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辽宁籍 “画人”概述

2022-07-05 22:43李松石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清代

摘 要:有清一代,辽宁作为通联关里的重要枢纽之地,也是传播融合文化的重要之地。清代辽宁籍的“画人”大部分身为“旗籍”,人才辈出。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丰富辽宁文化。

关键词:清代;辽宁籍;“画人”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一般项目“辽宁籍‘画人研究”(2021lslybkt-074)阶段性成果。

清初定都北京之后,八旗子弟“随龙入关”。为了加强肇兴之地的管理,清朝实行了东北八旗的驻防制度,其间以满洲八旗为主,以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为辅,在辽东、辽西重要地区设置八旗驻防。清廷格外重视东北,特别是辽宁的开发与保护,这在客观上也起到了刺激文化发展的作用。

从地域上来说,辽宁有其和其他地方显著不同的特点。辽宁作为通联关里的重要枢纽之地,也是传播融合文化的重要之地,是一条重要的文化传播路径。当时的文化传播,既有中原文化的关外输出,又有固有的辽东文化的关内输出。纵观清代辽宁籍“画人”,虽有长期擅墨于本地者,但更多的是出关并流寓北京、杭州、贵州等外地①。

在本文中,笔者使用“画人”一词,是针对清代辽宁籍“画人”的整体风貌而言。清代辽宁籍的“画人”大部分身为“旗籍”,大多有官职在身,与当时的职业画人有一定的区别。因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故在本文中没有用“画家”,而采用“画人”一词。笔者根据《八旗画录》《中国美术家大辞典》《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增补本》《辽海名人辞典》《清画家诗史》等书,共汇集辽宁籍“画人”100余人,如表1所示②。

眾所周知,从绘画创作的角度看,清代的皇室成员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超越了前代。而且清代皇室成员大部分为“辽宁籍”,其中不乏擅绘画者,如成亲王永瑆,除了书法名扬外,其绘画亦精,辅国公永璥,是一位重要的古画收藏家与鉴赏家。皇室成员的绘画成就记载于李放的《八旗画录》、昭梿的《啸亭杂录》等书中。笔者考虑到其创作在绘画史上的政治意义大于艺术价值,其皇室名字、行迹已然列于有关书籍且资料相对丰富,故本文在统计的时候,没有将其统计在内。

针对辽宁籍“画人”资料进行梳理,发现其群体特征有三个方面。

一、清代辽宁籍“画人”多为“旗籍”

纵观辽宁籍“画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辽宁籍的“画人”多有“旗籍”,属于“旗民”。这一现象既符合有清一代的社会特征,又是辽宁籍“画人”的特色。在这些辽宁籍“画人”当中,以汉军八旗者居多,其次是满洲八旗。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身居要职者,如高其佩。《清史稿》中记载:“高其佩,字韦之,号且园,奉天辽阳人,隶籍汉军。父殉耿藩之难,其佩以荫官至户部侍郎。画有奇致,人物山水,并苍浑沉厚,衣纹如草篆,一袖数折。尤善指画,尝画黄初平叱石成羊,或已成羊而起立,或将成而未起,或半成而未离为石,风趣横生。画龙、虎,皆极其态。世既重其指墨,晚年以便于挥洒,遂不复用笔。其笔画之佳,几无人知之。雍正十二年,卒。”③其他如李世倬、朱伦瀚、唐英、耿昭忠、唐岱、沈峋等人,清代辽宁籍“画人”,由于其“旗民”特别是汉军旗籍身份,多因祖上荫功得官,又由于“旗籍”及当时清廷的政策等原因,汉军八旗中相当一大部分人离开家乡,分散各地,故此多不在辽宁而是寓居外地。可以说,清代是辽宁籍“画人”最多,也是辽宁籍“画人”流布其他地方最多的朝代。虽流寓外地,很多“画人”还是不忘自己的祖籍家乡,如高其佩,作为指画的肇始奠基之人,时时不忘自己是铁岭人,在画上多题“铁岭高其佩”“铁岭高七郎”等款,如唐英,多题“沈阳唐英”。类似的钤印还有“长白山人”“白山人”“十三山外史”等,这些款识既是表明地域或籍贯,又是在强调其“旗籍”身份,尤其是“辽宁籍”即“龙兴”之地的身份。

从笔者统计的辽宁籍“画人”地域分布来看,主要分布的地域有沈阳、辽阳、锦州、营口、铁岭等地。

二、清代辽宁籍“画人”人才辈出

清代辽宁籍“画人”知名的有很多。如傅雯,锦州北镇人,虽是布衣,但常游于王邸,名满京师;年王臣,锦州北镇人,年羹尧从孙,以其特立独行、不慕权贵而受人尊敬;唐岱,新宾人,官内务府总管,以画祗候内廷,被康熙称为“画状元”;唐英,辽宁沈阳人(一说新宾),为清代著名的陶瓷家,堪称工艺美术大师。笔者在进行资料梳理的过程中,发现辽宁籍“画人”群体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

