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培元夯实根基,精准备考提升素养

2022-07-05 04:50文德泰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80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素养

文德泰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组织中考备考时,需要固本强基,夯实根基谋“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关键能力;“双减”然后精准谋“术”,磨砺利器,提升能力。两者相辅相成,是中考致胜之道。

【关键词】“双减”政策;素养;中考备考

“双减”政策的公布和实施是国家教育史上一件标志性的事件,其对教育教学的实践极具指导意义。既要“双减”,又要提质,更需要发展兴趣与特长。如何落实好,是每个一线教师的一项大课题。尤其是中考备考,如何实现减负、升学两不误,“双减”政策其实给我们指出了路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文简称“双减”政策)第8点提出,“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第10点提出,“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第17点提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据此,我们在中考备考里,应着眼于长远,强化素质教育,致力于素养提升,向课堂要质量,有效地提升中考的备考质量。下面,笔者谈谈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的中考备考策略。

一、固本强基谋“道”,夯实根基提高阅读素养

《论语》有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据此,强基固本,提升素养是中考复习之“道”;科学备考,精准复习,是中考致胜之“术”。换言之,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强基固本之“道”要深厚;备考致胜之“术”要精准。中考复习的“道”,就是引导帮助学生构建起自己学科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其中,阅读素养和表达素养是两大重点与难点。我们在阅读素养上,既着眼于课堂,也用心于课外。

(一)营造读书氛围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陆游有云:“工夫在诗外。”受“双减”政策第8点和第10点启发,我们把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从读书活动开始。在通过“多读书读好书”提升阅读素养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下面三点:

营造班级良好阅读氛围。开展推荐读书活动,每周两次在课前以抽签形式让学生向同学推荐书,然后请读过的学生加以点评;充实班级图书角,要求每个学生每个月带一本自己推荐的书回到班内图书角,附上读书漂流卡并写上荐读词;阅读课以任务驱动,如,学期初有读书计划,学期中有读书笔记评比,学期末有读书总结和读书交流会。营造阅读氛围,能让每个学生踏踏实实地读书,扎扎实实地打好基本功,我们力求做到七、八年级认认真真读书,九年级读书备考两不误。

以阅读卡落实名著阅读。在开展名著阅读时,设计好“情节梳理卡”,让学生梳理出名著的情节脉络和经典片段;设计好“人物梳理卡”,让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和评价名著里的人物;设计好“艺术特色探究卡”,让学生学会鉴赏与评价名著的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边读书边打卡,既把读书落到实处,也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梳理能力和评价鉴赏能力;还可以对读书卡加以评比,提高读书卡填写水平,为应对中考的名著阅读打下厚实的基础。

以活动推进阅读的深化。开展名著阅读手抄报大赛,提高名著阅读的热情和兴趣;开展名著改编舞台剧比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再创造能力;开展名著读后感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深化学生名著阅读的体验和感受,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此外,还可以根据名著内容设计辩论赛、名著讲堂和阅读探究小论文评比等活动,务必要为名著阅读的深入搭建好实践的大舞台、展示的大舞台。

以“读”和“看”为输入途径,丰富学生的积累而“内化于心”,再通过“说”“写”“演”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能力并“外化于行”,让学生真正获得良好的语文的素养。

(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提高课堂效率

“双减”政策第17点明确指出,“减负提质”的关键在课堂,课堂高效,学生堂上学好,方可实现“双减”。在课改增效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点:

1.推行“导学案+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堂。有主备课和经过审核讨论的导学案,是提高課效的基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的有效手段,是实现转“教”为“学”的真正觉悟。如,在文言文学习里,放手让学生自主归纳、梳理重点词语的运用,然后组内、班内讨论、更正、增补,效果远比教师整理完后让学生去牢记要好;又如,在《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等文学类文章的学习里,让学生自主梳理细节的描写、人物性格,然后作分析探究,最后组内、班内质疑、讨论,将对学生做好中考题里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有莫大的帮助。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里,教师不但能够很好地践行“学生主体、学为中心”这一教学理念,还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推行“1+X”阅读教学。单篇文章教学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出现课堂教学容量少、思维量不足、拖沓低效的问题。而学生在中考里,只能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完成信息类文本阅读,25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完成文学类文本阅读。如果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里不讲容量和阅读速度,学生怎么可能适应中考要求?如果我们在学习《敬业与乐业》时,重读《纪念白求恩》,比较两者论述思路,领悟乐业的要旨;然后拓展阅读《庖丁解牛》,感受乐业背后蕴含的哲理。如此拓展,相信学生不管在核心素养培养上,还是论述说理上,收获都会更大。同理,如果我们把《孔乙己》《故乡》合起来作比较阅读,相信学生对鲁迅小说的主旨和作家在人物描写上的领悟会更加的深入。“1+X”的阅读教学既增加课堂的容量和思维量,还可以令到学生更好适应中考题里对信息梳理和整合要求。

3.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力求与中考题接轨。不少语文教师沉迷于解剖式的课文分析,把阅读教学与中考割裂开来。结果,课上得精彩,学生听得有味,但中考题答得一塌糊涂。近年中考受到高考影响,信息类重视对行文脉络的考查,并且出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题需要整合两个材料进行;文学类出现探究性题目,并没有唯一的答案;名著类重视梳理。如果我们关注中考设题方式,在平时的阅读教学里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相信可以帮助学生在平时学习与中考间实现无缝对接。7ABD40FB-A7EB-4270-A803-81E2C2F84682

