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勤工助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培养的成效研究

2022-07-04 06:15廖凡
科学与财富 2022年6期
关键词:勤工助学能力培养高校

摘  要:高校是我国教育与社会的需求相互对接的人才培养阵地,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高校的勤工助学围绕“立德树人”中心工作,建立起完善的勤工助学体系,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使其形成自立自强的观念和劳动习惯,提高未来的就业能力,成为有理想、有文化的综合型人才。本文探讨了高校勤工助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培养的成效,提出了高校勤工助学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高校;勤工助学;经济困难;学生;能力培养

前言:高等教育已经向着大众化的时代迈进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入走入高校,面对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学生,高校通过多项举措帮助他们完成学业,高校的勤工助学工作就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创建起了全新的发展环境,在以人为本的观念下,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勤工助学的育人模式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强化归属感、对学校的认同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一、高校勤工助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培养的成效

高校的勤工助学指的是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体系中,由大学生作为主体,在保证学习不受影响的基础之上,利用课余的时间加入到有偿劳动活动中来,以此对自身的生活条件、学习条件进行改善。高校的勤工助学面向的主要对象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目的是为了锻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校勤工助学的资助体系下,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大学生在参与勤工助学活动的过程中,树立起了有目标、自立自强的观念,养成了自力更生的习惯,促使当代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建立了健全的人格。开展高校勤工助学活动的过程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在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中,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自身的基本情况,树立起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信心,明确高校教育的核心所在,树立起正确的活观念、学习态度,直面困难,实现大学生个体化的身心健康成长[1]。

高校勤工助学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培养具有显著的优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参与勤工助学的活动过程中,树立起了正确的价值观念,解决了经济困难的同时,在付出劳动、展示优势的过程中,建立起了对生活和学习的自信,体会到来自国家和学校的关怀、爱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走向社会后,为国家的建设、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面临着生活中的困境时,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行为孤僻,形成极端的性格,高校勤工助学有效改进了这一问题,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建立健全的人格。因为在高校的勤工助学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体会到了来自党组织的关心、学校的保护,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参与劳动,了解自身劳动的价值,在勤工助学的活动中与他人团结协作,形成合作意识、服务意识,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指导与引导下,树立发展自我的信心,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综合素养[2]。

二、高校勤工助学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详细划分勤工助学岗位

在高校勤工助学活动的开展中,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健全的人格,应通过对勤工助学岗位的细化,使学生在参与勤工助学的活动过程中,更有针对性的提升自我、锻炼自我。例如针对勤工助学中的岗位进行细化,可以划分出多种不同类型的助理岗位,包括科研助理、实验助理、学工助理、管理助理、社团助理、后勤助理等,不同的助理岗位所具有的功能也各有差异性,学生在参与勤工助学的过程中,担负的岗位职责不同,负责的助理任务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实际情况,申请不同的岗位,加入到就业和勤工助学的活动中,获取劳动报酬,缓解经济上的困境,形成较强的专业能力,在动手操作中形成创新意识,提高协调性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有,目的性的锻炼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勤工助学岗位的计划中,构建起完善的高校勤工助学岗位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权,提高经济收益,增强专业实践能力[3]。

(二)贯穿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高校勤工助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培养展开实践,始终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政教育的内容贯穿到勤工助学的全过程中,使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管理功能、服务育人功能被利用起来。由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鼓励学生加入到勤工助学中,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面临的困境,使得学生在参与勤工助学的过程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将思政教育贯穿其中,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认识到勤工助学的重要意义。高校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设置三助岗位,建立起勤工助学的实践基地,组织和实施多种实践活动,例如座谈会、专家讲座、公益服务劳动登记活动,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加入到培训、再教育中,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端正思想,以专业作为核心,在勤工助学的基地中,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接触社会岗位的过程中,转变固有的思想,锻炼管理能力、技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形成较强的勤工助学积极性,保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参与勤工助学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健全人格[4]。

结论: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教学体制的深化改革中,高校勤工助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培养的成效愈发明显的体现出来,高校勤工助学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带来了参与工作的机会,促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认知观念,形成独立生活的实践技能,将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利用起来,完善高校的勤工助学教育管理体系,这是值得每一名高等教育者思考的永恒课题。

参考文献:

[1]刘晓锐,申健.浅谈新时代高校勤工助学育人作用的提升对策[J].大学,2022(04):120-123.

[2]陈善志,王绍丽,宋吉凯.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统计数据分析[J].社会福利(理论版),2022(01):18-23.

[3]王婷.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实施效果实证研究——基于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视角[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2):98-101.

[4]王亞莉,张亚弟.发展性资助视域下高校勤工助学优化路径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1(22):182-184.

作者简介:

廖凡(1988-),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科学研究基金(学生工作专项)(XJXG2019-015),项目名称:高校勤工助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培养的成效研究——以西南交大信息学院为例。

猜你喜欢
勤工助学能力培养高校
创业视角下大学生勤工助学功能及其引导策略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来华留学生勤工助学、实习管理与就业指导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