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22-07-04 05:15梁玉兰
科学与财富 2022年7期
关键词:听力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梁玉兰

摘  要:大学英语是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阵地,这是由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决定的。本文将首先分析我校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进而探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最后,本文将探索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渗透途径,以期达成课程教学“立德树人”的目的。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 听力教学

引言

近几年,课程思政成为了全国各个高等院校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育人”先“育德”。课程思政本质上是为了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大学英语课程是各个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由于其教学内容涉外性较强,是大学生最容易受到外来文化和价值观影响的课程,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更显迫切性。近来,一些专家或教育工作者对课程思政如何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进行了诸多的研究和探索:比如,李月探究了在大学英语课堂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张巨武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刘晓阳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进行了研究。他们的探索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英语中的重要性。本文将结合听力教学实践来探究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渗透,以期课堂听力教学在帮助学生提升学生听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能让其深刻理解听力文本传递的思想性和文化性,进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一.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

大学英语是全国各个高校开设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因此它是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战场。但是,目前大学英语的思政教育却未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展,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一些大学英语教师并没有重视课程思政教育,更别提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教育了,这就导致他们在备课环节和课堂教学中忽视了思政教育内容。一方面,大学英语听力教材内容多来自于原滋原味的英美报刊、杂志、电影剪辑等等,体现的是英美文化和价值观,涉及中国文化的相关报道很少。另一方面,由于教材中中国文化元素缺失,因而教师备课时也疏于思考思政内容或去网上查找相关思政资料来辅助思政教学。第二,现有的教学方式无法达到思政育人目的。大多数老师的课堂听力教学模式遵循“预听—核对答案—讲解词汇—结束听力”这样的模式,这就导致课堂忽略了对听力文本中所涵盖的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更别说文本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或理想信念等思政教育内涵。第三,由于教学任务重,课时又有限,少数老师根本不重视英语听力教育。他们认为听力训练可以让学生在混合课时间段自主学习,比如在U校园APP上完成,从而他们就能把听力课时拿来做四、六级训练题,这就导致思政教育在听力教学中根本无法实现。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现有听力教学理念和模式,重视听力教学,重视听力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认真研究听力文本中的课程思政素材,探究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渗透,提升学生的文化思辨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当各个高校要在大学英语中引入课程思政教育时,不少大学英语教师感到困惑:我们教的是英语,与课程思政没有关系;思政教育是思想政治课老师的任务。他们没有意识到大学英语和其他课程一样都是在育人。 教育部关于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教育应为人民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教师应潜心教书育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由此可见,每个大学英语教师都应牢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也是大学英语中必须渗透思政教育的根本原因。 其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内容,这也是由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决定的。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 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養和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这里主要探讨其人文性价值:第一,大学英语课程主要任务是进行跨文化教育。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了解国外的社会与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二,大学英语课程可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示人民日报海外版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宣讲中国发展变化,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基于此,在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爱国主义情怀,使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中国所需要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三.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体现

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只要抓好课堂教学,“课程思政”就成功了一半。 针对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思政教育在听力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

增强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战场,也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广大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基于此,作为教师,首先要端正教学态度,认清自己所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有意识地将思想品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等等与具体教学内容相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其次,大学英语教师要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一指导思想,加强自身专业文化知识的提升和个人思想品德修养,力争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引领学生积极向上。除此之外,大学英语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升中国文化素养,努力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比如中国著名诗词中英文对照版等等),以便能在课堂上用英语规范地讲述中国文化,帮助学生能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增强其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其深沉的爱国情怀。

挖掘教材的思政元素

“每門课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思考每个听力单元所体现的主题思想,充分挖掘教材中与思政教育相关的素材,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置好本单元的思政教育目标。比如,我们现用的外研社《大学英语听说教程》这套丛书,它非常注重学生跨文化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特别是“view the world”这个模块。在讲授“view the world”这个模块时,本人会很自然地把课程思政的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和价值观的异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外研社《大学英语听说教程1》第二单元“Love Makes a Family”为例。 该单元要训练的听力文本内容与家庭之爱有关。 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搜寻相关资料,设计好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思政教育PPT课件:相亲相爱一家人。爱是维系家庭关系的纽带。父母的养育之情,孩子的感恩之心,让整个家庭洋溢着温馨、和睦和兴旺之象。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父母应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帮助孩子从小立志、热爱生活、懂得感恩;家庭男女应平等相待,共担家庭责任,尊老爱幼、孝敬长辈。国者,大家也;家如此,国亦如此,从而升华到家国情怀。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单元“view the world”这个模块时,只需要按照教材讨论话题1和2,就可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话题1. Do you agree with these descriptions about Chinese parents? 话题2. What do you think of Chinese parenting and western parenting?  话题1要求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多数中国母亲的日常生活写照:母亲们不仅要忙生计,还要操持家务,为家庭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们常常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通过观看视频和话题1的讨论,学生们更能体会母爱之伟大,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感恩之心,从而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回报父母、报效国家。话题2比较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因为它涉及的是中西方国家不同的家庭育儿观:中国父母普遍对子女要求严格,对孩子期望值较高,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推动孩子成功。而西方的父母对孩子不太严格,他们愿意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在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的情况下,帮助孩子成就未来。不管是中国的家庭育儿观还是西方的家庭育儿观,都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深爱之情。爱是家庭的主旋律,从而照应单元主题:“Love Makes a Family”。通过这样的课堂听力教学设计,不仅提升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让学习者了解不同的中外文化和价值观,提升了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还把社会主义家庭核心价值观巧妙地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中,从而达成了课程思政教学“立德树人”的目的。

3.创新日常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是否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往往与教学方法能否灵活运用有关。 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 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听力教材,灵活运用课堂讲授、问答、讨论、展示汇报等教学形式,借助视听说训练材料,潜移默化地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建立班级QQ 群、微信群等开展线上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活动,将线上和线下思政教育相结合:1. 根据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可以定期给学生推送相关思政教育内容学习,比如外研社的Unipus、China daily 双语新闻里面的关于中国的时事新闻和文化介绍;2. 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混合课学习时间,让学生完成相关单元思政话题的讨论,并在线上展示讨论的成果;3. 教师甚至还可以鼓励学生相互借鉴学习,在QQ班群分享自己听读过的有关中国文化知识(中英双语版)的听力材料,比如可可英语APP上的栏目“春节那些事儿”,其内容丰富有趣又能拓展学生传统文化习俗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些线上线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升了他们的听读能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传统中国文化的了解,进而增强了他们的思想政治意识。

结束语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需要每个教师在备课时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看起来简单,但听力本文却需要我们教师取其文化和价值观之精华,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西方媒体的立场和观点。只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兼顾大学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重视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我们就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增强其民族文化自信,从而把学生塑造成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李月.  《大学英语》课堂成为高校思政教育阵地的可行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 7) : 28-29.

[2] 张巨武.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J].新丝路,2017 ( 10) : 107-108.

[3] 刘晓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8 ( 10) : 126-128.

[4] 陈向京. 大学英语听说教程1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听力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研究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浅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