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创新思政教育的研讨

2022-07-04 06:15王梦倩
科学与财富 2022年6期
关键词:思政课堂思政教育互联网

王梦倩

摘  要: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单纯在课堂上使用教材已不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因为教材中记录的信息滞后。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它已经不能帮助学生应对新时代的信息浪潮。思想政治课要把新的时事引入课堂,指出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漏洞,探索如何用创新的方法配合教材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思政教育;“互联网+”;思政课堂;创新

1、互联网时代下思政课堂创新的必要性

(1)思政教育的传统方式,大多以引经据典,针对教材的灌输思想为主。这是因为之前国内的信息传递相对闭塞,教师和课本就是学习的权威。而互联网时代下,各种各样的思想早已渗透到学生当中,教师和课本已经不再是唯一獲取知识的途径,传统的灌输式思想学习,再也无法改变学生,学生亦不会接受这样的模式。(2)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但也是最缺乏主观意识、最容易被撬动思想的群体。要想把握学生的思想,不能再单凭枯燥的灌输,也不能因无法改变而放弃思政或不做改变。教师迫切需要寻找一种解决方法,以达到融入学生群体,帮助学生在信息大浪潮中把握方向的目的。(3)时代发展也带动了社会的发展,而学生从学校中迈入社会后的发展,不仅要靠自己去适应,还需要有与当下社会环境相符合的价值观。在思政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培养价值观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基本法律的意识,树立道德旗帜,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任务。但是,如果教学时完全遵照课本,必然无法达到这样一个高且全面的教学目标。书籍记载的滞后性,不能完全替代接受和思考时事的作用,所以单单只是用书本教出来的学生,必然无法良好地适应学校外的环境。

2、当今思政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

2.1思政课堂中存在大量旧内容

以案例作为教学依据是思政课普遍的教学方法,在课本上或在黑板上进行教学都是长久以来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现阶段的思政书籍更新速度远追不上当今时代敏感问题发生的速度,如果只是按照书籍教学,不融入新时事,学生将出现新时代的政治思想缺失,虽然进行了政治教育,但无法对新事物产生理解或思考。这一点是需要教师不断引导的。

2.2教师教学风格过于刻板,没有自己的风格

在思政课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应该尽可能模糊化,放弃平时严苛的师生关系,融入学生才能知道学生所想,让学生讲,才可以知道学生思考的是什么。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母体,把思政课堂机械化是很不好的现象。教师需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学生不止会拥有一个思政教师,如有些教师在生活中关注经济,那么大可以讲自己在平时关注的时事,从经济角度,更深入地解读贸易战板块;有些教师喜欢人文地理,那么也可以用人文地理的知识,更深入地解读国际关系,分析事实,我认为这都是思政课上很有意思的一环。

3、如何进行新时代下的思政课堂创新

3.1课程案例优化

案例教学是思政课堂中主要的教学模式之一,但是课本中的案例具有滞后性,网络上的案例具有爆炸性,有些自媒体中的案例又具有反面性。基于学生获取信息的模式大多来自互联网,那么如何将爆炸性、滞后性的信息案例进行中和,成为优化课堂案例的主要问题。在课程开始之前,需要教师与学生多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关注的时事,将正向案例与反面案例结合讲解,不宜出现一堂课程中选择过多反面案例,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思想消极或激进。也不宜完全避开反面案例,只讲述正向案例,这样又会造成学生思想过于乐观或者盲目乐观,缺乏对反面事件的思考,导致思想并不坚定。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也应该善用网络,融合时事,在信息潮中尽可能选择可以突出课堂主题的案例,优先选择热点内容,以历史为鉴。选择案例时也应该注意辨别,不得随意选择,讲课临场发挥,最终导致观点和主题链接牵强,理论站不住脚,容易被推翻,引起学生对教师的质疑。中西方案例的结合也尤为重要,教师选择的案例应该以多种视角,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这更需要教师接触更多的时事,有更多的内容在心中,才可以完成。

3.2教师自身优化

思政课程的主体已经不在教师本身,但这并不是说明教师可以放松自己,安于现状。目前学校中的年轻教师任教思政人数较多,虽然年轻的教师也非常优秀,但阅历并没有老教师高,大多数年轻教师中,中、低职称较多,高职称年轻教师较少;学历中,博士、硕士较少。有些学校的思政课堂因为教师水平不高,甚至仍有思政课堂采取“填鸭式”教育,教育方法老套。作为年轻教师,在课堂趣味上要做得更好,但也应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丰富课堂内容。以年轻作为资本,更好地融入学生,更能透彻地理解新形势、热门事件,深挖其中的思政元素,丰富教材之外的内容。而作为老教师,则应该利用自己的“厚度”,善用自己的资历,亲身经历往往比书本上的知识要更容易被人接受,但也要注意探寻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学会使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模拟场景训练等新式教学手段,更多地让学生参与课堂中。

3.3学校教材优化

有些学校使用的教材仍是多年前的旧教材,也间接导致教师教案的脱节,甚至教案的重复使用。教案应该因时事更新,教材也一样。也有些学校的思政教材选用并不适合本校学生,在选择教材时,应该由教师共同讨论,不能盲目选择,如学校定位在高职或高专类,但却选择了本科教材,这会导致教师教学难以理解,对课程的规划学生难以听懂,这是一种盲目攀高的行为。教材应该基于学生,学校也可以因专业改良教材,最好可以由学校内的教师共同编撰,教材适用于专业和学生,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艺术专业可以把艺术中的理解和典故融入教材,让学生以专业的角度解读教材,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往往更容易让学生感觉到亲切,也更容易理解,同时也可以避免“填鸭式”教育,带动学生的主动思考。

结 语:

总而言之,思政教育不单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和生活工作,在教育形式上应善用新技术(互联网教学、课外线上沟通新渠道等),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积极分析局势,丰富自我知识内涵,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同时,师生共同努力,双向进步

参考文献:

[1]袁新怡,高杨,王廷华,等.新时代医学院校构建思政教育体系创新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2):186-188.

[2]常秋,施渺筱,孙月华.基于茶文化的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分析[J].知识窗,2022(2):81-83.

猜你喜欢
思政课堂思政教育互联网
基于信息权利视域的思政课堂慕课教学模式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现状及完善对策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地考察对思政课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改革的意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