,我国城市建筑面积已经达到了58307.7平方公里[2]。因此,水泥、砂子、卵石与碎石作为制作混凝土不可缺少的原材料,也在被以一种惊人的速度不断消耗。与此同时,建筑物的老旧、损坏和城市基础设施的老化使得许多的建设项目被拆除,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和废弃物。

建筑垃圾是指建筑施工、道路开挖、旧建筑拆除及建材生产等活动所产生的余渣、弃土、弃料、泥浆与其他废弃物[3]。目前我国年拆除建筑产生的建筑固体废弃物2亿吨以上,年新建建筑产生的建筑固体废弃物大约1亿吨。“建筑固体废弃物占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总量的40%”[4]。由于传统施工过程对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处理就被运往郊外填埋或露天堆放,造成了污染环境、影响周围居民健康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处理这些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成了挡在可持续发展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建筑废弃物再生产业应运而生。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指以建筑垃圾为原料制成的成型产品,或对建筑垃圾进行一定处理后,再投入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可以说,以回收利用代替传统的建筑垃圾处理方式,既保护了天然资源,又能够降低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国外建筑垃圾回用产业起步较早,日本政府在1977年就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要求施工场地中的废弃物必须送往专门机构进行处理。近些年来,我国也开始大力支持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2005年,我国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十三五”规划中也要求“加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建设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系统,规范发展再制造”。

1.2.研究内容、意义及创新之处

1.2.1.研究内容

本文围绕大众对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接受程度为核心研究问题,首先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城市居民对建筑废弃物回用的态度。其次,利用田野实验的研究思路,以政策类型作为客观变量,在现实中寻找实验对照组。并通过比较对照组间大众对于建筑垃圾回用的接受意愿,在现实环境下预测不同政策的行为引导效果。最后,总结结论,为大众建筑垃圾回用行为引导政策的确定提供决策依据。

1.2.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文从城市居民对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入手,通过公众接受意愿研究国家政策影响,将微观行为和宏观调控相结合。拓宽了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研究的思路,为政府加大推广建废回用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2)现实意义

我国正大力推广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但由于起步时间较晚、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至今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公众对于建筑废弃物回用还比较陌生,许多人对回用产品抱有抵触情绪。而随着推广规模的扩大和接触回用产品机会的增多,大众的抵触情绪会逐渐上涨,届时将造成恶劣影响。因此,在建筑废弃物回用推广的潜在问题爆发之前,研究不同政策对广大群众的引导效果,寻找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有效途径,能为预防和解决建筑废弃物回用在我国推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办法。

1.2.3.创新之处

节能减排一直是我国大力支持发展的研究方向。在建筑施工行业,已有许多“无废城市”、“绿色建筑”的相关研究,但多从新能源开发利用、产业结构转变等科技、经济角度入手。而针对大众意愿和社会评价的研究分析则少有出现。因此,本文以公众视角出发,从人文、社会的角度研究分析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并提出政策建议,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新思路。

2.实验研究

相关引导政策作用效果的田野实验研究通过使用随机田野实验的方法在自然社会环境中寻找能够代表不同类型政策作用原理的抽象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对调研样本进行分组,并通过比较组间调研参与人员对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回用行为的接受意愿,在真实社会环境下,对不同政策的作用效果进行评估。

2.1.政策作用效果的田野实验方案设计

为了获取研究实验所需要的数据,本次调研采用了线上问卷调研和线下问卷调研结合的方式。线下问卷于西安市雁塔区进行发放。在调研前期对5名调研员进行有关问卷调研相关基础知识培训,并于2020年4月8日在西安市雁塔区小寨地铁站口进行随机问卷发放。

2.1.1.调研问卷统计量

(1)線下问卷调研

本次线下问卷调研选取西安市雁塔区小寨地铁口及其周边地区进行发放。小寨位于市中心客流量大、人群随机性高,适合进行实验的随机抽样。线下问卷共计实发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份,有效率为97%。

(2)线上问卷调研

本次线上问卷调研通过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方式进行问卷传递。线上问卷共计填写167份,回收有效问卷共计112份,有效率为67.07%。

