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专业弹性学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2-07-04 08:15何欢
科学与财富 2022年8期
关键词:百万扩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何欢

摘 要: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技能危机”成为增加就业压力,造成高技能人才短缺的主因,而高等教育普及化容量缺口及其教育结构失衡等,成为制约我国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因。基于此,百万扩招这一政策的提出,使得新的人才培养模改革迫在眉睫,而改革和创新也成为当下亟待应用的途径和方法。本文概述了本文概述了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面临的问题,并以测绘专业为例,探索了基于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专业弹性学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以为符合“新学生群体”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提供可行性借鉴。

关键词:高职;专业弹性学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百万扩招

自2019年3月《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以来,在高职扩招政策引导下,有必要在人才培养和改革模式上加以创新,以“弹性制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的新探索方法,对高职教育面向国内外需求,实现对百万“新学生群体”的高质量扩招。现就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专业弹性学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分析如下:

一、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现状

自百万扩招政策推行以来,各试点的高校均以完成了扩招,在全国的预期将进一步增长。扩招后,受“新学生群体”的差异化影响,尤其凸显在生源地、年龄、学习时间、学习背景等的差异上。在传统的高职院校培养“一技之长”人才目标下,满足扩招群体教学的个性化需求,成为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等领域,受学生个性差异影响,单一性应届生源的教学模式,使得高职院校不得不思考对人才的培养、管理、教育等多方面问题。职业院校为走出时下的发展困境,不得不进一步提升其办学效率,以达到满足多层次人才需求的效果。而同时,受人才评价体系不健全影响,传统“一刀切”式的人才评价体系,无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之教育资源不足,无法保障教学质量。而师资队伍匮乏作为不可忽略的部分,往往无法满足现阶段多元化发展需求。

二、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概况

测绘工程技术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实践中,为寻求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通过在现代生产、建设、管理乃至人才培养上实现对专业人才的全局建设,让其轻松掌握测绘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的专业型、技能型人才。

专业主要研究空间、电子、信息、激光、惯性等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并研究利用这些技术测定地球与其它星体形状、建筑物(构筑物)的三维特征及其与指定参考系的关系、地球重力场及其内部物理特征、运动物体的特征及其多维参数,研究这些技术在工程、工业和人类生活中应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能掌握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的基本原理與方法。测绘工程是最热门的本科专业之一,适合理科男生学,毕业后可以从事建筑工程测绘、道路桥梁隧道工程、地质勘查及采矿等工作,既可以做施工人员,也可以考公务员或者当老师,就业前景都比较好。

根据学情分析、技能基岗位对接,进一步优化适应“新学生群体”的弹性制课程体系,研究如何实现弹性学期、弹性学时、弹性学分等,同时构建个性化课程体系。1)弹性教学设计,针对性提高教学效果;即将专业弹性学制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专业建设的“题中之义”,以在相关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及其教学主模式推动上,全面发挥教学改革的突出优势。还借助1+X证书制度,将考证内容融入课程内容,提高就业能力;产教融合,双元建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应对岗位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建立企业师徒制、学校导师制度,教学内容直接对接工作岗位。

三、高职专业弹性学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而言,百万扩招政策的落实,离不开“立德树人”这一检验学校工作正常与否的基本标准,并在学生的受教育层面,满足“新学生群体”受教育机会,以满足学生成才愿望,培养学生成为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一)教学模式改革

在教学模式改革层面,要求动态化掌握学生的实际状况及其实际水平。将“五大金课”,即慕课、线下课程、混合式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社会实践课程等“五位一体”的融合式教学方法加以整合分析,以在课程改革的目标评价基础上,助推学生个体多元化发展。

(二)教学结构改革

高职专业弹性学制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专业学情,并需顺应当今时代改革大潮流;而基于“新学生群体”的结构性改变,通过改革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体系,最终以“弹性学制”来满足学生群体自主发展要求,全面提高办学效率。在多渠道的行业知识和技能上,依据自身职业兴趣、性格特点及其能力倾向等,整体实现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整齐划一,最终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教学制度改革

在当下的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中,测绘专业的教学上,通过坚持成果导向,拟将“1+X证书制度”作为认定、积累、转换的重要方法,以在“课证融通”的背景下,将“学历教育、“技能教育”、“证书教育”作为职业技能和教育教学融合的全新体现,以在职业教育的延伸中,全面提升“新学生”群体的就业能力和“再学习能力”。

(四)多元培养方略

受百万扩招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方案影响,“新学生群体”的复杂性、多样性与教育基础、技能水平、社会需求间的矛盾,亟待通过“因材施教”这一差异化人才培养方案来实现,并在课程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实践中,为人才培养、分层教学等提供多元化助力。而信息化教学模式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需咋子完善的教材体系、课程资源及其经验借鉴上,以整体满足大数据运营需求,在“校企深度融合”上,开发出有效应对扩招的“资源大数据库”。

