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影响

2022-07-04 03:00沈安妮
科学与财富 2022年5期
关键词:美术智慧儿童

摘 要:当前,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教师的素养、社区文化、家庭教育环境等。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也有文化积淀的传统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来自于我国独特的独生子家庭子女教育氛围的大环境。家庭教育环境或多或少地制约了儿童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儿童人格的健康成长。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适合于素质教育观念的儿童美术教育思路和方法,尽可能让孩子们在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美术审美文化教育,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解放儿童美术教育的“功利”思想

“一些家长总要求孩子学画画,最后必须完成一幅大人眼中觉得‘特别像’或者‘色彩绚丽’的作品。还有的家长觉得孩子上过一段时间美术课后,怎么画小人还是老样子,画画没长进。”在与形形色色的家长和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了儿童美术培训中存在的不少问题。为了迎合家长口味,而不是从孩子本身出发的美术教育都是功利性的,对孩子有害无利。这也是目前多数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机构想要获得家长认可,愿意让孩子来上课,就要在每次课程结束时让孩子拿出一幅家长认为很不错的作品。但这个“很不错”是符合大人审美的,而不是从孩子的生理年龄、心理特点出发来评判的。”同时,机构还会用五花八门的材料或者课程奖励来吸引孩子上课。“把多种材质的材料引入课堂和适当的鼓励奖励并非不好,但容易过犹不及、带偏美术教育的本质。”

“我们的孩子太聪明了,当他们发现绚烂的色彩更能吸引大人的目光和赞许的时候,就不会再耐得住黑白线条的寂寞。当他们发现有趣的材料更能让作品吸引人,就不会再去认真观察。”

观察、画、表达一步也不能少。让儿童学习美术的益处颇多,不仅能培养儿童丰富的情感和创造意识,发展感知和思维能力,还能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提高儿童实际动手能力,养成丰厚的文化艺术修养。”可以说,美术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这种益处。

自从当了小学美术老师,我对美术教育有了更专业的思考。我建议家长:3~4岁的孩子正处于涂鸦期,应该更多用手去感受;4~6岁的孩子处于敏感期,这是通过眼、手、脑的配合,从感受事物、激发认知再通过体验实现表达的阶段,应通过写生画培养孩子仔细观察事物和生活的习惯,同时多参观画展;而7~12岁以上的孩子进入了造型期,应该通过系统训练,提高技法,最终形成自我艺术认知。

“针对不同年龄、性格、脾气的孩子,教学方法一定是不同的。只有抓住孩子的兴趣点,从兴趣出发,鼓励孩子多动手、多观察、大胆想,才能真正获得相应的绘画能力。”

针对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学画的不良引导,我认为,首先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让孩子学美术。要培养孩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多带孩子接受艺术的熏陶。但“这样的熏陶过程是漫长的,效果绝不会立竿见影。”杨艺的一些朋友,为了让孩子学好美术,不仅自己报了成人绘画班,下班还利用有限时间学习《西方美术史》,为的是能每天陪孩子画画,和孩子一起欣赏画作。“这就是毫无功利心的美育。只有‘用心’,就能静待花开。”欣赏孩子的画作,家长一定要用心倾听,真心实意地赞扬和鼓励,观察、画、表达,哪一步都必不可少。

二、美术教育的隐性目标不容忽视

建立发展儿童美术教育的智慧观

“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是通过绘画以及其他美术方式唤起孩子对世界的美好感知,并以艺术的方式表述出来。这个过程会不断激发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烟台大学建筑学院美术教学部主任、回归画派创始人董贵晗认为,儿童美术教育正是国家大力提倡的创新精神的智慧根基。“如果人失去创造力,即便不断地呼喊创新,或者使用各种手段促进创新,实现创新也是艰难的。”

美术教育是国民审美素质教育的标志,也是国民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好美术教育中的儿童美术教育,关系到全体国民文化素质和美育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儿童美术教育,打好全民族文明发展和文化修养的根基。”

