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2022-07-02 01:38胡展孝耿建均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2年6期
关键词:预埋件模板钢筋

胡展孝 耿建均

0 引言

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其形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建设中普遍的结构形式。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对建筑工程整体的建设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要依据实际混凝土建筑工程,提出科学而高效的工程计划及方案,采取针对性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确保能够严格落实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发挥其优势。

1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概述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避免引发浇筑后的混凝土开裂问题等。为处理上述难题,部分建筑方会注入一定量的减水剂或者膨胀剂,以便做好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确保其施工质量。

1.1 混凝土的水泥水化分析

拌合水与水泥混合在一起会出现水化反应,而在发生水化反应期间会释放出大量热量,考虑到部分混凝土结构尺寸大强度高,极易使得内部水化反应所产生的热量无法挥发,且诸多热量积压在混凝土内部,导致外部温度低,内部温度高。通常来说,水泥类型以及水泥用量与释放热量的高低有一定联系,一般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完5d 内,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接着才会从表到内渐渐释放。

1.2 水分收缩变化分析

混凝土达到硬化时的水分大约分为两种类型,伴随胶材进一步水化一部分水还会继续挥发,水分挥发就会使得混凝土失水收缩,这就会影响混凝土质量。不仅如此,在浇筑或者拌合混凝土期间,选取不同的施工方法会给混凝土的体积收缩带来不同影响,例如,掺合料类型、减水剂类型、混凝土调配比重以及水泥类型都将影响混凝土收缩情况。

1.3 外界环境

外界温度下降,会使得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构成明显温差,而温差会使得混凝土结构发生改变,所以在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把握施工时机。

2 工程概况

某工程建筑面积为18 000m,占地面积为600m,建筑高度100m。地下一层大约为490m,用于地下车库以及设施用房。两层裙房,单层高度即5.82m。裙房以上用于高层住宅,而屋面以上属于电梯机房、水箱间以及屋面的构架。在本项目中,所用梁、板以及柱的混凝土浇筑的强度等级即C20~C45。作业期间采用的机械设施即5 台φ50mm 振捣棒,2 台平板振捣器以及1 台布料杆。

3 混凝土浇筑工艺及方法

3.1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泵送→基础底板/柱/梁/板/剪力墙/楼梯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

3.2 操作工艺

本工程混凝土拌制由混凝土拌和站统一拌制,由混凝土罐车运输,汽车泵泵送入模。

3.2.1 作业准备

(1)浇灌作业以前应当先把钢筋上的污渍、模板中的尘土、杂物等清理干净,且查看钢筋保护层垫块是否在恰当位置、与有关标准是否相符。

(2)胶合模板的时候应采用喷水的方式确保模板达到一定湿度。柱模板和墙模板的扫除口应当在杂物和水渍清理干净后再密封。

(3)施工缝位置硬度和紧实度不够的混凝土已全部清理,裸露出石子,且喷水保持一定湿度,并且应注意不可出现明水。

3.2.2 混凝土运输

将混凝土从搅拌机卸下后,装进混凝土搅拌泵内,且第一时间运输到作业现场。运送期间尽可能优化周转流程,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

3.2.3 混凝土泵送

泵送混凝土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混凝土泵持续不停地运行,若出现异常,暂停时长在45min 以上或者混凝土产生离析问题,应当马上采用压力水的方式抑或其他方式对管内留存的混凝土进行冲刷,冲刷出来的混凝土不可使用在永久性的建筑架构上。

3.2.4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1)混凝土从出料口滑下的自由下落度应当在2m 以下,一次浇灌高度应当在2m 以下,剪力墙柱一定要逐层浇灌,间隔时长大概是45min。

(2)混凝土应当逐段逐层持续性浇灌,浇灌层高度应当依据混凝土供给水平、架构特征、钢筋密度、混凝土初次凝结时长、一次浇灌方量整体确定,通常厚度在40~50cm 左右。

(3)运用插入型捣合器应当快速插入缓慢拔出,插点需要匀称排布,逐点振捣,有序进行。移动间距应当低于捣合半径的125%。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插进下层5~10cm,以便于相邻层混凝土完全融合。振捣过程中,振捣棒不可与模板、钢筋碰触。平板振动器移动距离,应当确保振动器的平板将振捣完成区域的边缘包括在内。

