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美丽乡村规划探析

2022-07-05 05:33付春艳宋扬高雄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木构乡村规划村庄

付春艳 宋扬 高雄

摘 要:建设美丽乡村,是我国近年来乡村建设规划的目标。虽然我国美丽乡村规划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大多数的乡村还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划。因此,以绥宁县长溪村为研究对象,在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全面系统地进行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以改善该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完善该村的基础设施,促使该村形成完善的产业结构。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地域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2021年度校级科研项目(zyyb202109)研究成果。

近年来,因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推进,乡村地区的全面建设及发展的重要性逐步加强,乡村规划也进一步受到国家的关注与重视。因此,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对乡村规划进行指导与规范。显而易见,乡村规划在整个社会规划系統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各个领域也都在研究探索如何进行乡村的国土空间规划。在全国美丽乡村规划的成功案例的指引下,绥宁县也开始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促进农业转型,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现已有美丽乡村建设典型11个。这些美丽乡村建设典型,主要依附的是旅游资源,但绥宁县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旅游只是较少部分村庄能发展的产业,仍有很大一部分自然村的规划建设未得到较好的落实。在这个森林覆盖率超过76%、空气清新、景色秀丽的小县城,长溪村只是上百个普通村落中的一个,通过对长溪村这个具有代表性的村落进行综合规划,为整个区域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相比于江浙地区的农村规划工作,邵阳地区农村建设及规划较为滞后,怎样既吸取其他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又保持自己的地域性特色,做到千村千貌,是当前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本文将根据长溪村的现状,从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完善村庄基础环境设施、统一建筑物风貌、产业振兴几个方面对长溪村进行规划设计。

一、长溪村概况

长溪村位于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境内,距寨市乡政府12公里,距绥宁县县城26公里。截至2016年5月,长溪村有人口1121人,有林地面积12000余亩,耕地面积1280亩,是寨市乡一个较大的自然村落。该村因有长达4公里的小溪蜿蜒流经整个村落,故取名长溪村。整个村庄,耕地及建筑以长条形分布。村域现状生态环境良好,植被茂密(图1)。整个村落竹林密布,建筑以木构架为主,木构架建筑掩映于林前林后,景色优美,民风淳朴。村内无工厂企业,以农耕种植为主,主要产椪柑、西瓜及当季蔬菜,无特色产业。该村经济落后,属于较贫困的乡村,90%的青壮年外出务工,老年人及儿童留守。长溪村虽然不算富裕,但是自然基础条件优越,这也是长溪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自然优势。

二、规划原则

根据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原则,从空间规划的角度出发,对长溪村的规划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保护生态的原则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不破坏长溪村良好的生态条件下进行统筹规划,对现有建筑进行修缮,避免大拆大建。

(二)保持村庄个性原则

对乡村景观的整体规划应该着重于对文化、空间等多方面元素的提取,全面利用乡村的本土元素,深入挖掘乡村地域特色,可以学习其他村庄的规划经验,但绝不能简单模仿,要展现本村人不一样的乡愁。

(三)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美丽乡村规划,应该保持乡村发展的持续性,要从乡村发展的现状出发,立足乡村可持续性发展,激发乡村的生命力。

(四)遵循美学原则

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是在对乡村进行保护及合理改造的基础上实现美学价值。因而,乡村规划设计要在遵循美学原则的前提下,以保护原生态本土特色景观为审美中心,创造乡村景观的个性美。

(五)坚持产业兴村、产业振兴的原则

产业发展是乡村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实现村民富裕生活的前提。发展产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驱动力,是激活乡村内在生命力的保障。

三、具体规划策略

长溪村因溪得名,整体的规划应以溪为中心。整个村庄以溪为中心,呈带状布局,村中建筑90%为木构架建筑,展现了地域特色及民族风情,也适应当地湿润的气候。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陆续开始返乡,长溪村出现了零星而立的欧式小别墅,在以木构架建筑为主的村庄中,显得突兀、格格不入。本研究以长溪村乡村田园景观为特色,以4公里的长溪溪流为景观带,打造一个生态绿色文明的乡村田园空间,让外来游客感受到当地的田园风景,让当地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一)用地空间生态布局策略

1.整合和利用水系

以长溪溪流为中心,形成“一溪两带”景观建设项目。即溪两侧100米内为生态用地,主要为农作物生产基地。溪两岸现有的建筑保持不变,耕地统一耕种同一作物。入村溪流上游1—2公里为农业种植区,2—3公里为居民集中居住区及休闲娱乐区,溪流下游高子头为农副产品加工区。下游罗星庵寺庙区域,为休闲区及森林漫步区。耕地面积保持不变,山地上现有的开垦的旱地,以种植旱地作物为主。

因为该村以溪得名,溪水蜿蜒秀美,溪两岸木构架建筑与田野融为一体(图2),所以整合利用水系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策略。本规划主要通过打造溪边自行车道、亲水码头、溪边田野公园等主要节点,展现长溪村以溪为美的美丽乡村风貌。

2.打造慢生活田园生活布局

长溪村经济落后,村庄内没有工厂企业,村民生活闲适,知足常乐,民风淳朴,有着世外桃源般的慢节奏生活方式。村庄规划在保留这种慢节奏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仍以农耕为主。但因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庄中的耕地除种植一季水稻外,多处于闲置状态,冬季时整个田野一片荒芜。为了使村庄的耕地得到合理利用,要对所有的耕地进行统一规划,例如:可以在冬天种植油菜,到了春天油菜花盛开,景色怡人,油菜收割后种植晚稻,整个田园始终充满活力。在农耕休闲期,发展少量的农副产品加工坊,让村民做他们祖辈传下来的加工工艺,增加村民收入,增强经济活力。