2.1.2.问卷发放及填写情况

(1)线下问卷部分问题统计情况

(2)线上问卷部分问题统计情况

2.2.问卷有效性控制

为了减少参与调研人员随意答题、对题意不明所导致的误选情况,我们小组在问卷内容的设计及问卷的发放阶段采取了一定措施,尽可能保证所收集到样本数据的有效性及真实性,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参与调研人员的真实想法。

(1)保证问卷题目通俗易懂。在前期问卷设计阶段,参考相关调研问卷的设计思路。并在问卷设计完成后,进行小范围试填,保证调研问卷题意清晰。

(2)保证调研数据的有效性。在问卷的第一页,介绍了该问卷的调研目的及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无效样本的数量,从而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人们的真实意愿。

(3)减少漏答造成的问卷数据损失,及有效性下降。要求调研人员在回收每份问卷时认真核查问卷作答是否有遗漏情况,若存在遗漏情况则请求参与调研人员进行二次补填。

(4)防止调研范围小对于样本的随机性的影响。由于本次调研在现实层面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为了尽可能减少在抽样过程中产生的误差,选择在西安市雁塔区小寨地铁口及周边地区进行问卷发放。由于小寨地铁口是西安市标志性建筑物,其中人流量大、人群结构复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分层抽样的随机性及有效性。

3.基于田野实验确定政策作用效果

3.1.变量介绍

为了能够实现调研目的对不同类型政策对居民对于城市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回用的真实意愿的反馈,在问卷变量的选取上,首先选取了能够代表政策作用,又便于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控制的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1)自然资源极度缺乏的经历。

(2)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经历。

(3)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回用的接受意愿。

在该部分研究中,居民对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接受意愿被作为因变量。通过比较对照组间线上调研和线下调研中参与人员对于建废回用产品的接受意愿,衡量不同政策对于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潜在引导效果。

3.2.研究假设

该部分研究通过在自然条件下,选取两组抽象变量,模拟不同类型政策的作用原理。根据实验目的,在实验开始前分别假设不同政策均会对居民的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回用行为产生积极的引导效果,故而分别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1∶经历过自然资源极度缺乏的居民对于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回用的接受意愿更高。

假设2∶有过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经历的居民对于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回用的接受意愿更高。

3.3.数据分析及假设检验

为确定不同控制变量对于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回用接受意愿的影响,该部分研究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调研参与人员对于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回用接受意愿间的区别。在选取进行方差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时,考虑到结构方程模型能处理潜在变量减少数据信息损失的优点,首先建立关于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回用居民接受意愿单一潜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而采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处理。

(1)信度与效度分析

所有研究项对应的共同度值均高于0.4,说明研究项信息可以被有效的提取。另外,KMO值为0.715,大于0.6,意味着数据具有效度。另外,2个因子的方差解释率值分别是55.878%,26.436%,旋转后累积方差解释率為82.313%>50%。意味着研究项的信息量可以有效的提取出来。最后,请结合因子载荷系数,去确认因子(维度)和研究项对应关系,是否与预期相符,如果相符则说明具有效度,反之则需要重新进行调整。因子载荷系数绝对值大于0.4时即说明选项和因子有对应关系。

(2)交叉效度检验

利用卡方检验(交叉分析)去研究[2]对于是否经历过自然环境资源极度缺乏共1项的差异关系,从上表可以看出:不同[2]样本对于是否经历过自然环境资源极度缺乏共1项呈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着不同[2]样本对于是否经历过自然环境资源极度缺乏共1项均呈现出差异性,具体建议可结合括号内百分比进行差异对比。

[2]对于是否经历过自然环境资源极度缺乏呈现出0.05水平显著性(chi=9.629, p=0.047<0.05),通过百分比对比差异可知,6.0选择否的比例38.24%,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22.68%。2.0选择是的比例100.00%,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77.32%。5.0选择是的比例100.00%,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77.32%。

总结可知:不同[2]样本对于是否经历过自然环境资源极度缺乏全部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