(4)浇灌混凝土应连贯进行。如果中间需要暂停,暂停时长应当尽可能减短,且应当在上层混凝土初次凝结以前,完成下层混凝土浇灌。

(5)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应当定期查看预埋件、钢筋、模板等位置是否发生移动,是否产生变形抑或堵塞问题,确保钢筋与垫块地点准确,不可踩踏楼梯、楼板等位置的钢筋,不可与插筋、预埋件等相碰触。发现异常应当马上解决,且应当在浇灌完毕的混凝土初次凝结前妥善处理。

(6)后浇带在主体完成顶部施工60d 后,使用比两端混凝土强度级别略高的混凝土进行浇灌。

3.3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

3.3.1 基础混凝土垫层浇筑

通常而言,基础C15 混凝土垫层应当连续浇灌完成,需要对防水有一定要求,在浇灌完毕后应将表层进行压光。

3.3.2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应当逐层持续浇筑,暂停时长不可长于混凝土初次凝结时长,并且应当在两小时以内。各层的浇筑振捣都应当逐层下料,厚度应当管控在40~50cm 左右。相邻层使用踏步型阶梯形状,每个台阶浇筑完毕暂停0.5h 等待混凝土沉降,之后再进行上层浇筑。作业过程中避免因为振捣不充分或者不全面、模板的根部砂浆涌出、下料厚度过厚等因素导致麻面、蜂窝等问题产生。

(2)防水混凝土应当以机器捣实,通常使用插入型捣合器,应当以较快的速度插进,以较慢的速度拔出,一直到表面不再出现气泡截止,插点间隔距离应当在40cm 以下,避免存在振捣不全面的问题。上层振捣棒应当插进下层3~5cm。尽可能防止与预先埋设的螺栓、预埋件相碰触,避免预埋件出现位置移动。

(3)混凝土浇灌之后,若混凝土表面较大,使用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之后以刮杆将其整平,然后以木抹子抹平。

(4)已浇灌完毕的混凝土,应当在12h 左右进行遮盖与喷水养护。如果是常温养护,应当养护7d 以上,如果是特种混凝土,应当养护14d 以上。

3.4 柱混凝土浇筑

(1)柱混凝土浇灌之前应当先在底部填充厚度为50mm的减石子砂浆,逐层捣合柱混凝土,插入型振捣器各层厚度不可超过500mm,捣合棒不可与预埋件、钢筋相接触。除了最上层的振捣之外,下层需要安排专门人员及时对模板进行敲打。

(2)柱高不超过3m,可以在柱顶进行混凝土浇灌,如果在3m 以上,应当采用举措抑或在模板侧面开洞装设斜溜槽逐段浇灌。各段高度都应当管控在2m 以下,各段混凝土浇灌后应当把开洞模板密封。

(3)柱子混凝土应当确保一次浇灌完成,如果需要预留施工缝,应当将位置设定在主梁下端。在和板、梁一同浇灌的时候,应当在柱浇完成后暂停1~1.5h,让其逐步下沉,之后接着浇灌。

(4)浇灌完毕后,应当第一时间对搭接钢筋进行梳理。

3.5 剪力墙混凝土浇灌标准

(1)浇灌墙体混凝土应当不间断进行,暂停时长应当在2h 以内,各层浇灌厚度不应超过500mm,应当依照墙体混凝土浇灌次序图依照次序逐层浇灌、振捣。

混凝土下料点应分三点布置。在混凝土接槎处应振捣密实,浇筑时随时清理落地灰。

(2)振捣棒间隔距离应当不大于500mm,所有振点的持续时长都以表层出现浮浆作为标准,为了让不同层的混凝土融合为一个总体,捣合器应当插进下层混凝土50mm 左右。捣合的时候应当高度重视洞口位置、钢筋分布密集度,为避免漏振问题出现,应当在洞口两端同步振捣,下灰高度也要大体一致。大洞口的底模板应开口,并在此处浇筑振捣。

3.6 梁、板混凝土浇筑

(1)板与梁应当同步浇灌,浇灌方式应当由其中一个端点起,运用“赶浆法”,也就是先对梁进行浇灌,然后依据梁高逐层浇灌为阶梯形状,在浇灌到板底部的时候和板的混凝土一同浇灌,伴随阶梯形的持续延展,板与梁混凝土浇灌持续前行。

