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本位在小学阶段开展吟诵教学的调查研究

2022-07-04 05:15周祺暄
科学与财富 2022年7期
关键词:吟诵教学法

周祺暄

摘  要:吟诵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读书方式,本次调研以学生本位为原则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教育观察法展开。根据调研结果提出通过吟诵促进学生记忆的发展、帮助儿童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实现儿童语文学习知识与文化的统合、以吟诵为载体实施小学生心理辅导、加强专业教师学科建设与家校合作并举的建议。

关键词:吟诵;教学法;小学生心理发展

一、概念介绍

吟诵即读书,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是整个古代教育系统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因此古人把上学叫做读书[1]。现如今将“读”改名为“吟诵”, 主要是因为现代朗读的介入,它源自话剧腔, 即1920年留日学生从日本带来的西方话剧[2]。吟诵教学法是指按照吟诵的基本规则进行汉语教学的方法。

二、调查背景

2016年,教育部 国家语委在《(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分工方案》中明确指出支持开展对吟诵的研究、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随着"中华吟诵协会"对传统吟诵调采录研究工作的持续开展以及“吟诵教学法专委会”的成立。徐建顺教授团队在收录吟诵调及宣传吟诵的同时,也在吟诵教学法上不断探究,逐渐形成现代吟诵教学体系,带动信息化教育技术、教育学、语言学、音乐学等学科融合,在吟诵教材开发、师资培训、吟诵实验学校、互联网+等多领域不断突破零。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家长、古诗文爱好者逐渐关注到近年来在古诗文教学中再次重回大众视线的吟诵教学法。

三、调查方法及目标

近年来有关吟诵研究文献论文数量不少,但普遍是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分析吟诵教学法作为语文教学、汉语教学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载体的意义和价值。较少针对吟诵教学法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展开,本次调研通过以学生本位原则出发, 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教育观察法。希望达到概述吟诵教学法发展现状、探究吟诵教学法在小学教育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分析吟诵教育法在小学教育中的发展趋势、提出关于吟诵教学法应用可试行的相关教育活动四点目标。

其中,问卷调查将“愿意”记为“1”,不愿意记为“2”,问卷分析的统计性描述、区间估算、差异性描述均采用SPSSAU计算其平均值、标准差、F值、t值、p值。李特克五点量表采用5分值形式,以加权平均数作为其最终得分。问卷量表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思维、情感情绪、激发动机、记忆、客观知识、智能感知、问题解决、文化培养几个维度设计题目,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反馈完成。

四、结果与讨论

研究过程中问卷调查、访谈记录、行为观察记录、文献分析整理结果与讨论如下:

(一)问卷调查结果

1.描述性统计分析

分析家长学生参与吟诵教学意愿的现状,利用问题“是否愿意参加学校开展的吟诵社团和课程”的样本统计量构造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其中表示愿意参加的人数比率99%置信区间为75.97%—78.97%。调查对象有较强意愿参加吟诵学习。

学生自评完成五点李克特量表,最后得分根据加权平均数显示学生动机激发、记忆、情感情绪、思维发展、客观知识、智能感知、问题解决、文化培养八个维度分别得分4.38、4.58、4.06、4.29、4.55、4.42、4.03、4.61、3.91、4.64(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各维度间差异性分析

1)学生与家长态度差异分析

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家长和学生对于如果小学开设吟诵社团或课程否愿意参加差异性,结果如表1-1所示。结果显示,在网络问卷及一线小学问卷结果所抽取的208份样本中,学生和家长对于是否愿意参加吟诵课程呈现出显著性差异,且家长的希望孩子参加吟诵学习意愿大于儿童本身。

2)家庭环境与学习意愿差异

利用方差分析研究受访者对吟诵的了解程度对于如果学校开设吟诵社团或课程是否愿意参加的差异性,数据结果如表1-2所示,意味着不同受访者对吟诵的了解程度对于是否愿意参加学校开设的吟诵社团或课程均有着差异性。并且,受访者中已具备一定吟诵知识的群体中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吟诵教学法的课程,接触过吟诵的受访者群体参与意愿大于未听说过吟诵受访者群体。

3)学生所处年级段与学习意愿差异

利用方差单因素方差分析,结合效应量研究差异幅度情况,研究学龄段对于如果学校开设吟诵社团或课程是否愿意参加共1项的差异性,相关结果如符表1-3所示。可知学生所处年级段对于如果学校开设吟诵社团或课程是否愿意参全部均不会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二)访谈记录及行为观察记录所呈现问题

