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对策

2022-07-04 13:15崔永海李莉王可岩
科学与财富 2022年8期
关键词: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监测

崔永海 李莉 王可岩

一、环境监测的目的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可归纳为4个方面。

一是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二是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数据。

三是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四是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二、环境监测的法定职责

环境监测是各级政府部门强化环境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职能的重要阵地,是应用监测技术手段对一切违反环境法律、行政规章和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监督,为环境执法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

一是强化环境管理依靠环境监测的法治建设,在制定各项环境法规、制度和标准的同时,必须要明确相配套的监督环境监测的措施和要求。

二是依靠科学的、有权威的监测数据实施各项环境执法管理,进一步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三、环境监测的薄弱环节

(一)环境监测制度不完善。

原《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是1983年7月由当时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布的。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修订的征求意见稿,历时多年,新修订的环境监测管理条例一直未能出台。现有的《环境监测管理办法》是2007年7月25日由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该办法仅适用于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环境监测活动的管理,从较高层面来说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机制,环境监测中的核心内容没有较好的体现。

(二)环境监测技术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毋庸置疑,我国的监测技术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改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要想更好的发展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些新型问题,如对人体健康有重大危害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问题,还有土壤、有机物的污染等,对监测技术的要求较高,恰恰我们当前的技术储备不足,监测能力达不到,这些问题就难以解决。因此,需要技术人员不断提高与相关环境问题匹配的技术,制定或修改现行的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和标准。

(三)监测信息公布不及时。

众所周知,政府与公众需要相互信任,在第一时间让公众了解政府的决定,积极推动公众参与,全面搜集建议,防止决策失误,做到政务透明化,不仅是推行“阳光政府”的必然要求,还有利于激发公民的环保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公众如不能及时了解监测到的环境信息,势必影响环境问题的解决,甚至可能引发舆情。因此,有必要及时公开环境信息,在监测立法过程中逐步推进监测系统信息公开,拓宽监测范国,同时丰富监测信息的发布方式。信息公开应将污染源、环境质量和监测教据作为重点,绝不能因为各种客观原因忽略了及时公布信息的重要性。

(四)责任追究落实不到位。

对于一些违法排污单位的违法行为,法律规定了相应的惩罚措施。比如,违法行为较轻的可处以责令企业限制生产、罚款以至于停业等各类行政处罚。但由于违法成本低,仍有一些单位存在更改环境监测数据、移动检测点位、不公开信息等行为,此类违法行为难以杜绝。而监管部门对检测机构执法主要还是运用传统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主要还是通过书面审查和进入实验室里现场核查,对不良的行政干预对监测数据的影响没有体现出足够的关注,这就使监管的整个过程出现真空区。

制度不完善我们可以努力改进, 但若是出现了监测方面的漏洞那损失将会难以估量,直接导致了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影响环境监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四、環境监测的主要任务

《环保法》对环境监测的任务要求有以下三点。

一是调查、监测、评估、预警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做好环境状况的调查。厘清环境质量、环境损害和环境污染及环境风险的状况。

二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制定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有关于环境风险评估制度的落实也可是必不少的。

三是服务好公共基础预警机制,冷静面对因环境污染导致的突发事件,同时评估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失,将结果对外公布。

五、加强环境监测的相关对策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已经向标准化迈进,实现了环境监测相关政务的公开,同时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应当虚心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帮助环境监测事业更好地发展。

(一)改进和完善环境监测制度。

理顺监测体制机制是保护环境的必然要求。有关法律的出台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今后,要进一步明确环境监测事业单位的改革路线和改革方向。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在环境监测方面的作用。

在业务上,要明确环境监测机构的职责任务、制定限制行为主体的法律法规。同时规范监测主体的准入条件,对不符合资格的行为主体,一律不准让其进入环境监测的大门。

(二)环境监测机构的任务落实到实处。

一些地区的环境监测机构可以说是徒有虚名,没有真正实行它的权利。县一级的环境监测机构本应该成为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扎实的基础。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一些地方的县级环境监测机构注销了实验室检测资质,全部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成为了“送样站”和“数据观察站”。

(三)加强环境监测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技术人员是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基础,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直接决定环境监测水平质量。我国近几年虽然在资金方面给予监测机构以大力支持,提供了大量机器设备。但仅提供硬件设施无法解决数据分析的问题,还需配备专业技术人才。因此,要结合环境监测工作的特点,综合考虑环境监测工作与人员专业性、技能性所呈现出的关联特点,加强职业职能培训,明确监测人员职能范畴,实现人尽其才,发挥出技术人员的最高水平,只有这样,环境监测机构的任务才能更好地完成。

猜你喜欢
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监测
为了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河北省廊坊市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湘乡市:努力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维护群众权益,改善环境质量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