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喂养中的疗效

2022-07-04 14:07杨严政周玉娥陈双艳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经口五音中位数

杨严政 ,周玉娥 ,李 团 ,陈双艳

(1)云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儿科,云南 昆明 650011)

随着我国围生医学、辅助生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三孩政策”的推行,提倡一对夫妇可生育3 个孩子,使得高龄产妇的分娩率不断上升,早产儿存活率不断提高。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 < 37 周的新生儿[1]。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的各器官尚未完全成熟,免疫力较为低下,尤其是消化系统功能、吮吸和吞咽功能较差,经口喂养困难,需通过留置胃管来进行营养支持,以满足生长发育[2]。但在营养支持的过程中,早产儿不仅易发生腹胀、胃潴留、呕吐等喂养不耐受现象,还可能因为早产儿进食时间长,吸吮无力,易发生呕吐、误吸、呼吸暂停等情况[3]。五音疗法是以五行学说为基础的,巧妙地将五行、五脏、五音联合起来,运用角、徵、宫、商、羽5 种不同音调和音律的音乐来调节脏腑气血,调畅情志[4]。有研究[5]提出对早产儿实施五音疗法,可促进早产儿身高、体质量及神经发育的增长,从而更好的促进早产儿的发育成熟。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NNS)是指对不能经口喂养的早产儿在行鼻饲喂养时对其给予吸吮无孔奶嘴以促进其吸吮反射成熟[6]。研究[7]显示,非营养性吸吮有利于促进早产儿吞咽、吸吮和呼吸功能的发育,能减少喂养不耐受,改善喂养效果。若是将上述两种方法分别单独使用于早产儿喂养中的疗效有限。因此,本研究通过临床试验探讨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喂养中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 年12 月至2021年12 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120 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32 周 < 出生胎龄 < 37 周;(2)出生体质量<2 000g;(3)出生后24 h 内收治;(4)新生儿Apgar 评分≥6 分;(5)留置胃管。排除标准:(1)有消化道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或口腔畸形,如唇裂、腭裂等;(2)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重度感染、外耳道发育畸形、听力障碍、免疫功能缺陷。剔除标准:(1)研究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新生儿坏死性结肠炎等;(2)患儿转院、死亡或提前出院。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 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 例。

1.2 干预方法

2 组早产儿选用同一型号、厂商生产的暖箱,治疗方法基本一致。当生命体征稳定后,对两组早产儿使用管饲喂养,奶粉均选用同一品牌的早产儿配方奶。喂养过程中对早产儿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颜面部情况以及吸吮情况进行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必要时暂停管饲喂养。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口腔、脐带、臀部护理及鸟巢式护理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生命体征、排便、排尿情况。实验组采用相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的干预措施。

1.3 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的具体实施方法

1.3.1 成立干预护理小组组建研究小组,对干预护理小组实施方案进行整体统筹和规划,确保干预实施的可操作性。干预小组成员包括儿科护理专家2 人,硕士研究生2 名,儿科护士数名,组织学习五音疗法和非营养性吸吮的相关知识,采用小组讨论,查阅相关文献,形成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的护理方案,确定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的干预流程。对实施方案的研究者统一进行培训,通过考核方可进行实施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干预,并进行资料的收集。

1.3.2 具体实施方案每次实施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干预前,必须先对需要实施干预的早产儿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符合干预要求,判断其生命体征平稳,方可进行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干预。

干预时间选择在每天上午09:00-09:20 和下午15:00-15:20,由受训合格的护士给予实验组患儿非营养性吸吮,即在喂奶间歇期吸吮消毒的无孔奶头,并同时播放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发行的《中国传统五行音乐》。播放器统一放置在暖箱床尾处,与早产儿双耳保持15~25 cm 距离,播放音量控制在35~40 dB 之间。在实施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干预期间,尽量减少其他护理操作,减少干扰因素。严密对早产儿情况进行观察,如出现烦躁、抽搐、面色发绀等情况,先暂停干预至早产儿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进行,如不能改善,则必须终止干预。

