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母山的恩慈

2022-07-04 11:33黄菲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2年9期
关键词:赤松神农衡阳

黄菲

雨母山原名云阜山。秦朝李斯为统一文字所著的《苍颉篇》有云:“云阜山,庳而大也。”又有一说,称雨母山原名云霧山,因地形影响,易起云成雾,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

南朝宋盛弘之所著《荆州记》记载:“湘东有雨母山,山有祠坛。每祈祷无不降泽,以是名之。”“湘东”即为湘东郡。这是现今所知雨母山名称由来的最早记载。据传清雍正年间,衡永郴桂道朱道台因久旱不雨,慕名来雨母山赤松子坛祈雨,“虔诚祈拜,雨泽立降”,因说“今云雾山无云雾,是雨母赐雨”,并赐送亲题“雨母山”三字金匾。

“雨母山”这个名字,有一种丰厚、深沉而辽阔的恩泽感。雨是甘霖,母更是恩慈。以“母”字入地名的,全国只有雨母山和慈母山两处。

雨母山属南岳山脉,与回雁峰相望,与七里山、石牛峰互为龙蛇之势。雨母山海拔238米,与海拔515米的石牛峰构成一处方圆30平方千米的自然生态区域。山上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针叶林、阔叶林交叠成趣,乔木擎天,灌木盖地。山中野生动物有野羊、野猪、白鹜、山鸡等。

山下流水淙淙,百川入湖。山南面的红旗湖水库水平如镜,清澈见底。山北面的祠塘冲水库,西边的九龙冲水库、过路塘水库环绕山脚,与红旗湖水库构成不同方位的数面镜子,倒映群山,美不胜收。若晴日登山远眺,晓岚缭绕,好似海市蜃楼。蒸水蜿蜒若练,湖水波光潋滟,鸢飞鱼跃。春绿茗圃,时有娓娓采茶歌声;秋红橘林,依稀可闻“橘颂”之音。

雨母山亦是历史的恩慈。这座山有着底蕴深厚的华夏远古时代的历史圣迹。

史传5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曾率部族定都河南陈州,为了向南方扩疆辟土,遂转移衡湘。他斲木为耜,揉木为耒,教民耕种五谷为食。农耕文化始于此而普及华夏,因此他又被人们尊为神农。时民多疾,他又遍尝百草,采药治病。

农耕以水为本。据《路史》记述,有一诸侯名为赤松子,“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神农行弟子礼,尊为雨师。每遇天旱,赤松子即登衡南一山上,以巨石为坛祈雨,此石遂名“赤松子坛”。它广二丈,高丈许,正面篆刻“赤松子坛”四字,至今清晰可见。

雨母山另一大圣迹是帝喾祠。帝喾为华夏祖先“三皇五帝”之一。据《竹书纪年》纪述:“术器作乱,辛侯灭之。”辛侯即帝喾高辛氏,乃是黄帝轩辕氏的曾孙。雨母山自古为帝喾巡幸之地,他尚未继承帝位时,朝中术器作乱,带兵逃至衡阳,盘踞雨母山。帝喾受颛顼帝之命,率兵征讨,全歼叛军,并将术器斩首于雨母山上。

帝喾死后,舜帝南巡到达衡阳,为祭祀帝喾而修建了帝喾祠。

帝喾祠历经兴衰,有史记载的比较大的修葺有两次:一是明工部侍郎王诏的祈祠修葺,二是1993年当地群众集资重建毁于1944年抗日战争的帝喾祠。1993年秋复葺帝喾祠时,当地群众掘出古铜币4000余枚,均为唐宋时期的钱币。2001年,衡阳市佛教协会在帝喾祠下方投资兴建了雁雨寺,该寺院依山势而建,与帝喾祠连成一体,气势磅礴,巍巍壮观。

这座蕴藏恩慈的山,静眠着抗战英雄的英灵。

雨母山是衡阳保卫战的战场。1944年7月18日,衡阳保卫战已进入第26天,攻城的日军集中近12万的兵力,企图用速决战攻破衡城,打通西南湘桂大陆交通线,直抵滇缅,不料遇到守城的方先觉率第10军仅16725人的兵力顽强抵抗。第62军奉命援衡,当前锋151师到达雨母山时,遭敌116师团阻击。双方在雨母山激战数天。我军伤亡惨重,但依然浴血奋战,未肯投降。而今雨母山附近的陆家祖屋的青砖墙垛上,弹洞密布,窗棂破碎,是当年那场惨烈战争的见证。

如今这座风光蔚然深秀的雨母山,已成为衡阳的后花园,被誉为“绿肺”。如今的人们不必再登山求雨了,然而,这座承载着神秘传说、见证着中华文明的山,它的存在,如它的名字一般,本身就是一份恩泽,一份慈柔。

猜你喜欢
赤松神农衡阳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大城衡阳
神农尝百草
神农尝百草
UP THE MOUNTAINS
完善我国人大选举监督机制的思路——以衡阳破坏选举案为例
中油桃4号在衡阳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神农与神农得荼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