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发疯文学”火了,发的到底是什么“疯”

2022-07-05 23:09
意林·作文素材 2022年11期
关键词:林黛玉黛玉红楼梦

金雨小编:“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被人使唤了”“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我大抵是熬不过四月了,单单这三月取消的演唱会就让我心烦”……当这些词句配上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声调,新兴网络文学——“林黛玉发疯文学”便诞生了。在继“这西红柿吃起来有股番茄味儿”的“废话文学”、“好烦,睡过了马尔代夫的航班,只能专机去了”的“凡尔赛文学”、“摔了一跤很疼,只怪自己没看清”的“emo文学”后,“林黛玉发疯文学”走红网络,登上各大平台的热搜,在微博上更是拥有了1.3亿的阅读次数和5.3万次讨论,短视频平台更是掀起了一波“创作热”,“用一句话证明你看过《红楼梦》”也成为高频见面语,高流量作品俯拾即是。凭借着这“矫情又发疯”的新编语录,再一次实现了赛博空间的“红学复兴”。对此,有人热捧,也有人担心网友玩梗会把《红楼梦》玩坏,导致过度娱乐化、庸俗化。本期潮流情报局,小编为你搜罗各方锐见,为你带来更多元的思考角度!还等什么,快来一探究竟吧!

看点一什么是“林黛玉发疯文学”

“林黛玉发疯文学”指的是“林黛玉文学”和“发疯文学”的组合体,其精髓为情绪高涨、像琼瑶剧一样的发疯抓狂说话方式,从而在气势上压倒对方。但这还不够,需要在发疯的基础上再添上一些阴阳怪气和委屈巴巴的韵味,并且洋溢着文学的味道。说到这,素粉们是不是听得云里雾里,不知其到底为何物?别着急,小编这就来举几个例子,带你体会体会!

学习篇

这作业我大抵是写不完了,单单物理一门便让我心烦意乱。

你瞧,这篇课文又要全文背诵了,我要是没背,怕是要被语文老师骂断肠去吧!

瞧瞧,我不过是刷了一会儿抖音,妈妈便是这般恼火模样,算了算了,是我唐突了。

聊天篇

等你回个消息,难为你费心了,哪里就等死我了呢?

这聊天秒回是单给我一个人儿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

“阴阳怪气鼻祖”——林黛玉和鲁迅组合篇

我大抵是病了,躺在床上横竖睡不着,坐起来静静地看着窗外,这悲伤没有由来,黯然地看着床上的两个枕头,一个是我的,另一个也是我的。

看点二针尖对麦芒,一赞一踩,吵翻了

正方:传播经典,排解压力,赞!

如果说“林黛玉发疯文学”是将经典踩在脚下秀优越感,未免有些反应过度了。热情的网友之所以如此热衷于造梗,究其原因是出于对《红楼梦》的喜欢,出发点是好的。在一定程度上,《红楼梦》被热络讨论,让名著更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是好事一桩。如果模仿林黛玉的经典台词造句,就可以毁掉《红楼梦》,那《红楼梦》未免也太脆弱了,而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它的生命力很强大。

辩论角度一:“林黛玉发疯文学”是对网络“短平快”的反叛

事实上,相比那些简单粗暴的口水式吐槽和指责谩骂,这种带有文化味道的回怼和讽刺,更值得被接纳,“林黛玉发疯文学”某种程度上可以說是对网络短平快表达的一种反叛。这种反叛,有着教育普及、网民文化素养提升的基础,也是社会整体进步的体现。

【大V锐见】《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这种造句方式,都是利用大家熟知或者被社会“热捧”的话语资料,创造新的话语形式,表达独特的心理感触。不管是知音体、甄嬛体还是黛玉体,我认为都是一种积极的话语方式,不必有什么苛责。