1.4 观察指标

(1)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时间。为早产儿本次住院的护理记录单所得,其中完全经口喂养的标准为每天经口喂养的奶量≥120 mL/kg[8]。(2)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统计两组早产儿喂养过程中出现呕吐奶液、腹胀、胃潴留的例数。早产儿本次住院期间有上述情况一项发生即为喂养不耐受。(3)早产儿行为神经能力测定。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量表(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于早产儿出院时测评。(4)早产儿住院时间和出院时体重。为早产儿本次住院总时间,通过早产儿住院信息获得。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26.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者,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则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进行描述,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n(%)]描述,采用卡方检验。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2 组早产儿在性别、头围、身长、胸围、胎龄、1 minApgar 评分和5 minApgar 评分的基线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实验组早产儿头围中位数为30(28,31)cm,对照组早产儿头围中位数为29(28,30)cm,2 组早产儿头围无统计学差异(z=0.534,P=0.594);实验组早产儿胸围中位数为27(25,28)cm,对照组早产儿头围中位数为27(24.6,28)cm,2 组早产儿胸围无统计学差异(z=0.911,P=0.362);实验组早产儿身长中位数为42.5(41,45)cm,对照组早产儿身长中位数为43(41,44)cm,2 组早产儿身长无统计学差异(z=0.132,P=0.895);实验组早产儿胎龄中位数为33(32,34)周,对照组早产儿胎龄中位数为33(31,34)周,2 组早产儿胎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z=0.522,P=0.602)。实验组早产儿1 minApgar 评分中位数为9(8,9),对照组早产儿1 minApgar 评分中位数为9(8,9),2 组早产儿1 minApgar 评分分布无统计学差异(z=0.901,P=0.367)。实验组早产儿5 minApgar 评分中位数为10(9,10),对照组早产儿5 minApgar 评分中位数为10(9,10),2组早产儿5 minApgar 评分分布无统计学差异(z=1.275,P=0.202),见表1。

表1 2 组早产儿一般资料比较M(P25,P75)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wo groups of preterm infants M(P25,P75)

2.2 早产儿神经行为能力测定评分比较

实验组早产儿神经行为能力测定评分为(37.88±1.17)分,对照组早产儿神经行为能力评分为(35.57 ± 1.01)分,2 组数据总体均数存在着统计学差异(t=11.611,P< 0.001),见表2。

表2 2 组早产儿神经行为能力评分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neurobehavioral ability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reterm infants()

表2 2 组早产儿神经行为能力评分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neurobehavioral ability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reterm infants()

*P < 0.05。

2.3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指标比较

实验组早产儿呕吐发生率为8.3%(5/60),腹胀发生率为6.7%(4/60),胃潴留发生率为8.3%(5/60),对照组早产儿呕吐发生率为23.3%(14/60),腹胀发生率为25%(15/60),胃潴留发生率为21.7%(13/60),2 组数据总体均数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 0.05),见表3

表3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指标比较[n(%)]Tab.3 Comparison of feeding intolerance between preterm infants [n(%)]

2.4 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的时间和早产儿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早产儿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时间为(17.83±1.54)d,对照组早产儿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时间为(21.70 ± 1.79)d,2 组数据总体均数存在着统计学差异(t=12.646,P< 0.001),见表4。

表4 2 组早产儿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时间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the time for achieving oral total gastrointestinal feeding between two groups of preterm infants()

表4 2 组早产儿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时间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the time for achieving oral total gastrointestinal feeding between two groups of preterm infants()

*P < 0.05。

2.5 两组早产儿住院时间和体质量的比较

实验组早产儿住院时间为(20.33±2.04)d,对照组早产儿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时间为(23.75±2.68)d,2 组数据总体均数存在着统计学差异(t=7.862,P< 0.001),见表5。

表5 2 组早产儿住院时间比较()Tab.5 Comparison of hospital stays in two groups of preterm infants()

表5 2 组早产儿住院时间比较()Tab.5 Comparison of hospital stays in two groups of preterm infants()