(二)村庄景观规划

村庄的规划要根据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村庄生态设施建设及生态空间景观建设。

1.生态滨水自行车游道及步道规划

以小溪为中心,打造生态滨水自行车游道及步道。从入村口处,在溪两岸打造2米宽的自行车车道及1米宽的慢行步道。步道外侧以田园风光为主,冬季种植油菜,油菜收割后种植水稻。在溪上加建风雨桥,原有的老拱桥保持不变。

2.加强亲水码头建设

村庄中现有码头5个,码头都由大型的青石板组成,主要用于村民洗菜与清洗衣物,棒槌声时而响起。其中最大的码头在溪中游,处于村民集中區,此处不仅有青石板码头,还有16个石跺,踩着这些石跺,可以横跨整个小溪。在规划中,其他4个小码头保持不变,进一步完善较大码头的建设,加强其亲水性,并打造亲水区。

3.生态森林游步道

在罗星庵寺庙后山,遵循地形,打造部分步行游道,使人们可以进一步亲近大自然,进入天然氧吧,给人们提供锻炼身体机会的同时,又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宁静,可以缓解工作压力,放松心情。

(三)基础环境生态规划

一是厕所排污系统的处理。将溪边的猪栏、牛栏、简易厕所、危旧房拆除,种植桃树,形成桃红点缀的农家木构架建筑的烟火气息之美。二是小溪溪道清淤处理。清除溪中的杂物及淤泥,禁止村民往河道中丢废弃物品,保持溪边洗衣、洗菜码头的清洁。三是完善村民活动中心娱乐设施和体育设施。

(四)建筑面貌统一规划

长溪村主要以木构架建筑为主,由于村庄内木材丰富,因此房屋比其他地方的木构架建筑高大气派。但厕所及猪栏等附属建筑多数比较破旧,影响整个建筑群的形象,需要对其进行整改修缮。近年来,随着外来文化的侵入,房屋的屋顶颜色及建筑材料都在发生着变化。瓦的颜色多样化,房屋的素净美未得到保存。虽然长溪村大多数村民对木构架建筑仍是情有独钟,但也有部分人修建了砖房。为了保存村庄的原始风貌,应按照当地建筑风格对已建房屋进行统一改貌,统一房屋瓦的颜色。仍以木构架建筑为主,限制砖结构房屋的建造。

(五)产业振兴规划

长溪村阳光充足,空气湿度适中,气候温和,适宜优质水稻和油菜的种植,可以打造长溪村生态水稻及生态菜籽油品牌。

长溪村旱地多为红壤土,适宜红心红薯的种植,红心红薯糖分含量高,当地纯手工制作的红薯干一直小有名气,因此,可以扩大红薯的种植规模,形成统一的生产加工链,统一商标,统一销售。

当地用柚子、冬瓜雕刻的万花茶及柚子蜜饯在几百年来都是当地婚嫁迎娶的必备之物。近年来,年轻人不愿意学,手艺人在老去,这种传统工艺已在逐渐消失。应该组织村民利用农闲时间,将这项工艺传承下去,并形成产业链,打开销路。

当地气候适合种植生姜,且当地种植的生姜品质优良。长溪村每家每户均种植生姜,但并未形成产业链,只是在家庭内部制作简单的生姜制品。

长溪村的农产品品质优良,但都未形成产业链。应该以村为单位建立合作社,对农产品进行一定规模的种植及加工,并进行统一销售,借助外出就业的年轻人,利用网络进行宣传及销售。

四、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重大工程,合理对乡村进行规划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提。美丽乡村建设也是生态文明发展进程的客观需要,其本质在于实现“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减少空心村,焕发乡村活力,留住乡愁,是乡村规划的难题与目标,因此,乡村规划需要涉及乡村经济的振兴、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科技教育的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持、景观的美化等内容。笔者认为,实用性的乡村规划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提。实用性的乡村规划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地位与职能是不可缺的。实用性乡村规划应以乡村实际情况为基础,以发现美的内涵为目标,积极承担管控乡村空间及促进乡村建设、乡村综合治理、乡村产业振兴等重任。因此,在美丽乡村规划中重点提出了以产业振兴村庄的策略,将振兴乡村产业作为唤醒乡村活力的原动力,实现乡村经济增长、农民生活富裕、人口素质提高等目标,建立和谐、生态的农村自然景观。

参考文献:

[1]李健,樊金萍,王丽波,等.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绿地规划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6):126-132.

[2]钦国华.“多规合一”的理论及实证研究:近十年来国内多规合一问题研究进展[J].现代城市研究,2016(9):1-8.

[3]王晨歌,张国雄.多规合一背景下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内容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8(21):208-212.

作者简介:

付春艳,硕士,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生态环境与城乡规划。

宋扬,硕士,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乡土美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高雄,硕士,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设计学。

猜你喜欢
木构乡村规划村庄
山西发现一口2000余年前的大型木构水井
我的小村庄
木构的味道
山西蒙元仿木构墓葬文化特征研究
贵安新区葵林村乡村规划探究
休闲旅游型乡村规划研究
关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深入思考
乡村规划、建筑与大地景观
秦汉时期世界最大木构桥梁
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