(五)职业生涯规划

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即构筑校企合作机制,建构出符合学生特定的年龄、知识水平乃至需求的校内外教学活动,并帮助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还要求学校打开校门,对社会上的行业企业有大致的了解,顺应时代发展步伐,科学合理地做好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在课程设计上,与社会知名企业共同设计课程,使得高职院校的“百万扩招”后,课程设置更能顺应社会时代发展形式,也更“张弛有度”。而在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上,不但要求行业企业对院校的基本情况做大致了解,同时还需在企业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整体把控。而基于校企沟通机制的建立和适度扩大企业在高校中的“话语权”,能使扩招中,让企业发挥“赋能”价值。

(六)师生“协同并举”

以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扩招为实际案例,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加以融汇并交织起来、而同时在信息化融合之中,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成功经验加以应用,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出弹性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扩招“新学生群体”的培养目标。且研究弹性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组织的弹性设计—线上线下、集中分散、学期分段等;实现教学资源多元、教学主体双元、教学场地多元、考核方式多元等,主要提高学生实际技能,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在师生互评中,以在学生改革和评价、学校评价乃至自我评价中,真正实现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

四、高职专业弹性学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

(一)新目标引领新作为

通过精准把握扩招的任务要义,来达到开展扩招工作,落实扩招工作。构建完善“三全育人”体系,着力加强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建设,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专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把立德树人融入专业教育各环节,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分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依据学情分析报告,结合实际,分类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学进程、考核方式和毕业要求等,统筹配置师资队伍、设施设备和教学资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按程序审定通过后发布执行,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通过学校网站等主动向社会公开。

(二)“产业—就业—学业”三线并进的实践逻辑

合理职业生涯规划,让毕业生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能力与特点,面对就业择业应当以积极的心态转变就业观念,以顺利就业为标准,在择业标准上处理好职业理想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对人生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一个清晰合理的目标,能够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扬长避短,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先扎根、后发展。注重个人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提高自身适应职场变化的能力,紧跟社会发展步伐。突破现有就业观念应打破专业限制,以发展的眼光去对待自己的学习能力。放低姿态,以高能力步入职业生涯;以经验积累为主,不要让地区差异成为束缚职业选择的借口,尽量以低姿态、高能力步入职业生涯。

(三)合理教学安排和资源优化配置

培养就业市场急需的大量技术技能人才,也有助于补齐职业教育这块短板。“百万扩招”需要有力的配套措施,职教改革要获得成功,还有很多步“棋”要走。比如打通毕业生的深造通道,加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以测绘专业建设为例,通过学制改革、学分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模块化学系改革乃至实习实训改革等人才定制方案。在不同生源的人才建设上,尤其针对退役军人,以直接参与式方法使得教学更具针对性,实现对百万扩招的“全新解解读。

为进一步实现对教学资源的建设,调动校内外一些资源,充实教学资源并在教学的宽度及其深度上,实现对不同人员的资源建设,为协同培养学生提供了人才保障。而在治学目标上,分门别类做好不同学生的群体教学工作,以在课程置换、学分认定、分类评价上为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四)借鉴经验,因材施教

专业弹性学制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先进人才培养模式,对各类教学模式进行灵活运用,提升育人质量,保障学生就业概率显著提升[1]。校企双方换位思考,实行互兼互聘,开展深度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优秀教师团队,缓解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2]。改革课程内容,减少公共基础和专业拓展课程,增加专业技术和综合实践课程的比重;制定弹性学制,灵活授课,采用集中教学与送教上门、线上线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等多种形式;采用口头型、开放型、操作型、合作型和闭卷型考试并行,突出技能考核,建立理实一体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是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的改革[3]。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和弹性学制,即在专业课程在内容取舍与授课方式的调整及丰富作业形式、制定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等一系列的因材施教措施,从而保证培养质量不降低[4-5]。实行 “一生一案、一班一员双导师”管理制;一专业多方案,弹性学制培养方式;加速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并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工学结合,深化校企合作,完善“1+X”证书体系,以满足高职扩招背景下多元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6]。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实施"1+X"证书制度;进行学分制改革,实施弹性学制等对策[7]。从学生的学情出发,采用弹性学制、选课制、导师制、学分转化等方式,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灵活、有效的教学管理,保质保量地完成高职扩招学生人才培养[8]。

结束语:

百万扩招背景下,针对高职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在现有专业中加以改革,未来可为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精准”培养提供可行性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帅. 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弹性学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J]. 文淵(中学版),2021(3):240.

[2] 孙强东. 五年制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 现代农业科技,2020(16):238-239.

[3] 袁鹰,殷甫祥,刘竺云,等. 高职院校基于全日制社会人员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安徽化工,2021,47(1):145-146,150.

[4] 张君艳.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扩招人才培养应对策略与运行实践[J]. 甘肃科技,2021,37(21):74-76.

[5] 李冰,陈勇烽. 信息化推动路桥专业扩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福建建材,2020(4):119-120.

[6] 李广伟,孙淑艳. 高职扩招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动漫先锋,2021(10):131-132.

[7] 陈苡,李智伟. 高职扩招背景下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1,40(3):74-77.

[8] 孙学智. 高职扩招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培养路径探索[J]. 产业创新研究,2021(9):130-132.

课题名称: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专业弹性学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课题编号:(ZJGB2020011).

猜你喜欢
百万扩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百万扩招”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改革路径
百万扩招政策下高职教育的应对与转型
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百万扩招”任务的责任分解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