辩论角度二:“林黛玉体”爆火背后,是当代年轻人理智与情感的双重斗争

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较大,尤其是加班族和考研族。他们偶尔停下来,需要在社交平台排遣一下自己的压力,当直白的吐槽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时,借用经典文学作品来表达情绪的方式便悄然流行。所以,“林黛玉发疯文学”便成了当代年轻人既幽默又不失委婉的一种表达,力图在一笑之中吐露一些心酸和无奈。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不过是贪钱罢了”的自嘲之下,潜藏着生活的窘迫和对劳动报酬的不满;在“终究是熬到了下班时间,再也不用看那烦人的信息了,我可算是解脱了”的假意嗔怪中,蕴含了精神的倦怠以及对加班文化的吐槽……这场轰轰烈烈的经典文学“造梗”狂欢,是年轻人在生活摇摆的当下,既要衡量现实保持理智,又不能完全无视自身情感的双重矛盾下的情绪纾困,是他们“倒垃圾”的另一种途径。而且,互联网本就是生活化的,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时代,它不仅充斥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堆满了人们的各种情感、情绪和情调。

【适用话题】造“梗”狂欢;排解压力;宣泄情绪

辩论角度三:重拾经典的方式无外乎几种,“林黛玉发疯文学”也不错

经典既不是用来随意糟蹋的,也不是用来束之高阁的。换句话说,能够对文学名著里的人物语言活学活用,至少说明他们读过这一作品,并且较为熟知,才能模仿得惟妙惟肖。而这种“亚文化”的流行,无形中也增强了古典文学作品之于当代的魅力,客观上也发散了文学经典的影响力,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承。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如对鲁迅名言警句的化用,对金庸作品及其主人公的解构;相反,过分神秘化和神圣化经典,才是对经典的一种伤害。文学作品就是用来读的,对它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尽可能地提供条件和引导,让更多的人阅读它、谈论它、运用它。

【大V锐见】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编审陶玮:“林黛玉发疯体”“林怼怼体”的流行,都反映了当今读者对林黛玉形象中敏感、自我、直爽、语言锋利的个性特点的捕捉和发挥,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充分反映了文学经典的影响力。

【冷知识】坦白说,在四大名著中,虽然一说起《红楼梦》的地位,几乎是无争议的第一位,但是在大众普及方面,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它的国民熟识度并不如其他三部。哪怕是不识字的老人、认字不全的小孩,都能对《西游记》津津乐道,但是坐在一起讨论《红楼梦》,就需要一定门槛了。

(摘自微信公众号“光明日报”)

【正方辣评】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形象饱满、性格鲜明,既有曲高和寡的孤傲,也有情意缠绵的柔肠。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对经典文学人物的理解,“林黛玉发疯文学”的盛极一时,表明现如今广大网友正瞄准其敏感、直爽的一面,借她之口言己之志。寻其根由,在讲究情商和表达技巧的现代社会,年轻人如何体面地表达不满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技能。林黛玉式的经典语录带有天然的文学色彩,饱含浓厚的调侃意味,在宣泄情绪与缓和气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如此看,若文学作品在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同时,亦服务于人们的社会交往,岂不两全其美?

(摘自中国经济网,作者:徐子茗)

【适用话题】个性解读;时代理解;丰富精神世界;语言表达

反方:消解内涵,误读文学,踩!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是可爱、温婉、率真的,很难让人把她与“发疯”联系在一起。况且这一名称本身就足以让人感到不适。网友在名著之上窜改新编的所谓语录毫无逻辑可言,不应冠以“文学”二字,娇嗔可人的林黛玉更不应与“发疯”二字沾边。

辩论角度一:由名著衍生出来的文学须有正面教化意义,应谨慎传播

与大家所熟知的“yyds”(永远的神)和“栓Q”(谢谢)不同,“林黛玉发疯文学”是基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所衍生出的网络文化,除了其本身带有的娱乐性外,教育导向意义也不能被忽视。当大家一次又一次地过度消费“林黛玉”这个文化符号时,或许有一天,林黛玉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会从一个多愁善感、可爱率真、温柔知性的角色,逐渐变成网络上牙尖嘴利、阴阳怪气的“林怼怼”,原著中林黛玉角色背后深刻的艺术魅力会被逐渐消解。

【适用话题】教育意义;消费文学;曲解内涵;消解艺术魅力

辩论角度二:“林黛玉发疯文学”,实难担起“文学”二字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经几代人的反复玩味、经时间的大浪淘沙终脱颖而出成为经典。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二字格外沉重,文学内容更显庄重。如今数字化浪潮来袭,短平快的手机读屏成为人们汲取文学营养的重要渠道。此外,加之生活节奏、阅读习惯等改变带来的影响,或许盛行于互联网的文学现象更易激发年轻人的兴趣。从这个层面看,虽同为“文学”二字,但不同群体对其内涵的把握会有差异,阳春白雪是一部分人的理解,下里巴人是另一部分人的解读。