(3)方差分析

利用方差分析(全称为单因素方差分析)去研究[2]对于是否经历过自然环境资源极度缺乏共1项的差异性,从上表可以看出:不同[2]样本对于是否经历过自然环境资源极度缺乏全部均呈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着不同[2]样本对于是否经历过自然环境资源极度缺乏均有着差异性。具体分析可知:

[2]对于是否经历过自然环境资源极度缺乏呈现出0.05水平显著性(F=2.535,p=0.045),以及具体对比差异可知, 有着较为明显差异的组别平均值得分对比结果为“5.0>6.0”(同时也可以使用折线图进行直观展示)。

总结可知:不同[2]样本对于是否经历过自然环境资源极度缺乏全部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

(4)假设检验

综上所述,关于不同控制变量对调研参与人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回用接受意愿的建设检验结果如下表。

4.结果分析

4.1.调查结果

在自然环境下验证了环保动机激发政策能有效引导居民的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行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经历过自然资源极度缺乏的调研参与人员会更愿意接受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回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能从经历过自然资源极度缺乏的调研参与人员,相对于没有该经历的人员而言,会有更强的自然资源危机意识,因此会有更强烈的保护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建筑废弃物的环保动机。而环保动机激发政策的作用原理正是通过提高居民的环保动机,进而引导其参与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回用行为。

在自然环境下验证了知识普及政策能有效引导居民的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回用行为。根据研究结论可知,有过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使用经历的调研参与人员会更愿意去接受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回用。从对于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回用的了解程度方面进行考虑,使用过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调研参与人员无疑会获取更多关于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回用的相关知识,对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回用具有更高的了解程度。因此,这一结论的证明为以提高居民对于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了解程度为作用手段的知识普及政策,在自然环境下能提高居民对于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回用的接受意愿,引导居民参与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回用提供的理论支撑。

4.2.总结

本部分研究当中,通过抽象不同政策的作用原理,在自然状态下分别选取自然资源极度缺乏的经历及废弃物再生产品的使用经历,作为代表环保动机激发政策及知识普及政策作用原理的控制变量。通过模型在最大限度减少数据损失的情况下,对不同对照组间调研参与人员关于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回用的接受意愿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自然资源极度缺乏的经历及废弃物再生产品的使用经历,均能显著正向影响调研参与人的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回用接受意愿,从而佐证了两种类型政策在自然状态下均能对居民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回用接受意愿产生良好的引导作用。

5.相关引导政策建议

5.1政策背景

在政府最新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任务更加迫切。目前,受资源禀赋、能源结构、发展阶段等因素影响,未来我国大宗固废仍将面临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综合利用产品附加值低的严峻挑战。

截止目前,我国大宗固废累计堆存量约600亿吨,年新增堆存量近30亿吨。其中,赤泥、磷石膏、钢渣等固废利用率仍较低,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存在较大的生态环境安全隐患。

罗晰(2021)提出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的现存数量为110亿吨,其中建筑垃圾占比近30%。此外,她还提出对此进一步提出建筑垃圾占用土地的估算问题,并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增建筑面积将达到350亿平方米,假如按照每万平方米500—600吨的标准进行估算,由此产生的新增建筑垃圾数量很可能是一个十分巨大的规模[5]。

其中对于建筑废弃物所提出的主要方针是加强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规范建筑垃圾堆存、中转和资源化利用场所建设和运营,推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应用。唐琼(2019)提出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6]。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五章中,也详细地从上面三种方法入手对于建筑垃圾提出了处理方法以及防治建议,主要针对于源头问题处理和相关部门的监督。例如,加强各种工艺技术的完善从源头上减少建筑垃圾,在建设过程中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进行监督。

5.2政策创新思路

通过以上关于现有政策的查询,以及最新提出的“十四五规划”第七点保证措施中所提出的加强宣传推广提高民众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认识,可以看出政府政策有民众宣传的倾向,但依旧没有进行具体科普措施的推行。

