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城人口迁移驱动机理探讨

2022-07-04 05:15赵佳文刘炳雨泮雪芹
科学与财富 2022年7期
关键词:人口迁移劳动力乡村振兴

赵佳文 刘炳雨 泮雪芹

摘  要:以农村人口迁移情况为研究对象,采集多方数据,利用ArcGIS制图,根据图示信息诊断乡-城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乡村人口迁移主要受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差距巨大;农业作为农村主体产业,经济发展基础不牢;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城乡差异显著;统筹控制下的主体意识缺位,导致地域文化失语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乡村振兴;人口迁移;劳动力

1.引言

在人口大规模迁移背景下,乡村空心化等一系列问题,正让乡村——中国最广袤的土地失去昔日的生机与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1]。要切实解决乡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短板以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抓好人口这一关键要素[2]。本文以乡—城人口迁移为研究视角,解析乡-城人口迁移的时空演化形态,对乡—城人口迁移驱动因素进行探讨,以为农村人口外流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2.研究数据与方法

2.1数据来源

人口统计数据来源于《河北省统计年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国家统计局等相关统计网站。

2.2研究方法

通过研究河北省的保定市和沧州市来讨论省内人口迁移规律,结合2017-2019有关数据进行动态研究,对人口迁入和迁出率较高地区进行系统的推拉力分析来诊断乡-城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3.省内外人口迁入与迁出分析

依據2020年河北各市GDP排名,去除唐山市和承德市两个极值,使研究结论更具一般性,兹选取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分析省内、省外人口迁移情况。

由图1得,2017-2019年间保定市省内迁入与省外迁入均呈下降趋势。省内迁入人口由30743人降到22181人,省外迁入人口由23194人减少到11911人。其中,竞秀区等城区省内与省外迁移人数大幅度下降,对人口的吸引力减弱。涿州市、高阳县省内与省外人口迁入数量,明显上升,其他县区基本基本持平,略有下降。

由图2得,沧州市整体迁入水平下降,但任丘市省外迁入明显上升,沧州市区内省内迁移也略有上升。沧州市2017年全市GDP为3816.9亿元、2018年3676.41亿元、2019年3588亿元,总体GDP经济水平下降,对劳动力吸引力下降,因此迁入水平较低。

由图3得,保定市市区以及高碑店市、涿州市人口省内迁出下降幅度显著。但保定全市的省外迁出依旧保持着较高水平。

由图4得,沧州市人口迁出数量绝大部分上升。

2017年乡村振兴政策持续发力,2017年、2018年人口流动规模变化不大,但保定市、沧州市随着雄安新区建设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人口的流入增加,流出减少。同时,沧州市GDP的逐年下降,也带来了大部分地区较高水平的人口迁移。

4.乡-城人口迁移驱动因素

4.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差距巨大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十分突出。自2017-2019三年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6396元增至42359元,增加5963元,而同期相比,我国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3432元增至16021元,三年间仅增长2589元。在这种巨大的经济发展差距下,农村劳动力出现大面积的外流。

4.2农业作为农村主体产业,基础不牢固,创收难度大

以河北省为例,长期以来,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力、物力、技术以及传统习惯秉持着小规模生产经营理念,致使农业始终处于规模化生产初级阶段。农产品大多为初级加工品、产品附加值低。龙头企业少,产业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农业发展基础不牢固,创收难度大[3] 。

4.3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存在差异

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与有关政策的制约,我国的城市与乡村在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随着社会发展,农村的高等教育资源无法满足学生就地读书的需求。除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险也显示着城乡的巨大差距。农村的基础设施与医疗保障已经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4.4统筹控制下的主体意识缺位,导致地域文化失语

乡村作为一种聚落空间,蕴涵了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世界的理解 [4]。

农村文化建设长期强调政府在文化建设的作用,忽视了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5]。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无视与村民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使得一些乡村为塑造所谓的“特色”,破坏了乡村文化的地域性和多样性,导致了类似的融合,使人们失去了对乡村的认同与依恋。

5 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1)在经济上,城市以二三产业为主,经济产值大,就业岗位多,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大。而农村,大多数没有形成自己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以低产值、低收入的小农生产为主,对农村劳动力有较大的的推力。

(2)在社会保障上,城乡之间在科教文卫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升,为了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成为了很多家庭进城的原因。老年人等弱势人群的医疗康养保障不足,也在推动劳动力携家带口的离开家乡。

(3)在文化上,乡村主体的文化意识丧失,对乡村的文化认识不足,乡土文化是孕育中国诞生的文化,但是在如今的大部分文化宣传中,“土”却成

为了大众刻板的印象,没有文化的羁绊,人如浮萍,流动在外的游子是否记得“燕归巢”就亟待探讨了。

参考文献:

[1]吕宾.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困境与路径[J].求实,2019(02):97-108+112.

[2]赵周华.中国农村人口变化与乡村振兴:事实特征、理论阐释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8(04):18-27.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18-02-05(001).DOI:10.28655/n.cnki.nrmrb.2018.001321.

[4]王韬. 村民主体认知视角下乡村聚落营建的策略与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4.

[5]孙皆.试论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建议[J]农业经济,2013(01):21-23.

[项目编号]  临沂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X202110452243)

[作者简介]  赵佳文(2001-),女,河北承德人,本科生,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通讯作者]泮雪芹(1977-)女,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人口迁移劳动力乡村振兴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从“刘易斯拐点”谈“人口迁移与产业发展”专题复习策略
集聚效应、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内容详析
“人口的迁移”教学设计(中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