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生活论”理念下小学英语 真听、真看、真思考的课堂构建

2022-07-05 15:30戴维
校园英语·中旬 2022年5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高效课堂小学英语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小学英语教师开始重视对课堂教学的多元优化,尤其关注对学生英语综合学习思维和能力体系的构建,相应的教学理念、思路和方法也得到了有效运用。基于对上述趋势的认识,笔者将从“行知生活论”切入,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策略性建议,希望能够对广大同行优化教学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行知生活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作者简介:戴维,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中心小学。

所谓“行知生活论”,是指强调以实践操作、思维构建和生活引入等方式来强化学生学习参与感和主观思维能力的一种教育理论。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师过度强调对理论知识的单向输出,忽视了对学生多元感官的调动和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这非常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以及灵活英语思维的构建,也必然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在“行知生活论”的指导下逐步扭转传统的机械、单向教学局面,为学生注入更多方向和渠道的活跃学习因子,使课堂教学效率、质量实现大幅提升。

一、注重课堂趣味化改造,打造“行知生活论”践行基础

(一)引入信息化教学技术,调动学生视听感官

小学生的视听能力相较于思维能力而言是比较强的,能够在“听”和“看”的过程中实现对信息的高效摄入和生动理解,并可实现对深层思维资源的能动挖掘。根据这一普遍情况,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更多地体现出对信息化教学技术的重视,利用其在信息表现方面所具有的多元化、直观化、形象化的优势,将知识内容以图片、音频、视频等更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降低学生学习时的智力消耗,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记忆成果。此外,为了更好地优化教学效果,小学英语教师还可以在相关素材中加入一些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趣味元素,让学生的英语学习更有愉悦感和轻松感。

例如,教学“My family”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素材制作或直接下载教学视频,将“father”“mother”“sister”以及“brother”等亲属称谓单词以卡通人物的形象出现在屏幕上,并为它们配上一些标志性特征,而后借助这些角色的自我介绍以及彼此间所发生的诸如“Who is elder”或者“What should I call you”等故事情节来引导学生认识、记住这些单词的写法、读音并了解其所对应的亲属关系。

(二)引入生活元素,构建“课堂+生活”有机联系

小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事物普遍有一种既熟悉又好奇的心理,也非常希望在课堂上了解到更多有关个人生活的知识信息。基于此,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时的内容、要求以及学生们普遍的生活经历和兴趣,将一些广泛存在于学生身边的事物、活动、场景转化为教学的素材、载体和背景,使日常生活和课本知识之间建立一座通畅的桥梁,从而让小学生能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降低学习难度,并引导小学生进一步体会英语知识与技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比如,教学“Happy New Year!”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在完成基本词汇和句法的讲解后,引导学生围绕“What do you and your family usually do on the first day of one year?”或者“What is the most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of your on this New Year's Day?”等话题进行回忆和发言,说一说自己和家人是怎样迎接新年的,并可将自己家乡比较有特色的“辞旧迎新”的风俗、活动向同学们作一番介绍。

(三)引入趣味游戏教学,深化学生多元参与层级

每个小学生都有着活泼、好动的天性,非常喜欢参加一些有意思的游戏活动,并且总是可以在这种活动中焕发出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悟性,进而取得良好的认知发展成果。小学英语教师要积极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时内容、要求以及学生们的普遍能力和兴趣,设计、组织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参与感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边学边玩”的过程中感受到游戏带来的轻松、刺激,并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运用,从而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效率和快感。為了进一步强化这一教学手段的优势效果,小学英语教师还可以在游戏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使学生焕发出更强的灵感和潜能,也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得到更大程度的锻炼。

比如,为了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和学生们玩一场“More quickly, please!”的游戏。教师按照“强弱结合”的原则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各组依次派出一名代表参赛。教师在黑板或者多媒体屏幕上依次出示“Green glass globes glow greenly”“Blue glue gun,green glue gun”“Black background and brown background”等具有一定难度的英语绕口令,要求各组代表以最快的速度尽量清晰地念完绕口令,用时最短且未出现错误的可为本组加一分,最后积分最高的一组便为优胜者。

二、注重课堂参与化改造,完善“行知生活论”践行氛围

(一)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激活学生思考意识

小学生普遍喜欢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并且十分乐意在同龄人面前展现出自己思维、能力或性格上的“闪光点”,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共性意识。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以结组的方式进行一些自主化的学习活动,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能力提出或留出一些问题作为“引子”,引导学生围绕这些“引子”开展自由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对他人看法的意见,同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广泛吸收、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技巧。在这项活动中,小学英语教师要更多地扮演协助者的角色,积极走下讲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一方面提供必要的提示和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更好的了解。6766FCCE-46D8-4394-A07B-557569F2C7F0

比如,在讲解“Our school subjects”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What subject you like best? Why?”这个问题作为话题,组织学生们以二人或四人小组的方式展开交流、讨论,而后各组分别派出一名代表就本组的方案进行汇报。这个问题的难度较低,不过却有着很大的选择和表述空间,学生们可以给出五花八门的答案,如:有的学生说“I like Chinese best, because I like read good articles”,有的学生说“I like English best, because I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foreign people”,还有学生说“I like Music best, because I want to be a singer”等等。