在此次问卷研究中,我们发现大众对于建筑废弃物的可回收利用的认识了解并不全面,我们交谈过的几位填写问卷的被调查人甚至对于建筑废弃物是什么都不清楚。即使对于建筑废弃物的可回收利用大家表明的态度绝大部分都是持支持态度,但当我们问卷进一步深入询问人们的购买意愿时,得到的数据并不是所期望的。

5.2.1 政策创新思路的问题来源

(1)建筑废弃物可回收利用的了解程度。该部分研究居民对建筑废弃物来源、处理过程及品质的了解三个方面进行测度,以了解大众对于建筑废弃物可回收利用知识的了解程度。问卷选项设置评分1—7分,分数越高代表态度越积极,“1”代表对建筑废弃物了解程度抵,反之“7”代表对了解程度深。

(2)对建筑管理部门的信任。对于建筑管理部门的信任主要代表着对建筑管理部门提供安全可靠的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初衷信任,以及对于其所提供关于建筑废弃物可再生产品安全信息的信任。因此该部分研究问卷从这三个方面对大众对于建筑管理部门得到信任程度进行测量。答题规则同上。

(3)对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大众的感知收益。在以上两个方面的调查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实际生活所需关心的购买关系,对大众的感知收益以及是否会带动他人消费进行了研究。

5.2.2 建模分析

确立以上三个方面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一个二元模型。本模型对公众对于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购买意愿与对建筑部门管理的信任和对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了解程度的关系。模型如下:

从上表可知,将对于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了解程度,对建筑管理部门的信任作为自变量,而将对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感知收益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从上表可以看出,模型公式为:对使用建筑廢弃物再生产品的感知收益=2.388 + 0.338*对于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了解程度+0.241*对建筑管理部门的信任,模型R方值为0.273,意味着对于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了解程度,对建筑管理部门的信任可以解释对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感知收益的27.3%变化原因。对模型进行F检验时发现模型通过F检验(F=8.812,p=0.001<0.05),也即说明对于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了解程度,对建筑管理部门的信任中至少一项会对对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感知收益产生影响关系,另外,针对模型的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发现,模型中VIF值全部均小于5,意味着不存在着共线性问题;并且D-W值在数字2附近,因而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样本数据之间并没有关联关系,模型较好。最终具体分析可知:

对于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了解程度的回归系数值为0.338(t=2.710,p=0.009<0.01),意味着对于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了解程度会对对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感知收益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对建筑管理部门的信任的回归系数值为0.241(t=1.463,p=0.150>0.05),意味着对建筑管理部门的信任并不会对对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感知收益产生影响关系。

总结分析可知:对于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了解程度会对对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感知收益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但是对建筑管理部门的信任并不会对对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感知收益产生影响关系。

5.3政策分析和建议提出

通过以上模型的建立和分析,可得出建筑废弃物可再生产品的感知收益取决于公众对于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了解程度,因此在对于政策提出方面,侧重于对公众普及和宣传关于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

陈起俊(2018)通过X-Y-Z维度统计得出响应次数最多的政策工具是环境型—资源化处理—强制型政策,表明了我国政府对于建筑废弃物处理坚持环境保护和资源化利用的统一和政府约束与市场发展的协调。但是对于社会层面的宣传力度不够,陈起俊(2018)指出从政策效力维度来看,当前政府对于建筑废弃物管理强制与激励双管齐下,但建筑废弃物责任主体自觉履行职责的自愿型政策基本处于边缘地带。自愿型政策的缺位代表了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活动仍是以政府直接或间接干预为主,行业协会、环保组织、企业联盟等社会团体的作用有待挖掘。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政府并未深入到社会组织中,让社会组织进行普发宣传来提高政策的有效性[7]。

本文对于政策的提出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普及认知,不仅仅局限于政府的政策条文。例如,在严格把控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将其运用在实施新区开发和老區改造中,并给予公众一定的优惠政策进行宣发。

(2)政府可以与行业协会、环保组织、企业联盟等社会团体进行合作,联合社会组织对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效率提高,同时也可以进行一定的公众宣传。不仅仅局限于政府,构建起多元主体参与政策的体制改变传统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政策体系。