*P < 0.05。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早产儿出生体质量和出院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76,P=0.707);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后早产儿出生体质量和出院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96,P=0.553);实验组干预前后早产儿神经行为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77,P< 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早产儿神经行为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37,P< 0.001),见表6,表7。

表6 2 组早产儿出生体质量和出院体质量比较[M(P25,P75)]Tab.6 Comparison of birth and discharge quality of preterm infa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M(P25,P75)]

表7 两组早产儿出生体质量和出院体质量差值比较()Tab.7 Comparison of differences in birth and discharge qua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reterm infants()

表7 两组早产儿出生体质量和出院体质量差值比较()Tab.7 Comparison of differences in birth and discharge qua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reterm infants()

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前后2 组早产儿出生体质量和出院体质量差值总体分布无统计学差异(t=0.606,P=0.545)。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组与对照组相比,不仅能缩短早产儿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的时间,还能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早产儿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吸吮和吞咽功能较差,临床常用鼻饲管方式为其提供营养支持,但该方法常增加肠壁压力、不能及时进行胃排空,易加重早产儿在开奶后喂养不耐受的情况,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影响其生长发育[9-10]。非营养性吸吮可通过刺激口腔黏膜的迷走神经和胃壁G 细胞,使胃泌素、胃动素等胃肠道激素分泌增加,增加胃肠道蠕动,有利于胃管向经口喂养过渡,提高吸吮反射成熟度,促进营养性物质的吸收,从而提高胃肠道耐受力[11-12]。此外本研究显示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能提高早产儿神经行为能力测定评分,并且可以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间,促进体格生长发育。研究[13]表明,音乐可以促进早产儿神经元的激活,对早产儿听觉中枢和大脑皮层发育有促进作用,甚至可增加垂体各类促激素分泌量,尤其是生长激素量,有助于早产儿的发育成长,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间。早产儿属中医“胎怯”“胎弱”范畴,中医认为与先天禀赋不足有密切关系,胎儿禀受母亲先天之精不足,加上后天气血不足,则可导致胎怯发生[14]。而中医五行音乐与五脏相对应,宫调通脾,有敦厚、庄重的特点,可以调节脾胃升降的功能;羽调通肾,具有奔放的特点,可助养肾气;角调通肝,有柔和舒畅的特性,可以调节肝和胆的疏通排泄的功能;徵调通心,具有活泼、欢快的特点,可以助养心气;商调通肺,具有优美、高亢的特点,可以调节肺的宣发肃降的功能。运用“五音应五脏”理论,促进患儿发育成熟,尤其在患儿胃肠功能方面,能有效促进胃肠吸收蠕动,起到健运脾胃、促进脑发育的作用,有效降低患儿喂养不耐受,缩短住院时间[15]。

综上所述,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以缩短早产儿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的时间,减少喂养不耐受,还促进早产儿神经行为能力,并且可以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间。但由于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的应用频率和时间方面尚无权威的推荐指南,本研究只将五音疗法和非营养性吸吮运用到早产儿餐前开始干预,并未运用到其他时间点,如餐后,餐中或根据中医的子午流注时间来进行干预,因此在应用的时间点上需要作进一步探讨,以期探索出更为合适优化的干预方法。另外,本研究只对早产儿住院期间进行了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干预的研究,并未探讨和研究出院后继续使用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的可行性和效果,并且研究对象仅为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尚未纳入研究,其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将来可以将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的应用延续到极低体重出生儿上,并且加强出院后的情况追踪,并观察远期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和神经行为的发育。

猜你喜欢
经口五音中位数
“五音戏+”的全生态传承
脑卒中吞咽中重度障碍患者经口/鼻腔间歇置管注食营养的护理体会
“五音戏+”的全生态传承
经口内镜联合颈外超声穿刺注水定位成功取出颈深部异物1例
继齐韵往昔,以今声开来——思考自五音戏主奏乐器的演变、本体及延伸
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重力喂养联合5 min口腔运动干预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效果
数据的数字特征教学设计
《五音集韵》与《切韵指南》比较研究
中位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