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建了个“农耕学堂”

2022-07-06 17:20隋萌
科学导报 2022年40期
关键词:馆内农耕农作物

隋萌

“这里是一座农耕学堂,馆内有农业发展历程轨迹,有远古农具的手工模型,有运城本地特色美食,有智慧农业现代沙盘等等,集馆、藏、展和学习活动于一体,是学科课程拓展的延伸空间,是孩子深入实践开展学习的基地,是后稷学子了解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学校传承历史文化的教育教学基地……”6月30日,在运城市盐湖区后稷小学农耕科技博物馆,校长许彩丽边走边介绍道,“这也是我们学校的一大特色,从筹备到建设完成,先后历经一年多,今年6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记者了解到,后稷小学农耕科技博物馆占地面积446.6平方米,总投资约87万元,总建筑面积2233平方米。该馆一经亮相,就受到师生们的欢迎和家长的好评。“在学校的农耕科技博物馆,我聽讲解员介绍了黄道婆的故事,了解了种桑养蚕的过程,认识了纺轮、织布机等纺织工具,还了解了缂丝的特点和制作方法,收获很大。”该校四年级一位女同学说。“农耕文化虽然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是不能让孩子缺失这样的教育。学校建设的农耕科技博物馆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更促进了他们的成长。”前来参观的学生家长称赞道。

据悉,农耕科技博物馆在设计上以时间为轴,布线“农作物”和“农业工具”两个展览方向,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特色,实现展示、互动、教育、实践的目标。馆内设勤耕馆、收获馆、智慧馆、烘焙坊、木工坊、知识长廊、未来厅,构成“三馆两坊一廊一厅”的整体布局,展示农耕文明的演变轨迹。馆内共陈展农耕物件400余件、农作物品种标本40种、大小展板230块,综合运用传统艺术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陈展方式,通过布展文化墙、展示农耕老物件、学员作品及现代多媒体播放,传递农耕文化知识,全面展示了华北地区农耕文化概况。

为了让农耕文化和教学相结合,后稷小学还分年级分学期开发了“农作物耕播收获过程”“植物种子果实研究”“榫卯结构研究”“木工裁割制作”“纺织布料加工”“无土栽培种植”“烘焙甜点”“面塑文化传承”等课程,将该馆作为勤耕课程开发的起点,大力挖掘其中蕴含的特色课程,将农耕科技博物馆真正打造成劳动实践基地。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从思想上了解农耕劳作的辛劳,并对比现代的科技种植技术,感受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在实践体验中学会文化传承,学会创新创造。82DEA8A6-0626-4ABC-B4C7-B38D0A864950

猜你喜欢
馆内农耕农作物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农耕劳作磨毅力 南泥湾精神记心中
农耕感怀
寻宝博物馆记
一起跳
逛图书馆
趣味象声词
老圃作品