(2)与板连接为总体高度在1m 以上的梁,可准许独立浇灌,可将施工缝设定在板下面2~3mm 的位置。浇筑振捣的时候,两个工序需密切配合,首层以较慢的速度下料,梁底振捣达标后再下第2 层料,运用“赶浆法”确保水泥浆顺着梁的底部将石子包在里面朝前推动,各层振捣充分后再下料,梁侧面与底面应当振捣密实,振捣的时候不可与预埋件、钢筋等相碰触。

(3)梁柱节点钢筋数量较多时,浇灌该位置的时候应当以粒径较小的石块和强度级别相同的混凝土浇灌,并且以直径较小的捣合棒进行捣合。

(4)板混凝土的浇灌厚度应当比板厚度略高,以平板捣合器按照和浇灌相垂直的方向进行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顺浇筑方向托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在板混凝土浇灌的时候不准许以振捣棒对混凝土进行平铺作业。

(5)混凝土浇灌完成的楼板、楼梯踏步表层应当采用恰当的防护举措,在强度高于1.2Mpa 时才能够在上面操作并进行模板与支架的装设。在混凝土持续浇灌前,施工缝混凝土表层应当进行凿毛处理,将不够紧实的混凝土与石块刨除,且以水进行冲刷,首先浇筑和混凝土配比相同的石子砂浆,之后持续进行混凝土浇灌,应当认真捣实,让之前的混凝土与新浇筑混凝土密切贴合。

3.7 楼梯混凝土浇筑

(1)楼梯段混凝土从下到上进行浇灌,先将底部混凝土振捣到位,达到踏步地点的时候再和踏步混凝土一同浇筑,持续朝上推动,且及时以木抹子对表面进行整平。

(2)施工缝地点:楼梯混凝土应当不间断浇灌,对于单一楼梯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楼层平台处部位;对于多层楼梯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1/3 的部位。

3.8 楼板面处理

所有浇筑的混凝土楼板面应当扫毛,扫毛时应当顺一个方向扫,严禁随意扫毛,影响混凝土表面的观感。

3.9 施工缝处理

(1)底板施工缝留在底板上300mm 处,墙体留在顶板下皮上10mm 处,柱施工缝留在梁下皮50mm 处,楼板施工缝留在楼板面处。

(2)所有施工缝在浇筑混凝土达到1.2Mpa 后,进行剔出施工缝处软弱层,对混凝土做毛化处理。

(3)有防水要求的施工缝应按要求固定好止水条,浇混凝土前施工缝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泥土杂物,确保与混凝土结合良好。

3.10 拆模养护

(1)混凝土找平后,大筏板处面层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和毛毡加强养护。地下室底板、顶板及外墙处采用塑料薄膜加强养护。

(2)常温情况下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 以上的时候将模板拆掉,模板拆掉时应当确保墙体不出现开裂、掉角等问题,第一时间对墙面进行修复。

(3)混凝土浇灌完成后,应当在12h 内进行遮盖与喷水。如果是常温,应当采用喷水的方式进行养护,一般混凝土应当养护7d 以上,防水混凝土应当养护14d 以上,养护应当安排专门的人员管理,喷水频次应当将混凝土湿度达标作为准则。

(4)拆掉梁板底部模板的时候,混凝土强度一定要达到设计标准;若设计未进行明确要求,应当达到表1 所列出的标准。

表1 模板拆除强度要求

(5)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其棱角不受损伤,方可进行拆除。

3.11 混凝土浇筑现场设备布置

因现场施工及交通较为便利,故基坑边布置15 台普通混凝土泵车点(如图1 所示)。在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可在基坑边适当增加两台混凝土泵车同时施工。

图1 混凝土泵车位置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前期拌制以及后续养护工作不容忽视。相关的施工人员要重视这两大板块的施工内容,唯其如此,才能够为混凝土浇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大幅度提升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水平。各个施工环节都有其质量控制的要点及内核,施工人员需要明晰有关制度执行规范的流程,并综合施工条件采取针对性举措。

猜你喜欢
预埋件模板钢筋
D10mm热轧带肋钢筋五切分生产工艺开发
截钢筋
幕墙槽式预埋件现场监理探讨
对工程预埋件施工工艺的探索
对工程预埋件施工工艺的探索
这批没收钢筋该如何处置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城市综改 可推广的模板较少
四切分Φ12mm热轧带肋钢筋轧后穿水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