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短尾羊

2022-07-05 10:23罗保华王景顺王国军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5期
关键词:短尾呼伦贝尔市公羊

罗保华,王景顺★,白 晨,格 格,王国军

(1. 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2. 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草原短尾羊(Grassland short tail sheep)属小短脂尾肉用绵羊新品种,由呼伦贝尔市畜牧工作站和鄂温克旗畜牧工作站共同培育而成。2020年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

1 产区和分布

草原短尾羊原产于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现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鄂温克族自治旗境内,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右旗和新巴尔虎左旗等周边旗市区有少量分布。截止到2020年草原短尾羊年存栏33.43 万只。其中育种核心区存栏23861只,鄂温克族自治旗存栏25.51 万只,其它旗市区7.92 万只(见表1)。

表1 全民草原短尾羊群体数量分布表

2 培育过程

草原短尾羊的育成,经历了群体选育和系统选育两个阶段。在系统选育阶段(2000~2018年),根据草原短尾羊育种技术方案中规定的育种目标,严格选择符合要求,体质健壮,生产性能优秀的基础母羊组成联合育种核心群。从663只公羊中选择无亲缘关系特别优秀的公羊56只,组建主配公羊群,进行严格的同质选配。对后代进行以生产性能为主,结合体质外貌,亲缘关系,繁殖性能等为辅的综合选择,优秀公羊补充到主配公羊群,优秀母羊补充到核心基础母羊群。主配公羊淘汰率为30%,核心群基础母羊淘汰率为20%~25%。同时向扩繁群基础母羊群输送优质种羊,并由扩繁群向广大牧户推广符合品种标准的种羊,形成草原短尾羊良种繁育体系。经过7个世代的自群繁育,最终培育成了适应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符合市场要求、短尾特征明显、耐寒耐粗饲、草原放牧、抓膘迅速、羔羊繁殖成活率高、肉质鲜美的草原短尾羊新品种。

3 品种特征和性能

3.1 体型外貌特征

3.1.1 外貌特征 草原短尾羊体格强壮,结构匀称,背腰平直,胸宽且深,四肢结实, 甲部略低于十字部,体躯长方形,后躯宽广丰满,满膘后呈圆桶状。头大小适中,耳大下垂,颈粗短,颈肩结合良好。体躯被毛白色,为异质毛,头部、颈部大部分白色或黄色为主,少量黑、灰色,腕关节及飞节以下允许有有色毛。公羊部分有角,母羊无角。

3.1.2 尾型特征 尾短小,部分羊肛门及外阴裸露,尾下边缘整齐,有小半圆型和小桃型两种类型。对2021年10月末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草原短尾羊育种核心群尾型发生明显变化,整齐度进一步提高。成年公羊平均尾长7.41±1.12cm,平均尾宽9.82±2.10cm,平均尾重1.27±0.55kg;成年母羊平均尾长7.86±1.38cm,平均尾宽10.13±2.23cm,平均尾重0.68±0.12kg;育成公羊平均尾长6.21±0.82cm,平均尾宽9.13±1.22cm,平均尾重1.05±0.27kg;育成母羊平均尾长6.83±1.13cm,平均尾宽9.49±1.88cm,平均尾重0.62±0.14kg。

3.1.3 体重和体尺 草原短尾羊育种核心群公、母羊体尺、体重指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不仅具有早期生长发育速度快的特性,而且在1.5 岁后仍继续发育,后期胸围和体重增长较多,且公羊比母羊增加幅度大,具有良好的肉用体型;草原短尾羊体重和体尺(见表2 和表3)。

表2 草原短尾羊成年羊体重和体尺 单位:kg、cm、只

表3 草原短尾羊不同月龄羊体尺体重 单位:kg、cm、只

3.2 生产性能

3.2.1 产肉性能 2018年10月,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DB15/T10—1991 号《绵羊屠宰试验技术规程》进行操作。通过对5月龄、18月龄、30月龄羯羊、育成公羊、育成母羊、成年母羊和成年公羊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其产肉性能,并将其与育种指标进行比较,草原短尾羊产肉性能(见表4)。

表4 草原短尾羊不同月龄产肉性能 单位:kg、只、g

草原短尾羊肉质细嫩,膻味轻、口感好,据2019年4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测定草原短尾羊18月龄羊肌肉中含水分72.26±1.22%、蛋白质22.10±0.81%、脂肪4.14±0.70%。3.2.2 产毛性能 草原短尾羊剪毛季节为6月中旬,一次剪毛。据2021年测定数据,成年公羊162只,平均剪毛量1.42kg;成年母羊154只,平均剪毛量1.11kg;育成公羊138只,平均剪毛量1.00kg;育成母羊147只,平均剪毛量0.81kg。被毛中绒毛占54%~61%,两型毛占5%~7%,粗毛占9%~12%,干死毛占24%~28%。