其一,辽宁籍“画人”群体具有很强的家族传承或师承特点,比较著名的家族有盖州的卞氏、铁岭的甘氏、高氏三个家族,李放的《八旗画录》中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卞氏先祖本武官出身,但从卞三畏、卞永誉开始,其家族完成了由武入文的转变,并且其家族中还出现了一位女性画人——卞淑媛。铁岭高氏家族中的高其佩,以指画擅名天下,其后人如其子高璥、其从孙高秉(著有《指头画说》)、其甥李世倬等,将指画传承发扬。西密杨阿等在指画的发展上继续助力,直至今日,辽宁铁岭地区的指画也是画坛的一朵奇葩,在中国画坛上独树一帜。此外,辽宁的曹氏家族(《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族)也涌现出多位“画人”。

其二,与当时画坛总体特征有所不同,缺乏新意与通俗化是清代绘画的两个特征。俞剑华在《中国绘画史》中对清代绘画的评价是因袭大过创新,或是一笔一峰专似“公望”,了无生气。清代美术的雅俗关系不同于明代之时,是雅的成分递减,俗的成分渐增,并日趋明显而自觉。有清一代,绘画的发展既承续前代又有其自身发展的特征,职业化、世俗化倾向明显。其间文人画的创作群体也渐渐出现世俗化的趋势,原来绘画是自娱自乐的文人画群体向职业化群体转变。缺乏新意是从整个清代画坛而言,世俗化、职业化是从清代绘画题材与创作者的身份而言。辽宁籍的“画人”除唐岱、唐英、高其佩以外,似乎很少有其他人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画坛佼佼者。也正如此,辽宁籍“画人”的身上不见或少见世俗化与职业化的影子。究其原因,是因为辽宁籍“画人”几乎都是“旗籍”,由于其“旗籍”的身份,故多为官,如唐岱、唐英官至内务府总管,高其佩、朱伦瀚位至都统……查阅资料可知,这些人并非画因官显,实则是在绘画上有可取之处,方能在画论、画录及《清史稿》中留下其绘画方面的一笔。通过阅读文集及绘画作品,可以看出辽宁籍“画人”具有文人或文人画精神的一面。2D1BC6CB-9E45-4B0B-970E-0DEC7824DE13

三、辽宁籍“画人”研究有助于丰富地域文化

第一,丰富民族文化研究,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的满族文学研究的学术著作和论文已经很多,但对满族的美术人物及传承研究却不多见,根据《盛京通志》《八旗文经》《八旗画录》等资料记载的辽宁籍“画人”,大多身份为“旗人”。如今,对这些“旗人”从绘画、文学两个角度观照关于“旗人”美术史和文化史的研究内容,有助于丰富目前东北特别是辽宁地区少数民族之一——满族的民族文化史。例如,可以从民族艺术审美方面分析高其佩等人的指画、杨书绩的箸画,或是一次有益的探求。

第二,助力当下文化产业发展,古迹遗留的保存与开发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辽宁籍“画人”中,有很多人的资料如不加整理,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如李西,祖籍山东,迁至金州,诗书画兼擅,其“四笔画驴”当时号称一绝,尤工汉隶,目前对于李西的探讨有李勤璞的《拓本〈东园记〉和艺术家李东园事迹》;谈国桓,18岁时考中举人,擅长书画和写作。类似的辽宁籍“画人”还有很多,如果能够对他们的资料进行整理,则有助于地域文化产业的发展。

以上梳理了辽宁籍“画人”群体的特征,在辽宁地区,还活跃着虽不是辽宁籍但却在辽宁创作书画的一些重要人物,他们或因发配贬谪至辽,或投奔亲友流寓辽宁,如函可、左懋泰、陈梦雷、张之汉等人,他们对于发展、提升辽宁地区的文化、文艺发展也起到了巨大作用。探究辽宁籍“画人”群体的同时,把寓居辽宁的“画人”群体纳入研究当中,有助于更好地绘制辽宁文艺发展的全景图。作为课题研究的阶段性论文,本文侧重点在于整理辽宁籍“画人”的基础资料,对其艺术创作等方面暂不论述。

注释:

①因遼宁属于八旗制度肇始之地,清朝的开国功臣多为辽宁人,其后代由于荫功,多能继爵位。

②有些辽宁“画人”,虽生于清而主要活动轨迹在于清后甚至当代,不录于本表内,如于怀、于鸳寿、王静远、宁斧成等。

③《清史稿》卷五百四,列传二百九十一。《清史稿》中关于高其佩的籍贯及与朱伦瀚的舅甥关系记载明显有误,高其佩的旗籍是“汉军八旗”,籍贯是辽宁铁岭,与朱伦瀚也不是舅甥关系,这在李放《八旗画录》里已经有明确了。

参考文献:

[1]刁书仁.清代八旗驻防与东北社会变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2]单国强.中国美术史:明清至近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李勤璞.拓本《东园记》和艺术家李东园事迹[J].美苑,2000(1):22-25.

作者简介:

李松石,博士,鲁迅美术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学、美术史。2D1BC6CB-9E45-4B0B-970E-0DEC7824DE13

猜你喜欢
清代
试论清代满族统治者对儒学的重视及影响
宗族伦理视野下的清代婚制探微
从《创建蔚文书院官绅士民捐输碑》看清代清水江流域的书院教育
清代崇明县乡村产业交易中“过投”的讨论
略论清朝蒙古族“那达慕”概况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
浅谈清代宫廷乐舞的主要类型
清代贵州举人数量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