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语词汇与儒家道德伦理观

2022-07-04 13:15周家豪
科学与财富 2022年8期
关键词:伦理观儒家

周家豪

摘 要: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其中以儒家为主导的伦理观念是汉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而词汇又是语言信息的载体,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儒家伦理观在汉语词汇中的反映,说明儒家伦理观念已深深扎根于汉民族文化观念。

关键词:汉语词汇 ; 儒家 ; 伦理观

儒家伦理思想为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孔子提出,它反映中国宗法等级制度,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一种道德理论。其核心价值可简单归纳为五个字:“仁、义、礼、智、信”。西汉时期,董仲舒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主干,吸取了法家、墨家和阴阳家的成分,把儒家伦理思想神学化,并被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权定为“一尊”。宋明时期,儒家伦理思想又与佛教、道教合流,演变为宋明道学伦理思想(见宋元明清伦理思想)。自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起,儒家思想在中国统治了二千多年。因此,中国人的伦理观念基本上也可以说就是儒家的伦理观念。

十九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曾指出:“一个民族的词汇本身就能揭示这个民族的心理素质。”因此可以说,任何民族的语言词汇系统及其构成成分,都会受其民族文化的制约和影响。美国语言学教授萨皮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的社会发展中,以儒家为主导的伦理观念是汉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三纲五常、重义轻利、中庸思想”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汉语词汇与儒家道德伦理观的关系。

1.三纲五常与尊卑有序

何晏在《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中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唐孔颖达疏云:“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礼纬·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矣。”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五常:另一说为“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

从汉语词汇的结构也可反映出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人们在创造并列式合成词时,总是将表示尊义、长着的语素放在前面,而将表示卑义、幼者的语素放在后面。如,君臣、父子、师徒、老少、祖孙、婆媳、兄弟、叔侄、姐妹、主仆、长幼、尊卑、贵贱等。并且表示男性的语素在前,表示女性的在后,如夫妻、夫妇、父母、公婆、兄妹、兄嫂、子女、善男信女、夫唱妇随、痴男怨女、男婚女嫁等。

另外尊卑观念在语言结构上也有反映,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不仅表现在男前女后的排列顺序的尊卑上,而且在用词上也以男性为中心如“他、他们”可以专指男子也可以泛指男性女性。而“她 、她们 ”却只指女性而不指男性。又如“再展雄风”不能说成“再展雌风”。“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女子无才便是德”、“头发长见识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好马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男”等民俗谚语对男尊女卑的观念也有所反映。古代生男叫“弄璋”,生女叫“弄瓦”,厚此薄彼,这也正是封建男尊女卑封建思想在语言上的反映。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亲也,从人,从二,仁者兼爱,故从二。”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汉语中,受仁爱观念规约的词和成语有:仁爱、仁慈、仁德、仁厚、仁人君子、仁人志士、仁兄、仁义、仁者见人、智者见智、仁政、成仁、一视同仁、仁至义尽、不仁、不仁不义、麻木不仁、杀身成仁、为富不仁,等等。

同时,孔子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弟(悌)、忠、恕、礼、德、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受孝悌观念规约的词和成语:孝道、孝敬、孝纳、孝顺、孝心、孝行、孝子、穿孝、带孝、尽孝、满孝、守孝、脱孝、孝慈、忠孝、

谢孝、孝幔、节孝、至孝、重孝、披麻带孝、不孝,等等。

受道德观念造出的词和成语有:德望、德威、德行、德育、德政、报德、道德、恩德、公德、积德、口德、美德、品德、德才兼备、德

高望重、大恩大德、感恩戴德、歌功颂德、同心同德、一心一德、三从四德、离心离德、以怨报德、阴德,等等。

汉语词汇中有一批受礼字规约的词和成语:答礼、典礼、定礼、观礼、还礼、回礼、敬礼、拘礼、免礼、賠礼、聘礼、施礼、送礼、受礼、洗礼、献礼、行礼、赠礼、见礼、礼炮、礼品、礼聘、礼遇、礼乐、薄礼、彩礼、贡礼、贺礼、礼让、表礼、祭礼、礼节、礼貌、礼尚往来、礼贤下士、彬彬有礼、花红彩礼、分庭抗礼、非礼、失礼,等等。

明代中后期洋教士利玛窦就说:“儒家这一教派的最终目的和总的意图是国内的太平和秩序。他们利用五对不同的组合来构成人一人的全部关系,即父子、夫妇、主仆、兄弟以及朋友五种关系。他们十分重视子女尊敬和孝顺父母,奴仆对主人忠诚,青年效忠长辈。这一点确实是引人注目的。”(《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译本)。汉语是汉文化的载体,它深深地印上了汉民族悠久而多姿所采的文化历史的印记。儒家三纲五常道德观便是汉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

2.重义轻利

义和利的问题也是儒家道德伦理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儒家历来注意义利之辨。孔子将义和利对举,作为划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惠。”孟子继承孔子的义利观,尚义轻利,也把行义和求利作为划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他说:“鸡闻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孟子《尽心》)

