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谈枕边书

2022-07-04 04:31宋庄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闲书周国平大师

宋庄

能否谈谈您的阅读观?

周国平:我对阅读的看法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直接阅读经典,读大师的原著。作为个人来说,一个人精神生活的品质越高,就越是真正作为人在生活,每个人的生活品质、人生价值实际上取决于他的精神生活的品质、他的精神素质。通过阅读,我们获取知識,激活理性,头脑变得聪明;通过阅读,我们体验情感,感悟生命,心灵变得丰富;通过阅读,我们明辨道德,建立信仰,灵魂变得高贵。一个人拥有聪明的头脑,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据我观察,无论在哪个领域,优秀的人物往往是爱读书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终身的阅读者,一辈子爱读书的人。

如何阅读经典,您有什么建议吗?

周国平:我提倡的方法是:不求甚解,为我所用。

不求甚解,就是用读闲书的心情读,不被暂时不懂的地方卡住,领会其大意即可。这是一个受熏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你用来理解大师的资源——即人文修养——在积累,总有一天会发现,你读大师的书真的像读闲书一样轻松愉快了。为我所用,就是不死抠所谓原义,只把大师的书当作自我生长的养料。读大师的作品是为了自己的精神生长,它们仅仅是你的营养,这个目标要清楚。通过吸取营养,你在精神上能够健康地生长,这就行了。读大师的书,是为了走自己的路。你的收获不是采摘某一个大师的果实,而是结出你自己的果实。

对您来说阅读的乐趣是什么?

周国平:我在生活、感受、思考,把自己意识到的一些东西记录了下来。更多的东西尚未被我意识到,它们已经存在,仍处在沉睡和混沌之中。读书的时候,因为共鸣,因为抗争,甚至因为走神,沉睡的被唤醒了,混沌的变清晰了。对于我来说,读书的最大乐趣之一是自我发现,知道自己原来还有这么一些好东西。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意识地阅读?

周国平: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那时候我已经17岁了。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就是郭沫若的儿子郭世英,我们成了好朋友,是他从家里搬来了许多书,许多世界文学名著,介绍给我读,使我尝到了读经典的甜头,为此我永远感谢他。上中学的时候我也爱读书,多是一般性的小册子,后来想想真是浪费时间。

读什么书不是一件小事,书籍对人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的阅读趣味大致规定了他的精神品位,而纯正的阅读趣味正是在读好书中养成的。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是对的。

对您有影响的书有哪些?

周国平:影响最大的书往往是年轻时读的某一本书,它的力量多半不缘于它自身,而缘于它介入我们生活的那个时机。那是一个最容易受影响的年龄,我们好歹要崇拜一个什么人,如果没有,就崇拜一本什么书。后来重读这本书,我们很可能会对它失望,并且诧异当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但我们不必惭愧,事实上那是我们的精神初恋,而初恋对象不过是把我们引入精神世界的一个诱因罢了。当然,同时它也是一个征兆,我们早期着迷的书的性质大致显示了我们的精神类型,预示了我们后来精神生活的走向。

年长以后,书对我们很难再有这般震撼效果了。无论多么出色的书,我们和它都保持着一个距离。或者是我们的理性已经足够成熟,或者是我们的情感已经足够迟钝,总之我们已经过了精神初恋的年龄。

能谈谈您的阅读感受吗?

周国平:我要庆幸世上毕竟有真正的好书,它们真实地记录了那些优秀灵魂的内在生活。不,不只是记录,当我读它们的时候,我鲜明地感觉到,作者在写它们的同时就是在过一种真正的灵魂生活。这些书多半是沉默的,可是我知道它们存在着,等着我去把它们一本本打开,无论打开哪一本,都必定会是一次新的难忘的经历。读了这些书,我仿佛结识了一个个不同的朝圣者,他们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

您平时是怎么读书的? 有什么方法分享吗?

周国平:我可以介绍一下我自己的读书方法。第一点,读书要有计划,不要漫无边际地乱读,一段时间里有一个重点,相对集中读某一类的书。其他的书也可以看,但不是重点,随便翻翻。第二点,在泛读的基础上有选择地精读。我读一本经典著作,一开始把它当闲书一样看一遍,看的时候会做一些记号,看完后就回过头来把做了记号的地方重读一下。如果特别喜欢某一本书,就不妨读第二遍甚至更多遍。第三点就是要做笔记。可能你们不需要,我记忆力比较差,这是我的弱点,所以我必须做笔记。笔记有两种,一种是摘录,在重读做了记号的内容时,有选择地做一些摘录。另一种是随感,就是随时把读书时的感想、思绪记下来。隔一段时间,我会重读这些摘录和随感,最好还做一个整理,比如说按照主题把相关的内容整理到一起,这样脉络就非常清楚了。

您经常会被邀请做一些读书活动,如果请您总结读书的话,您愿意对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周国平:多读书,少上网。你可以是一个网民,但你首先应该是一个读者。如果你不读书,只上网,你就真成一条网虫了。称网虫是名副其实的,整天挂在网上,看八卦,聊天,玩游戏,精神营养极度不良,长成了一条虫。

互联网是一个好工具,然而,要把它当工具使用,前提是你精神上足够强健。否则,结果只能是它把你当工具使用,诱使你消费,它赚了钱,你却被毁了。

书籍是人类经典文化的主要载体。电视和网络更多地着眼于当下,力求信息传播的新和快,不在乎文化的积淀。因此,一个人如果主要甚至仅仅看电视和上网,他基本上就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他也许知道天下许多奇闻八卦,但这些与他的真实生活毫无关系,与他的精神生长更毫无关系。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根的,他对人类文化传统一无所知,本质上是贫乏和空虚的。我希望今天的青少年不要成为没有文化的一代人。

您如何看待阅读和人生的关系?

周国平:读书在人生中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取决于一个人精神生活的品质,那么阅读就是提高人的精神生活品质的最重要的途径,读书可以使我们获得人生最美好的价值,这就是优秀、幸福和宁静。有一句人们常说的话叫作“阅读改变人生”,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好,但是应该辨清楚改变人生的什么。我认为主要改变的不是人生的表象和外观,而是改变人生的格调、气象和境界。它带给我们的主要不是一些表面的外在的成功,而是内在的优秀,在优秀的基础上所得到的成功才是真成功、大成功。

(选摘自《中华读书报》2021年9月29日,略有删减)

猜你喜欢
闲书周国平大师
好梦何必成真
大师剪我也剪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无事读闲书
环保高效的清洁大师
周国平 藏石欣赏
周国平 藏石欣赏
周国平 藏石欣赏
向改装大师们致敬
静静地坐在墙根,捧一本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