目前,儿童美术教育比以往显现出更大的活跃性,但也局限在电视媒体和各种美术竞赛的拉动上,在各中小学、幼儿园也是以兴趣班形式出现,缺乏全员参与和更广泛的思想内容,相对于大中专美术教育、业余美术教育、成人美术与设计教育等更显滞后。”

“美术教育没有打通,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不成体系,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北京理工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王立群指出,以前的美术课程在中小学课堂中更多被当做爱好,不做学科,德智体美劳主要发展的是智育。但随着当下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发展,大家越来越注重创新能力,就凸显出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美術教育是促进个性化教育的方法途径,而个性正是美学价值的体现。”

既然美术教育面临着新的变化和需求,就必须有改革意识,“随着美术教育正逐步变成普世教育而非特长教育,一定要构建系统化的儿童审美教育体系。”“家长的需求必然会导致市场现象,因此全民的美育素养都需要有一定的提升,只要家长的诉求转变了,美术培训机构的教育理念也会随之转变。”

那么,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儿童美术教育,构建起适合儿童的审美教育体系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发展儿童美术教育的智慧观,“必须从建立美术教育的智慧观入手,使儿童美术教育的各个环节都在发现智慧、掌握智慧和运用智慧的智慧教育理念下进行,因人、因时、因境的特殊性和变化而灵活确定儿童美术教育的思想、方法和形式,用智慧教育观开展儿童美术教育,并指引其发展方向。”

智慧培育是儿童美术教育的关键。儿童美术教育是少年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者应有效保护少年儿童观察大自然、感悟大自然、表现大自然的审美天性,在这个人生起步的重要阶段,教孩子学习“术”是次要的,开启并运用审美的“智”是重要的。儿童美术就是孩子们通过绘画或者手工作品反映孩子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心灵状貌,是自我智慧、自我创造的审美反映,把握好儿童美术教育,就把握好了美术教育迈向成功的关键的第一步。而美术教师和家长们是儿童美术教育直接教育者,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和家长必须认真对待少年儿童的美育引导和培养,懂得少年儿童的审美心理,从自身角度加强自我智慧的感悟。

我坚信:“智慧美术教育,是我国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儿童智慧美术教育尤为重要,关系到十几年后以及几十年后的美学思想发展和创作与艺术设计的创新思维,中国美术能不能走在世界美术前列,能不能引导世界美术和艺术设计的潮流。因此,大力发展和拉动儿童智慧美术教育,是兴国兴邦、提升我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的重要事业,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三、帮助学生家长正确评价儿童美术作品

儿童美术作品的内容新奇、不合逻辑、荒诞,天真稚拙是儿童画的特点。我们的家长往往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画作,以“像不像”作为评价标准,要求儿童作品透视、比例正确。其实我们的家长没有对孩子的生理及心理作深入的研究,这种过高的要求是不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是很不科学的。如:我校学生卫钰汶,进校参加美术学习只有半年的时间,已经能画出具有原发“形”状态的美术作品,但其家长不明白她正处于幼儿期向儿童期发展,不明白她在观察事物时,还不能注意到形体的结构和比例关系,而过多的埋怨和训斥孩子画得不像。致使这个孩子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其学习的进程。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要主动与家长勾通、交流,帮助家长了解儿童的绘画心理特征,分析孩子的作品是否与该阶段的心理发展及绘画能力相符合。另一方面,教师应根据儿童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儿童的年龄、学习时间、兴趣爱好等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着重知识的趣味性教学思路,不向儿童灌输绘画技法,注意把审美思想变成儿童语言融于教学中。启发引导孩子画出自己的感受,鼓励儿童用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表达方式,大胆地自由地随意涂画。

参考文献:

[1]《小学艺术课程与教学》,200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2]《艺术成长教师教育艺术专业课程与教学研究》(上下卷),2007年,山东教育出版社;

[3]《萌动与发展儿童美术教育学研究》,2001年,山东美术出版社。

【作者简介】:沈安妮,出生年月—:1990.12,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江苏常州,职务/职,称:中小学二级,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美术。

猜你喜欢
美术智慧儿童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