(二)引入角色互换模式,丰富学生思考角度

小学生对于“老师”这个身份常常感到既敬畏又向往,十分希望尝试一下当老师的感觉,也非常愿意通过这种方式表现出自己的过人之处。小学英语教师可将学生的这种心理当成有效的教学工具,在课堂突破性地引入角色互换的教学方法,将一些难度较小、考查级别较低或者复习课程的教学任务交给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去完成,让这些“小老师”们来完成知识内容的基本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小老师”们首先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肯定和信赖,并为了讲好一堂课而自发地去搜集材料、梳理知识;其他学生也会对这个活动感到非常好奇,表现出更为积极的课堂状态;教师本人则可更为清晰地观察每个学生的课堂举动,为自己后续教学工作的优化提供真实的一手素材。

例如,在进行“Our animal friends”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请课代表或英语成绩一直比较好的学生来代替自己进行讲解,就本单元的“giraffe”“zebra”“lion”等动物名称以及相应的语法应用作一番介绍,同时还可让其他学生就“What is your favourite animal? Why?”或者“Why lions always live in Africa?”等问题向“小老师”提问。

(三)引入场景构建模式,具化学生生活感知效果

任何知识都只有在场景性的应用中才能体现出它们的价值,英语课程中的知识信息也不例外。基于这一基本认识,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兴趣,设计、构建一些生活化场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在这些场景中开展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从而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表演欲,并使知识和技能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小学英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结成“剧组”来编演一些舞台剧,同时准备一些简单的服装和道具,让这个活动的开展更有效果。

比如,在进行“Seeing the doctor”这一部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分别扮演“doctor”“nurse”和“patient”的角色,并准备白大褂、听诊器、病号服作为道具,还可将几张桌子拼起来作为“病床”,而后在教室门口挂上印有医疗机构统一标志的门帘,让学生们在医院看病的场景中结合本单元所学到的单词、语法进行对话,并可相机加入一些诸如“A misunderstand between us”或“Am I too fat?”等更具生活气息的话题情节让学生进行表演。

三、注重课堂多维化改造,扩大“行知生活论”践行空间

(一)引入课外英语资源,拓展学生视听和思考范围

现在的小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手机接触到丰富的文化产品,其中自然包括大量与英语有关的文化资源,有些甚至成了学生们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这一事实,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在继续优化教材内容讲解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入更多具有服务课程教学作用的课外资源,让学生在接触这些资源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新鲜感和趣味感,并使学生了解知识、技能的多元应用角度和方法,同时也在客观上起到了丰富学生知识积累的作用。

例如,在完成“The lion and the mouse”这一部分内容的讲解后,教师可以搜集并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有关动物寓言的课外影视作品选段供学生欣赏,如“The king of monkey”“A clever fox”“Bear Bill”等;也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英文动物小说,如I will wait for you in the rain、Leave for you from the heavens,等等。

(二)引入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生活学习素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的,实践也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绝佳途径。出于对这一理念的认可,小学英语教师不妨在完成课内教学任务之后,根据学生的行为能力和课程需要,带领学生参加一些有利于其英语素养提升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深化对英语学习成果的理解和应用,令学生在借助自身学习成果完成任务的同时产生更多个性化的学习和认知内容,同时也可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进一步优化。

比如,在结束“A healthy diet”这一部分的教学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围绕“What is the most healthy diet in your opinion”这个话题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对附近小区、商业街的路人进行随机采访,邀请他们填写自己的调查问卷,在活动结束后将调查结果统计成具体的数据图表,将其连同问卷样本、访谈记录和心得一并作为作业上交。

(三)引入环境育人理念,培養学生认知习惯

和传统的语言告知、行为示范有着明显不同的是,环境渗透对于学生的学习意识、能力和习惯的影响是悄无声息而又更为深远的,其产生的作用也更加长远而巨大。结合这一点认识,小学英语教师在做好课堂教学活动多元优化的同时,还应当从环境这一软性手段切入,在学生们经常活动的场地环境中融入一些有助于其英语学习发展的元素,使学生得以在耳濡目染的状态下实现英语学习思维的有效构建和成果的快速取得。需要强调的是,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这项工作时务必要秉承“自然融入”的原则,不要使目标元素的存在显得过于突兀,否则不利于预期目标的顺利达成。

比如,教师可以在本班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一些英文字母贴画或者常见事物的形象以及与之对应的英文单词,或者悬挂一些写有英文谚语、名人名言、文学名句的条幅,也可以在课间活动时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学生们喜欢听的英文歌曲;在每堂课开始前的师生问候环节结束后,教师可安排学生齐声诵读一句英语名句作为“slogan”。

四、结语

真正富有质量和效果的教育绝对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和技能授予,而是一种灵活、多元的引导,是可供学生们以自主、有趣、能动的方式来进行探索并获得新知的平台。小学英语教师要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在日常教学中时刻注意对“行知生活论”的引入和执行,从感官资源挖掘和生活养分摄入的总体角度出发制订、实施、优化具体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真正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并养成善于思考、长于应用、敢于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这种方式来为他们日后进一步的英语学习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艳琴.浅谈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3):235-236.

[2]史丽静.小学英语教学中教育游戏模式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8):100-101.

[3]江景干.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问题与对策探讨[J].海外英语,2016(6):12-13.

[4]刘邦奇,吴晓如.智慧课堂——新理念 新模式 新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5]谢幼如,邱艺.走进智慧课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6766FCCE-46D8-4394-A07B-557569F2C7F0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高效课堂小学英语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