1.由于陌生感,学生对吟诵缺乏信心

通过在西华师大附小分层抽样而得的三四年级各一样本进行教育观察法,结合现场录像资料及课堂记录表反馈。初次接触吟诵的学生会因为对吟诵知识的不了解,如果教师引入不当,加之儿童的先前经验,学生对传统吟诵的印象可能会停留在实际生活中的丧葬文化和佛教文化上,从而造成对吟诵古诗文的质疑态度。同时迫于考試与升学的压力,大部分学生表示在古诗文的学习和记忆上往往会脱离教师对诗文讲解与意境烘托,背诵古诗为了追求更大的效益更倾向于选择单纯的机械记忆。

2.专业师资短缺,一线教学实践范围受限

依据访谈记录表整理结果显示:吟诵教学法开展早期,面临师资薄弱问题,缺乏长期专业系统培训并实践的教师,区县大部分一线教师仅在短期师资培训及教研活动中接触过吟诵,在目前的一线小学诗词教学中,教师以朗读教学为主导。近年来,很多一线语文教师都逐渐关注到吟诵,但是由于自身对吟诵并没有深入地学习与了解及受到课时限制,仅会在课程导入部分使用多媒体播放吟诵音频。有过较长时间系统吟诵学习经历的教师,倾向在语文、班队等公开课中选择吟诵教学法。

3.评价方式受限,吟诵教学后无法评价学习效果缺乏长期追踪

根据吟诵教学法专业委员会发布相关通知及其他专题性资料显示,目前对于吟诵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官方仅有《普通话吟诵等级考核标准》,且该标准受众范围不广,且仅对吟诵标准程度进行评估。通过访谈了解到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友爱职业技术学校采用吟诵教学法开展德育教育课以及诗歌鉴赏课后,吟诵诗歌大多以表演形式出现在文艺活动中,部分毕业生以吟诵作为毕业论文研究方向也仅止步于此。

五、结论与意见

(一)通过吟诵促进学生记忆的发展

小学生正处于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过渡的阶段,如果单纯的机械记忆占主导,会加速学生的遗忘速度,也不利于学生后续的学习。认知心理学派艾宾浩斯认为信息的意义、个性化与区块化处理能有效帮助人们记忆。吟诵要求依意行調、依字行腔,因此吟诵有极强的旋律性和区块的节奏划分,按照诗文的声韵规律进行有助于突出体现诗人的情感并加强学生对古诗的情感领悟产生共情。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吟诵本身的这些特点能帮助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意义记忆。

(二)通过吟诵帮助儿童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

调研结果显示吟诵有助于儿童重构古诗文所表达的场景。过往在诗歌教学中,常用字词古今意转化的方式辅助儿童理解诗歌,这可能会是学生感到枯燥,再者因时间跨度大会有一定的偏差。而吟诵依意行调、依字行腔的特点会因不同诗歌有灵活的变动,并且吟诵主体可根据时代价值的变化,以更便于理解的角度重构诗歌场景与诗人情感。

(三)以吟诵为载体实施小学生心理辅导

调研结果显示吟诵过程中学生情感体验更加突出,吟诵虽有一定的发声规律但并没有固定的吟诵谱,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小学生在词汇发展、思维表达及内部言语等很多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内隐性的特点[3]。吟诵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小学生在吟诵的过程中可以表达自己的人格和情感。吟诵过程有助于儿童完成自我意识和情绪调控与释放,促进其心理的健康与和谐发展。

(四)吟诵实现儿童古诗文文学习知识与文化的统合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4]。调研结果显示吟诵教学在培养学生汉语言音、义、韵、律等学科知识的同时,也不断引领学习者理解感悟中华传统文化中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的精髓部分。促使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经典古代文学作品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真正理解这背后包含的独特中华传统文化。

(五)吟诵学科建设与家庭教育结合

我们应同时关注因教师团队缺乏、家庭背景对儿童学习动机影响、及家长意愿与儿童意愿呈现显著差异这三个问题。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联动机制开展吟诵教学公益亲子活动,尽可能实现家庭教育中文化资本的公平,同时调动人的主动性,让儿童家长一同参与吟诵。在不断发展高校开展国学通识教育、国学教师学科化培养及一线教师通过继续教育取得吟诵教学资格证等途径实现吟诵学科建设的同时,通过社区开展活动培养母亲成为儿童传统古诗词吟诵的启蒙老师。

参考文献:

[1]刘丽娜. 吟诵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应用的行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2]杨玫. 吟诵的音乐性文献及吟诵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

[3]郭黎岩,王冰.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213

[4]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J].党建,2014(03):7-9.

猜你喜欢
吟诵教学法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合唱教学法之合唱训练中的“和”与“合”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吟诵,拥抱经典
八年级古诗文诵读教学对学生情操的培养策略探析
韵兮境兮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