《说文解字》卷十二说:“义,己之威仪也,从我从羊。”春秋战国时期,义字又由礼容法度之意引伸出理义、道义等语义。如:《左传·隐公元年》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人们所遵循的合理的行为标准和相关的观念意识,就是“义”。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和孟子的“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都强调义与利的对立,都把义看作是衡量人的行为、思想的一个标准。俗语中的“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黄金不为贵,仁义值千金”、“穷死不下道”、“君子重义,小人重利”、“君子仗义疏财”、“无利不起早”等正是这种价值观念的反映。

汉语中,受“义”观念规约的词和成语有:义不容辞、义愤填膺、义举、义军、义理、义卖、义旗、义气、义师、义无反顾、义形于色、义演、义勇、义正词严、义冢、从容就义、大义、道义、恩义、就义、情义、仁义、正义、天经地义、深明大义、轻利重义、背信弃义、薄情寡义、假仁假义、见利忘义、忘恩负义、无情无义,等等。

儒家历来把“利”看成个人的私利,把它与“义”对立起来,强调道德原则和规范对于人们行为的指导作用。孔子主张“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孟子更是只谈仁义,不谈利益。即使认为义与利是“人之两有”的荀子,也是强调义,认为“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在他们看来,只有强调义,才能义利两得,而重利,则会义利两失。《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描述的关羽的形象当是千百年中国人重“义”的象征。书中所言关羽读《春秋》而知其微言大义,身陷曹营一心归旧主,义释曹操于华容古道。甚至连关羽所骑之神马赤兔,在关羽败走麦城被杀后,恋主不食草料而死。关羽的身上寄托了太多普通百姓和历代文人对义士的渴望。关羽后来被神话,成为重义的代表。可见儒家重义思想在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乃至当代中国人的思想都有很深远的影响。

3.中庸之道

与政治上的仁义道德,精神上的忠恕礼乐相应,儒家十分讲究行为上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中庸思想是儒家的思想精粹,所以也称之为中庸之道。中庸重点在中、庸二字,中位于中间,不离两边,不走极端。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

《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何晏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朱熹注:“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中庸》原文之中,对中庸的定义如下:“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思想主张为人处世要采取不偏不倚,公允和谐的态度,反对为人处世要感情冲动,片面偏激。人们说话为了符合中庸思想便产生了委婉意识,即要求人们说话时不能直截了当地说,而尽量说得含蓄以免伤害了对方。因此,凡是为人处世或需要表达自己对某人或某一现象的看法时中国人就习惯采取中间状态并不敢直言。中庸之道的思想贯穿于社会人际交往之中,主要表现在:对人要有雍容恭顺的态度、和平温良的风度和谦和忍让的性格;反对待人处事感情冲动,主张对任何事不走极端,提倡一切要“公允和谐”。对自己则主张“克己自足”,认为人性本身可以自足而完善,可以自我净化,强调“克己复礼”。总之,要事事克制自己的欲望和感情,通过心灵的净化,从主观上可以消除各种矛盾。这种儒、道、佛三位统一的文化思想观念,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的“中庸”处世的哲学。

汉语中有大量表现中庸的词汇:和气、和睦、缓和、平和、息事宁人、过犹不及、适可而止、克己奉公、随遇而安、安分守己、知足常乐、和衷共济、不明不白、不冷不热、不高不低、不胖不瘦、不大不小、不偏不倚、不快不慢、不温不火、和蔼可亲、和风细雨、和衷共济、心平气和,知足常乐等等,都表达了不偏不倚、和谐的态度。俗语“人怕著名猪怕壮”、“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等它们所表达的真实含义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太过,不能走极端,否则就会糟得其反,这显然也是中庸思想的翻版。

中庸思想在人名中也有反映,例如汉族人的名字并存,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折中,以求中庸和谐。如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字退之,愈为太过,必须退之,方合中庸之道。

美国社会学家恩伯说:“一个社会的语言反映与其相对应的文化,形式之一则表现在词汇内容,或者词汇上。”中华民族的词汇系统鲜明地反映着几千年来特有的伦理观念,最直接的揭示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也正因为有了如此丰富的词汇系统,我国的民族文化才得以传承至今,永存不朽。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相辅而行,我們不但可以透过语言看到我国封建社会的传统伦理道德,还可以看到它所反映的汉民族的文化心理。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其中以儒家为主的道德伦理观念是汉民族传统心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伦理观念中有等级观念、尊卑心理、中庸和谐及重亲疏等传统的观念意识。这种传统的伦理观念包含在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并不断推动者汉民族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邢福义《文化语言学》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2]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上海三联书店,1995.

[3]陈建民《中国语言与中国社会》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4]常敬宇《汉语词汇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伦理观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论梁漱溟以“无私的感情”为基础的“理性”主义伦理观
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伦理观的反思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彼岸与此岸:门罗《好女人的爱》中的加拿大相对主义伦理观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黑格尔财富伦理观述论——兼论社会转型期国民财富观的问题与重构
民主抑或王道:儒家与现代秩序的追问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