【适用话题】文学内涵;差异化解读;文学现象;阅读习惯差异

辩论角度三:“林黛玉发疯文学”仅展示了林黛玉性格的一个切面,“含黛量”低

“林黛玉发疯文学”所呈现的,只是林黛玉性格的一个侧面。林黛玉确实是多愁善感的,前世“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奠定了她凄苦的基调。入世后的黛玉更是心下时常徘徊着无处着落的痛苦——幼年便失去至亲,渴望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不安于宝玉的未来,这都成为黛玉“载不动许多愁”的哀哀无告。在這样的背景下,我们似乎很容易相信林黛玉是一个矫情内向、事多嘴碎、喜怒无常、爱使小性的人。但严格地说,这最多算是黛玉生命史的早期表现。在小说的后半段,黛玉的人际关系与价值观念都发生了与前期截然不同的变化。中国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欧丽娟认为,黛玉相信自己“能凭自己的努力,在家庭范围之外,赢取温暖和爱情”——于是我们看到“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第四十八回),“一时林黛玉又赶着宝琴叫妹妹,并不提名道姓,直是亲姊妹一般”(第四十九回)。可见黛玉已然开始打破血缘上孤绝的疆界,与自我之外的他者勾连扣结,如锁链般从情感上扩大了拟亲族的人际关系,而共同形成和睦的群体。种种转变,如此丰满灵活的人物形象,又怎么能说林黛玉就是一个“大小姐脾气”的“病娇怪”呢?但在今天,突出展示“毒舌”“小矫情”这一侧面的“黛玉”反而受到了年轻人的大力追捧。可传播性越强,“含黛量”就越低,至于《红楼梦》中落入凡尘的灵河绛珠草形象,黛玉痛苦的自我探寻、后期的转变,就更不会有人在意了。

【冷知识】当代年轻人对林黛玉的感性认知更多来自陈晓旭1987版《红楼梦》的演绎,“林黛玉发疯文学”的来源也都大多源自1987版《红楼梦》的影视截图,毕竟1987版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的一颦一笑让无数“红迷”坚信,“陈晓旭=林黛玉”,陈晓旭的演绎唤醒并放大了林黛玉的“第二人格”。但在当时,这一尝试曾引发红学界的忧虑与批评。红楼梦研究学者邸瑞平指出:“黛玉”三气缺一,神气不足。黛玉集书卷气、孤傲气、富贵气于一身,而《红楼梦》剧没把她的内在感情表现出来,感情反映较为简单。

(摘自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出版社”)

【反方辣评】玩梗适度,不管是对玩梗的年轻人,还是热梗中的“当事人”亦是如此。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方式,“林黛玉发疯文学”无疑可以让原角色和原作品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解读。作为一种基于文学著作的热梗,它创新了当代人表达语言的方式,提升了网友表达情绪的层次。但我们也需在一定的范畴内形成正确的认知,不能让传统文化的“美味”在网络的“翻炒”里逐渐丢失。

(摘自微信公众号“红辣椒评论”,作者:张语轩)

【适用话题】“梗”文化;回归作品;重温经典;传统文化;情感表达

小编结语:不管是“废话文学”还是“林黛玉发疯文学”,经典剧目始终影响着人们的互联网世界,并隐喻现实生活中难以启齿的现象与问题。我们不断加入一场又一场文学式狂欢,以此作为聊天表达模板、视频创作素材。但当新的经典诞生、热搜退去,希望有更多人能因为曾经的狂欢记住经典,而不是什么都没有留下。

(本专题资料综合自微信公众号“光明日报”“红网红辣椒评论”“刺猬公社”“知乎日报”“北京大学出版社”等)

猜你喜欢
林黛玉黛玉红楼梦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黛玉讲诗
黛玉为什么爱哭?
别样解读《红楼梦》
不仅仅是眼泪*——黛玉的另一种解读
林黛玉眼中的“大”和“小”——《林黛玉进贾府》建筑居室的探究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