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问题研究

2022-07-04 05:15冉焘源
科学与财富 2022年7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乡村振兴

摘  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各地政府普遍重视三农工作,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然而,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依然会遇到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在D县,人口流失、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发展。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提出相应对策,希望对乡村振兴进程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人口流失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在全国上下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我国乡村地域却存在相对性衰退,姚云云提到农村教育资源缺失,乡村传统文化断裂,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成为限制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2]。不仅如此,赵俊亚提到农村面临着人才和资金缺乏的困境、乡村公共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困境、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的困境[3]。熊圣言也提到了中西部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东南沿海区域流动,致使农村生产建设主体缺失,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基层干部老龄化,外来人才融入困难,技术供需不对等等问题,阻碍了科学化生产[4]。

D县是遵义市下辖自治县,以种养殖业为主,农业人口有21.82万人,占总人口的62%,各村落分散,因山高坡陡,交通极不方便,农村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

2 乡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人口流失严重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政府集中规划修建了移民新村、基础设施等保障,也进行了农田改造,技术及产业升级,保证农民脱贫致富。然而农村产业链单一,收入方式单一且微薄,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致使农村出现“空心化”。D县农村户籍人口和农村常住人口都有所下降,经计算,2018年和2019年D县农村人口流出率为42.01%和41.75%,农村人口净流出率较高,劳动力资源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以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失最为突出,农村人口逐渐流向城镇的事实已无可厚非。大量的青壮年以及中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乡村振兴战略项目在建设初期就遭遇了用工难等问题,农村常住人口为老人、儿童难以保证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有效投入[5]。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以及受益群体是广大的农民,人口流失随之而来的是人才流失,在农村空心化背景下,农村缺少了留住人及留住人才的长远规划,导致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主体的缺失,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失以及劳动力下降势必会影响农村的发展进程。

2.2 土地资源浪费现象突出

“十三五”实施纲要中明确表示要严格坚持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由于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出,特别是劳动力的减少,即使在人均耕地有所提高的情况下,农村农田耕地依然出现了大量的荒废,D县各类农作物2019年播种面积和2018年相比均出现下滑,导致农作物产量出现下降。

同时,农村自留宅基地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外出务工人员有一定收入后会选择回乡新建房屋,同时保留旧的宅基地,建成后大部分人依然会选择继续外出务工,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房屋在这个过程中被闲置。由于没有合理、统一的规划,农村自建住房存在混乱的局面,农村宅基地闲置使得土地资源浪费,造成村庄人居环境恶化、基础设施配套困难、农民农村财产权益难保障等问题[6]。乡村振兴建设项目为保障农民的生活条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兴修农田水利、改造民房建筑,出现大量闲置,出现了“良田无人耕,好房无人住”的情况,造成了财政的浪费,限制了农村的高质量的发展。

3 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建议

3.1 扶持产业发展,引导村民回流

结合当地特色环境以及区位因素,创造工作岗位和人才补贴政策,产业扶持向“高产出,高收入”的目标发展,坚持“先建机制、后建项目”,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健全配套制度,确保农民在产业升级发展中受益。对现有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打造特色农业,应用新技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出量,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村民收入。同时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以及外出务工者回到乡镇创业就业,引导人才向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和社会服务等重点领域集聚。

开发乡村旅游业,充分发挥当地的山水人文资源优势,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吸引城市人口在节假日到农村度假,支持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移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让乡村成为城市的后花园,吸引更多的人去到乡村,留在乡村,增强农村的活力。

3.2 统筹规划土地,集约开发生产

为避免土地的恶性开发以及闲置和浪费,急需统筹规划土地,引导村民合理建设,打造富有特色的村落群以及农民新村,并建设好配套设施,让农民住的舒心。

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為主体,以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坚持按照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建设,更要加强农村生产配套设施建设,引进农业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向农民租赁土地或土地入股等方式,把分散的地块连结在一起,形成相对集中的规模化基地,集约开发生产,发挥聚集优势和比较优势。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增强农民发展内生动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4 结论

我国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产业扶持,引导村民回乡创业就业,有效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配合政策的精准实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未来的日子将会蒸蒸日上,发展问题也将得到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017-10-28(01).

[2]姚云云,东波,曹隽.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地域的相对性衰退与振兴——基于发展社会学视域的思考[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6):682-686.

[3]赵俊亚.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意义、困境与路径探析[J]. 农业经济,2021,(03):93-94.

[4]熊圣言. 人口外流型村庄乡村振兴的困境与出路——以河南省G县徐村为例[J]. 社会与公益,2020,11(09):27-30.

[5]陈红军,王毅.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以湖北省农村地区为样本[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20,35(06):10-15.

[6]李婷婷,龙花楼,王艳飞. 中国农村宅基地闲置程度及其成因分析[J]. 中国土地科学,2019,33(12):64-71.

作者简介:冉焘源,男,汉,重庆长寿,1997.10,研究生,

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研究方向:大数据与电子政务 。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海南黑山羊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思路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