课堂是学习和复习的主阵地,加大课堂容量,提升课堂思维量,阅读教学与中考阅读试题接轨,是提升阅读素养的根本,也是落实“双减”政策的有效途径。

二、精准备考谋“术”,磨砺利器提高综合素养

踏实备考根基,让学生胸有成竹;科学精准备考,减少无效劳动,消除“题海战术”,才能“好钢用在刀刃上”,才能让考生高效完成复习,充满信心地面对考试。下面谈谈我们基于“双减”谋“术”策略。

(一)强化基础,聚焦阅读

1.强化基础。基础部分,含诗词名句、病句、语言运用、课内文言等内容,以组合的方式组成15分钟的实训卷(如,诗词默写+语用+课内文言或诗词默写+词语运用+语病+语用等),做复习课的课前15分钟训练,整个复习阶段循环往复,力争在中考前作不少于两轮的复习,从而实现基础积累全覆盖的效果。在组合实训卷的时候,重视题库建设和学情观察,对于重点难点易错点,做反复重现强化,力争中上层学生实现基础版块得满分的效果。

2.聚焦阅读。复习课重点放在阅读版块上,深入研读近三年中考真题,教师在复习课讲评前要独立研做试题,要研究考点和知识点,要把中考真题与相类似测试题和作业题关联起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知识、寻找答题路径。例如,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构建小说、散文答题的必备知识,以归纳整理的形式帮助学生构建名著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答题的必备知识。教师要指导学生归纳不同类型文体的结构(行文)思路,还要指导学生归纳不同类型题目的答题套路。总之,要在知识和思维上帮助学生建构起自己阅读题的答题经验,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二)基于考点、学情设计专题复习

以考点导向、问题导向设计复习专题课。第一轮复习,基于考点(知识点)导向来设计,复习课以“考纲考点(知识点)+中考真题+强化练习+类型答题技巧总结”组合而成;讲练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增加学生思维量,提升复习效果。第二轮复习,基于问题导向来设计,复习课以“作业(综练、测试)存在问题+练习补强+中考真题+题型、知识总结”组合而成;教师在作业和综练批改过程中,侧重找代表性问题、找典型,用手机拍下来,复习课上以手机投屏展示答题(不具备手机投屏条件的可以使用实物投影),师生共同讨论,纠错订正。基于问题导向的设计,聚焦于学生需要解决的存在问题,对提高应试能力有极大的裨益。总结环节,主要由学生来做,教师总结得最完美,结果都是教师“塞”给学生的,学生印象不深,难免会“水过鸭背不留痕”;学生总结得即使最粗朴,因为是学生自己的发现,所以它就可以成为学生拥有的知识和能力。

(三)评改结合升格作文,提高表达素养

作文备考有效策略。作文是学生的痛点、教师的难点,需要实施有效的备考策略。首先,要加强审题训练,指导学生学会审主题、审任务、命题人意图,审题训练贯串于整个作文备考,可以用拟写提纲的方式来训练。其次,要加强快速构篇训练,考场上作文时间只有50分钟左右,对写作速度要求较高。因此,要指导学生学会谋篇布局,养成列提纲再作文的习惯。快速构篇训练可以和审题训练结合起来进行。再次,要做好行文结构思路训练,重点练开头、铺垫(对比、衬托)、细节描写、结尾等技巧,力争让每个学生结构思路成“模”,即形成自己的写作思维习惯。最后,做好升华语言与选材的训练,语言上,鼓励使用四字词、对称句、排比句;积极尝试融情于景,巧用修辞等技巧;选材上鼓励时代性,新颖性,注重修身立德,成长励志,生涯规划,理想信念、感恩奉献等素材的准备。

评改结合升格作文。提升作文有两个原则,其一,作文是写“好”的,其二,作文是“改”好的。寫和改,作文的不二法则。在争取多写的基础上,要把作文评讲课改为作文评改课。具体的操作是:教师在批阅作文时找好典型样本,复印出来,在作文评改课上全班学生一起评阅,师生讨论,找出问题与对策,共同升格,然后确定本次作文升格的标准和方向;学以致用,每个学生自己升格自己的作文,最后教师展示升格优秀的作文并作总结。坚持做到有写必评,评后必改,学生作文必有所得。

(四)考前重点强化良好习惯

首先,强化认真审题的习惯,消除“想当然”的惯性思维和套路思维,答非所问是考试大忌;其次,强化规范作答的习惯,分条分项作答、“观点+材料”分析作答、完整作答等习惯需要养成;再次,强化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书写是对阅卷教师最大的尊重,是电子阅卷时代最友好的表现,认真书写是语文基本功,是提高语文考试成绩的“有力武器”。最后,养成保持平和的习惯,明确一试并不能定终身,习惯以平常心应对,把考试看作是平常训练一样。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背景下,中考复习,减负需要踏实谋“道”,固本培元,练好“内功”,是中考提分的前提;提质需要精准谋“术”,近身“肉搏”,步步为营,分分争取,是中考致胜的关键。谋“道”谋“术”两不误,共同助力于中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  吴华娣7ABD40FB-A7EB-4270-A803-81E2C2F84682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素养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