(3)注重建设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运用到建筑中,公众对于建筑购买所实行的优惠政策,在考虑成本的情况下进行适当优惠,可以参考新能源汽车等所提出的相关政策,根据建筑废弃物再生品投入再生产的特点进行合理调整。

6.结论、不足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从不同政策及对不同年龄、教育背景的群众调查的微观视角,对于在无废城市背景下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公众接受意愿展开研究探索。确定了不同政策下对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接受程度及发展措施,并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得出接受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人群的特征趋向。为了加强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推广和使用,通过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和建议,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力指导。

本次数据通过使用随机田野实验的方法在自然社会环境中寻找能够代表不同类型政策作用原理的抽象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对调研样本进行分组,并通过比较组间调研参与人员对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回用行为的接受意愿,在真实社会环境下,对不同政策的作用效果进行评估。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在自然环境下验证了环保动机激发政策能有效引导居民的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行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经历过自然资源极度缺乏的调研参与人员会更愿意接受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回用

(2)在自然环境下验证了知识普及政策能有效引导居民的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回用行为。根据研究结论可知,有过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使用经历的调研参与人员会更愿意去接受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回用。

因此,从整体来看,无废环境下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接受意愿与环保动机激发政策和知识普及政策成正相关。群众对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接触密切程度直接影响了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接受意愿。

6.2 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不足与展望

6.2.1我国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发展的不足

虽然,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使用受到部分推广过、使用过居民的肯定,但从目前现状来看,相对于国外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资源利用率和处理方法,我国的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发展只是处于萌芽阶段。既没有科学的处理方法也没有合理的法律保障,以至于某些城市周围出现了大量建筑堆积垃圾的现象[8]。以下几点较为常见的问题:

(1)缺乏先进的施工工艺、设备落后、功能欠缺。目前填埋处理仍然是主要处理方案,甚至是随意倾倒,对环境和社会的统一协调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制约力过小会对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的浪费问题造成更深远的影响[9]。

(2)国家支持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相关法律法规较少,法律体系仍不完善,另外对建筑废弃物处理提供的资金支持较少。普通群众对建筑废弃物利用方面的意识相对淡薄,了解程度较低,无法最大程度上刺激该产业的发展。

(3)由于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方法不恰当和管理等方面的缺失以及许多建筑工程的机械化程度较低,导致建筑废弃物的产生量超过了预期的标准。

6.2.2我国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展望

目前我国在建筑应用方面做的工作较少,并且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和正规化。我国建筑废弃物的首次规模化回收利用是在2007年的一次商务区工程建设中将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于基础建设[10],此次回收的建筑废弃物超过了万吨,对于我国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工作起到巨大的促进意义。

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对厉行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政府对此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制定了更多相应的法律法规,我国技术人员也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研究[11]。随着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研究的不断深入人心,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必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国兴,高秀林,汪应洛,刘明星.政策协同:节能减排政策研究的新视角[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34(03):545-559.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DB/OL].2020-12-31/2021-04-30

[3]赵爽,郑飞.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法律制度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06-112.

[4]杨德志,张雄.建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战略研究[J].中国建材,2006(05):83-84.

[5]罗晰.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市场前景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14):117-118.

[6]唐琼.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8):158-159.

[7]陈起俊,张瑞瑞,李超伟,赵温.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建筑废弃物政策分析——基于2003—2018年的国家政策文本[J].生态经济,2020,36(06):196-203.

[8]张宸,孙颖杰,刘骁,王野.我国城市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现状分析[J].河北企业,2016(06):27-28.

[9]李南,李湘洲.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经验及借鉴[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2(06):41-44.

[10]袁志平.城市建筑垃圾再利用对策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 34(005):107-108.

[11]徐建江.浅谈我国建筑垃圾的现状及利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3, 000(003):152-152.

猜你喜欢
回收利用节能减排
混凝土搅拌站污水的监测与回收使用的探讨
浅谈低碳经济中的省道公路养护
建筑、生态、资源
低碳能源技术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特色建设探索
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建议
城市污水及其回收利用的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