3.2.3 繁殖性能 草原短尾羊初生重:公羔平均4.2kg,母羔平均3.8kg;性成熟,公羊8月龄,母羊7月龄;适配年龄:公羊、母羊均为18月龄;经对7560只母羊群体观测,母羊的秋季发情期为9~11月份,主要集中于9月下旬~11月中旬,发情周期平均为17.26d(14~21d);发情持续期平均为36.15h(13~49h)。在人工授精条件下分别对6033只母羊配种记录的调查,第1 情期受胎率达85.23%,总受胎率达到98.76%。妊娠期平均为150.13d(142~153d),产羔率为112.10%;羔羊成活率98.42%。

3.2.4 适应性 草原短尾羊是在呼伦贝尔草原无霜期短,枯草期长,夏季温凉短促,冬季寒冷漫长,终年放牧条件下选育而形成。对粗放和恶劣的环境条件抗逆性强,发病率低,善于行走采食,羔羊在不太好的天然草场放牧,仍然可获得较快的生长。母羊母性强,繁殖成活率在98%以上,能在大雪覆盖20 多cm 的草场长时间刨雪吃草,并维持一定的生产能力。

3.2.5 生理常值 经过测定,草原短尾羊的心率为76次/min,呼吸频率为17次/min,体温39℃,红细胞比容29.1%,红细胞数为8.6 百万/mm3,血红蛋白量7.9g/100mL,白细胞数量为0.84 百万/mm3。

4 各世代选育效果

从2000~2018年,选育过程已经产生少部分7世代个体,但个体数量较少,统计数据不能准确说明选育效果,因此,在世代选育效果中,选择4 世代具有全部个体的统计数据。

经过连续4个世代的自群繁育,育种核心群基础母羊,平均体重由52.56kg 增加到59.76kg。平均体高由67.24cm 增加到68.37cm。平均体长由70.28cm 增加到72.64cm。平均胸围由85.63cm 增加到90.14cm。平均尾宽由13.36cm 减少到10.13cm,平均尾长由 12.78cm 减少到7.86cm。繁殖率由100.34%提高到112.10%。纯白毛色占群体比列由原来的52%增加到86%。

各个世代的成年公羊、成年母羊、育成公羊和育成母羊的体重和体尺指标,随自繁世代的增加而逐步提高,从0 世代到4 世代成年公羊体重增加了7.22kg、成年母羊增加了7.20kg、育成公羊增加了6.82kg、育成母羊增加了4.52kg。尾长与尾宽方面则随自繁世代的增加而逐步减小,从0 世代到4 世代成年公羊尾长减小4.05cm,尾宽减小3.2cm、成年母羊尾长减小4.92cm,尾宽减小3.33cm、育成公羊尾长减小3.97cm,尾宽减小3.21cm、育成母羊尾长减小3.81cm,尾宽减小3.17cm。

5 推广利用情况

草原短尾羊适于极端寒冷地区及北方草原牧区放牧饲养,其尾巴短小,具有非凡的抗寒抗逆能力,甚至比同地区的其它类群蒙古羊更高。草原短尾羊相对蒙古羊、呼伦贝尔羊、戈壁短尾羊尾型短小,能减少饲料能量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符合市场需求。自2000年开始系统选育以来,存栏数量稳步上升,到目前为止年存栏数量已达到33.43 万只,相邻牧区购买数量越来越多,出现优秀种羊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的鄂温克族自治旗及周边旗市区,且存栏数量逐年增加,分布范围逐年扩大。

脂尾羊是我国北方牧区主要的品种,随着消费观念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特别是市场需求的变化,大尾型脂尾羊越来越不受欢迎,脂尾型绵羊人工去尾面临劳动量增加、感染率高、影响正常生长的问题。近年来,许多肉羊产区大量购买草原短尾羊改良当地大尾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引进草原短尾羊的数量越来越多,已成为一种趋势。草原短尾羊新品种育成后,品种质量更高,数量更多,需求更大。草原短尾羊新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6 品种评价

草原短尾羊品种特征明显、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强、耐寒、耐粗饲、易放牧、生长发育快、繁殖率高、羊肉品质好、养殖效益高等特点,适合草原牧区放牧饲养和农牧区半放牧饲养。草原短尾羊新品种的育成既保护和开发了呼伦贝尔这一珍稀的肉羊品种,填补了我国北方高寒草原牧区小短脂尾型肉羊品种的空白,为我国北方牧区肉羊产业发展增加了新的优良品种。对推动牧区畜牧业转型升级,提高牧民的经济收入,打造呼伦贝尔地区特色羊肉品牌,推动肉羊产业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发挥应有作用。

猜你喜欢
短尾呼伦贝尔市公羊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微故事
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卡伦敖包清理
短尾信天翁的生存之道
丰收会
冰岛公羊育种要“看脸”
短尾狐买文具
装死的猪鼻蛇
公羊触篱
吃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