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心理工作的案例分析

2022-07-04 05:15周司文
科学与财富 2022年7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周司文

摘  要:高校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其中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尤为常见。辅导员作为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如何利用微表情及时发现,充分发挥心理干预作用,多措并举帮助学生走出人际交往困境,是值得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探讨研究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心理问题;人际交往;案例分析;

一、案例概述

L同学,女,大二本科生。由于其每周末都要请假回家,这一举动引起了辅导员的关注。在谈话中利用微表情心理学,从学生面部表情上推测,满脸愁容,有一点黑眼圈,眼中有血丝,低头目光不定;从学生语言上辨别,其说话一直吞吞吐吐,声音很慢很弱,吐字不清,可能缺乏自信,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不足。

深入了解发现其与室友发生过争吵,L同学觉得被人针对,宿舍生活压力较大。每天独自在教室待到11点之后才返回宿舍,导致睡眠时间不足,精神状态不佳。

二、案例解决方案

(一)多方了解,找准问题根源

与室友、班长了解情况,根本矛盾是由于日常生活习惯不同,L同学内心较敏感,对于争吵后产生的消极不良情绪不能很好自我疏导,人际交往能力弱,室友不能理解其“不合群”的脾气。

通过家长了解L同学的中学经历,L同学一直未经历过宿舍集体生活,人际交往方面能力较弱。由于家中年纪最小,父母、哥哥对其格外宠爱,从没批评说过语气较重的话。L同学朋友不多,与外界交流较少,人际关系一直不佳,做事情看问题只按照自己的想法,不考虑他人,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与他人发生的争吵,负面情绪一直积压不能消退。

多方了解,判断这是一起因为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宿舍关系处理不当导致陷入宿舍不良关系困境的学生问题。找准问题根源,从内部向外疏导解决问题,同时营造外部良好环境,借助外部力量开展温情呵护,多措并举、内外修护受伤心灵。

(二)加强关心,协调寝室关系

首先要协调好宿舍关系,避免矛盾冲突升级;L同学经常11点晚归宿舍,影响自己和室友的正常作息,所以首先提醒其室友正确认识问题,多理解包容,避免再次发生冲突,激化L同学情绪,可能会产生更加严重的行为后果。

(三)情绪疏导,增强教育引导

1.情绪疏导,消除负面偏激情绪

多次与L同学谈心,排除其过往不良经历影响,疏导其负面情绪;强调宿舍矛盾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不是寝室的刻意针对,帮助其释放压力;谈论其感兴趣的话题,转移其注意力,鼓励将精力放到学习、爱好上。通过多次交流谈心,L同学情绪逐渐平稳。

2.促进交流,洞察学生状态

由于其朋友较少,与室友存在隔阂,不愿与室友交流。安排班级的几位老乡、班委,和她多聊天,建立友谊,减少其孤独感。安排班委密切关注,及时汇报其情况。

加强引导,鼓励自我改变

建议其加强人际交往的锻炼,强调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鼓励提升交际能力,扩大交际圈;改变其不合理的作息习惯,坚持回宿舍午休,晚上10点前返回宿舍,避免出现和室友作息时间有较大区别;强调室友愿意接受她,鼓励其与室友破冰,继续正常学习交往;鼓励其找辅导员谈心聊天,遇到问题学会交流沟通,不要胡思乱想,及时说出来避免压抑太久造成心理负担;

(三)外力协助,修复内心伤痕

与家长联合教育,建议家长增加聊天频次,及时关注学生状态变化,积极配合辅导员的引导,共同合作来帮助学生协调好宿舍关系,避免矛盾升级。

在班集體活动中,给予该生更多表现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同时,也让班级同学对他有新的认识。帮助其感受沟通交流的乐趣,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四)后续工作,解决措施

由于与室友隔阂太深,个人的换寝意愿强烈,为其调换新宿舍,鼓励其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反思过往的不足之处,处理好新的宿舍关系。后期持续半年的关注,L同学精神状态良好,结交了多位其他专业新朋友,与室友和谐相处,共同娱乐,关系融洽。

三、案例启示

1.发现细节问题,避免问题扩大。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1】,要努力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提高警惕意识,通过躯体行为、面部表情、声音特征、人际距离等细节,预判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干预,及时帮助学生走出内心的“困境”,避免问题不断积累恶化;

2.学会倾听、学会共情、学会引导

在谈心过程中,学会倾听,鼓励对方先开口,避免打断他人的谈话,抓住关键词,弄清暗示,给予“反应式倾听”;学会共情,谈话中及时给予情感反馈,可以让学生放下防备心,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同时注意保护学生隐私;学会引导,暗中回顾,梳理出重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加以引导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3.构建正向激励环境,利用好“期望效应”。

利用好“期望效应”,老师对学生表现的越关注,学生就越容易按照老师期望的方向去发展。辅导员从一开始就对这个学生表现出高度的关注,使他体会到的被关心和被重视,让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被呵护感。在与学生交流时,多一点细节上的理解、关心,对于他一点点的小进步都及时地给予肯定,构建师生信任关系,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自信,改变自己达到老师的“期望”。

4.多方协作同向同行

教育不是凭借单方力量就能够顺利实现预期教育效果的。这就要求辅导员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让家长从家庭情感方面对学生进行关怀教育;与密切关联学生沟通,利用朋辈优势,通过朋友之口循循善诱;心理问题较严重的,需要联系校园心理中心帮助,充分利用专业心理教育资源;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朝着同一个方向施力,形成协同效应,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修复受伤心灵。

四、结语

由于外来文化干扰,虚拟社交风行,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了多样性、复杂性、隐秘性等特点。辅导员作为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必须在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2】,积极探索研究工作方法,呵护学生受伤心灵,帮助学生走出人际交往困境。

参考文献:

[1]李艳娜.增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6):96-98.

[2]郭棒.师范类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提升路径研究[J].青年时代,2021,(5):51,54.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