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和远方”赋能乡村振兴

2022-07-04 20:16宜霖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诗和远方甘肃文旅

宜霖

阳春三月,正是出游踏青好时节。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铺绿叠翠、百花竞放、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田野,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简洁的文字,生动的画面,乡村美景的魅力扑面而来,暗扣标题中的“诗和远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近年来,乡村旅游渐兴,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热门选择。到拥有莫高窟、七彩丹霞、崆峒山等名胜古迹的甘肃旅游,如果没有进过“村”,那可能就错过了这里大半的美。甘肃乡村地域广阔、生态美好、民风淳朴,原始纹理保留完整,集中了全省70%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甘肃省发挥文化和旅游“合力”,用“美丽战胜贫困”,带动55.46万人脱贫。如今,文旅助力乡村振兴,依然潜力无限、大有可为。(近年来,乡村旅游渐兴,在这种大背景下,作者着重推介用“美丽战胜贫困”的甘肃省,文旅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是文旅不可或缺的“阵地”,文旅是乡村“蝶变”的新引擎。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韵味独具的乡土文化,甘肃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村美丽繁荣,形成了具有田园牧歌底色、民营民富特色、人间烟火气色的乡村旅游新景象。陇南长坝县福坝村、甘南扎尕那村、平凉凤凰村、天水孙集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走出“深闺”成为游客慕名“打卡”的康养休闲度假胜地,村民们靠着绿水青山吃上了“文旅饭”。(本段是上段的延伸,作者更为详细地介绍了甘肃省如何用文旅促进乡村“蝶变”,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列举典型村庄,有理有据。)

既要文旅富民,也要文旅为民,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文旅发展成果。自2018年以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已连续四年策划开展“丰收了·游甘肃”冬春旅游惠民活动,引导200多家旅游景区门票免费或半价,惠利全国农民朋友游甘肃。这一活动已成为全国文旅系统首个情系“三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主题符号和文旅品牌盛事。(本段承接上两段,着重介绍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连续四年策划的“丰收了·游甘肃”冬春旅游惠民活动,由文旅富民到文旅为民,甘肃省的文旅工作蓬勃发展。)

育才铸魂,释放乡村文旅发展潜力。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文旅发展离不开人才。通过举办业务培训、组织专家团队送教上门、编印相关参考材料等举措,甘肃省为乡村振兴培养了一支理念新、懂技术、会经营的乡村旅游人才队伍。与此同时,推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持续广泛开展“春绿陇原”文艺展演、“红色文艺轻骑兵”等活动,提振乡村振兴精气神,为文旅兴村铸魂。(本段宕开一笔,写甘肃省为文旅事业长足发展,注重人才培养,并推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持续广泛开展“春绿陇原”等文艺展演,全方位开拓文旅事业。)

当下,旅游成为小康社会标配、美好生活必备。“甘”劲满满的甘肃,正用心用情唱好乡村文旅这台“重头戏”,让“诗和远方”更好赋能乡村振兴。欣赏山水、领略民俗、体验非遗、品尝美食……徜徉在华丽转身为“景点”的乡村,“向往的生活”款款走来。(结尾段回扣开头,照应文题。“让‘诗和远方’赋能乡村振兴”的观点至此水到渠成,让人欣然接受。而“徜徉在华丽转身为‘景点’的乡村,‘向往的生活’款款而来”,这样画面感很强的语言,极具代入感,与开头段的生动描写形成意境上的呼应。)

评点:文章紧紧围绕甘肃省成功地以文旅振兴乡村的经验展开,逐层深入地剖析甘肃省如何做到文旅富民、文旅为民,打造文旅品牌,“让‘诗和远方’赋能乡村振兴”,文章有理有据,层次清晰,语言简洁,既有成熟的觀点令人信服,又有鲜活的画面感染人打动人,情景兼顾,文理绵密,篇幅虽然不长,内容却颇为充实。

(编辑:关晓星)

猜你喜欢
诗和远方甘肃文旅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卖北京房到丽江开客栈:给“诗和远方”泼点冷水
“诗和远方”的抚慰作用不可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